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状动脉不足心电图并探讨临床诊断原因及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收取怀疑为冠心病患者100例进行冠状动脉不足的心电图诊断。结果心电图正常30例,异常70例,在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后,都异常30例,都正常20例,37例正常的静息心电图但却是冠心病患者,13例异常静息心电图且阴性动脉造影。结论研究分析这100例冠状动脉不足的心电图可知,冠状动脉不足不单单由冠心病引发,也存在其他病因。

  • 标签: 冠状动脉 供血不足 心电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在心血管疾病检查的领域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特别在基层医院是心血管疾病检查的重要检查手段,且为广大医生及患者所接受.但在慢性冠脉不足患者中尚未得到充分的应用.认为静态心电图检查已可确定其有无缺血,且多数认为冠心病者仅以心肌缺血改变为主要依据,忽略了其它表现.

  • 标签: 动态心电图检查 病检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血管疾病 患者 DCG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ST-改变与冠状动脉不足的关系。方法把伴有ST-T改变,平板试及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10例)与伴有ST-T改变平板试验(+)性,冠状动脉造影异常患者(21例)进行对比。结论ST-T改变多由于冠状动脉不足引起,ST-T改变为诊断慢性冠状动脉狭窄主要依据,但不排除伴有ST-T改变患者冠状动脉无狭窄可能。

  • 标签: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ST-T段 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ST一T异常对冠状动脉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4例患者,患者均符合心电图ST一T异常标准,其中伴随明显心绞痛情况的患者52例,设为观察组;无明显心绞痛情况的患者52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观察组有40例患者确诊为冠状动脉不足;对照组有15例患者确诊为冠状动脉不足。结论心电图ST一T异常对冠状动脉不足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不能作为诊断冠状动脉不足的唯一标准,应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

  • 标签: 心电图 ST一T异常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 简介:东莞市寮步医院东莞市大岭山医院523400摘要目的结合实例分析更年期冠状动脉不足性心脏病与女性雌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并进行合理解释。方法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我院接诊的更年期冠状动脉不足性心脏病患者12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CIID组60例和非CIID组60例,分析雌激素水平与更年期冠状动脉不足性心脏病发生的关联性。结果CIID组患者的血清E2、E3和T激素水平较非CIID组明显更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是导致冠状动脉不足性心脏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若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对患者进行雌激素替代治疗,对更年期女性病情的控制将起到一定作用。

  • 标签: 更年期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脏病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更年期冠状动脉不足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1月30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未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小剂量雌激素,观察其对更年期冠状动脉不足心脏病的影响。结果32例更年期冠状动脉不足心脏病女性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血液学相关指标有明显变化(P<0.05),更年期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小剂量选择性雌激素早期应用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有益于冠心病一级预防,并有效改善更年期症状,同时给予进行健康指导后疗效会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更年期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性心脏病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起源异常(anomalousoriginofcoronaryartery,AOCA)的冠状动脉造影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0年10月~2006年12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560例,栓出有AOCA患者29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AOCA患者检出率为1.9%,其中23例(79.3%)为良性AOCA,包括:前降支和回旋支分别开口于左冠窦15例,回旋支起源于右冠窦3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无冠窦1例和高位开口于升主动脉4例;6例(20.7%)为有潜在临床危险AOCA,分别为左主干起源于右冠窦1例,单支左冠状动脉2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窦3例.起源异常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患者9例(31.0%),但仅2例为狭窄只累及起源异常动脉.结论AOCA无特征性临床表现,通常在冠状动脉造影时被发现;某些类型有导致严重心脏事件的潜在危险.AOCA与冠状动脉狭窄无相关性.

  • 标签: 冠状血管畸形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源CT(dual-sourcecomputedtomography,DSCT)在非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6例行冠状动脉双源CT检查的成人影像资料。结果806例冠状动脉CTA中,共检查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21例,其中右侧冠状动脉开口异常13例,左侧冠状动脉开口异常8例。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

  • 标签: 冠状动脉变异 体层摄影术 双源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126例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分析,评定疾病情况。结果冠状动脉正常者14例(11.1%),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112例(88.9%),其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7例,冠状动脉开口异位2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1例。受累血管151支172处,累及单支血管者35例(31.3%),累及2支及以上血管病变者77例(68.8%)其中,重度狭窄及闭塞68处(占39.5%)。结论冠状动脉DSA造影能够清楚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类型、部位,是诊断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依据。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 DSA
  • 简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被引入的成功治疗心绞痛的方法,在随后的20年中它在全世界范围内被确立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近年来由于微创技术、“非体外循环”手术和完全动脉血管化在冠状动脉病患者的手术治疗中找到了其各自的位置,从而使得CABG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在过去的两年里,由于药物洗脱冠脉支架(DES)的出现,冠脉血管再通的方式已经变得完全不同。因为使用DES引起支架内狭窄的危险明显降低,所以目前介入心脏病学家开始对更加复杂的病变进行支架植入治疗。结果施行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数量迅速增加,而CABG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图1)。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分流手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支架植入治疗 手术治疗 CABG
  • 简介:冠状动脉“无复流”(no-reflow)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再灌注治疗开通闭塞或严重狭窄的冠状动脉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h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TIMI)血流仅为0~1级。而相关的近端心外膜冠状动脉无痉挛、夹层、撕裂、血栓和严重残余狭窄。如果TIMI血流为2级,则称之为冠状动脉“慢血流”(slow-floW)。有时,尽管心外膜面的冠状动脉TIMI血流达到3级,但其心肌细胞仍然无再灌注,也属于实质上的“无复流”或“慢血流”。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并发症 无复流
  • 简介: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即冠状动脉开口解剖位置发生变异,是冠状动脉解剖变异较为常见的现象,其中右冠状动脉解剖变异的报道不多。有研究报道,CT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右冠状动脉存在副支的很少见-([1-3])。但我们在实际介入工作中发现,右冠状动脉存在解剖变异的并不少见。本研究重点分析冠状动脉造影中所见右冠状动脉存在单独开口副右冠的情况,并分析该解剖变异的临床意义。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4年1—10月,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右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介入 解剖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