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除结合浮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接受的88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实施的是切开挂线手术和切除结合浮线引流术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44例患者中,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5.4%,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7.3%,对比后,治疗组的效果突出。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术后24h和术后72h的VAS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结论对于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内切除结合浮线引流术进行治疗,整体效果明显,能减少术后疼痛感,缩短愈合时间,值得实施和推广。

  • 标签: 内口切除开放 浮线引流术 复杂性肛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除结合浮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及术后疼痛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复杂性肛瘘患者共 48例,数字表随机分 2组每组 24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切开挂线手术治疗,观察组切除结合浮线引流术。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持续的时间、使用止痛药的天数、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持续的时间、使用止痛药的天数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切除结合浮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效果确切,可减轻术后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内口切除开放 浮线引流术 复杂性肛瘘 术后疼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挂线引流联合开放式瘘管切除术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 2019 年 4 月至 2019 年 11 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 80 例符合临床肛瘘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前一组患者采用挂线引流联合开放式瘘管切除术进行治疗,后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每一组各有患者 40 例。在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切口康复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的对比情况。 结果 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后得出的结果是,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切口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对比结果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肛瘘患者采用挂线引流术联合开放式瘘管切除术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不仅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建议在临床方面广泛应用。

  • 标签: 肛瘘 内口挂线引流术 开放式瘘管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阑尾切除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接诊的84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的单双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阑尾切除手术采用腹腔镜手术措施,并采取相应的疼痛护理,切口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病症,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阑尾炎 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鼻镜下经腺样体切除术的疗效和优点。方法在小儿鼻镜下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经行腺样体切除术50例,治疗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鼻阻塞和咽鼓管功能障碍等。结果术后腺样体切除干净,鼻咽结构正常,无出血、咽鼓管损伤等并发症,随访6月~18月,患儿症状消失。结论小儿鼻镜下经腺样体肥大切除手术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鼻内镜 腺样体切除术
  • 简介:我科行耳镜下吸切器经腺样体切除术41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5年2月至2009年5月我科收治的腺样体肥大患儿41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龄4~10岁;病程3个月至6年。临床表现为睡眠打鼾32例,伴张口呼吸17例,听力下降、耳呜9例,鼻塞、鼻溢18例,嗅觉减退10例。

  • 标签: 腺样体切除术 吸切器 耳内镜 腺样体肥大 2009年 睡眠打鼾
  • 简介:甲状腺切除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术式。通过口腔前庭向颈部建立手术腔隙施行微创手术。适用于甲状腺良性病变以及没有侧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优点是颈部无疤痕;手术入路相对临近;暴露良好并可以一次处理双侧甲状腺病变和中央区淋巴结。本例患者诊断为甲状腺癌,经施行了甲状腺全切除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中清晰暴露上位甲状旁腺并全程解剖喉返神经。利用超声刀安全稳固处理甲状腺上动脉和下动脉,失血少,术野清晰,而且术后无需置放引流管。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术野区疼痛以及下唇周围麻木,通过术后镇痛和休息可以得到完全恢复。经甲状腺切除术需要严格选择病例并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施行才能安全,有效。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颈淋巴结清扫术 喉返神经 甲状旁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镜经切除脊索瘤的手术配合和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切除斜坡脊索瘤的患者,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减轻患者恐惧焦虑的心理,熟悉专科器械和手术步骤,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对患者做好健康指导,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果8例患者3例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脑脊液瘘,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手术是否顺利是和护士密切配合息息相关,因此,护士应该熟悉手术步骤,手术解剖结构,并掌握手术专用器械的使用方法和特点,充分与术者沟通手术进程,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斜坡脊索瘤 手术配合 经口鼻蝶 术中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经700鼻镜下鼻窦钻切除腺样体的疗效。方法对187例腺样体肥大病儿术前进行围手术期处理,采用鼻镜技术。结果术后随访6-9个月,治愈率为100%。结论经鼻窦钻切除腺样体具有直观、准确、手术彻底、并发症少的优点。

  • 标签: 鼻内镜 腺样体切除术 鼻窦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下小儿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对37例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全麻插管经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疗效的影响。结果经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疗效优于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结论经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操作简便,切除彻底,并发症少,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 标签: 鼻内窥镜 腺样体肥大
  • 简介:摘要 目的:镜辅助经低温等离子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2月,在我院接受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镜辅助经低温等离子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患者年龄在17-64岁,平均年龄(41.98±2.11)岁,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结果:病理检查证实恶性肿瘤2例,良性肿瘤38例,无永久性并发症发生,所有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12个月随访均无明显差异复发。结论:镜辅助经低温等离子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应用,具有手术创伤轻、并发症少、无下颌截骨全肿瘤切除等优点,该术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广泛应用。

  • 标签: 内镜 内镜辅助经口低温等离子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包皮板+包皮处外板切除术对包皮过长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5月-2015年02月收治的包皮过长患者51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研究对象;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患者分组依据为接受不同的包皮过长治疗方法;观察组26例患者接受的方法为包皮板+包皮处外板切除术;对照组25例患者接受的方法为传统袖套式包皮环切术;通过对比患者手术后疼痛时间以及手术时间段的出血量等以突出包皮板+包皮处外板切除术的应用价值。结果在手术时间、患者手术时间段出血量以及患者手术后疼痛时间几方面,观察组包皮过长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包皮过长患者,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包皮板+包皮处外板切除术,可以将患者术后疼痛时间显著缩短,获得良好的包皮过长治疗效果。

  • 标签: 包皮内板 包皮口处外板切除术 包皮过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镜下经胸乳甲状腺切除手术与开放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为甲状腺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以象为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接受诊治的甲状腺患者,甲状腺患者共有136例,将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对这136例甲状腺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两组,两组名称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68人,实验组68人,其中对实验组的患者应用镜下经胸乳甲状腺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应用开放甲状腺手术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应用镜下经胸乳甲状腺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对对照组的患者应用开放甲状腺手术进行治疗。在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以及术后疼痛时间等临床指标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并发生率为5.89%,并发症人数为4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5%,并发症人数为5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甲状腺进行治疗时,采取镜下经胸乳甲状腺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可以明显的改善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以及术后疼痛时间等临床指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内镜下经胸乳甲状腺切除手术 开放甲状腺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直肠癌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APR)腹膜外结肠造与腹膜结肠造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并确定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最为合适的造方式。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2008年10月至2020年3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比较LAPR腹膜外造与腹膜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研究,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文献,非随机对照研究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量表评价文献质量,评分>5分的研究纳入Meta分析,随机对照研究采用Jadad量表评估。提取文献基本信息及相关结局指标,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其中9篇临床对照研究,5篇随机对照研究,共计1 210例患者。其中腹膜外造组594例,腹膜组6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腹腔镜腹膜相比,腹腔镜腹膜外造组造旁疝发生率(OR=0.14,95%CI:0.08~0.25;P<0.00001),造脱垂发生率(OR=0.15,95%CI:0.06~0.37;P<0.0001),造回缩发生率(OR=0.24,95%CI:0.09~0.63;P=0.004)均明显降低;术后住院时间缩短(MD=-0.82,95%CI:-0.97~-0.68;P<0.00001),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提前(MD=-0.71,95%CI:-0.88~-0.54;P<0.00001),更容易获得排便感(OR=9.67,95%CI:4.40~21.23;P<0.00001),但造口水肿发生率明显升高(OR=1.81,95%CI:1.13~2.92;P=0.01),而两组造狭窄发生率(OR=0.62,95%CI:0.25~1.50;P=0.29)、造口感染发生率(OR=0.57,95%CI:0.29~1.12;P=0.10)以及造时间(MD=-0.94,95%CI:-5.69~3.81;P=0.7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APR腹膜外造能明显降低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更容易获得排便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直肠癌LAPR永久性结肠造首选腹膜外造方式。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结肠造口术 Meta分析
  • 作者: 张焕康 李静 蒋晓文 李帅 薛凯 孙希才 刘全 顾晔 李万鹏 宋小乐 余洪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3年第01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咽喉科,上海 20003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杭州 310003,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深圳 518052,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江门 529030,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神经外科,上海 20003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咽喉科,上海 200031 中国医学科学院内镜下鼻颅底肿瘤外科治疗技术创新单元(2018RU003),上海 20003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镜经入路的解剖要点及其在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复发性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使用3个干性头颅骨性标本和5个新鲜冰冻尸头标本,采用经入路显露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记录重要解剖标志及显露范围,详细介绍该入路的手术方法和技巧。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6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复发性NPC患者6例,男女比例1∶1,年龄42~69岁,所有患者均使用该入路行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复发性NPC切除术。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解剖研究显示,镜经入路在保留翼肌和翼外肌的基础上,可显露咽旁段、岩骨段和斜坡旁段颈内动脉,可处理颈静脉孔区和岩斜区的病变。临床实践显示,6例患者均成功行内镜经入路NPC切除术,术后增强MRI见肿瘤完整切除,患者无咀嚼功能障碍。结论镜经入路用于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复发性NPC切除术,具有安全、微创、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口 翼突后 复发性鼻咽癌 岩斜区 颈静脉孔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下小儿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对37例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全麻插管经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疗效的影响。结果经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疗效优于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结论经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操作简便,切除彻底,并发症少,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 标签: 鼻内窥镜 腺样体肥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耳镜下咽鼓管口粘膜下半堵塞术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4-2023.12期间我院收治的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2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10例,进行常规药物保守治疗)和观察组(10例,进行耳镜下咽鼓管鼓粘膜下半堵塞术治疗)。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镜下咽鼓管口粘膜下半堵塞术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耳内镜 咽鼓管鼓口粘膜下半堵塞术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悬吊术(PPH)结合痔切除术与传统开放式外剥扎术对痔疮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80例痔疮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90例。研究组采用PPH结合痔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扎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手术三天内出现的创面水肿、疼痛、尿潴留、术后出血及手术创口愈合时间进行随访评价,并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后三天内出现的尿潴留、疼痛、术后出血量等情况均比对照组良好(P<0.05);研究组手术创面水肿比对照组严重(P<0.05);两组手术创口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总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PPH结合痔切除术治疗痔疮,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PPH结合痔切除术 外剥内扎术 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