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脊髓损伤引起细胞损伤和神经功能缺损,使患者的感觉能力或运动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最终导致截瘫或四肢瘫痪。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在过去的十年中,研究人员在神经保护药物、生物材料、干细胞技术、纳米技术和基因工程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进展可能被应用于脊髓损伤的治疗。尽管在院前护理、医疗和外科管理以及康复治疗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但许多脊髓损伤患者仍然经历着严重的神经系统残疾,且许多基础研究中的治疗方法在转化为临床试验时没有显示出相关疗效,因此,可能需要同时利用多种治疗方法的组合疗法来达到满意的结果。本文综述了迄今为止探索的脊髓损伤病理生理学机制、脊髓再生的影响因素及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修复再生的治疗策略,并强调了当前的挑战和未来的方向。

  • 标签: 脊髓损伤 病理生理学 神经保护 神经再生
  • 简介:摘要:牙本质敏感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牙本质过敏症是牙齿受到生理范围内的各种刺激如机械、化学、温度、渗透压等而出现的短暂、尖锐的疼痛,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多种疾病共用的一种症状。本团队通过硅分子重组,打造了新分子可降解三维支架、对人体软硬组织高亲和力的特性,使之具有修复损伤组织,使组织重新规律排列的功能。从而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口腔修复费用贵,过程痛,易复发的问题。

  • 标签: 口腔修复材料 牙本质敏感
  • 简介:摘要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富含血小板的血浆浓缩物,是近年来组织再生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PRP可释放大量的生物活性因子,能够有效促进组织的再生修复。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是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导致的子宫内膜损伤性疾病,可引起月经异常、不孕及反复流产等,严重危害育龄妇女的生殖和生理功能,而且现有治疗措施无法确切实现子宫内膜的再生修复。因此,近年来的研究对PRP在IUA子宫内膜再生修复中的作用进行新探索,显示PRP可有效促进子宫内膜的再生修复。本文将从RPP促进组织再生修复的机制、应用现状及其在IUA子宫内膜再生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组织再生修复 宫腔粘连 子宫内膜再生
  • 简介:近年研究发现,辛伐他汀可促进牙髓干细胞的增殖和成牙本质向分化,有关牙本质再生方面的研究也逐步开展。本文就辛伐他汀促进牙本质再生修复的机制、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辛伐他汀 牙本质 再生修复
  • 简介:摘要创面修复是烧伤、整形、修复重建外科医师常面临的临床问题之一。目前临床应用的创面修复策略均只能实现病理性修复而非生理性再生。“完美”地修复缺损组织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本文重点针对以干细胞为核心的组织再生技术和组织工程皮肤支架材料构建的新理念,就创面修复过程中皮肤组织再生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总的来说,如何根据创面愈合的需要,使细胞增殖分化为功能性皮肤器官,并且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对不同细胞的精确定位进行调控,重建皮肤的正常结构,仍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干细胞 组织工程 组织再生 创面修复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牙槽骨缺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选择什么样的修复方法,才能到达口腔形态、功能、美观的修复,这是牙槽骨修复的一大难题,本文就近年来牙槽骨缺损修复再生的方法和研究进展加以论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 本文综合分析了胶原蛋白在皮肤再生修复中的关键作用。我们探讨了胶原蛋白如何通过生物化学过程促进皮肤再生修复;讨论了胶原蛋白与皮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在细胞增殖和迁移方面的影响;分析了胶原蛋白在增强皮肤弹性和保持水分方面的作用;概述了胶原蛋白在临床和化妆品领域的多种应用,特别是在伤口愈合、抗衰老和皮肤修复产品中的使用;展望了结合使用胶原蛋白和其他生物材料的潜力,以及当前研究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胶原蛋白 皮肤再生 修复
  • 简介:摘要细胞外基质材料是通过组织或器官脱细胞化获得,其不仅能为再生的组织细胞提供三维支架结构,还具有调控再生细胞行为(包括细胞形态、黏附、增殖、迁移、分化及凋亡)、诱导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及通过机械感知或受体介导调控细胞信号通路和基因表达等作用,也因其具有的这些良好的特性,近年来细胞外基质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组织再生修复中。该文通过广泛检索脱细胞基质材料用于组织再生修复的相关文献,对脱细胞基质材料促进组织再生修复中的作用及其应用进行分析总结。

  • 标签: 细胞外基质 脱细胞基质 支架材料 组织再生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自体修复技术与再生医学美学中应用再生美纳米复配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某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组给予再生美纳米复配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愈合后皮肤瘢痕增生、溃疡复发情况及美观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70.00%(P <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愈合后皮肤瘢痕增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30.00%(P <0.05);观察组溃疡复发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6.67%(P <0.05);观察组美观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 自体修复技术与再生医学美学中再生美纳米复配液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创面愈合率,降低创面愈合后皮肤瘢痕增生及溃疡发生风险,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自体修复技术 再生医学美学 湿润烧伤膏 再生美纳米复配液 瘢痕增生
  • 简介:摘要创面治疗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加快愈合。近年来,创面微环境对愈合的影响越来越受重视。在影响创面微环境的众多因素中,创面生物电场和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已有一些基于创面生物电场和氧等微环境因素促进创面愈合的新技术用于临床。随着对创面生物电场和氧对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产生一系列调控或营造包括创面生物电场和氧等创面最适愈合微环境的新技术、新产品,为实现创面精准治疗提供有效的手段。

  • 标签: 伤口愈合 微环境 生物电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瘢痕形成在汗腺再生中的影响来认知现代化创伤修复和组织再生问题。方法选取的全部实验材料为瘢痕组织,都来自于烧伤之后1年的创面4例,年龄范围在5-50岁,同时,取部分瘢痕四周比较健康的全层皮肤展开对比研究,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为免疫组织的化学染色法。结果2组都存在NSE、CD34、S一100以及Ⅷ一RAg等呈现阳性的染色细胞,且数量上均存在着统计学的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瘢痕组织内的汗腺布局和正常的皮肤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结论严重性烧伤之后的创面存在着创伤修复与汗腺组织再生性的生物学前提与潜力。

  • 标签: 创伤修复,组织再生,现代化,认知
  • 简介:1对中枢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和再生的认识现状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康复任务是十分繁重和重要的,由此带来的经济负担也十分沉重.多年来,人们对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与康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进展甚微,原因可能有:①神经元本身缺乏再生能力.②神经营养因子生成不足,包括靶源性营养因子的供给因轴突断裂而中断.③细胞外基质不适宜,损伤后产生了神经元生长的抑制因子.④损伤后局部胶质细胞形成坚硬的瘢痕,阻碍轴突的生长、穿过等.

  • 标签: 中枢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神经修复 神经营养因子 细胞外基质 髓鞘蛋白
  • 简介:摘要: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就是将旧沥青路面材料,经铣刨加工后进行重复利用,并根据再生后结构层的结构特征,适当加入部分新骨料或细集料,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外掺剂和适量的水,在自然环境下连续完成材料的铣刨、破碎、添加、拌和、摊铺及压实成型,重新形成结构层的一种工艺方法。

  • 标签: 公路修复施工 冷再生技术
  • 简介:摘要组织修复再生是最古老的医学问题之一。再生医学成为学科,还是随着近年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组织修复再生医学发展经历了从提高认识、组织团队、科学研究、产品研发和临床应用等多个环节,取得的成就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笔者系统回顾参与的重要实践活动,包括战略规划、科学研究、临床转化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提出中国现代创伤修复再生医学发展的思考,期望作为资料对该领域后续研究有一些帮助。

  • 标签: 修复 再生 中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 方法: 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于我院进行牙种植的 72 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对照组和治疗观察组,每组各 36 例,治疗对照组在牙种植中应用钛膜,治疗观察组在牙种植中应用海奥口腔修复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引导骨再生情况。 结果:治疗干预组修复成功率( 86.11% )明显高于治疗对照组( 61.11% );治疗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 5.56 )明显低于治疗对照组( 25.00 );治疗干预组骨厚度与植骨密度明显高于治疗对照组。 结论:在进行牙种植中,应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可促进骨再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牙种植 骨再生 口腔修复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上前牙种植修复患者,讨论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上前牙种植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年份均集中在2013年9月--2016年9月,患者总计86例。在分组研究中,应用抽签的方法,将86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划分为两个研究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修复;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结果经过临床统计,对照组患者基线水平为6.78±0.25;负重6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7.25±0.92;负重12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8.86±0.48。观察组患者的基线水平为6.80±0.23;负重6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7.56±0.90;负重12个月的红色美学指数为8.76±0.5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上前牙种植修复患者,有效实施引导骨再生技术干预后,在修复效果上值得肯定,对患者积极作用突出,同时经过红色美学指数分析后,发现效果与常规技术没有明显差异,在可行性上值得肯定。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将引导骨再生技术推广应用。

  • 标签: 引导 骨再生 技术 上前牙 种植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口腔修复膜在牙齿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牙齿种植中行引导骨再生(GBR)的患者按口腔修复膜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其中观察组采取海奥口腔修复膜,对照组采取基础钛膜,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牙齿种植情况、成功率和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患者对其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种植情况及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奥口腔修复膜对于在牙齿种植中行引导骨再生的患者有着确切疗效,不仅可以提高其修复成功率,引导骨再生,还可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选用修复膜不同将65例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在牙种植过程中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和肽膜引导骨再生,比较两组临床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骨厚度和植骨厚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修复成功率(100.0%)高于对照组(86.7%),不良反应发生率(5.7%)低于对照组(16.7%),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海奥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中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可促进骨和植骨发育,提高手术修复成功率。

  • 标签: 牙种植 引导骨再生 口腔修复膜 植骨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牙种植治疗当中膜材料在骨再生引导作用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最近 14个月来到本院就诊的患者 220例进行分析,随着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进行治疗,二组人数均等,其中观察组应用海奥口腔修复膜材料来进行骨再生的引导,而在对照组则应用钛膜材料来进行修复,之后针对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为 92.74%,而对照组的修复成功率则为 73.67%,两组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为 12.73%,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牙种植与骨再生引导过程中应用口腔修复膜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修复成功率,同时对于骨发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修复膜 牙种植 引导骨再生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8 月治疗的 100例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手术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50例,参照组应用钛膜引导骨再生材料治疗,研究组引用口腔修复膜材料进行治疗,对比其植骨高度与成骨厚度、外观满意度、咀嚼功能与牙齿稳定性。结果研究组的植骨高度与成骨厚度均高于参照组,外观满意度、咀嚼功能与牙齿稳定性也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植骨高度与成骨厚度,同时也能够大大提升患者的外观满意度、咀嚼功能与牙齿稳定性。

  • 标签: 口腔修复膜材料 牙种植 引导骨再生 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