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针对车用汽油研究法辛烷值标准检验方法需采用的辛烷值机存在仪器投资大、检验耗时长、标油消耗量大、操作复杂以及维修保养支出高等问题,介绍了利用红外仪的快速检验方法,研究了快速检验方法与标准方法的相关性及偏差,分析了快速检验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大量的中红外仪汽油数据库的建设和扩充提升。通过对样本数据的验证分析表明,随着数据库中区域样本量的增加,中红外仪检验的研究法辛烷值数据与标准方法偏差减小,检测的准确性提高,且使用成本低、操作简单、检测快速,可作为标准方法的补充。

  • 标签: 傅里叶中红外光谱仪 车用汽油 检测 研究法辛烷值 数据库 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与红外法(FT-IR)分析乳香、没药的差异性。方法收集不同产地、炮制法的乳香、没药,考察升温范围、升温速率、粒度大小3个因素对DSC试验条件的影响,并在该条件下应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乳香、没药进行差热图谱扫描、分析;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仪对20批乳香、没药进行扫描与对比分析。结果得到DSC试验的最佳条件:升温范围30~600 ℃,升温速率30 ℃/min,粒度100目。乳香、没药的DSC图谱存在明显差异,在297 ℃附近只有乳香各炮制品出现吸热峰,没药各炮制品此温度区间无特征峰;二者在326 ℃放热峰位置接近,但焓值差异较大;100 ℃附近的吸热峰位置和峰形大小接近。FT-IR图谱显示,波数2 925、1 710、1 454、1 371、1 242、1 029 cm-1乳香、没药均出现吸收峰,强峰位置相近。没药波数1 029 cm-1的特征峰强度较乳香特征峰大。结论乳香、没药的DSC谱图存在明显差异,特征峰数量不同,焓值不同;乳香、没药FT-IR谱图二者差异较小,采用DSC鉴别树脂类中药材优于FT-IR,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量热法,差式扫描 谱学,傅里叶变换红外 中药鉴定 乳香(中药) 没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红外技术(FTIR)对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耐药大肠埃希菌(CREC)同源性分析的能力。方法26株CREC为2018年从来自全国9个省、市(湖南、吉林、浙江、福建、上海、安徽、重庆、云南、河南)的样本中分离,FTIR检测菌株在900~1 200 cm-1区域的红外吸收光谱,使用欧式距离和平均连接聚类方法进行多变量分析;并对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GS)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结果FTIR将26株CREC分为14个红外(IR)型,且相同IR型的菌株均属于同一序列(ST)型。相比WGS对CREC的聚类分析,FTIR的聚类分析结果一致性为92.3%(24/26)。结论FTIR对CREC同源性的区分能力具有较高准确性,且操作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前景。

  • 标签: 大肠杆菌 卡巴配能类 谱学 傅里叶变换红外 序列同源性
  • 简介:页岩因具有细粒构造、复杂矿物组成和多种有机质类型,导致其非均质性强。利用传统的溴化钾红外(KBr-FTIR)和改进的基于反射率的显微红外(Micro-FTIR)技术,可以分别在微米尺度上定量研究页岩储层的粘土、石英、碳酸盐岩和有机质的含量。其中,Micro-FTIR技术的成像区域最小可达20×20μm。同时,本文还研究了红外技术在页岩和其他细粒沉积物中应用所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 标签: 溴化钾红外光谱 显微红外光谱 页岩 定量表征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公路工程的迅速发展,沥青供应市场也愈发的混杂,需要对沥青质量沥青进行进一步地质量控制。对于基质沥青,文章通过建立基质沥青的谱图库根据相似度的大小来准确地严格控制基质沥青的品牌,建立基质沥青的老化模型实现了对基质沥青老化程度的辨别。对于改性沥青建立了标准曲线实现了对改性剂掺量的真实检测。文章基于红外试验对沥青在微观上实现了严格控制。

  • 标签: 基质沥青 改性沥青 相似度 标准曲线 质量控制
  • 简介:提出了一种基于拓展光谱的近红外模型转移方法。该方法利用一组标准样品估计源机光谱和目标机光谱之间的差异光谱,然后利用差异光谱将其他样品的源机光谱转移为目标机光谱,从而扩充目标机光谱的数量,建立目标机的稳定建模。使用三台不同仪器的近红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少量的标准样品光谱可以将大量源机光谱转移为目标机光谱,建立目标机的模型进行准确预测。该方法对仪器的更新替换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 标签: 近红外光谱 多元校正 模型转移 差异光谱 拓展光谱
  • 简介:采用变温红外技术,开展了葡萄糖的热稳定性研究.在293-393K温度下,开展了葡萄糖的变温红外(包括:变温-维红外和变温二阶导数红外)研究.实验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葡萄糖主要官能团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强度及峰型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其中333K是一个临界变化温度.在293~393K温度范围内,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葡萄糖加热脱水生成无水葡萄糖,会进一步氧化为葡萄糖酸.研究发现,葡萄糖的热稳定性较差,并进一步研究了其热变机理.拓展了变温红外技术在葡萄糖热稳定方面的研究范围,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

  • 标签: 葡萄糖 变温红外光谱 热稳定性 葡萄糖酸
  • 简介:本文用红外仪(FTIR)研究了18例癌症血清及正常血清的红外。通过血清的红外,分析了血清中基团的吸收峰的强度变化以及吸收峰之间强度的比值变化。通过这些分析发现,正常血清和癌症血清内的蛋白质、核酸以及脂类的相对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癌症血清内核酸的结构以及蛋白质的二级结构都发生了改变。因此,血清红外的测试可以作为医学癌症诊断上的一种辅助手段。

  • 标签: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癌症 血清
  • 简介:红外法实质上是一种根据分子内部原子间的相对振动和分子转动等信息来确定物质分子结构和鉴别化合物的分子的方法。每一种化合物都有自己的红外吸收光谱,它的谱带复杂而精细,能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它在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的鉴定及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 标签: 红外光谱 沥青成分 沥青老化
  • 简介:由于红外吸收光谱法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薄膜、合成纤维、橡胶、塑料等高聚物的研究方面,用于单体、聚合物、添加剂的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一般高聚物的红外中谱带的数目很多,而且不同种类的物质其光谱很不相同,特征性很强。此外红外法的制样和实验技术相对比较简单,它适用于各种物理状态的样品。本实验研究以高聚物薄膜材料做样品,对样品高聚物进行红外分析,分析表明,本实验所用样品高聚物成分为聚乙烯材料,这个实验结果也表明,用红外法鉴定高聚物的组成非常有效。红外法用于定量组分分析,与其它测量方法相比,具有制样简单方便、重复性好和测量精度高的特点。

  • 标签: 高聚物 红外光谱 薄膜 聚乙烯
  • 简介:在表面科学和电化学领域,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源于其超高的信号灵敏度和简单的表面选律.对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的研究主要采用3种光路进行:透射式、克里斯曼内部全反射式和外部全反射式.红外增强材料的制备分为2大类:千法制备和湿法制备,其中干法制备包括真空蒸镀法与电子溅射法,而湿法制备则包括电镀沉积和无电化学沉积,而纳米壳结构对于红外具有调谐作用.同时,还介绍了表面增强的2种机理.

  • 标签: 表面增强 红外光谱 复合纳米材料 纳米壳
  • 简介:摘要:红外分析方法在多个领域都起到良好的应用效果,为了提高绿松石的鉴定水平,人们也在绿松石的鉴定中引入了红外技术,不但打破了传统肉眼无法判断极为相似的仿绿松石困境,还在绿松石鉴定中可以准确分析其内部的组分情况。文章通过红外在绿松石鉴定中的应用分析,为日后的绿松石鉴定工作提供支持。

  • 标签: 红外光谱 绿松石 鉴定应用
  • 简介:摘要:  祖母绿是贵重的五大宝石之一,鉴定其真伪尤为重要,肉眼鉴定具有一定风险。只有结合红外仪鉴定祖母绿才科学有效。染色祖母绿的红外与天然祖母绿光谱特征一样,需结合其它宝石仪器便可鉴别,本论述不考虑此项鉴定。本论述主要围绕天然祖母绿,合成祖母绿,浸油祖母绿,充填祖母红外鉴定特征展开论述。鉴定定名依据GB/T 16552-2017 珠宝玉石 名称GB/T 16553-2017 珠宝玉石 鉴定T/CAQI 73-2019 珠宝玉石鉴定 红外法 ,通过红外仪测试鉴定,结合肉眼放大观察和红外依次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红外的测试分析,可以科学准确鉴定天然祖母,助溶剂法合成祖母绿,水热法合成祖母绿,浸油(无色油)祖母绿,充填祖母绿 。

  • 标签: 祖母绿 红外光谱 鉴定     
  • 简介: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以番薯属六种样品的红外为依据,计算出所测样品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建立番薯属六种样品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揭示了番薯属六种样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紫薯果皮与紫薯果肉,白薯果皮与白薯果肉,红薯果皮与红薯果肉共有峰率分别为66.7%、37.5%、44.4%;三种番薯的果肉与果皮差距较大.通过比较三种果肉与三种果皮,可以发现它们的共有峰率在50%左右,这说明同属三种番薯的组成成分较为相近.该方法能从整体水平分析出番薯属的成分,具有速度快、重现性好、操作简单、破坏性小、样品量少等优点,从而为解决番薯属内在差异和植物同属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标签: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番薯 共有峰率 变异峰率 双指标分析法
  • 简介:对采自安徽铜陵绿松石样品,利用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重点对其红外特征及矿物组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铜陵绿松石的红外特征与其他产地的绿松石基本一致,仅在个别波数范围内由于结晶程度不同存在微小的偏差,说明铜陵绿松石的分子组成和其他产地的绿松石相同。此外,铜陵绿松石的特征衍射谱线、矿物组成与绿松石理论谱线相吻合且矿物成分单一,纯度很高。

  • 标签: 铜陵绿松石 红外光谱 X射线粉晶衍射 扫描电镜 矿物组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麻黄和桂枝混合汤剂的红外,分析两种药材共煎之后的相互作用。方法根据麻黄汤的两倍药量精确称取18g麻黄、12g桂枝和18g麻黄+12g桂枝三组药材并按照一定流程制成试验样品,对样品汤剂进行光谱测试。结果麻黄+桂枝光谱中出现了麻黄与桂枝光谱中的一些成分;麻黄+桂枝光谱中未出现麻黄与桂枝光谱中的一些成分;麻黄+桂枝光谱当中存在新吸收峰;三组药材样品红外吸收光谱的相似部分吸收峰位置偏移;三组药材同一坐标系的红外极为相似且吸收程度不同。结论麻黄+桂枝汤剂当中对麻黄和桂枝汤剂的一些成分做出了保留和去除,并生成了新成分;三种汤剂的各个基团所处的化学环境存在差异,说明麻黄+桂枝汤剂中的成分并不仅仅是单味麻黄和桂枝汤剂成分的简单叠加。

  • 标签: 麻黄 桂枝 混合汤剂 红外光谱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144-01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能够对红外线光谱技术是否在中药检验工作中促使检测效率和精确度提升的正确性进行确认。方法使用5g黄连两份,划分为A、B两组,并且针对A组使用红外检测技术来针对其质量加以检测,而对B组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检测,从而对两组结果差异进行检测。结果两组试验品的检测结果精确度都较高,但是红外线检测法耗时42min,检测前处理耗时为33min,而B组检验耗时为88min,但前期需要82min时长来进行处理,两者差异明显,具备了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红外检测技术,能够直接在不影响测量精确度的情况下,大幅度提升检测效率。

  • 标签: 红外光谱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中药检验 定性分析
  • 简介:为保护好馆藏或出土青铜文物,必须检查并去除青铜器的'粉状锈'。'粉状锈'主要由氯铜矿和副氯铜矿组成,此两种物质的红外特征明显,因此,可以利用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透射法进行鉴别。与传统红外压片法相比,这种透射红外法无需压片、快速、灵敏、消耗样品量少。本研究以江苏扬州曹庄隋炀帝萧后冠实验室考古与保护项目中的青铜文物为例,用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透射法对其青铜锈蚀进行鉴别,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简单、高效和准确地鉴别'粉状锈'。

  • 标签: 粉状锈 氯铜矿 青铜锈蚀 显微红外 萧后礼冠
  • 简介:油菜籽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对隆阳区两个系列5个品种的油菜籽进行分析发现,油菜籽仁的主要成分是油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油菜籽种皮主要含纤维素;通过不同油菜籽仁红外吸收带结合不同油菜籽仁红外吸光度比A1657/A1057、A1543/A1458和A1543/A1458,可以对区分不同的油菜籽仁。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可以鉴别不同的油菜籽。

  • 标签: 油菜籽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