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1 个结果
  • 简介:戴望舒在他的《小病》一诗中曾经写到:从竹帘里漏进的泥土的香,在浅青的风里几乎凝住了;小病的人嘴里感到了莴苣的脆嫩,于是飞起了家乡小园的向往。有人质疑想家的感觉,其实就是眷恋、思念之意,为何称之为“乡愁”而不是“乡恋”呢?我以为,真正的“乡愁”,即是“相思成疾”,即是“乡思之病”。诗人诗中所说的这种“小病”,实际上就是一种名副其实、地地道道的“乡愁”;并且至少目前是一种望得见的山水,记得住的乡愁。

  • 标签: 木香 乡愁 戴望舒 诗人 家乡 眷恋
  • 简介:每当日头刚划过村西口那棵老槐的树梢时,在炼铝厂里熬过一天的工人们就灰头土脸地下班了.橘黄色的安全帽紧箍在脑袋上,硬厚的牛仔布工作服黏着后背,灰尘在口罩上画出一张有眼有嘴的脸.他们像在躲避什么似的,从厂子里出来,匆匆提了装着澡巾、香皂的塑料兜,走到附近的澡堂子门前,抬头看看那块匾,然后溜进去.

  • 标签:
  • 简介:再次读与林徽因有关的书籍,可能是年龄的增长,对她的认识和看法变得不太一样了.以前觉得林徽因因出身名门,倾国倾城,才识过人,就连人生际遇也要比同为民国才女的张爱玲、萧红等,更加幸运……这个被上帝偏爱的女子,几乎享受了人世间所有的美好.但是我似乎忽略了她从小夹在被父亲常年冷落充满仇恨的母亲和爱她的父亲之间进退两难,不幸福的家庭环境使她在幼年就异常自卑,终日沉默焦虑,她在学术上忍受过孤寂,她经历过贫困交加的日子,她与肺病纠缠了半生,年仅五十一岁逝世.所以上帝并没有偏爱谁,她所拥有的都是她的.

  • 标签: 人生际遇 家庭环境 林徽因 张爱玲 偏爱 上帝
  • 简介:<正>"一名大夫,要用疗效、医德赢得患者的认可、信任,在他们的簇拥下,才可把中医药事业推向更高的水平。"主人公邵云沛这段话哲理多么深刻,不容置疑。邵云沛今已74岁,身健发黑、头脑灵活、嗓音洪亮给人一种才 60岁的印象。从1951年7月随乔懋彬(原天津市卫生局局长)率领的医疗卫生队在朝鲜战场抢救志愿军伤员,最后在天津传染病医院中医科(三级甲医院)退休,行医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治好上万名患者,加之祖上亲传(现藏有爷爷写就的秘方集),渐成为天津中医界元老,被尊称"邵老",迄今仍在天津市和平区宏惠医院(即将更名为天津市华侨医院)中医科坐诊,患者慕名而来,络绎不绝。自

  • 标签: 天津传染病医院 天津市卫生局 乔懋彬 头脑灵活 天津市和平区 朝鲜战场
  • 简介:<正>中国文艺传统中,抒情文学强调抒情言志,主张的是“情真”、“心真”,即艺术家的性灵之真。而在叙事文学方面,对艺术真实的讨论是在元、明戏曲、小说发展起来以后的事情。它是随着艺术家、评论家讨论何谓“传奇”、何谓“小说”、何谓“戏”等概念及其特质而展开的。其间讨论的焦点,都集中在艺术之真与假、真与幻、虚与实、幻与奇的关系的问题上。而在对艺术真实以及艺术真实与艺术虚构关系的认识上,许多艺术家、评论家从观念到思维方式乃至表述方式均受到了佛教的启发与影响。

  • 标签: 印度佛教 缘起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 艺术真实论 后汉书 真如
  • 简介:必然的骂──读《后新时期的人间喜剧》后石舒清早就料到张承志要遭人的骂了。这并不是说张承志该骂,或是我期望张被人骂。而是……打个比方,就像孔子被中国人尊奉了两千年,两千年来人都在孔子面前匍匐着,久了──也是久了──便都立起来,推倒这受膜拜的,而且横眉指...

  • 标签: 张承志 张颐武 后新时期 人间喜剧 《心灵史》 隐含读者
  • 简介:<正>巴利语文学也称巴利语佛教文学,是佛教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巴利语文学包括两大部分,即巴利语藏内文学和巴利语藏外文学。两者的划分主要是依其形成年代的先后为原则的。巴利语藏内文学一般认为是在释迦牟尼成道并开始说法的

  • 标签: 上座部佛教 佛教国家 国家文学
  • 简介:朱衿木门獍在漫天飞f肀泛看控噼时先的斑技,矸岡之间,隐有白鹿轻现。铺上一层画纸,备齐笔墨丹青随看教程分步用心勾画。笔到之处,绘画尽心中写意千般风流.

  • 标签: 教程 白鹿 画画 水彩 古风
  • 简介: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人受佛教的影响大体可分为二类:一是皎然、贯休、齐已、灵彻、灵一、护国、栖白、归仁、虚中、清尚、无可、可止等诗僧,二是有明显爱佛倾向或写有与佛教相关作品的诗人,如东晋初、东晋末、晋宋之际的孙绰、支遁、慧远、谢灵运等,南齐竞陵王萧子良及沈约、谢胱等“竞陵八友”,梁、陈时期的徐陵、江总等,初盛唐的王勃、杨炯、陈子昂、王维、张说、李白、杜甫等,中唐时期的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等,晚唐的李商隐等。因篇幅所限,现着重论述后三方面的影响。

  • 标签: 唐五代 佛教 诗人 先秦 晋宋之际 中唐时期
  • 简介:"人"是现代文化与现代哲学的核心命题。但在后现代视域中,"人"的主体性却在哲学、艺术诸领域被反复批判、彻底颠覆。从尼采的"上帝之死"到福柯的"人之死"、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文学创作活动的主体性都遭到了消解。但无论如何,"人"始终是"意义丛"的发生地、接收者与构建者,是文学创作无法忽略的资源。中国当代实力派女诗人巫春玉的散文诗集《假如庄子重返人间》(以下简称《人间》)便是如此,诗人立足于自我体验,在极富张力的语言中,展开并实现了对人生困境的思考。

  • 标签: 现代哲学 人生困境 审美经验 文化救赎 庄子 文学创作活动
  • 简介:文学呼唤思想苏桂宁世纪末的中国文坛相当繁荣,各种旗号在文坛上空猎猎飘扬:新写实、新状态、新体验、后现代、后新时期,凡此种种,都显示着创作的活跃,也显示着当下文坛在某方面的宽松与自由。人们追求感觉,追求体验,追求能够在现实中一触即发的灵感。这都无可非...

  • 标签: 五四文学 元的思想 艺术精神 作家 中国文学 文学作品
  • 简介:<正>《人民日报》83年11月12日发表了评论员的《清除精神污染也是一种思想解放》一文,对“思想解放”与“思想僵化”的界限作了具体分析。文章指出:什么叫思想僵化?思想停滞了,头脑这个机器不开动了,旧的观念不改变,新的东西进不去,因循守旧,都是思想的僵化。这种僵化,可以是“左”的僵化,也可以是右的僵化。最近几年,我们拨乱反正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左”的僵化,仍有待继续克服。但是,我们是不是也存在着一种值得重视的右的僵化呢?当资产阶级自由化有了明显表现的时候,当西方腐朽没落的社会思潮随着对

  • 标签: 思想解放 精神污染 社会思潮 思想僵化 解放思想 具体分析
  • 简介:王国维的哲学研究与文学创作是相伴始终的,本文通过对《人间词》的意象符号作简要分类,阐释王国维《人间词》是以儒道为“气”、以康德为“神”、以叔本华为“骨”、以传统语言符号为“象”的“天才之作”,因而其成就“不屑屑于言语之末,而名句闻出,殆往往度越前人”。

  • 标签: 《人间词》 康德 叔本华 哲学 审美意象
  • 简介:看山说山,看水说水。看不同品性和立意的影片当有不同的说法。看“戏说”而说正经,不是“戏说”有错,而是说法失了分寸。《刮痧》的编导显然立意拍摄一部既好看又有意义的影片。好看的卖点是中国移民在美国的生存状况,他们的甜酸苦辣,他们的喜怒哀乐,意义的焦点在刮痧,用中国祖传的医术在美国为儿孙治病,引发的冲突与和解;吃有吃文化,衣有衣文化,看病救命,拔罐刮痧,自然也是一种文化,从而可以提升为中美文化的冲突与相融。题材具体而微,意义深刻而大,循着编导的思路探寻其中的得失,没有看走了眼吧?一《刮痧》的文化内涵是很丰富的。首先,当然是刮痧。中医在美国与西医的较量;两种医学文化的较量。第二,在影片中,由于

  • 标签: 《刮痧》 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 文化问题 儿童监护 变革者
  • 简介:最近,在总结我三十年从创作实践中对散文诗这一文体的认识中,提炼出最主要的三条,是:溶散文于诗歌,溶思想于形象,溶古典于现代,或可称之为"三溶说"。读方舟的散文诗,觉他在这几方面都有成功的实践,尤其在后两溶上。这里选出的五章,可为例证。

  • 标签: 散文诗 形象 思想矛盾 三十年 创作实践 意境美
  • 简介:焦竑,字弱侯,江苏南京人,在明代中后期以博学著称。焦竑在为学上表现出“淹雅”的特点,在为人上则体现出一种“学为通儒”的人格类型。其心学与实学并重,提倡三教合一的学术思想对其文学思想有深刻的影响。简言之,其文学思想包括文学价值论、文道关系论及性灵说三个方面。一、文学价值论欲探究焦竑的文学思想,首先要弄清文学在焦竑生命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也就是文学之价值问题。作为夙怀经世之志的儒者焦竑来说,文学在其生命中并非第一要义。焦竑科举高中,官居翰林以后,对诗文采取了一种有意放弃的姿态。

  • 标签: 文学思想 焦竑 文学价值论 简论 明代中后期 人格类型
  • 简介:西方近现代美学思想呈现出力图摆脱哲学,进而与现代科学相吻合的趋势,关注点已从哲学的附属转变为依托实验、精神分析、符号研究、意向研究等领域。本文试图在熟悉这些领域后,梳理出不同的概念架构,进而探索当代美学思想与东方式思维结合的新研究方法与途径——深度把握时代性、凸显民族性来建构美学。

  • 标签: 西方 近现代 美学思想
  • 简介: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社会局势动荡、战乱纷争,学术上也呈现出"百家竞作,九流并起"的局面,诸多学者纷纷著书立说,阐释和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逐渐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等许多学派,思想内容博大精深.

  • 标签: 先秦诸子 学思 春秋战国时期 著书立说 思想内容 阴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