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这种仅能感染人类的微小于1975年仅仅是由于科学好奇心而被发现,当时标号为B组第19号的血清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总是呈假阳性结果,电镜下揭示其为直径22nm的裸露病毒颗粒。微小B19是儿科常见的感染俗称“击颊综合征”(传染性红斑)的病因。尚有多种动物微小均不引起人类感染。

  • 标签: 人微小病毒B19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感染人类 假阳性结果 传染性红斑 病毒颗粒
  • 简介:B19病毒还可使慢性溶血病病人发生再障危象及急性多关节病,B19病毒宫内感染引起非免疫性胎儿水肿,1994年MurrayJC〔15〕报道了在35个典型ITP病人中17例(49%)在外周血或骨髓中B19DNA阳性

  • 标签: 人类微小 儿科疾病 微小病毒
  • 简介:B19病毒还可使慢性溶血病病人发生再障危象及急性多关节病,B19病毒宫内感染引起非免疫性胎儿水肿,1994年MurrayJC〔15〕报道了在35个典型ITP病人中17例(49%)在外周血或骨髓中B19DNA阳性

  • 标签: 人类微小 儿科疾病 微小病毒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人微小B19感染与相关贫血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移植术后人微小B19感染所致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在本中心接受肾移植手术的5例患者,出现中至重度贫血,经血清学检测为人微小B19感染;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调整免疫抑制方案等综合治疗后,80%的患者病情得到明显缓解,1例出现复发,经再次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后好转,治疗期间1例合并有急性排斥反应。结论:肾移植术后对于出现不明原因贫血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应警惕微小B19感染的可能。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是肾移植术后人微小 B19 感染导致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复发患者,再次应用仍然有效。联合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等综合治疗,可获得理想疗效。同时在治疗期间还需密切监测移植肾功能状态。

  • 标签: 人微小病毒 B19 肾移植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 简介:目的分析孕前和孕期妇女细小病B19(humanparvovirusB19,简称B19)感染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酶联免疫的方法对2013~2015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妇产医院就诊的18~45岁孕前及孕期妇女血清中细小病B19的特异性抗体IgM进行检测,并按照不同条件进行分析。结果B19IgM抗体阳性率2013年11.34%,2014年4.93%,2015年8.75%;不同年龄段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第四季度感染率高于其它季度,不同季节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宁地区育龄妇女B19感染率较高,应广泛检测,提高优生优育质量。

  • 标签: 细小病毒B19 育龄妇女 抗体 感染
  • 简介:摘要一例40岁女性患者表现为急起发热、头痛伴头晕,体格检查脑膜刺激征阳性,头颅MRI检查阴性,脑电图示:广泛中度异常脑电图,额颞叶显著异常波,脑脊液病理细胞学提示重度中枢神经系统性炎症,血清及脑脊液核酸检测小病B19B19V)阳性,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经阿昔洛韦及地塞米松等治疗后患者头痛、头晕、眼震、颈抵抗等症状明显好转后出院。

  • 标签: 细小病毒B19,人 脑膜炎,病毒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输血传播病毒筛查技术以及病毒灭活/去除技术的发展应用,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等对输血/血液制品安全性的威胁已大为降低。

  • 标签: 人细小病毒B19 输血 血液制品 血液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在人类细小病B19(HPV B19)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移植术患者50例标本组织,分别通过FQ-PCR技术与PCR技术对HPV B19进行检测,分析FQ-PCR在HPV B19中的应用价值。结果:PCR技术检测显示阳性例数18例,阳性率为36.00%;FQ-PCR技术检测显示阳性例数28例,阳性率为56.00%。FQ-PCR技术检测HPV B19的阳性率明显高于PCR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4.026,P=0.045)。FQ-PCR检测结果显示,1×10 ~1×10 copies/ml共21例,占比42.00%;>1×10 copies/ml共7例,占比14.00%。结论:PCR技术在HPV B19的检测能够得到较为可靠的结果,但仅为定性结果,且检测操作复杂、时间较长。相比之下,FQ-PCR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稳定性强、可定量分析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细小病毒B19 聚合酶联反应
  • 简介:摘要在ABO血型不同的活体肾移植术后出现原因不明的贫血时,需警惕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passenger lymphocyte syndrome,PLS)和微小B19(HPV-B19)感染的发生。回顾本院1例肾移植术后发生PLS继发HPV-B19感染导致重度贫血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因素、临床诊断及治疗策略进行探讨分析。

  • 标签: 肾移植 过客淋巴细胞综合征 微小病毒B19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肝移植术后微小B19(HPV-B19)感染所致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科3例成人肝移植术后因HPV-B19感染引起受者PRCA的临床资料。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整理肝移植术后感染HPV-B19的检测方法及治疗方案。结果3例受者均因终末期肝病行肝移植,术中输血量较大,术后恢复顺利。出院后1~2个月出现重度贫血,再次入院后排除失血性贫血,经骨髓穿刺和宏基因测序诊断为PRCA。经降低免疫抑制治疗的强度,使用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7~10 d,血红蛋白很快恢复正常。总结近年来国内外肝移植术后HPV-B19感染的文献15篇,诊治方案有趋同性。结论HPV-B19感染可引起成人肝移植术后的PRCA发生,使用宏基因测序早期诊断的同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并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可能是现在最为可行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肝移植 人类细小病毒B19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贫血 宏基因组学
  • 简介:摘要血液制品因其原料特殊性,具有血源性病毒传播的风险。近20年来,随着病毒安全性控制技术的进步,血液制品传播HIV、HBV、HCV等主要病毒的风险已得到有效控制。小病B19(human parvovirus B19B19V)等非脂包膜病毒已成为目前血液制品病毒安全性风险控制的焦点问题。与其他动物的细小病相比,B19V对酸、热更敏感,且因合并血浆中存在的B19V中和抗体,纳米过滤去除B19V的效果远优于对动物细小病的去除,通过合理优化病毒灭活条件,可有效灭活/去除B19V。此文就血液制品中B19V的现状和灭活/去除工艺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细小病毒B19,人 安全性 病毒灭活 血液制品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汉逊酵母系统重组表达人细小病B19(human parvovirus B19, B19V)主要衣壳蛋白VP2,并对VP2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 VLP)进行理化性质研究及免疫效果评价。方法重组表达B19V VP2蛋白,并使其自组装成VLP;通过高密度发酵和系列层析纯化步骤获得VP2-VLP;SDS-PAGE和凝胶过滤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蛋白质纯度,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观察颗粒形态,并检测VP2-VLP磷脂酶活性。采用ELISA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检测小鼠体内VP2-VLP特异性IgG抗体和中和抗体水平。结果本研究制备的重组VP2-VLP纯度大于95%,颗粒均一且形态良好,大小近似天然病毒颗粒;VLP可与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合,磷脂酶A2活性为阴性;吸附佐剂后的VP2-VLP能够诱导小鼠产生高滴度的特异性IgG抗体和中和抗体。结论汉逊酵母表达系统制备的B19V VP2-VLP可作为候选靶抗原用于B19V预防性疫苗的开发。

  • 标签: 人细小病毒B19 病毒样颗粒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儿造血重建后人类细小病B19(HPV-B19)感染的血液学表现。方法对9例allo-HSCT后合并HPV-B19感染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儿占同期接受allo-HSCT患儿的8.04%(9/112),男8例,女1例,中位年龄9(3~13)岁,均采取清髓性预处理方案。HPV-B19感染中位时间为移植后61(36~114)d。allo-HSCT并发HPV-B19感染患儿血液学表现具有异质性,9例患儿以血红蛋白伴网织红细胞下降为主要特点,7 d内网织红细胞比例、绝对值下降幅度中位数分别为90.4%(24.7%~98.7%)、90.7%(18.6%~99.0%)。除常见红系造血停滞表现外,allo-HSCT后合并HPV-B19感染的患儿还具有非红系的血象及骨髓变化:5例患儿外周血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但骨髓涂片未见粒系增生受抑;6例患儿骨髓涂片查见巨核系增生减低,其中5例患儿外周血血小板下降。同时,allo-HSCT造血重建后合并HPV-B19感染的患儿骨髓红系受抑并非必要表现,9例患儿虽然均出现血红蛋白下降,但仅5例患儿骨髓红系增生减低。结论血液病患儿allo-HSCT造血重建后合并HPV-B19感染的血液学表现具有异质性,血红蛋白伴网织红细胞下降对HPV-B19感染早期诊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类细小病毒B19 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儿造血重建后人类细小病B19(HPV-B19)感染的血液学表现。方法对9例allo-HSCT后合并HPV-B19感染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儿占同期接受allo-HSCT患儿的8.04%(9/112),男8例,女1例,中位年龄9(3~13)岁,均采取清髓性预处理方案。HPV-B19感染中位时间为移植后61(36~114)d。allo-HSCT并发HPV-B19感染患儿血液学表现具有异质性,9例患儿以血红蛋白伴网织红细胞下降为主要特点,7 d内网织红细胞比例、绝对值下降幅度中位数分别为90.4%(24.7%~98.7%)、90.7%(18.6%~99.0%)。除常见红系造血停滞表现外,allo-HSCT后合并HPV-B19感染的患儿还具有非红系的血象及骨髓变化:5例患儿外周血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但骨髓涂片未见粒系增生受抑;6例患儿骨髓涂片查见巨核系增生减低,其中5例患儿外周血血小板下降。同时,allo-HSCT造血重建后合并HPV-B19感染的患儿骨髓红系受抑并非必要表现,9例患儿虽然均出现血红蛋白下降,但仅5例患儿骨髓红系增生减低。结论血液病患儿allo-HSCT造血重建后合并HPV-B19感染的血液学表现具有异质性,血红蛋白伴网织红细胞下降对HPV-B19感染早期诊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类细小病毒B19 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 简介:摘要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是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可以改善受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但术后感染依然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人类细小病B19(human parvovirus B19B19V)是一种对骨髓前体红系祖细胞有着特殊嗜性的单链DNA病毒。正常人群感染后会清除,但肾移植受者术后低免疫状态会增加B19V的感染风险,出现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tic anemia,PRCA)的概率大大增加。本文旨在就B19V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查、发病机制以及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做深入总结,为肾移植术后B19V所致PRCA的进一步早期识别、预防和规范化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人类细小病毒B19 肾移植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3例实体器官移植术后(1例肾移植、2例肝移植)细小病B19感染导致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 PRCA)的发生、发展、治疗及转归并文献复习。方法3例患者通过典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骨穿等确诊,均发现细小病DNA阳性,其中例3患者同时合并带状疱疹病毒DNA阳性。治疗上采用调整免疫抑制剂、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抗病毒、促造血、补充造血原料等综合治疗。结果患者贫血纠正,复查病毒DNA阴性,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实体器官移植后PRCA的病因诊断至关重要,综合治疗可起到良好效果。

  • 标签: 实体器官移植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细小病毒
  • 简介:Toinvestigatethematernal-infantileinfectionwithhumanparvovirusB19,theIgGandIgMantibodiesagainsthumanparvovirusandtheB19-DNAinserumand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ofpregnantwomenaswellastheserumIgMantibodyagainstB19andtheB19-DNAinserumandcordbloodnucleatedcells(CBNC)ofnewbornsweredeterminedbyELISAandnestedPCRrespectively.ItwasfoundthatthepositiverateoftheIgGantibodyagainsthumanparvovirusB19inseraof92pregnantwomenwas38.04%(35/92),andthatoftheIgMantibodyin720pregnantwomenwas9.03%(65/720).However,theIgMantibodyagainsthumanparvovirasB19wasnegativeinthecordbloodseraof95newborns.AstothehumanparvovirasB19DNA,noneof720pregnantwomenand95newbornswasprovedtobepositiveintheirsera,Nevertheless,thepositiverateoftheparvovirasB19DNAinPBMCwas3.06%(3/98)in98pregnantwomenand1.12%(1/89)inCBNCof89newborns.ItisconcludedthatthehistoryofinfectionwithhumanparvovirasB19existsincertainpregnantwomenwithasmallpercentageofpregnantwomeninfectedwithrecentoracuteinfectionsofB19virus.ThedetectionratesoftheB19viralDNAinPBMCofpregnantwomenandCBNCofnewbornswerehigherthanthoseinsera,indicatingthattheriskforverticaltransmissionisverylow.

  • 标签: 母婴传染 垂直传播 细小病毒 病毒感染 B19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小病B19中国株结构蛋白VP1基因片段的重组表达载体,获得大量表达的VP1蛋白.方法从我科保存的人细小病B19中国株结构蛋白VP1基因片段的重组克隆载体中获得VP1基因片段,将该片段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RSETA,构建VP1-pRSETA表达载体,并转化至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中,经IPTG诱导使蛋白表达,在不同表达时间收获细菌,给予不同诱导剂浓度及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诱导表达,利用蛋白电泳检测VP1蛋白表达情况;超声裂解诱导表达的细菌,收集上清和沉淀进行蛋白电泳,分析表达蛋白的溶解性.结果成功构建了融合蛋白VP1-pRSETA的重组表达质粒,表达的融合蛋白经15%SDS-PAGE电泳证实大小为2.2kd结论获得小病B19中国株结构蛋白VP1基因片段的原核表达载体及其产物,对进一步研究其纯化及制备单克隆抗体和疫苗有重要意义.关键词人细小病B19;VP1基因片断;载体构建;诱导表达中图分类号R4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88-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