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淋巴又称状水。由多房、壁薄的腔组成,质软,隆起,内含丰富的淋巴液,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m。但小儿手术治疗需要全麻、损伤大且留有瘢痕。我院门诊采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淋巴48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金银花甘草煎剂 小儿 囊状淋巴管瘤 肿瘤 临床资料 囊腔
  • 简介:目的探讨豚鼠淋巴管和淋巴的表面超微结构特点。方法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正常豚鼠淋巴管和淋巴的表面超微结构。结果淋巴管的管腔面光滑、平整,上皮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少且短。细胞间隐窝小而少。淋巴近端部上皮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明显增多、变长,细胞间隐窝明显.偶尔可见细胞顶部的胞饮小泡。淋巴的中间部腔面上皮突起,复合折叠形成褶皱,细胞间隐窝多而大,突向腔的细胞多,充满细胞和细胞碎片。根据电子密度上皮细胞可分为亮细胞和暗细胞两型,其中暗细胞较多,两型细胞表面均有大量长的微绒毛。细胞顶部可见到较多的胞饮小泡。淋巴远端部的结构与淋巴管近似,腔面光滑,上皮褶皱小,无细胞间隐窝,上皮细胞以亮细胞为主,表面微绒毛少而短,几乎没有胞饮小泡。结论淋巴管及淋巴各部分的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同,各有特点,这种结构特点可能与其在内淋巴代谢中的不同作用有关。

  • 标签: 内淋巴管 内淋巴囊 扫描电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颈部淋巴的声像图特征,分析超声对胎儿颈部淋巴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例胎儿颈部淋巴的声像图特征表现。结果本组胎儿颈部淋巴者超声显像对其的诊断准确率为100%,声像图表现有①无分隔水一例。②有分隔水五例。结论超声对胎儿颈部水的诊断准确性高,可作为诊断胎儿颈部水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胎儿颈部水囊瘤 超声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散发淋巴发病与VHL基因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微切割技术和多聚酶链式反应等方法对3例散发淋巴肿瘤细胞VHL基因位点染色体微卫星标志的杂合性丢失进行分析.结果3例散发淋巴中有2例发生VHL基因位点微卫星标志的杂合性丢失,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该两例肿瘤细胞中分别存在着VHL基因第二外显子的异常.结论VHL基因的异常导致其功能改变不但是VHL的致病原因,而且是散发性淋巴发病的重要的基因遗传学基础.

  • 标签: 内淋巴囊瘤 散发性 VHL基因 微卫星标志杂合性丢失
  • 简介:摘要淋巴并非真性肿瘤,而是一种先天性良性错构。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些部位的原始淋巴淋巴系统隔绝后,所发生的肿瘤样畸形。目的讨论颈部淋巴的外科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对于较小局限的淋巴,不影响功能又无碍美观者,可不予治疗;局部注射硬化剂治疗淋巴,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手术切除虽然仍为淋巴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目前不主张毫无指征的对任何类型的淋巴进行手术治疗。

  • 标签: 颈部囊状淋巴管瘤 治疗
  • 作者: 方英(江苏省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苏昆山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4期
  • 机构:例1孕妇,23岁,孕14周,第一次行产前检查,超声显示:妊娠子宫,宫内见1胎儿回声,双顶径27mm,股骨长径10mm,羊水深35mm,透声好,胎心率166次/分,胎盘厚度22mm,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0级,胎儿颈背部见一45×46×38mm的无回声团块,内见多条分隔光带,胎儿头颅及躯干周围均见低回声包绕(图1),超声诊断:1.宫内妊娠,单胎存活;2.胎儿颈部淋巴水囊瘤伴胎儿水肿。经引产后尸检证实。例2孕妇,26岁,孕36周行孕期常规超声检查,B超所见:胎儿头位,双顶径89mm,股骨长径64mm,羊水指数119mm,胎心率142次/分,胎盘厚度36mm,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Ⅱ级,于胎儿颈背部见35×23×38mm的无回声团块,内未见分隔光带(图2),超声诊断:1.宫内妊娠,单胎存活;2.胎儿颈背部淋巴水囊瘤。产后手术证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1例婴儿颈部淋巴手术前后的护理的总结。手术前给予皮肤、呼吸道护理,完善术前检查;术后24h持续心电监护,保持气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及切口情况,做好预防感染。经过15天的治疗与护理,患儿痊愈出院。

  • 标签: 婴儿 颈部淋巴管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眼眶淋巴的CT表现,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分析2001-2009年之间经手术证实的10例眼眶淋巴的CT表现。结果10例患者中1例为霍奇金氏病,病变位于右眼眶肌锥间隙。9例为非霍奇金氏病(1例双眼发病,单侧发病8例)。在10例患者中,局限型7例,病变均局限在眼球周围;弥漫型3例,在肌锥内外间隙弥漫软组织阴影。结论淋巴在CT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特征,即包绕眼球生长,眼环无增厚或凹陷,是提示该病的重要线索。最终的确诊还应做病检。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探讨子宫淋巴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临床医师对子宫淋巴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子宫淋巴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及治疗,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45岁,因“间歇性腹部胀痛2年,发现腹部肿块1年余”入院,结合入院相关检查,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性变,行全子宫切除术。病理检查:子宫体前壁可见一性肿瘤,液呈淡黄色、清亮,内壁光滑,腔与子宫腔不通;镜下见壁内衬一层被覆单层扁平细胞,壁平滑肌间见淋巴网状结构,见纤维蛋白物及少许淋巴细胞。免疫组化示D2-40阳性、CKpan弱阳性。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淋巴。术后未行特殊治疗,随访6个月未见异常征象。结论子宫淋巴少见,临床以阴道不规则流血及盆腔包块多见,影像学无特异性表现,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不升高,治疗以手术为主,确诊需要根据术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 标签: 子宫肿瘤 囊性淋巴管瘤 子宫肌瘤囊性变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纵膈淋巴的CT诊断鉴别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纵膈淋巴患者2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全部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将CT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作对比。结果经病理证实,20例患者均为纵膈淋巴;而CT检查出纵膈淋巴18例,检出率为90.0%(18/20),1例高度怀疑,1例漏诊。20例患者病理为霍奇金病15例、非霍奇金病5例(2例为大细胞淋巴、3例为淋巴母细胞)。结论纵膈淋巴采用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清晰的显示肿瘤侵及范围以及解剖细节,且有利于对肿瘤进行准确的定性诊断。

  • 标签: 纵膈内淋巴瘤 CT诊断 鉴别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原发淋巴的MRI特点,旨在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原发淋巴MRI表现,总结病灶的MRI影像学特点。结果11例中8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共14个病灶,病灶靠近中线区或脑表面,其中多发病灶侵及额顶叶白质、胼胝体及基底节区;T1WI呈低或等信号9例,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10例,1例出现坏死及出血,7例病灶周围无明显水肿,2例出现经度水肿,2例明显水肿;增强扫描呈显著团块状或结节状强化,环状强化2例,1例为斑片状强化。结论脑原发性淋巴多位于大脑深部,明显强化,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但由于其影像表现复杂多样且发病率低,因此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对其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淋巴瘤 脑内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1例罕见的呈组合的皮肤局限性淋巴毛母质。方法对1例皮肤局限性淋巴毛母质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临床表现右肩皮肤蕈状肿物,大小4.5cm×3.5cm×2.0cm,切面基底部见一结节,部分有石灰样感,结节外周性多房,内含灰白色半透明糊状物。镜检基底部结节表现典型毛母质的组织学特点,外周呈淋巴结构。免疫组化结果衬覆淋巴管腔的扁平细胞D2-40弱阳性,CD31、CD34(对照,血管内皮细胞阳性)及VEGFR-3均阴性。结论皮肤淋巴管肿瘤和毛母质分别为皮肤软组织和附件来源的肿瘤,二者同时发生并且形成独特的现象非常罕见。

  • 标签: 皮肤局限性淋巴管瘤 毛母质瘤 瘤内瘤
  • 简介:该手术适用于早期梅尼埃病。梅尼埃病的诊断主要靠典型病史,其中发作期听力改变的波动性最有意义。听力波动范围在0~50dB说明病变基本上是可逆的。口服甘油或应用速尿灵等其它渗透性利尿剂可改善听力(试验阳性),表明内耳有积水存在,进行内淋巴手术,可能效果较好。但是,听力无变化(试验阴性)不能否定诊断或怀疑手术的必要性。通常选择经保守治疗后症状不能控制的患者列

  • 标签: 肉淋巴囊手术 手术方法 适应症 引流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孕早期胎儿颈部水淋巴(NCH)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1年8月在我院发现的NCH胎儿36胎,超声观察其状扩张的部位、大小、内部情况及胎儿有无水肿,头部、胸腹内脏、四肢、脐带有无异常,并进行随访,记录产后新生儿复查情况或染色体、引产的结果。结果36胎NCH胎儿中,1胎NCH位于腋下,35胎位于颈部。13胎接受染色体检查,其中6胎染色体核型正常;7胎异常染色体核型中,3胎核型为45,XO;1胎为46,XX/45,XO;1胎Bart's水肿;1胎21-三体;1胎合并上肢翻,46,XY。全部36胎中,1胎出生后证实合并尿道下裂;3胎合并全身水肿,中、晚孕胎死宫内;3胎合并心脏畸形,在中、晚孕期接受引产;2胎单房性淋巴自行消失,出生后观察至产后6个月,未见明显结构异常;其余27胎均引产,并经尸体检查证实。结论孕早期超声可在检测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的同时早期诊断NCH,判断有无分隔、合并畸形,对临床医师评估胎儿预后、指导临床处置、适时终止妊娠、实行优生优育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淋巴管瘤 囊状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