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乳房胀痛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7年6~12月的60例哺乳期乳腺炎乳房胀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乳房充盈度和乳腺管通畅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乳房胀痛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乳房胀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房充盈度和乳腺管通畅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乳房胀痛的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哺乳期 乳腺炎 乳房胀痛 护理
  • 简介:产后 乳房按摩 乳腺胀痛 泌乳,观察对产妇乳腺胀痛及泌乳的影响,在产妇耐受的范围内进行乳房按摩不仅能减少乳腺胀痛

  • 标签: 乳房按摩 乳腺胀痛 产妇乳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乳房胀痛的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乳房胀痛缓解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乳房胀痛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乳房胀痛的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乳房胀痛的情况,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哺乳期 乳腺炎 乳房胀痛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消乳结方可消除或减轻乳腺增生所致乳房胀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自觉乳房胀痛明显,彩超检查提示乳腺增生,血β-HCG检查排除早孕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消乳结方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分三次温服;B组采用热敷加消炎药治疗。结果A组显效15例,占75%,有效2列,占10%,无效3例,占15%;B组显效8例,占40%,有效4例,占20%,无效8例,占40%。结论消乳结方治疗乳腺增生引起的乳房胀痛,疗效明显。

  • 标签: 消乳结方 乳腺增生 乳房胀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乳房按摩护理对乳汁淤积性乳腺炎患者乳房胀痛、炎症及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112例乳汁淤积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各56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消炎抗菌治疗,对照组加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产后乳房按摩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与乳房胀痛疼痛指数(NRS)均低于对照组,乳腺管畅通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房按摩护理可改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促进产妇产后泌乳。

  • 标签: 产后乳房按摩护理 泌乳效果 乳腺胀痛
  • 简介:乳房胀痛,心里难受,全身不适,怎么办?接受以下建议,即可轻松消除乳房不适。

  • 标签: 乳房胀痛 饮食 按摩 维生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应用早期乳房按摩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3.10-2015.10期间在我院分娩的1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70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7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早期乳房按摩),观察两组乳腺胀痛情况,评估两组泌乳功能。结果观察组24h、72h后乳腺轻度、重度胀痛者均少于对照组,产妇泌乳功能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产后应用早期乳房按摩护理明显改善产妇乳腺胀痛情况,泌乳功能也更好。

  • 标签: 产后早期乳房按摩 护理 初产剖宫产 乳腺胀痛 泌乳功能
  • 简介:我母亲56岁,平时身体不错,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上个月开始出现头部胀痛,偶有耳鸣,休息后稍缓解.到医院就诊,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右侧桥小脑角区及颈静脉孔占位(1~2厘米),考虑神经源性肿瘤或者化学感受器来源可能.请问,我母亲的头痛到底是什么原因所致?有何治疗办法?

  • 标签: 头部胀痛 核磁共振检查 神经源性肿瘤 桥小脑角区 化学感受器 医院就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产后乳房胀痛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从而选择最佳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产妇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产妇的乳房进行护理,观察组则给予产妇精心、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乳房胀痛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分析,观察组产妇乳房胀痛Ⅰ度、Ⅱ度、Ⅲ度、Ⅳ度的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精心、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并且能够将已发生的胀痛逐渐控制并好转,有利于产妇的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大胆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 乳房胀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护理干预对乳房胀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7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产妇分娩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乳房乳房胀痛程度和硬结发生情况。结果乳房疼痛情况在无和轻度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在中度和重度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乳房硬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乳房硬结发生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25.0%),组间差异(P<0.05)。结论产妇产后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乳房胀痛程度,控制乳房硬结情况,有利于顺利完成母婴喂养。

  • 标签: 护理 产妇 产后期 乳房胀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减轻产妇产后重度乳房胀痛,促进泌乳,且产妇乐于接受的护理措施。方法:将80例重度乳房胀痛的产妇作为观察研究对象,按发生顺序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土豆外敷联合综合治疗仪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干预三天后产妇的乳房胀痛程度、泌乳量及对护理措施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乳房胀痛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24h泌乳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措施满意度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土豆外敷联合综合治疗仪护理重度乳房胀痛能够明显减轻乳房胀痛,促进泌乳,是一种产妇乐于接受的护理措施。

  • 标签: 土豆外敷 综合治疗仪 重度乳房胀痛 护理效果
  • 简介:生活中您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不顺之事而动怒生气。中医认为“怒伤肝”,肝脉布于两胁,当肝气被压抑,得不到舒展的时候,就会出现两胁胀满、疼痛的感觉。看过《红楼梦》的都知道,有一次薛姨妈被儿媳妇夏金桂气得两胁腹痛,薛宝钗当即派人买了二两钩藤煎水喝,然后睡一觉,才好了很多。其实,如果薛宝钗懂得经络原理的话,当时给母亲揉揉期门穴,可能比煎中药见效更快。

  • 标签: 薛宝钗 夏金桂 钩藤煎 胸胁胀痛 期门穴 气穴
  • 简介:摘要产后乳房肿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症状。乳房肿胀时,母亲常因疼痛不愿继续哺乳,是限制母乳喂养开展的关键。

  • 标签: 产后乳房胀痛 原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缓解产后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4月在我院生产并在产后出现乳房胀痛的产妇30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护理干预方法。在护理2周后,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乳房胀痛程度和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乳房胀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产妇的乳房胀痛程度,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产后乳房胀痛 护理干预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采用综合疗法对产妇乳房胀痛的疗效。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对我院86例正常足月妊娠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热敷、按摩、挤奶)进行乳房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疗法(即分时段采取热敷、按摩、穴位按摩并配合仙人掌外敷)比较两组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程度及泌乳始动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第3、4天乳房胀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采用综合疗法对乳房进行护理可有效减轻乳房胀痛,提前产妇泌乳时间,促进母乳喂养。

  • 标签: 综合疗法 产后 乳房胀痛 泌乳始动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引产术后乳房胀痛的护理及退奶相关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0名引产术后乳房胀痛的患者并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这两组患者每组100人,观察组应用硝芒外敷的护理方法,一次外敷20分钟,一天四次。对照组应用普通护理的方法来对引产术后乳房胀痛患者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疗效远远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引产术后乳房胀痛患者应用硝芒进行护理有明显效果。

  • 标签: 引产术后 乳房胀痛 护理 退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