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 目的:研究讨论生物电刺激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及月经的影响。方法:从本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中选取 100 例 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Kegel 运动指导 ,试验组进行生物电刺激治疗。对两组经过治疗后的盆底肌力、子宫内膜厚度、雌激素水平以及产后首次月经时间及恢复正常月经量所需次数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经过生物电刺激治疗后 I 类 纤维及 II 类 纤维肌力分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及雌激素水平均上升,但试验组的激素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试验组产后首次月经时间相比对照组较短,恢复正常月经量所需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生物电刺激治疗对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及月经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生物电刺激 盆底肌力 月经复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然受孕、试管婴儿及促排卵受孕三种受孕方式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再分娩的患者共计400例,根据受孕方式的不同,分为自然受孕组、试管婴儿组和促排卵受孕组,人数分别是152人、125人、123人。收集孕产妇的相关信息,统计孕产妇出现的并发症和新生儿结局。结果:试管婴儿组更容易患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高于自然受孕组和促排卵受孕组;与自然受孕组相比,试管婴儿组和促排卵受孕组更容易患妊娠期糖尿病,组间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出现窒息、黄疸等疾病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辅助生育技术给不孕不育人群带来效果显著,但也需要注意出现的妊娠并发症,加强对孕产期的关注。

  • 标签: 自然受孕 试管婴儿 促排卵受孕 双胎妊娠 新生儿窒息 孕产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促排卵治疗后单卵的发生及妊娠并发症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乐山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患者236例,其中实验组118例,为在我院接受促排卵治疗患者,对照组118例,为自然受孕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单卵胎发生率、妊娠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率(26.27%)、胎膜早破发生率(30.51%)、早产发生率(33.9%)、单卵胎发生率(9.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促排卵治疗妊娠的患者容易发生单卵,会增加妊娠风险,增加妊娠并发症,影响母婴安全,需要更加谨慎的产前检查和监护,以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促排卵 单卵双胎 妊娠并发症
  • 简介: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广泛开展,多胎妊娠率不断提高。妊娠中1死于宫内对母亲和存活胎儿的影响及对于妊娠中一死宫内的处理,探讨死胎的原因以及进行治疗。

  • 标签: 双胎妊娠 胎死宫内
  • 简介:时代,不少家庭或许还在纠结是否要生第二个宝宝,而有一些准妈妈则没有这种烦恼,因为——她们怀的是。可是,也给准妈妈们带来了别的烦恼:我需不需要额外的营养?产检有没有特殊的地方?

  • 标签: 双胎 妊娠 烦恼 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妊娠临床诊断。方法B超检查是诊断的重要工具,90%以上的可借助超声波进行诊断。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超声检查是主要辅助检查方式。由于的类型与特有并发症如输血综合征等密切相关,且直接影响预后和妊娠期处理,故诊断为后应注意区分其类型。

  • 标签: 双胎妊娠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ART妊娠自然减与单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30例ART妊娠自然减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单妊娠者,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的早/晚期流产率、总流产率、分娩孕周、早产率、剖宫产率和胎儿畸形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足月产率和新生儿体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和单妊娠相比,ART妊娠自然减者的妊娠结局更差。

  • 标签: 辅助生殖技术 双胎妊娠 自然减胎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改善妊娠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妊娠37-41周妊娠剖宫产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给予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不服用。结果实验组在产后十天子宫恢复情况、恶露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对妊娠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的防治效果明显。减少了妊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改善产妇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桂枝茯苓胶囊 双胎妊娠 产后子宫复旧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1例妊娠产妇第二延迟分娩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2月收治的1例妊娠第2延迟分娩15d的产妇,并给予围产期的综合护理模式。结果本例妊娠中第一胎膜早破后分娩,第二个胎儿延迟14d分娩,通过精心护理产妇与两个新生儿健康出院。结论妊娠中产妇第一个胎儿娩出后,根据产妇自身情况给予保胎治疗和围产期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第2的存活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双胎妊娠 延迟分娩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1死宫内存活胎儿临床预后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6月于本院分娩的13例孕中晚期妊娠1死宫内病例。结果妊娠1死宫内的发生率为2.83%,13例妊娠1死宫内的患者,7例为单绒毛膜,6例为绒毛膜。共8名患者接受了期待治疗。1死宫内确诊的平均孕周为31+4周。妊娠1死宫内较早期早产(<34周)的发生率单绒毛膜者高于绒毛膜者,分别为57.1%(4/7),33.3%(2/6);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33.3%(2/6),0(0/5)。期待治疗的患者中,1例出现了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并因此终止妊娠。5名接受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新生儿,3名存在颅内病变。结论孕中晚期妊娠1死宫内者,单绒毛膜妊娠者预后较差。对死宫内发生时间较早者,可在密切监测下行期待治疗以降低早产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 标签: 双胎妊娠 1胎胎死宫内 期待治疗
  • 简介:排卵期是指女性卵巢排出卵细胞直至卵细胞未受精而排出体外的那几天,而月经是指在卵细胞未受精排出体外后,为受孕做准备的增厚的子宫内膜萎缩、脱落而造成的出血现象。每月“那几天”的健康饮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的结局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此次研究和治疗的47例妊娠孕妇,都是我院在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对这些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在这47例妊娠孕妇中,其中流产和早产孕妇有45例,占95.7%;产后出血和贫血孕妇有30例,占63.8%;心衰和肺水肿孕妇有20例,占42.6%;妊高症和羊水过多孕妇有42例,占89.4%;前置胎盘和胎儿畸形以及死胎孕妇有6例,占12.8%。结论以及以上多胎妊娠孕妇对母婴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威胁。

  • 标签: 多胎妊娠 临床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102例妊娠孕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龄<37周,阴道分娩组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1),孕龄≥37周时,阴道分娩组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1);产后出血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2500g者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第一胎儿出生后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二胎儿出生后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P<0.01);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出生顺序无关(P>0.05),而阴道分娩组后出生胎儿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先出生胎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龄≥37周,单个胎儿体重≥2500g,以剖宫产终止妊娠为宜。如何选择分娩方式,应综合考虑孕妇及胎儿多种因素,最终目的是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 标签: 双胎妊娠 阴道分娩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特点和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为临床围生期保健和并发症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在我院分娩的6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发生率为0.72%。早产52.5%,围生儿死亡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死亡率均较高,早产是主要的并发症,因此积极防治妊娠期各种并发症,延长孕周,选择有利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对降低围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双胎妊娠结局 并发症 合并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护理中循证护理干预及产后延伸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1年1月,68例妊娠孕妇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常规护理者纳入对照组,循证护理干预及产后延伸护理者纳入实验组,分析应用效果。结果:两组孕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及HAMA评分、HAMD评分、护理满意度对比P<0.05。结论:妊娠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及产后延伸护理可减少孕产期并发症,改善孕妇负性情绪。

  • 标签: 双胎妊娠 护理 循证护理 延伸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