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积液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颅脑外伤后并发创伤积液病人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阿托伐他汀钙口服,腰椎穿刺或者腰大池置管引流脑脊液,高压氧疗等治疗。结果:60例病人复查颅脑CT,积液完全消失或者接近于基本完全消失。16例病人复查颅脑CT存在积液量较少,病情不再持续进展,对病人基本无影响。其中2例病人变成慢性血肿。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口服,腰椎穿刺或者腰大池置管引流脑脊液,高压氧疗是创伤积液的有效保守治疗手段。

  • 标签: 创伤性硬膜下积液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慢性硬膜下血肿 阿托伐他汀钙 腰椎穿刺 腰大池置管引流 高压氧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创伤积液脑损伤疾病治疗中以阿托伐他汀实施治疗的意义。方法:试验对象选择于2020.01-2022.02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积液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作2组,在治疗中对照组以常规疗法施治,观察组则联用阿托伐他汀施治,统计施治后两组总疗效、积液改善情况与治疗时间指标差异。结果:经对组间总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经对组间积液改善情况及治疗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上联用阿托伐他汀对患者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症状及体征,进一步提升疗效的同时,还能促进积液尽快消退,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有利于促进其尽快康复,适宜基层医院借鉴应用。

  • 标签: 创伤性硬膜下积液 阿托伐他汀 疗效 治疗时间 积液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积液的处理。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8例外伤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钻孔引流的手术方法。结果78例中的56例钻孔引流后治愈,12例保守治疗治愈,10例转化成慢性血肿改钻孔冲冲洗引流治愈。结论钻孔置管治疗外伤积液创伤轻,并发症少,值得肯定。

  • 标签: 硬膜下积液 引流术 手术治疗
  • 简介:慢性血肿(CSDH)的发生机制至今尚未阐明,积液(TSH)与慢性血肿的关系越来越引起重视,其演变转化率为11.60%~58.00%。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白2003年7月-2007年7月共诊断与治疗23例外伤积液继发慢性血肿患者,现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分析总结如下。

  • 标签: 脑损伤 硬膜下积液 血肿 硬膜下 慢性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置管引流治疗小儿急性外伤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于有颅高压症状的12例小儿急性外伤积液的患者采用置管引流治疗.结果12例患者出院时头颅CT检查积液量完全吸收8例,4例有少量残余,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改善或消失,随访1~6月,头颅CT检查2例出现局部脑萎缩,其余头颅CT检查正常.结论对于有颅高压的小儿急性外伤积液应积极行穿刺置管引流术.

  • 标签: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儿童 引流术 高颅压症
  • 简介:1病例资料男性,72岁。因“头面部外伤后头痛3d,伴呕吐数次”在2007年4月23日人院。3天前因酒后骑摩托车不慎摔伤头面部;第2天感头痛,呕吐胃内容物2次;第3天头痛和呕吐症状在直立体位时加重,而且出现智力减退。就诊时行头颅CT检查发现双侧积液。诊断:双侧积液,外伤颅内压降低综合征。给予卧位、输液和改善微循环治疗后,头痛、

  • 标签: 硬膜下积液 慢性硬膜下血肿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外伤积液(TSH)的合理治疗。方法对34例TSH的临床表现、CT检查、治疗方法、分型及转归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4例中消退型17例,稳定型4例,进展型10例,演变型3例。积液部位幕上额颞部最多见,额顶及颞顶次之,幕仅1例。CT检查33例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额颞骨内板新月形低密度区。非手术治疗20例,临床痊愈;手术治疗14例,恢复满意。结论多数轻症TSH患者经保守治疗好转或治愈;手术治疗以钻孔外引流术治疗效果较佳。

  • 标签: 颅脑外伤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钻孔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积液演变成慢性血肿的机理。方法报告6例由外伤积液演变成的慢性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演变过程。结果6例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头部外伤后至积液形成的时间2~4周以上,积液至形成慢性血肿的时间自4周~3月,血肿位于单侧额颞4例,双侧额颞2例。临床表现较轻,血肿形成后有明显头痛轻度偏瘫等,手术5例均痊愈。结论积液演变成慢性血肿的发生机理可能为积液使蛛网膜受撕拉而出血或积液不断扩大导致桥静脉撕裂出血。

  • 标签: 头部外伤 硬膜下积液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外伤积液是急性颅脑损伤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病程进展缓慢,无特异性症状,其形成机理解释不一。本院1991年至1996年收治32例外伤积液,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5例,女7例。年龄最小54天,最大79岁,平均年龄41.4岁。均为车祸受伤。枕部着力28例,着力部位不详4例。1.2症状与体征:伤后昏迷18例,昏迷时间5~30分钟。头痛、恶心、呕吐28例,烦

  • 标签: 硬膜下积液 外伤性 蛛网膜 脑萎缩 急性颅脑损伤 脑挫裂伤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积液演变为慢性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演变机理及诊治。方法对27例由外伤积液演变为慢性血肿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27例患者均有外伤史,50岁以上20例,病变在双侧有6例,单侧21例,额颞部15例,颞顸部10例,额颞顶枕部2例,2例行去骨瓣术后出现对侧积液,全部患者演变成CSDH时有不同临床表现,由外伤积液演变为慢性血肿的时间约18~126d,所有患者均经钻颅血肿引流术治愈。结论积液演变为慢性血肿的发生机制可能是不断增多的积液导致桥静脉及蛛网膜粒破裂出血,血液与积液混合,积液中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使出血不止而形成慢性血肿。

  • 标签: 硬膜下积液 慢性硬膜下血肿 颅脑外伤 钻孔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积液转变为慢性血肿的演变机制、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对我科近6年来收治的16例外伤积液转变为慢性血肿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查阅相关的文献报道。结果本组共有外伤积液患者116名,转变为慢性血肿的有16名,这16名患者年龄在51岁至86岁之间,见于额颞顶区,主要以头痛、头晕为临床症状,查颅脑CT诊断明确,3例保守治疗后治愈,13例行钻孔引流术后治愈。结论外伤积液转变为慢性血肿的机制可能是积液使间隙明显增宽,在其间的脑桥静脉在脑部快速运动中发生撕裂,出现慢性渗血,血细胞在积液中溶解导致纤溶亢进,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同时积液使腔提供较大的空间,致使渗血越多而形成慢性血肿。治疗上首选手术治疗,出血量少时可考虑先保守治疗。

  • 标签: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慢性硬膜下血肿 转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逐步减张法(GDD)治疗重型创伤脑损伤(TBI)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 2018年10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重型TBI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5例,女23例;年龄15~68岁,平均38.2岁。38例采用GDD治疗(GDD组):先在血肿较多区域开窗清除血肿,再逐步清除未开窗区域血肿,最后在覆盖脑膜补片后剪开"连接带"并快速关颅。40例采用快速敞开法(FOD)治疗(FOD组)。比较两组术中脑膨出率,术毕当时、24 h、72 h及7 d的颅内压,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患者(除死亡26例外)均获随访3~14个月,平均8个月。GDD组术中均未出现脑膨出,FOD组术中出现脑膨出8例(P<0.05)。术毕当时、24 h、72 h及7 d,GDD组颅内压[(18.4±3.6)mmHg、(20.4±4.0)mmHg、(27.7±4.6)mmHg、(28.3±4.5)mmHg]与FOD组[(19.1±3.4)mmHg、(20.9±3.9)mmHg、(27.0±3.5)mmHg、(27.6±3.4)mmH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率比较[GDD组16%(6/38),FOD组(除术中脑膨出8例)16%(5/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GOS评分比较,GDD组良好率[61%(23/28)]较FOD组[28%(11/40)]高,GDD组病死率[21%(8/38)]较FOD组[45%(18/40)]低(P<0.05);中重残及植物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型TBI患者,相对于FOD,GDD治疗可更有效降低术中脑膨出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和降低病死率更有优势。

  • 标签: 颅脑损伤 脑膜膨出 硬膜 减张治疗
  • 简介:创伤脊髓损伤(traumaticspinalcordinjury,TSCI)多见于交通事故、砸伤、摔伤、运动损伤等,由直接作用于脊柱或脊髓的机械损害所致,可导致全身多器官、系统长期的功能紊乱,甚至永久的功能改变,如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致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在全球呈现高发生率与高致残率。

  • 标签: 脊髓损伤 病理过程 减压术 外科 治疗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急性血肿并发急性积液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策略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16例亚急性血肿并发急性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急性血肿患者经保守治疗7-10天后并发急性积液,加重病情,脑疝形成,立即手术治疗,术后第3~6天头部CT扫描,15例显示血肿无复发、血肿与积液大部清除,骨瓣无移位。1例出现迟发性脑干出血并再次行脑室外引流术。出院时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15例,死亡1例。结论对于保守治疗的急性血肿在7-10天左右可并发急性积液,从而加重病情。患者只要手术及时,手术效果一般都良好。亚急性血肿并发急性积液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肿性质、患者年龄等多因素有关。

  • 标签: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急性硬膜下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前囟穿刺脑膜置管治疗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的分析8例经前囟穿刺脑膜置管治疗积液的临床资料对穿刺的方法、抽吸积液量、注入药物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6例顺利出院,1例死亡,1例转院,未出现意外。结论经前囟穿刺脑膜置管,具有操作简单,护理简单,治疗有效,并发症少,对治疗积液有效的技术。

  • 标签: 经前囟穿刺硬脑膜下置管 硬膜下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积液手术与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诊断为外伤积液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治疗类型分为2组,50例手术组和50例保守组。对比(1)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积液量、积液最大厚度、颅内压。(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积液改变情况。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积液量、积液最大厚度、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积液量、积液最大厚度、颅内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治疗后积液均完全消失,对照组治疗后20例患者积液消失、18例患者积液减少,有12例患者积液未改变;研究组和对照组积液清除有效率分别为100%(50/50)、76%(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外伤积液发生后,采取手术治疗更能在短期内消除患者积液量,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外伤 硬膜下积液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积液转化为慢性血肿的机理、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3例外伤积液演变为慢性血肿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结果本组3例慢性血肿的发生率占外伤积液总患者例数的7.1%;患者积液现象转化为血肿的时间段为病情发生后的3个月,3例患者均通过钻孔引流的方式治愈出院。结论老年人发生外伤积液现象是引发慢性血肿的主要因素,钻孔引流法治疗此类患者疗效显著。

  • 标签: 老年人(大于60岁) 颅脑损伤 硬膜下积液 慢性硬膜下血肿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