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被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病例进行整理并回顾性的分析,将60例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并实施治疗,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和观察。结果60例患者经过病理诊断显示有38例患者为良性,有18例患者为交界性,有4例患者为恶性。其中有26例患者实施肿块切除,有24例患者实施扩大切除,有10例患者实施单纯乳房切除。随访显示,有6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占10%,经再行手术治疗后均无复发现象。1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均无出现远处转移现象。结论在临床上诊断乳腺叶状肿瘤需要结合患者病史、肿块大小、病理类型等方面,根据其特点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预后。手术切除病患是治疗方法的首选,切除需要做到广泛切除包围在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通过此方法进行治疗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乳腺分叶状肿瘤 诊断 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探讨治疗巨大乳腺良性叶状肿瘤的方法及取得的临床效果。本次主要是研究一位有着巨大乳腺良性叶状肿瘤病史二十几年的患者,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取得较好的效果,患者术后病检可见乳腺上、下、左、右及基底切缘未见肿瘤残留,术后定期复查及随访患者的情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病理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抽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0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乳腺叶状肿瘤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良性乳腺叶状肿瘤患者(65例)为良性组,交界性乳腺叶状肿瘤患者(35例)及恶性乳腺叶状肿瘤患者(10例)为混合组(45例)。患者均采用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叶状肿瘤的准确率(98.18%,108/110)高于MRI(90.91%,10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χ2=5.641)。良性组患者肿瘤局部切除术占比高于混合组,肿瘤扩大切除术、乳房切除术占比低于混合组(P<0.05)。良性组局部复发率、转移率分别为1.54%(1/65)、1.54%(1/65),低于混合组的11.11%(5/45)、13.3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病理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临床诊断中,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高。对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良性肿瘤多采用局部切除术,交界性和恶性乳腺叶状肿瘤肿瘤扩大切除为主,若患者病情加重,则需要全乳切除。治疗后良性肿瘤患者局部复发率、转移率低。

  • 标签: 乳腺 叶状肿瘤 病理分型 诊断 治疗
  • 简介:乳腺叶状肿瘤叶状囊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乳腺占位性病变,在女性乳腺肿块中占0.3%-0.5%。其生物学特性在不同个体中相差很大,恶性程度从近似纤维腺瘤到典型的肉瘤表现均可以出现,具有局部易复发的特性,很少出现远处转移。其治疗的核心原则是,无论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均需行扩大切除,以保证切缘阴性。乳房切除后的胸壁复发,手术的缺损往往需要用组织皮瓣来修补。对于巨大的手术缺损,一期修复十困难。现报告1例采用背阔肌-侧胸-腹直肌联合皮瓣一期修复胸壁巨大手术缺损的方法。

  • 标签: 分叶状肿瘤 背阔肌-侧胸-腹直肌联合皮瓣 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外阴叶状肿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目前国内外报道不足20例,其大多数为良性肿瘤。外阴叶状肿瘤的来源有两种假说,一是起源于外阴异位乳腺组织,即“乳房线”学说;二是来源于肛门-生殖器乳腺样腺体,可分泌雌、孕激素,具有分化成良、恶性肿瘤的潜力。本文报道1例16岁青春期女性原发性外阴叶状肿瘤,单侧发病,肿瘤切面为典型叶状肿瘤外观,行外阴肿物剥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可见肿瘤表面被覆腺上皮和肌上皮,梭形间质细胞丰富,管内生长呈叶状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腺上皮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转录因子GATA结合蛋白3(GATA3)表达阳性,肌上皮细胞中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p63表达阳性,符合良性叶状肿瘤的诊断。通过总结本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形态、病理检查等情况,以期对外阴叶状肿瘤的发生、发展、诊断及治疗有进一步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在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5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与5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所有患者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检查资料,比较两种疾病在超声检查结果方面的差异。结果纤维腺瘤在囊性检出率和边缘分叶状方面均明显低于叶状肿瘤(P<0.05);且在内部回声均匀以及血流信号少检出率明显高于叶状肿瘤(P<0.05),两者在内部钙化灶检出率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在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在部分指标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需要结合多种观察指标进行判断。

  • 标签: 超声 乳腺分叶状肿瘤 纤维腺瘤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诊疗特点,提高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治率。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1月年至2011年3月收治的53例PTB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诊断方法和术式的优劣。结果本组患者中良性PTB36例,占67.92%;交界性PTB3例,占5.66%;恶性PTB14例,占26.42%,其中5例由粗针穿刺方法确诊。结论超声检查并不能确诊PTB,但是在鉴别良、恶性上有一定的帮助;乳腺叶状肿瘤X线钼靶检查无特异性指标,不建议用于PTB检查;粗针穿刺的方法简单易行,且对PTB阳性检测率高。在术式选择方面,良性和交界性肿瘤首选肿瘤扩大切除术式,恶性首选乳房切除术。

  • 标签: 乳腺肿瘤 叶状瘤 临床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的phyllodcs高频超声特征,肺结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们分析了38例纤维腺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病理资料以及乳腺叶肿瘤32例,并进行信息的诊断与鉴别。结果两组患者在形态、包膜、内部回声、囊变、后回声等二维声像图特征上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钙化的情况下,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乳腺叶肿瘤组患者和乳腺纤维腺瘤组之间的血流分级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超声在乳腺肿瘤中具有一定的特点,但高频超声对乳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叶肿瘤无明显差异,尚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乳腺 叶状肿瘤 超声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乳腺叶状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叶状肿瘤3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将乳腺叶状肿瘤患者资料进行系统的总结分析,探讨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治疗的有效性。采用Microsoft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39例患者中,21例(53.84%)行局部切除术,其中10例良性,4例交界性,7例恶性;15例(38.46%)行乳腺单纯切除术,其中7例良性,3例交界性,5例恶性;3例(7.69%)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其中1例交界性,2例恶性。1例患者局部切除术后复发为恶性,再次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3例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未发现有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患者因多次复发,行术后辅助异环磷酰胺+盐酸阿霉素化疗。结论无论乳腺叶状肿瘤组织学上是良性或恶性,都有可能出现复发和转移,在患者出院时应告知患者定期复查,并按照要求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

  • 标签: 乳腺叶状肿瘤 乳腺纤维上皮肿瘤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1年4月收治的1例双侧巨大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的临床资料,此病例手术前未能确诊,行双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论乳腺肿块是该病的首发常见症状,明确诊断主要依靠穿刺细胞学检查和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得以确诊。本病多采用局部扩大切除,单纯乳腺切除或者改良根治术。本例采用改良根治术,术后恢复良好,病人仍在随访中。

  • 标签: 乳腺叶状肿瘤 诊断与治疗 手术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巨大恶性叶状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甲乳外科2016年9月收治的1例年轻女性乳腺巨大恶性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术前考虑为右乳巨大恶性叶状肿瘤。行右乳肿物扩大切除+腋窝淋巴结活检术,使用带蒂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创面。术后行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6个周期化疗,接受术后放疗25次。术后皮瓣顺利成活,创面I期愈合,随访4年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恶性叶状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其核心原则为扩大切除保证切缘阴性,切缘距肿瘤≥1 cm。术后胸壁皮肤缺损大,Kiss皮瓣能很好地修复创面。术后化疗及放疗可能降低患者复发转移概率。

  • 标签: 乳腺肿瘤 叶状瘤 Kiss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巨大恶性叶状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甲乳外科2016年9月收治的1例年轻女性乳腺巨大恶性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术前考虑为右乳巨大恶性叶状肿瘤。行右乳肿物扩大切除+腋窝淋巴结活检术,使用带蒂背阔肌Kiss皮瓣修复创面。术后行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6个周期化疗,接受术后放疗25次。术后皮瓣顺利成活,创面I期愈合,随访4年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恶性叶状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其核心原则为扩大切除保证切缘阴性,切缘距肿瘤≥1 cm。术后胸壁皮肤缺损大,Kiss皮瓣能很好地修复创面。术后化疗及放疗可能降低患者复发转移概率。

  • 标签: 乳腺肿瘤 叶状瘤 Kiss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点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本组乳腺叶状肿瘤发病年龄22~52岁,均以乳腺局部肿块就诊,肿块切面叶状,组织学见由双层上皮细胞及纤维间质两种成分构成,可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三种类型。结论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双相分化的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及术后易

  • 标签: 乳腺 叶状肿瘤 临床病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以及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观察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良性叶状肿瘤的生长方式多为膨胀性,肿瘤的核异型性为轻度,核分裂出现的情况较少,且拥有较低的肿瘤坏死率和较慢的间质生长速度。但是交界性叶状肿瘤与恶性叶状肿瘤的生长方式多为浸润型,核异型性较为常见,核分裂的情况多发,且拥有较高的肿瘤坏死率和较快的间质生长速度。结论诊断结果主要依靠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来观测,对早期引发该疾病的原因应从根本上引起重视,因乳腺叶状肿瘤在临床上的的表现与纤维瘤酷似,必须在对其治疗上保持严谨的态度。

  • 标签: 乳腺叶状肿瘤 临床病理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的情况。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1例乳腺叶状肿瘤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果良性8例,交界性2例,恶性1例,均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43岁。病理特征肿瘤大小不等,切面呈叶状;组织学包含间质和上皮两种成分。结论乳腺叶状肿瘤的确诊主要靠病理诊断,需与细胞型纤维腺瘤、幼年性纤维腺瘤、癌肉瘤及原发或转移性肉瘤等鉴别,临床目前主要是以扩大范围局部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 标签: 乳腺叶状肿瘤 病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