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治疗低位直肠.方法44例肿块下缘距缘5~7cm的低位直肠患者,对21例采用改良的结肠肛管吻合术(A组)、23例应用吻合器技术的前切除术(B组)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疗效予以对比.结果A组患者无远端直肠残端肿瘤残留,B组有2例.肿瘤远端直肠切除距离A组平均为(2.81±0.35)cm,B组(1.73±0.42)c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9.083,P<0.001).A组术后两年均无吻合口复发,B组有4例,B组吻合口复发率明显高于A组(χ2=4.234,P=0.04).A组术后早期排便功能较差,但均能在半年内改善;B组术后排便功能良好.结论低位直肠患者肿瘤下缘距缘5~7cm、肿瘤"T"分期为Ⅱ、Ⅲ期、术前指诊肿瘤可推动、肿瘤侵犯肠壁范围不到1周可行手术.应根据患者体型、骨盆宽窄、肿瘤分化程度及其侵犯肠管的周径合理选择改良的结肠肛管吻合术或吻合器技术的前切除术.

  • 标签: 直肠癌 保肛手术 吻合器 适应证 治疗 临床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手术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0例低位直肠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行手术治疗。结果实施治疗后,20例患者中无手术死亡病例,1例两年后局部复发,1例发生吻合口瘘。随访1年、3年、5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90%、75%、60%。结论对低位直肠患者实行手术,不仅切实可行,而且安全。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低位直肠患者应用手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手术低位直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采用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的患者64例,对术后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手术的6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3例患者出现术后吻合口漏;4例患者出现术后吻合口狭窄。在术后的1~3年,我们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在术后的1年均可正常的排便,控便能力均可达到优良级。手术后出现肝转移的患者2例,出现局部复发的患者2例。结论经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手术可以进一步的提高低位直肠的治疗效果,减少了手术后产生的并发症,大大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也增强了患者的自信心,对低位直肠的治疗有很大价值。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位直肠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诊治的84例低位直肠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及肛门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实施,术后肿瘤复发率、并发症、生存率以及转移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低位直肠患者实施手术不但能够根治疾病,同时还能将肛门功能很好的保留下来,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低位 直肠癌 保肛手术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位直肠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011年12月间收治的低位直肠术的650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其中1例发生于Dixon’s吻合术后,1例发生于拖出式吻合口术后,经保守治疗而愈,吻合口癌肿复发5例,均发生在术后8个月-2年,其中属Duke’sc期3例,B2期2例。所有患者于2周内均能达到排便自控,其排便功能于术后0.5~1年恢复正常,大便次数略多于正常,为2-3次/d。结论术是治疗中、下段直肠的一种合理术式,根治效果与排便功能令人满意。

  • 标签: 直肠癌 保肛术
  • 简介:目的探讨低位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109例低位直肠行Dixon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在109例手术中,术后发生伤口感染3例;吻合口漏2例,其中1例死亡,无肛门狭窄及肛门失禁.在术后随访1、3、5年中发现手术组与mile′s手术组之间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低位直肠手术疗效肯定,选择手术时需要重视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 简介:5孔法,仰卧,取头低足高30°的右侧倾斜膀胱截石位。①探查腹腔。②内侧入路从乙状结肠系膜与盆底腹膜交界处切开,自内向外分离Toldt's间隙。③距腹主动脉0.5cm处Hem-o-lock断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在近屈氏韧带下方分离出肠系膜下静脉,切断,保护肠系膜下神经丛。④乙状结肠系膜裁剪及游离。⑤直肠后间隙分离:保护腹下神经丛。⑥直肠前壁及侧方分离:腹膜返折上0.5~1.0cm切开,沿邓氏筋膜前分离直肠前壁,精囊腺底部切开邓氏筋膜,侧方分离全程以盆神经作为指引。⑦直肠末端系膜分离:将直肠系膜从提肌裂孔边缘切断,进入括约肌间隙,顺直肠壁向侧分离,距肿瘤2cm切割闭合直肠。切除近端肠管行直肠乙状结肠端端吻合,回肠末端预防性造口。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直肠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非手术,观察组患者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与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位直肠手术治疗老年直肠,既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又不影响生存率和复发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老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直肠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非手术,观察组患者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与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位直肠手术治疗老年直肠,既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又不影响生存率和复发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老年 疗效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直肠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非手术,观察组患者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与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老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位直肠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的低位直肠术的78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4例,其中2例发生于Dixon’s吻合术后,2例发生于拖出式吻合口术后,经保守治疗而愈,吻合口癌肿复发10例,均发生在术后8个月-2年,其中属Duke’sc期6例,B2期4例。所有患者于2周内均能达到排便自控,其排便功能于术后0.5-1年恢复正常,大便次数略多于正常,为2-3次/d。结论术是治疗中、下段直肠的一种合理术式,根治效果与排便功能令人满意。

  • 标签: 直肠癌 保肛术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68例超低位直肠患者,对其实施手术,术后随访病人对控便能力的满意度、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等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对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显示,三组术后1年排便反射和控便能力优良率均达到80%以上。术后3年复查时对所有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对手术治疗效果完全满意的有120例,基本满意的有48例,没有不满意病例。结论:超低位直肠手术可以避免造成永久性的造口,术后患者排便能力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基本上可以根治,并且安全性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临床上治疗低位直肠手术的主要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保肛手术 超低位直肠肿瘤 手术后控便能力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位直肠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距缘7cm以下行直肠根治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均使用吻合器。结果直肠术,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由于吻合器的广泛使用,指征较前明显放宽,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根治效果与排便功能令人满意。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术 管状吻合器
  • 简介:摘要对于低位直肠患者而言,手术一直是被关注的热点。按传统经典手术原则需行Miles手术低位直肠患者,借助最先进的技术和器械实行低位或超低位吻合以保留原肛门功能的一种术式。手术是在根治性切除肿瘤的前提下,恢复了肠道的完整性和保留了肛门的控便功能,因此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对于手术,正确掌握其手术原则和合理选择适应证仍至关重要。因此,在权衡是否的利弊时,除非患者坚决要求,作为医生的选择原则永远是生命第一,功能第二。如果手术已不能达到根治性切除时,生命质量应放在首要的位置。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手术 吻合器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低位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本此研究中将对于本院近三年收治的于(本人在天津市肿瘤医院进修期间)50例直肠病人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划分成研究组以及参照组,每组各25例。为参照组病人提供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病人给予低位直肠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治疗后,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直肠疾病的患者进行低位直肠手术能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有效的减少病人在手术中的出血量,其疗效较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临床应用效果 直肠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位直肠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收治的低位直肠术的550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其中1例发生于Dixon’s吻合术后,1例发生于拖出式吻合口术后,经保守治疗而愈,吻合口癌肿复发5例,均发生在术后8个月-2年,其中属Duke’sc期3例,B2期2例。所有患者于2周内均能达到排便自控,其排便功能于术后0.5~1年恢复正常,大便次数略多于正常,为2-3次/d。结论术是治疗中、下段直肠的一种合理术式,根治效果与排便功能令人满意。

  • 标签: 直肠癌 保肛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