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虽然戏曲搞现代戏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戏曲要不要搞现代戏、现代戏的价值如何,还是戏曲理论界争论的问题之一。否定现代戏存在价值的同志主要论据是现代戏没有生命力。因此有的同志断言,戏曲现代戏是“创造的废墟”,还有的同志说,现代戏是一个“陷阱”,理论家和有关领导明知搞现代戏会失败,还设下陷阱让剧团往里边跳。

  • 标签: 戏曲现代戏 现代戏保留剧目
  • 简介:2009年和2012年,文化部连续开展了两届优秀保留剧目评选活动,并计划将这项工作常态化。两届优秀保留剧目评选活动,全国数以千计的作品参加申报,经过专家委员会评选,文化部决定对38部入选作品授予“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称号,并对每部作品给予100万元的奖励。“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的评选,是国家对包括戏曲在内的舞台表演艺术最大力度的奖励,同时更代表了国家文化政策的重大转型和戏曲管理思路的关键转变。

  • 标签: 优秀保留剧目 戏曲 评选活动 传承 入选作品 舞台表演艺术
  • 简介:八月下旬上海淮剧团举行“淮剧保留剧目展览演出”,共演出三台大戏:《水漫泗洲》、《哑女告状》、《吴汉三杀》和二台折子戏:《女审》、《兰桥会》、《金殿认子》、《琵琶寿》、《宝玉哭灵》、《九件衣》(选场)、《血冤》(选场)、《八姐游春》(选场)等。这是近年来上海淮剧一次难得的盛会,受到观众热烈的欢迎。上海市委书记芮杏文、市长江泽民观摩了演出,并登台接见了演员,给予热情的慰问和鼓励。芮杏文同志说:“百花齐放,淮剧也是百花园中的一枝花。”淮剧近几年来,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经常在外省

  • 标签: 上海淮剧团 宝玉哭灵 芮杏文 施燕萍 麒派 五女拜寿
  • 简介:一位资深文化人曾经说过,何谓文艺经典之作?就是那些具有“异时、异地”仍然受到读者和观众喜爱的作品。从这个角度说,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的设立,具有深刻意义。面对着许多年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热烈场面,面对着繁花似锦、熙熙攘攘的新作频出,我们的确有必要寻找那些真正能够沉淀下来,被时过境迁之后的历史所充分肯定的东西——或许,其中我们能够发现真正的文化价值。

  • 标签: 优秀保留剧目 获奖作品 历史时空 文化部 艺术魅力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简介:粤剧要改革,要创新,才有发展,才能与时俱进,适应当今观众的审美需求,这已是不争的共识。但在具体做法上却引起争议。有些传统剧目上演时改革不大,引起部分专家学者及观众的不满,认为那是陈词滥调,是走向消亡的必然。而有些剧目有较大的改革,有较现代的手法,却又引来“面目全非”的指责,有失去粤剧传统的担忧。一边是呼吁粤剧要改革创新,一边是呼吁“粤

  • 标签: 传统剧目 粤剧 表演程式 艺术创作 新剧目 现代观众
  • 简介:自2009年起,文化部设立“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创演的舞台艺术保留剧目中,评选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在长期演出实践中经受时间和观众的检验并深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给予表彰和奖励,意在促进当代艺术家对于这些优秀保留剧目的传承与发展,鼓励艺术院团面向基层、面向观众,将“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作为舞台艺术创演的最高境界,增加中华民族文化的当代积累。这一奖项设立至今,已先后举办了两届,共评选出优秀保留剧目38部。

  • 标签: 优秀保留剧目 舞台艺术 文化部 创作成就 获奖作品 当代
  • 简介:《花为媒》是评剧创始人成兆才于1919年前后根据《聊斋志异》中“寄生”改编的一部喜剧作品。解放后,剧本由吴祖光改编,新凤霞、赵丽蓉、张德福等演出,并拍成电影。重新编剧使之风格幽默,唱词优美,受到百姓的好评,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几个高潮唱段“报花名”“闹洞房”在群众中广泛传唱。

  • 标签: 经典剧目 《聊斋志异》 《花为媒》 喜剧作品 创始人 解放后
  • 简介:汉剧传统剧目,号称800出,虽无精确统计,的确是丰富多彩。现将我所了解的传统剧目按朝代先后简介如下:夏代前:神农制五谷(又名神农尝百草)、黄帝征量尤(又名轩辕造指南)、饶王访舜(又名大舜耕田)、夏禹治水(又名其门不久)等。商代:黑逼宫、恩州驿、反冀州、黄丝洞、子牙下山、武吉卖柴、火烧琵琶、文王访贤、梅伯炮烙、杨任挖眼、征北海、鹿台恨、大回朝、碧游宫、首阳山、桃木剑、五岳图、反五关、金鸡岭、收四魔、西峻岭、贾氏坠楼、比干挖心、武王伐纣、绝龙岭、红砂阵、荡回魔、斩殷郊、太极图、杨戳打刀、收大鹏鸟、苏获归天、闻仲显魂、大战渑地、祖师归位、火焰圈(又名哼哈将归位)、七剑书、金交剪(财神归位)、文王吐子

  • 标签: 传统剧目 民国时期 张松献图 抗战时期 两晋南北朝 武王伐纣
  • 简介:2016年9月28日至10月19日,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秉着'弘扬传统文化展示戏曲魅力'的举办方针,此次展演共有21个梆子声腔剧种参演,31台优秀剧目和1台折子戏专场相继登场,集中展示了梆子声腔的艺术魅力。山西四大梆子齐聚本次展演,为观众奉献了四场传统戏、两场新编历史剧和

  • 标签: 优秀剧目 全国梆子 剧目展演
  • 简介:在1999年10月召开的“第三届潮学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对林淳钧、陈历明编著的列为《潮汕文库》基础研究项目的《潮剧剧目汇考》一书给予极高评价,认为它是一部重要的文化史料,是潮剧剧目的集大成。该书对潮剧历史的编写与研究,无疑地将起到奠基的作用,它是近年来地方戏曲艺术研究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品。

  • 标签: 丰碑评 剧目汇 剧目研究
  • 简介:号称中国戏曲鼻祖的秦腔,其剧目究竟有多少,又源于何时,过去很少著文研究,亦难于一口之清。曾听老艺人云:'唐三千,宋八百,数不清的三列国。'又云:'江湖大本二十四,肚里装的无其数。'还有'同州梆子八大本','西府秦腔二十四大本'之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约8000余

  • 标签: 剧目源流 源流谭 秦腔剧目
  • 简介:辰河高腔是流行于湖南西部地区的一个古老剧种,有大小剧目400多个,现存的高腔剧目有连台本戏6个,整本戏47个,散折戏57个,有部分定本的条纲戏71个,是湖南保留高腔剧目最多的剧种。研究辰河高腔剧目的源起与嬗变,考察探究其剧目的类别、形态及文本特色,对于传承和保护这一珍贵的地方戏曲艺术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辰河高腔 剧目 源流 类别 形态
  • 简介:  号称中国戏曲鼻祖的秦腔,其剧目究竟有多少,又源于何时,过去很少著文研究,亦难于一口道清.曾听老艺人云:"唐三千,宋八百,数不清的三列国."又云:"江湖大本二十四,肚里装的无其数."还有"同州梆子八大本","西府秦腔二十四大本"之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约8000余出,后经过多方面努力,挖掘整理,记录在案的有1600多本.这些戏主要是、、、、、、…….……

  • 标签: 剧目源流 源流初探 秦腔剧目
  • 简介:山西地处黄河流域农耕文化中心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浓郁的人文环境,为山西戏曲的孕育、创造和发展提供了扎实而丰厚的基础,从而使得在山西境内能够滋生出50多个各具风格的地方戏曲剧种,留下了丰富多彩、难以计数的戏曲剧目。这些数量浩繁、多姿多彩的戏曲剧目,由于其产生年代的不同,生活地域的差异,在许多剧目当中均镌刻着时代的烙印,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地域特色、丰富多样的思想内容及表现形式,带给了历

  • 标签: 戏曲剧目 戏曲剧种 生活地域 产生年代 文化中心 黄河流域
  • 简介:《珊瑚》戏曲剧目,有根据原作改编之作,也有再对其加工的剧目。由于它们的问世时代不同,剧本的戏剧结构设置不同,致各个剧目水平不一。本文在对它们进行梳理过程中,也做了剖析得失的工作。

  • 标签: 《珊瑚》戏曲剧目 改编
  • 简介:南戏于北宋末诞生,在民间盛行不衰。元末上层文人措手南戏,明中叶被雅化的南戏进入上层社会称为传奇,至此南戏于雅、俗两途并行。晚清花部繁兴,南戏进入地方戏。留存于诸地方戏中的南戏剧目出现折数与剧情递减、剧中主角转移、娱人特性增强、多种南戏关目情节相揉合等特征。

  • 标签: 南戏 留存剧目 特征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