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术者简介 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医学部副主任,主任医师(知名专家),博士生导师。擅长角膜病及屈光手术、白内障、眼外伤、疑难眼病的诊疗。担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华夏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主编、参编中英文专著多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角膜移植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方法:针对我院近两年内收治的行人工角膜移植术的1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手术配合情况和护理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明确手术配合流程,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从而更好地满足病人的实际需求。结果:14例病人在术前均得到了护理人员的安抚与疏导,并积极配合手术;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配合默契,使得手术均在半小时之内完成;术后病人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且视力有了显著的提升。结论:人工角膜移植术具有难度大、复杂性强等特点,要想切实提高手术质量,除了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以外,术中加强医护配合至关重要,而术后护理也是影响手术质量的重要因素,唯有将手术配合与护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人工角膜移植 手术配合 护理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3种人工骨在自体牙移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年龄16~54岁.第一或第二磨牙缺失或残根.口腔内同时有能完整拔出无功能的第三磨牙患者96例,患牙103颗,分A、B、C3组。拔出供牙,体外根管预备充填,拔除患牙,制备受牙区牙槽窝,植入供牙后,根周骨腔分别填塞BAM、Bio—Oss和PerioGlas人工骨,缝合、结扎固定,术后6、12和24个月复查、观察临床效果并记录牙周指数。结果3组牙移植术后6个月因松动A组拔出2颗,B组和c组各拔除1颗:术后1~2年复查A组再拔除3颗,C组拔除1颗;3组其余移植牙各项牙周指数无明显差异.咀嚼功能基本正常。结论3种人工骨用于自体牙移植临床效果接近,2年复查牙周指数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自体牙移植 人工骨 牙周指数 牙列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AVG)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中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管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31例建立AVG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2.8个月(2~61个月)。患者AVG术后平均初级通畅时间为(22.20±1.97)个月,1、2、3年初级通畅率分别为61.5%、36.6%和23.2%。AVG术后平均次级通畅时间为(38.30±2.30)个月,术后的1、2、3年次级通畅率分别为85.6%、68.6%和55.8%。AVG术后出现血栓形成65例(49.6%),通路狭窄50例(38.2%),移植物感染13例(9.9%),假性动脉瘤2例(1.5%),透析通路相关性肢端缺血综合征2例(1.5%),血清肿2例(1.5%)。结论AVG初级通畅率较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差,但通过修复手术能达到较满意的次级通畅率。术后规律随访,早期发现狭窄病变并进行相应处理,是维持AVG远期通畅的关键。

  • 标签: 血液滤过 移植物闭塞,血管 通畅率 并发症
  • 简介: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骨缺损的修复是临床上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体内试验表明,6×6×10mm^3的骨缺损即需要通过骨移植来修复,脊柱融合、内植物和假体表面涂层的处理也需要骨移植。骨移植手术是临床中仅次于输血最常见的组织移植术,每年在美国有500,000例,在全球有超过2,000,000例骨移植应用于骨科、神经外科和口腔颌面外科。

  • 标签: 骨移植替代物 人工 口腔颌面外科 组织移植术 体内试验 脊柱融合
  • 简介:摘要人工角膜移植手术是多次角膜移植失败、严重眼烧伤(化学烧伤、热烧伤)、自身免疫相关性及瘢痕性角结膜疾病等终末期角膜盲患者复明的唯一方法。目前代表性产品有美国波士顿(Boston)人工角膜和俄罗斯Micof人工角膜,相关手术已在全球开展近30年,术后2年的成功率高达85%以上。随着我国领扣型人工角膜(仿Boston Ⅰ型人工角膜)批准上市和米赫人工角膜(仿Micof人工角膜)完成临床试验,国产人工角膜将给我国终末期角膜盲患者带来复明机会。人工角膜移植手术与常规角膜移植手术有诸多不同,为了使国产人工角膜在临床得到规范使用,减少手术并发症,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汇集该领域专家,在国产人工角膜移植手术的适应证、操作规范、围手术期用药及并发症处理等方面形成共识意见,为我国规范开展人工角膜移植手术提供指导。(中华眼科杂志,2021,57:727-733)

  • 标签: 人工器官 假体和植入物 角膜 眼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多数赞同
  • 简介:目的回顾性研究关节镜下应用人工韧带重建膝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应用LARS人工韧带对16例交叉韧带损伤行关节镜下重建,术后予以早期康复锻练,对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时间55~96min,平均65min。16例均随访3~30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无滑膜炎、韧带断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按照IKDC评分标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估,术后膝关节功能均得到良好恢复。结论LARS人工韧带的应用能避免取材部位的并发症,操作简便,可早期康复锻炼,极好的恢复关节屈伸度,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关节镜 后交叉韧带损伤 人工韧带 交叉韧带重建
  • 简介:目的了解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移植修复难愈性创面的可行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例住院患者共25处持续8周以上的难愈性创面,分为慢性溃疡组9例11处创面,为创伤、烧伤后瘢痕溃疡创面;骨外露组11例14处创面,骨外露面积为0.8-77.0cm。(最大面积为22.0cm×3.5cm)。手术方法为I期扩创移植人工真皮,2-6周后局部血管化良好,外露肌腱和骨质被类真皮组织覆盖,Ⅱ期移植自体薄断层皮片。结果慢性溃疡组9例患者的11处创面中,9处愈合优良,2处经换药后愈合。骨外露组11例患者的14处创面中,12处愈合优,外露骨质得到有效覆盖;2处创面因感染人工真皮未成活,随后行皮瓣修复手术。随访5-24个月,未见创面复发,外观满意,无明显增生性瘢痕,供皮区亦无明显瘢痕形成。结论人工真皮联合自体皮移植修复难愈性创面,方法简便、创面愈合质量高、供皮区损失轻微,为难愈性创面的修复提供了新的选择。

  • 标签: 皮肤溃疡 真皮 难愈性创面 骨外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体肝移植中应用人造血管进行静脉流出道重建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期间,14例活体肝移植受者使用人工血管进行流出道重建,共重建25支血管,回顾分析术后重建血管通畅率及闭塞血管引流段交通支形成率,受者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重建血管通畅率及闭塞血管引流段交通支形成率分别为88%、84%、63.6%、59%及0%、50%、62.5%、66.7%,术后2周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血管重建区域感染、血肿及间置血管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血管重建移植肝流出道,增加了肝静脉回流,利于移植肝功能恢复,重建血管相关并发症并未增加。

  • 标签: 肝移植 人工血管 侧支循环
  • 简介:摘要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2例早期移植物肝脏失功能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替代疗法在此类患儿中的临床意义。例1原发病为胆道闭锁,例2原发病为尼曼匹克病,2例患儿肝移植术后均出现移植物肝脏失功能和多脏器功能不全。术后2 d启动间断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方案,经1周干预后2例患儿均成功逆转了急性期的多脏器功能不全,肝功能得到恢复。儿童肝移植术后可尝试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这一技术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并可改善继发的多脏器功能不全。

  • 标签: 非生物型人工肝 血浆置换 肝移植 早期移植物肝脏失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新型生物一体化人工角膜大动物移植效果。方法选择10只藏香猪和6只小尾寒羊,均以左眼建立动物角膜碱烧伤后角膜白斑模型。实验室内完成3D打印化学修饰辅助生物一体化人工角膜制备,并进行亲水修饰中央镜柱材料的亲水性和细胞黏附性检测。Ⅰ期手术将人工角膜移植于动物角膜白斑的板层间,Ⅱ期手术前板层开窗。术后观察3个月。结果镜柱材料亲水性及抗细胞黏附性能良好。Ⅰ期术后5例角膜前板层溶解,导致人工角膜脱出。Ⅱ期术后2例最终发生角膜溶解致移植物脱出;另有3例发生人工角膜前后增生膜;其余6例术后效果较好。组织学检查发现人工角膜裙边材料孔隙中有纤维和血管长入。结论3D打印辅助亲水修饰生物一体化人工角膜的动物组织相容性较好,其化学表面修饰可降低细胞黏附性能,对减少术后人工角膜前后增生膜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 标签: 角膜,人工 打印,3D,修饰,化学 生物相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护理干预在人工生物角膜板层移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病例来自我院眼科2016年2月—2018年2月接收的4例行人工生物角膜移植术治疗的病人,所有病人在治疗同时辅助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其移植术治疗效果。结果术后,4例病人角膜植片均存活,呈轻度透明状,术后3个月病人的视力得到显著改善,无排斥反应,矫正视力为0.06~0.5。结论人工生物角膜移植术治疗同时辅助于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的角膜植片存活率,避免术后排斥反应发生,改善病人的视力,值得推荐。

  • 标签: 护理干预 人工生物角膜板层移植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动脉注射毒品导致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8例因股动脉反复注射毒品致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行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伤口I期愈合。肢体均存活。术后3个月行彩色多普勒检查,人造血管通畅。结论急诊手术彻底清创及人工血管移植是治疗假性股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假性股动脉瘤 人工血管
  • 简介:目的探讨人发角蛋白人工腱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对26例30条膝关节韧带损伤施行人发角蛋白人工移植,受伤时间6~24月,包括前交叉韧带12例,内侧副韧带6例,外侧副韧带4例,前交叉韧带合并侧副韧带损伤4例(8条韧带),术后石膏外固定4~6周.结果随访23例,随访时间8~36月,平均22月,随访发现2例病人术后功能改善不明显,按Jenkins标准评价,有效率为91.3%.结论人发角蛋白人工腱是一种较理想的生物材料,用于治疗膝关节韧带损伤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腱 毛发 角蛋白 移植 膝关节韧带损伤 治疗
  • 简介:现代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和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是当代新技术革命的三大主力军,它们的每一个重大成就。都将会对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带来深刻影响,联想到生物工程逐渐应用于人类所出现的法律问题,今谈点一孔之见,万望行家里手指教。

  • 标签: 器官移植 新材料技术 供卵 人类社会 新技术革命 生殖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后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行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PKP术后白内障共15例(15眼),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BCVA,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大角形细胞比例、中尖角膜厚度及并发症。结果术后BCVA较术前提高(P<0.05),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减少(P<0.05),六角形细胞比例较术前降低(P<0.05),中央角膜厚度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有虹膜出血3例(20%),角膜移植片水肿2例(13.33%),后发障3例(20%)。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PKP术后白内障安全有效,但术中需注意保护角膜内皮细胞。

  • 标签: 角膜移植,穿透性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植入术,晶状体,人工 细胞,内皮,角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人工神经移植物丝素蛋白导管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丝素蛋白导管植入兔子皮下,术后4周、8周、12周、24周取材,切片,HE染色,观察局部组织反应。结果大体观察和组织切片观察,局部组织反应轻,纤维包裹逐渐变薄,丝素蛋白导管至24周完全降解。结论丝素蛋白导管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是理想的人工神经移植物。

  • 标签: 丝素蛋白 导管 生物相容性 人工神经移植物
  • 简介: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比较加工方法及组成不同的双磷酸钙(biphasiccalciumphosphates,BCP)的骨引导的能力和骨愈合的模式。材料和方法:1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每只兔子颅顶有4个8mm环形缺损.每个缺损代表一个组别:对照组.实验组:BCP1.70%HA(羟基磷灰石).30%β-TCP(β-三磷酸钙):BCP2,30%HA,70%p-TCP;BCP3,20%HA.80%D-TCP。兔子在第2周(n=5)或第8周(n=5)在处死后进行组织学及组织计量学分析。结果:在双磷酸钙(BCP)组的骨增量远大于对照组(P〈005)。第2周或第8周新骨形成量无明显差异。在第2周,BCP3组的双磷酸钙的吸收作用远大于BCP1和BCP2组.然而在第8周.BCP2和BCP3的这种差别变得不明显。BCP组问新骨形成的模式和材料的吸收有明显差异。在BCP1组中.新骨在剩余颗粒中呈线性排列,在BCP2组中,可观察到丝状伪足状新骨形成;在BCP3组中.可见分散在剩余颗粒中的胶原蛋白片段及颗粒表面的裂隙状不规则新骨形成。结论:在本研究中.特定的HA、β-TCP比例对新骨形成和空间的保持无明显影响。而组间观察到的骨愈合模式的差别可归因于加工方法不同所导致的双磷酸钙(BCPs)的物理化学属性的差异。

  • 标签: 骨再生 骨替代物 双磷酸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