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AmpC菌在医院内的分布情况,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头孢西丁初筛试验筛选出符合AmpC表型筛选条件的菌株共245株,再用三维确诊试验确证AmpC菌株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1437株阴性杆菌中,筛选出产AmpC菌株118株,经三维试验确证阳性检出率为8.2%(118/1437),其中阴沟肠杆菌检出最多为65株,占总确证菌株的55.1%(65/118);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3株(11.0%).经医院内分布情况分析,检出率高的为ICU、外科、血液科,分别为19.5%、14.4%、14.4%.标本种类分析检出率最高为痰液57.6%.结论:AmpC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且以阴沟肠杆菌为主,以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率高的ICU、外科、血液科分布最广,以下呼吸道最易感染,临床医师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产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 含量检测 头孢西丁 医院感染 下呼吸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1AmpC的基本特性  AmpCβ-内酰胺酶是一族由阴性杆菌产生的、具有碱性等电点、不被克拉维酸抑制而能被氯唑西林抑制的'丝氨酸'头孢菌素,按功能特征分类属Bush-J-M1组,按分子结构分类属AmblerC类.分子量通常在32~41kD之间,个别质粒介导的AmpC分子量达到42~43kD.高产此类可以导致细菌对除第四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外的几乎所有β-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

  • 标签: 产酶 酶研究进展 阴性菌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研究呼吸内科门诊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方法本文选择了80例呼吸内科门诊患者进行研究,采集这些患者的标本,其中包括血液2份、胸腔积液1份、尿液5份、支气管灌注液24份、痰液48份。这80株阴性杆菌用E试验法进行测定,测定其对11种抗菌类药物最低的抗菌浓度。

  • 标签: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beta - 内酰胺酶类
  • 简介:目的了解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2013年临床分离的常见阴性杆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临床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并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年共分离阴性杆菌1115株,占临床细菌总分离率的65.4%。常见的阴性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52株)、肺炎克雷伯菌(224株)、肠杆菌属细菌(165株)、铜绿假单胞菌(160株)、不动杆菌属细菌(152株)。在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140株,率为39.8%;在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产ESBLs菌株44株,率为19.6%。药敏结果显示,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并且多重耐药现象比较严重。结论阴性杆菌的分离率较高,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医生在抗感染治疗中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提高抗感染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医院内感染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阴性(G^-)杆菌分布及其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1月-2006年10月ICU送检的血、尿及痰等各类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与鉴定并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和金属。结果共获得G^-杆菌117株,常见分离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31.63%)、大肠埃希菌(22.22%)、铜绿假单胞菌(18.81%)和肺炎克雷伯菌(8.55%)。在观察的15种抗菌药物中,ICU分离的G^-杆菌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耐药率15.38%),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6.75%)、阿米卡星(42.74%)和头孢他啶(45.30%),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且ICU分离菌的耐药率均高于同期非ICU分离菌。ESBLs率,大肠埃希菌为23.08%、肺炎克雷伯菌为20.00%;肠杆菌AmpC株占20.00%(2/10);铜绿假单胞菌金属株占9.09%(2/22)。结论该院ICU分离的G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耐药性相当严重,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并采取措施防止耐药菌扩散。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革兰阴性杆菌 抗药性 微生物 Β-内酰胺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目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G-)杆菌菌种分布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AmpC)情况,分析产菌耐药谱特征。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细菌鉴定与药敏系统对革兰氏阴性(G-)杆菌进行鉴定,对可疑超广谱β-内酰胺(ESBLs)、头孢菌素AmpC)的菌株,用标准纸片扩散法和三维试验法进行两种的表型确证,再用纸片扩散法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检出单产ESBLs、单产AmpC、同时ESBLs和AmpC的细菌分别为175株(43.8%)、54株(13.5%)和30株(7.5%)。ESBLs检出率以肺炎克雷伯菌最高,为60.3%;AmpC检出率在阴沟肠杆菌中最高,为46.7%。单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及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2.3%、26.3%和33.1%;单产AmpC菌株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吡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分别为3.7%和29.6%;同时AmpC和ESBLs的菌株仅对亚胺培南敏感,未发现耐药株。结论G-杆菌ESBLs、AmpC率较高,该类菌对大多数新型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亚胺培南敏感。

  • 标签: 革兰氏阴性(G-)杆菌 ESBLs AmpC酶 耐药性
  • 简介:目的探讨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菌群分布及耐药现状。方法临床分离的G-杆菌采用VITEK32和双纸片法检测ESBLs,NCCLS2008作药敏试验。结果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菌等Es—BLs菌的检出率为43.8%和37.16%,ESBLs的G-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ESBLs菌株。结论加强ESBLs菌感染的控制,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Β-内酰胺酶类 抗药性 多种 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阴性杆菌肺炎患者30例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期间收治的阴性杆菌肺炎患者30例,均为成年人,对临床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抗生素治疗为主,辅助以对症及原发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76.66%,死亡7例,死亡率为23.33%。结论正确、合理选用抗生素,及时纠正引起感染的诱因,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革兰阴性杆菌肝炎 成人年 抗生素治疗 对症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和医院内外科常见阴性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以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笔者从外科病人各类标本中收集了258株细菌,用KB法作药敏测定。结果外科感染常见的阴性杆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克雷伯菌属等。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其次为第一、二代头孢类抗生素,但大多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结论外科患者感染阴性杆菌的耐药性严重,应定期监测细菌耐药性趋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外科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病房的常见阴性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7年3月本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700株临床分离菌以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并分析其细菌构成及耐药性。结果呼吸内科最常见的5种阴性杆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阴性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最低者为阿米卡星(17.7%~28.6%),最高是氨苄西林(91.8%~93.0%)和复方新诺明(75.6%~82.5%)。结论本次研究分析了呼吸内科常见阴性杆菌分布以及耐药情况,这对于以后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延缓细菌耐药性的进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呼吸内科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非发酵阴性杆菌感染的分布、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非发酵阴性杆菌感染患者的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U临床分离出非发酵阴性杆菌共205株,以呼吸道分离菌株最多,占81.5%,其次为导管/血液;非发酵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46.8%,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多药耐药菌(MDR)组与非MDR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发酵阴性杆菌在ICU重症患者中发生多药耐药的情况严重,加强ICU病原学监测,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治疗有重要意义.关键词非发酵阴性杆;重症监护病房;细菌耐药性;临床分析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hospitalintensivecareunit(ICU)non-fermentingGram-negativebacilliinfectiondistribution,drugresistance,andtoprovideabasisforclinicalrationaluseofantimicrobialdrugs.MethodsThecollectionofnon-fermentingGram-negativebacillicultureresultsinfectedpatients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ResultsICUclinicalisolatesofnon-fermentinggram-negativebacillitotalof205,moststrainsisolatedintherespiratorytract,accountingfor81.5%,followedbycatheter/blood;non-fermentingGram-negativebacteriaPseudomonasaeruginosaaccounts46.8%,followedbyAcinetobacterbaumannii,Aeromonasmaltophiliabacteria;multidrugresistant(MDR)MDRcomparisongroupandnon-group,theindexdifferencewasstatistiGcally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Thecaseofnon-fermentingGram-negativebacillioccurinICUpatientswithseveremulti-drugresistanceisserious,strengtKheeynwIoCrdUspathogenmonitoring,reducinghospitalinfectionratestoguiderationaluseofantimicrobialtherapyisimportant.non-fermentativegram-negativebacteria;intensivecareunit;resistantofbacteria;clinicalanalysis中图分类号R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29-02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不发酵糖阴性杆菌中Ⅰ类整合子的存在情况,分析整合子与不发酵糖阴性杆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测定194株不发酵糖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兼并引物PCR方法,扩增整合子5’保守区的整合基因,对阳性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HinfI作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进行整合子分类。结果44株不发酵糖阴性杆菌检测出Ⅰ类整合子。Ⅰ类整合子阳性的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比整合子阴性的菌株高。结论不发酵糖阴性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强,Ⅰ类整合子与细菌的多重耐药性相关。

  • 标签: 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 整合子 整合酶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检出的阴性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状况及药敏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对本院从2010年3月到2012年3月间从临床分离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的药敏实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SBLs的菌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结论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造成的感染呈现日益严重的趋势,实验室应加强对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监测与报告,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治疗肠杆茵科细茵时,碳青霉烯类、含抑制剂抗生素及可作为临床一线用药。

  • 标签: 肠杆菌 产ESBLs菌株 耐药性
  • 简介:阴性杆菌是医院内严重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尤其在ICU常由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肠杆菌科细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引起感染,使重症患者的治疗十分困难[1].高娅文报告[2]长期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占43.1%,不动杆菌占17.5%,肺炎克雷伯杆菌占13.1%,大肠埃希菌占11.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8.2%,阴沟肠杆菌占2.2%,其他占4.4%,但各单位的病原菌检出率可有很大差别[3].当分离到病原菌后要区分污染、定植与感染,对确定为感染的病原菌,才需及时选用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但要防止不必要的抗菌药物治疗诱发细菌耐药.

  • 标签: 医院 革兰阴性杆菌 细菌感染 抗菌药物 治疗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我院近几年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我院临床各科送检的细菌培养标本,采用Bact-Ist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K-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菌株的药敏试验,抗菌药物敏感性及ESBLS确证均依据2008年NCCL实验标准执行判读。结果2008-2011年送检标本为9762例共检出病原菌3633株(37.12%),阴性杆菌770株(21.2%),阴性杆菌中前4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依次为44.2%、41.0%、6.8%、3.4%;其主要来源于痰、咽拭子分别占37.0%、35.1%;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ESBLS分别为34.4%、42.7%。杆菌耐药前4位的抗菌药物为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哌啦西林、头孢曲松。分别为78.3%、69.4%、63.4%、63.2%;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卞星、头孢哌酮等表现为低耐药率分别为8.1%、2.2%、19.5%;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高度敏感,敏感率为100%;未检出耐亚胺培南的阴性杆菌株。结论及时准确系统的掌握医院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对预防、减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尤为重要。

  • 标签: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菌 抗菌药物 感染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15年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全自动分析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2015年版CLSI标准判读结果。结果共分离出阴性杆菌5090株,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分别占38.1%、14.9%、14.0%、13.1%、6.2%和4.1%。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杆菌分别为66.1%、39.1%和36.4%。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均小于4%。非发酵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82.1%和34.9%,对美罗培南为82.3%和33.5%。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肠杆菌科细菌仍有很高的敏感性,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形势严峻。

  • 标签: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药物敏感试验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临床分离的需氧阴性杆菌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01年7月1日~2003年9月30日临床分离的需氧阴性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及耐药性分析。结果1300株需氧阴性杆菌中,常见的临床分离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05株,31.15%)、铜绿假单胞菌(215株,16.54%)、肺炎克雷伯菌(214株,16.46%)、鲍曼不动杆菌(161株,12.38%)和肠杆菌属(112株,8.62%)。在观察的16种抗菌药物中,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4.77%,其次为头孢他啶(20.62%)、阿米卡星(22.77%)、头孢替坦(29.23%)和替卡西林/棒酸(29.15%);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及一代头孢、复方甲基异噁唑的耐药性较高。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检出率为22.98%,肺炎克雷伯菌ESBLs株检出率为27.57%。结论细菌的耐药性较为严重,应根据细菌的药敏情况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减少细菌抗药性的产生。

  • 标签: 抗药性 微生物 革兰阴性杆菌 抗菌药物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我院近几年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我院临床各科送检的细菌培养标本,采用Bact-Ist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K-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菌株的药敏试验,抗菌药物敏感性及ESBLS确证均依据2008年NCCL实验标准执行判读。结果2008-2011年送检标本为9762例共检出病原菌3633株(37.12%),阴性杆菌770株(21.2%),阴性杆菌中前4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依次为44.2%、41.0%、6.8%、3.4%;其主要来源于痰、咽拭子分别占37.0%、35.1%;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ESBLS分别为34.4%、42.7%。杆菌耐药前4位的抗菌药物为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哌啦西林、头孢曲松。分别为78.3%、69.4%、63.4%、63.2%;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卞星、头孢哌酮等表现为低耐药率分别为8.1%、2.2%、19.5%;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高度敏感,敏感率为100%;未检出耐亚胺培南的阴性杆菌株。结论及时准确系统的掌握医院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对预防、减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尤为重要。

  • 标签: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菌 抗菌药物 感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