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焉耆盆地农业发展过程中,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为了提高焉耆盆地的小麦产量,需要对不同的小麦良种进行科学选择。目前,在焉耆盆地冬小麦和春小麦的种植规模都相对较大。在研究中分析焉耆盆地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品种选择和产量,可以对焉耆盆地小麦种植规模进行优化配置,提升本地小麦种植水平。

  • 标签: 焉耆盆地 冬小麦 春小麦 产量对比
  • 简介: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经济性状、产量、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肥能改善小麦的经济性状,增加穗粒数、有效穗数、千粒重,提高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与不施氮肥相比,施氮肥能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利用率出现了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以A3处理(施氮225kg/ )产量最高。

  • 标签: 冬小麦 施氮量 产量 氮肥利用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旱地冬小麦产量受秸秆带状覆盖的影响都有哪些。方法:选择两组实验数据,一组采用秸秆带状覆盖技术,另一组不采用秸秆带状覆盖技术,比较分析两组数据。结果:采用秸秆带状覆盖技术的组别,旱地冬小麦产量比未采用秸秆带状覆盖技术要高,秸秆覆盖条件下小麦平均产量7330.16kg/hm2,未覆盖处理下平均产量为7317.45kg/hm2。结论:可见秸秆覆盖对小麦增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秸秆带状覆盖 旱地冬小麦 产量 影响
  • 简介:内容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人民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而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因而,进一步提高小麦单产,增加总产,改善小麦品质已成为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重要课题,也是当前农民急需解决的农业生产中重要技术难题。因为小麦生产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粮食安全。然而,当前小麦生产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因素,直接影响着小麦产量的提高,值得广大农民朋友重视之。

  • 标签: 影响小麦增产 主要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 2000-2019 年逐月的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与冬小麦产量、单产等观测资料,着重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针对该 县 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定量分析了各气候要素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仅供参考。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量 日照时数 冬小麦 拜城县
  • 简介:礼县是个农业县,全县94.64%的作物无灌溉条件。冬小麦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5—52%,占总产50%左右。冬小麦的丰欠直接左右我县粮食产量的高低。长期以来,冬小麦平均产量徘徊在100—120公斤。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冬小麦播种盲目追求季节性,很少考虑气候和品种条件。在海拔较高的地区8月下旬就开始播

  • 标签: 旱地冬小麦 播期试验 冬小麦产量 产量关系 小麦播种面积 灌溉条件
  • 简介:地表监测数据表明,我国近地层O3污染日趋严重,已对水稻和冬小麦的生长造成严重威胁。为评估O3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的风险,综合已有剂量反应实验结果,对我国南北五个地区(北京、定兴、江都、嘉兴、东莞)水稻和冬小麦的O3敏感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随着实验地区和实验品种的变化,两种作物的O3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水稻对O3的敏感程度由北到南逐渐增加;(2)两种作物的产量均随O3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冬小麦的减产程度高于水稻;(3)基于FACE实验得到的作物O3敏感性高于基于OTC实验的研究结果。利用上述研究得到的O3剂量反应方程和O3浓度预测数据,对未来我国水稻和冬小麦产量损失进行了评估。预计到2020年,我国五个主要作物产地水稻和冬小麦产量损失范围分别为3.2~28.8%和7.8~36.9%。上述结果表明,O3污染已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生长造成巨大威胁,且作物品种间存在明显的O3抗性差异,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缓解O3浓度的上升,同时,需要利用更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O3抗性品种的选育,这对降低O3的农业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臭氧 水稻 冬小麦 开顶箱 产量
  • 简介:摘要:随着小麦品种产量水平的逐步提高,倒伏成为生产上影响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化控剂在小麦生产上被广泛应用,其在降低作物株高、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增加茎秆粗度、增强抗性、提高成穗和产量上起着重要作用。在返青期化控是预防小麦倒伏的有效措施,但随着市场上化控药剂和小麦品种的不断更迭,研究各种类化控剂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方法成为关键。本文主要分析不同化控剂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标签: 冬小麦 化控剂 剂量 产量
  • 简介:摘要: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通过开展比较试验,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筛选出适宜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小麦新品种,为地区确定优质高产冬小麦主栽品种和加速冬小麦新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对12个冬小麦品种开展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仅供参考。

  • 标签: 冬小麦品种 表现 比较试验 产量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粮食需求量增加。春季小麦在生长旺盛情况下,做好春季管理、促进苗情转化是增加小麦穗数、稳定小麦粒重的关键,也是实现小麦丰收的基础。根据小麦苗情和土壤墒情,春季管理应因地制宜,通过科学肥水促控、促苗早长稳发、控制春季无效分蘖过多滋生、培育壮杆大穗,搭好丰产架子。

  • 标签: 冬小麦 春季 管理技术
  • 简介:摘要: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处理3次重复,在冬小麦郑麦1860上研究了喷施磷酸二氢钾的应用技术。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冬小麦拔节期至杨花期,用磷酸二氢钾250g/666.7m2兑水50kg,喷施2~3次,与同期喷洒等量清水相比,冬小麦穗粒数增加0.8~1.2粒,千粒重提高2.2~3.3g,平均增产37.22~62.23kg/666.7m2,增产6.80~11.58%,经统计分析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 标签: 常规施肥 磷酸二氢钾 冬小麦 喷施 产量
  • 简介:摘要:我国的农业面积广大,冬小麦的种植也越来越多。在农业发展中冬小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农作物,同时是面粉加工的原料,冬小麦种植与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关联。对于冬小麦种植来讲,需要重视开展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工作,解决冬小麦种植中遇到的多种问题,创新先进的冬小麦种植技术,提升农业经济收入。本文就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冬小麦 种植技术 种植管理
  • 简介:摘要:冬小麦是北方的主要种植作物,更是北方主要的经济作物。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主食就是面粉,因此,提高小麦产量才能够给人们的饮食带来基本保障,在种植过程中要注重种子的筛选,加强田间管理,做到精耕细作,做好冬春两季的灌溉,从而更好的提高产量。自从科学种田的口号打响,冬小麦的种植技术就不断的提高,人们在种植过程中,不断的研究种植技术,努力提高亩产量,从亩产量几百斤到现在的吨麦,农业生产正在不断的发展。

  • 标签: 冬小麦 高产 种植 策略
  • 简介:摘要: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通常种植在温暖地区,这对播种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在不同的生长过程中出现问题,就很难保证冬小麦的栽培质量和防治病害。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冬小麦播种面积不断扩大,栽培技术不断提高。然而,在目前的栽培中,许多生产者没有意识到在农事操作中缺乏相关的栽培技术和标准化,导致了冬小麦的种植问题。因此,合理应用关键栽培技术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冬小麦的栽培技术,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冬小麦 种植 技术
  • 简介:摘要: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提高小麦产量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十分重要。小麦产量产量3因素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构成,其中有效穗数和穗粒数随着育种技术的提高而日趋稳定,因此,提高冬小麦千粒质量对增加产量十分重要。粒质量受品种灌浆特性、光合特性及生长环境等诸多要素的影响。其中,籽粒灌浆特性主要指灌浆速率和和灌浆持续时间等。

  • 标签: 冬小麦籽粒 灌浆特性 旗叶光合特性
  • 简介:西安冬小麦干热风及其对策张京红(西安市气象局西安·710016)小麦干热风是小麦扬花灌浆期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温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农业气象灾害,出现严重的于热风过程可使丰收在望的小麦大幅度减产。西安市干热风主要出现在5月至6月上旬,干热风,一旦出现,就能...

  • 标签: 小麦干热风 冬小麦 西安市 年型 灌浆速度 重过程
  • 简介:摘要蒸散是陆面水循环中非常重要水文过程之一,在农田水平衡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基于山西省万荣县气象局1957-2007年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和1965-2004年0-100cm各旬土壤湿度资料(用土壤质量含水率表示),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万荣县冬小麦蒸散情况详细分析。

  • 标签: 潜在蒸散 土壤湿度 作物系数 冬小麦
  • 简介:冬小麦死苗有很多原因,主要由内因和外因决定.内因系指小麦植株本身抗御寒、旱性能的能力,采用抗寒性差的品种,容易造成死苗.个别播种过早、冬前穗分化到二棱期的麦苗,耐寒能力减弱,遇冻害常严重死苗,一些晚弱苗,本身积累的糖分少,遇寒、旱,也容易出现死苗.

  • 标签: 死苗 冬小麦 穗分化 弱苗 抗寒性 植株
  • 简介:粮食安全是社会和谐和人民生活稳定的基础,冬小麦的高产高效栽培关系到全年粮食生产的总产量,文章从冬小麦的播前准备、冬前管理、春季管理、中后期管理4个方面,介绍了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冬小麦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 标签: 冬小麦 高产 高效 栽培技术
  • 简介:摘要:通过促弱转壮、保蘖成穗、构建合理群体,做好晚播冬小麦促弱转壮科技支撑工作,促使个体发育健壮,解决冬小麦晚播对粮食产量带来的不利影响,达到小麦高产,稳产的目的。

  • 标签: 冬小麦  科技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