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安全中的常见问题及相关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与工勤人员各9名,对所有人员在整改前后的职业防护意识及现场措施落实情况,展开全面的调查与研究。结果:经整改措施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与工勤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及现场措施落实情况,出现了显著的改变。结论:面对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安全中的各项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及落实情况,避免职业暴露现象的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安全防护 工作人员
  • 简介: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的服务对象是患有各种疾病的患者,除心理、精神病等外,绝大多数的患者患有感染性或潜在感染性疾病.患者所有的血液、体液、分泌排泄物等均应被视为传染媒介[1].美国职业安全协会倡议,在接触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黏膜、破溃的皮肤;处理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物品;进行静脉穿刺和其他操作(换药、导管)时必须戴手套[2].那么我国的护士在护理患者时,安全工作做得如何?现将在临床观察护理操作技术及护士安全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如下.

  • 标签: 护士 安全防护 护理 职业安全 安全意识
  • 作者: 余庆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08
  • 出处:《药物与人》2022年第8期
  • 机构: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感染科,重庆400000
  • 简介: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HIV存在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泪水、乳汁、脑脊液、羊水和尿液以及其他液体、渗出液、分泌液中,目前仅证实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与体液可以传染,并且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随着艾滋病的迅速蔓延,危害护理人员健康的潜在因素日益增多。据统计医护人员群体中,遭遇职业暴露几率最大的是护理人员(事故率为63%),其次是临床医师(事故率为14%),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避免危险因素的伤害,正确应对职业暴露,积极做好防护

  • 标签: 艾滋病;护理;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 简介:职业安全是近来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问题。1998年美国召开了首届“护士健康与安全”国际大会。会议突出的口号就是,为了关爱病人,我们应首先关爱自己。由于医院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士是暴露的最危险群体。但是护士对职业中的危险因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要提高职业安全范意识,采取防范措施,减少职业危害。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损伤 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介绍配药用安全器的制作方法。包括掰部单元和握部单元,所述掰部单元包括掰部筒体,所述掰部筒体的内部设有第一弹性层,掰部筒体的下部开口处还设安装开启头,开启头上设有掰部通孔;握部单元中包括握部筒体,握部筒体的内部设有第二弹性层,第二弹性层与握部筒体的内壁共同构成第一密封腔体等结构。通过掰部单元与握部单元组合的整体式结构,配药使用时将安瓿瓶置于第二弹性层上部形成的放置座上,将掰部筒体下部的开启头套装在安瓿瓶头部,随后掰动掰部筒体,即可将安瓿药瓶的头部折断,整个折断过程中操作者无需与安瓿瓶接触,如是金属铝盖则用金属开启头向下按压开启;塑料瓶盖,则用翘片开启;输液袋拉环则用输液袋钩。安全器两头安装有砂轮,方面使用。

  • 标签: 配药 安全防护器 护理创新
  • 简介:目的加强护理人员对眼科病人的安全管理。方法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针对眼科病人存在的安全问题,制订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把好关键过程的管理,建立三级监督机制等。结果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基础护理合格率;降低了院内感染发生率和差错发生率;提高了健康教育覆盖率和病人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结论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建立防护措施、把好关键过程管理、实施监督控制是眼科病人安全的有效方法:

  • 标签: ISO9001 眼科病人 过程管理 监督机制 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严峻,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工作人员长时间接触化学消毒剂、频繁进行消毒操作,容易造成皮肤伤害、呼吸道感染等安全问题。因此,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安全的研究和实践,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对于确保防疫物资的供应和保障员工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下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的安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的 安全防护 防护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外科护士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安全措施。方法对外科(包括普外科及肝胆胰外科、小儿外科、甲状腺外科、肛肠外科、乳腺及血管外科、胃肠外科、心胸外科)6个病区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3年中的不安全因素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外科护士工作中存在针刺伤、腰背疼痛、腰椎间盘突出、接触感染性液体及来自患者和家属的暴力等不安全因素。通过加强安全教育、设立针头废弃桶、实行标准预防、正确使用各种设备、减轻工作压力、暴力行为的防护,以上不安全因素可明显降低。结论外科护士工作中确实存在不安全因素,通过正确的防护可以降低其发生率甚至避免。

  • 标签: 外科护士 工作 不安全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安全管理采用安全标识管理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神经内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及安全表示管理,统计治疗期间的风险事件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少,且明显比对照组少,风险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神经内科 安全管理 安全防护标识 风险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静配中心对静脉输液相关化疗药物进行集中调配和安全管理措施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于2018年6月开始实施静配中心对静脉输液化疗药物集中调配并开始安全管理措施的执行,按照实施管理的时间划分,对比实施管理前(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对照组)与实施管理后(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观察组)的药物调配情况。结果:观察组药物错配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静脉输液 化疗药物 集中配置 安全防护管理
  • 简介:【摘 要】由于医院的整体环境较为特殊,其内部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相关的护理人员处于此种特殊的工作环境中以及其特殊的服务对象直接决定着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为了进一步提升外科护士在工作中的危险因素的认知,最大限度的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全方位的做好安全对医护人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了解外科护士在职业活动中面临的危险因素,不断加强外科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树立起职业的防护意识,做好日常的防护措施,能够尽最大的可能性减少对护士的伤害,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外科护士 医疗工作 危险因素 安全防护
  • 简介:从本院急诊科的角度出发,系统论述急诊专科护士建立的必要性及急诊专科护士的培养、急诊科护士的安全意识防护问题。

  • 标签: 急诊 专科护士 护理 培养 安全防护
  • 简介:邮编:441200【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配制的职业安全有效性。方法: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2021年1月开始实施优化职业安全管理(研究组),与2021年1月前实施的常规职业安全管理(参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管理的有效性。结果:两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管理后对比的自我防护意识评分、满意度评分、护理安全管理评分及抗肿瘤药物配制差错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配制中实施优化职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较为显著,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药物配制中差错和意外的发生。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抗肿瘤药物 护理安全管理 职业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艾滋病护理职业暴露的安全对策。方法:对11例艾滋病职业暴露护理人员的防护对策展开回顾性分析。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均第一时间对伤口实施了针对性的处理,同时为其展开了全面的心理护理,引导护理人员形成积极的应对心态,并展开为期一年的血液检测追踪,得出感染率。结果: 全部11例职业保护护理人员,在1年的血液检测中,无人感染HIV病毒;但有1名护理人员因此而辞职。结论:艾滋病护理必须要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降低职业暴露率;而一旦发生职业暴露,有效的防护措施同样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护理人员感染。

  • 标签: 艾滋病护理 职业暴露 安全防护 对策
  • 简介:摘要:神经内科病区是承担脑血管疾病、神经肌肉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患者诊疗和康复的医疗单元。由于患者病情复杂、变化迅速,护理工作具有较高风险。近年来,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如何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成为护理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神经内科护理中患者安全措施的分析与探讨,旨在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 标签: 神经内科护理 患者安全防护措施 分析与探讨
  • 作者: 赵华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08
  • 出处:《药物与人》2022年第8期
  • 机构: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重庆400036
  • 简介: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而致命的传染性疾病,起因是感染了HIV病毒。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直接传播,性接触传播目前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通过特异性侵犯并破坏辅助性的T淋巴细胞,与此同时使体内的多种免疫细胞受到损害,最终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所以也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感染科护理人员在注射穿刺、手术换药、输血输液、采集标本、污物处理等日常的护理工作中,长时间处于高度危险的职业暴露中。在工作中稍有不慎,就有被锐器刺伤、血液、体液喷溅污染的可能,职业感染的几率较高。因此,提高工作中对HIV感染的防控意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可以有效预防职业感染的发生。本文就感染科护理人员发生HIV针刺伤的原因及安全措施展开了讨论。

  • 标签: 感染科;护理人员;HIV针刺;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护士职业安全是指护理工作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护士免受职业伤害因素的侵害,或将危害降至最低。由于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地板上各种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回收、分类、清洗和消毒物品、检验、包装和灭菌、储存、配送等重要环节,被称为“医院的心脏”,消毒供应室护士往往处于高压力、高风险、,高负荷的工作环境,成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研究表明,在加强职业安全的同时,对护士进行系统的职业安全培训,可以有效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目前,国内外关于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安全认知状况的报道相对较少,但如何提高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安全水平,加强和改进各项培训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旨在了解蚌埠市消毒供应室护士对职业安全的认知和培训需求,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安全培训提供依据。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士职业 安全防护认知 培训需求调查 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