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有的同志根据《摩罗诗力说》一文得出“屈原可说是我国‘摩罗派’诗人之祖”的结论,认为屈原的作品,尤其是《离骚》“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对此我们不敢苟同。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产生于两种误解:其一是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误解,其二是对鲁迅及其《摩罗诗力说》的误解,试将理由述列如次。

  • 标签: 屈原作品 摩罗 《摩罗诗力说》 怀王 悲回风 《九章》
  • 简介:杜甫对中国诗歌的贡献,不止是“集大成”而已,更重要的,是对诗歌的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创新。诗到杜甫为一大变化。杜甫将诗歌表现内容和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杜诗众体皆有,诸体兼擅,诸法俱备,为后世开无数法门。“子美集开诗世界”,杜甫是古典诗歌由“唐韵”向“宋调’’过渡的开启者。所以说,杜甫不仅是集大成的诗人,而且是继往开来的伟大诗人

  • 标签: 杜甫 诗人 诗歌创新 唐朝
  • 简介: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品《离骚》,是我国文学史上光辉的艺术杰作。诗人把他那为之奋斗而不能实现的忠君爱国的沉痛感情熔进诗作,以具有深刻现实基础的浪漫主义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两千多年来,关于《离骚》这部杰作有各种各样的解释。首先依据淮南王刘安的文字为屈原作传的太史公司马迁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又说:“信

  • 标签: 求女 千二百 伟大诗人屈原 忠君爱国 太史公 郑袖
  • 简介: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祖为太原人,后迁居下(今陕西渭南附近)。他自己和好友元稹、陈鸿诸人,都说他是太原人,李商隐给他作墓志铭,也称“太原白公”。白居易出身于贫苦家庭,幼年刻苦读书,很早就会做诗,十六岁时写《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引起当代诗人的重视。贞元十五年,他考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历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左赞善大夫。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早期创作了一百多篇《讽谕诗》,深刻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为歌行体开辟了新路。所著《白氏长庆集》传于今。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

  • 标签: 伟大现实主义 唐代伟大 现实主义诗人
  • 简介:  这是被称为知识分子写作代表人物的王家新的代表性诗篇.作者面对俄罗斯最富有才情和正义感的伟大诗人、的作者帕斯捷尔纳克悲剧一生时发出的感叹,震动着我们的心.……

  • 标签: 伟大诗人 深沉忧郁 评语深沉
  • 简介:本文评析了李白、杜甫、苏轼、陆游四位伟大诗人的绝笔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以这四首绝笔诗为切入点论及了四人诗歌的艺术风格。

  • 标签: 绝笔诗 思想内容 人格 艺术特色 李白 杜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伟大的孤独者──为诗人杜甫诞生1282周年作黄玉顺但凡伟大者,常伴孤独感。文学家、艺术家当中的伟大人物,往往既是孤独感的受害者,又是孤独感的受惠者:孤独给他们以精神折磨,同时赐予他们艺术灵感。从屈原到苏东坡,从萧邦到贝多芬,古今中外,其例不胜枚举。孤...

  • 标签: 杜甫 孤独感 孤独者 人的孤独 《杜诗详注》 李白
  • 简介:大多数人对屈原也许既熟悉又陌生。千百年来,绝无仅有的屈原,以其个体生命的魅力,独占了一个民族传统节日的所有荣耀和精神空间。谈论屈原,我们必然要讲述关于他的历史典故,传颂关于他的品格精神。由屈原

  • 标签: 历史典故 屈原 民族传统节日 精神空间 个体生命 境界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8-07
  • 简介:而以美善统一的观念为思想基础的屈原诗学精神,屈原作品中多次出现的,屈原继承《诗·雅》贵族怨刺诗的文学传统而进行其诗歌创作、形成其诗学精神

  • 标签: 屈原诗学
  • 简介:<正>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一个伟大爱国诗人,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前期大家基本上都同意这一看法。但数年前有些同志提出:“不能象以往那样用爱国去讲屈原。”归纳起来,其理由有三:一曰:屈原爱的不是整个中国,他爱的楚国只是相当于现代中国的一个省,因此只能说他爱乡土,不能说他爱国。二曰:当时进步的知识分子并没有“国”的观念,例如商鞅本是卫国人,后来事魏,又

  • 标签: 屈原 知识分子 楚国 爱国思想 历史潮流 战国时期
  • 简介:<正>屈原是我国战国后期楚国的一位伟大爱国诗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中外古今的骚人墨客对他及其作品作过探讨与评说,在这众多的评论家中,鲁迅是现代评“騷”史上较有影响的一位。早在一九二六年,鲁迅写有《汉文学史纲要》,书中对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作过精辟的论述。首先,他指出《楚辞》是继承《诗经》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来揭示现实

  • 标签: 鲁迅 屈原 文学史 现实主义 《诗经》 《楚辞》
  • 简介:我国古代文学史中很多复杂的文学现象和人们对这些现象所作的说明和评价,相当长一个阶段沿袭不变,被认为是正确的。其实,认真思考,推敲起来,其中不能说没有问题,实际上有许多问题仍有进一步探讨之必要。在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中,我仅就对屈原的评价谈几点意见,以就正于学界同行。

  • 标签: 屈原作品 学界同行 古代文学史 离骚序 成王 古代作家
  • 简介:一、《九歌》溯源《楚辞》每以《九歌》与《九辩》相提并论,而关乎夏后启,《离骚》则云:“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天问》则云:“启棘宾帝,《九辩》、《九歌》”。但是《九歌》并非夏后启所创,从《天问》看,是夏后启请“帝”降临作客,“帝”就把《九歌》、《九辩》交给了夏后启。而结合《离骚》,能令太康一度失国的歌舞大概不外乎一个“淫”字,则“帝”之“淫”亦可见。问题是这位传此歌舞于启的“帝”是谁,《天问》未言其详。不过联系禹肇分九州、始铸九鼎的传说,再联系卜辞祖先考妣之有“宾”祭的事实,《天

  • 标签: 九歌 屈原作品 九辩 离骚 楚怀王 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