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治疗中胫骨远端后侧多向锁定钢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98例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电脑分号法将其分为对照A组和观察B组,各49例。给予对照A组常规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给予观察B组切开胫骨远端后侧复位多向锁定钢板的内固定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的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B组治疗优良率显著的高于对照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的比对照A组低,两组比较均呈显著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过程中,使用切开胫骨远端后侧复位多向锁定钢板的内固定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胫骨远端后侧多向锁定钢板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经过诊断骨折类型旋后外旋型IV度,使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35例,均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固定方式不同。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固定方案,观察组使用胫骨远端后侧多向锁定钢板固定,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后足功能评分(AOFAS)、生活质量(SF-36)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OFAS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红肿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中,在胫骨远端后侧采用锁定钢板(多向)产生的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并且有利于改善踝后足关节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降低术后感染、红肿与切口愈合不良风险。
简介:弧底梯形及弧角梯形因其自身特点现在各大灌区中被广泛应用,但其水力计算极其繁琐,传统的手算工作量巨大,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通过应用简单的电算程序,避免了手工试算的麻烦,提高了工作效率。
简介:目的探讨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颈或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长型PFNA固定治疗。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均骨性愈合,无股骨头坏死、骨不愈及内固定断裂松动。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及膝关节KSS评分,32例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除了1例(伴同侧髌骨粉碎骨折)膝关节活动度欠佳外,其余31例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100.0%,膝关节优良率达96.9%。结论长型PFNA使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通过一次手术完成,具有创伤小、失血少、固定牢固、防切割、防旋转等优点,是治疗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促进自然分娩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制定护理措施及质量控制指标提供依据。方法成立品管圈,以回顾分析的方法对2013年4~6月分娩的低危初产妇92例及成立品管圈后2015年4~6月分娩的低危初产妇106例的侧切率及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会阴侧切率由成立品管圈前的48.91%降至品管圈成立后的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品管圈成立前后会阴Ⅱ度及Ⅲ度裂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对护理服务理念、助产技术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善,可显著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同时并未增加会阴Ⅱ度及Ⅲ度裂伤发生率,从而有效保障产妇生殖健康,促进自然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