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非那雄胺联合盐酸特拉唑嗪治疗前列增生合并前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08例前列增生合并前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非那雄胺联合盐酸特拉唑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IPSS降低量和MFR增加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IPSS降低量和MFR增加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非那雄胺联合盐酸特拉唑嗪治疗前列增生合并前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非那雄胺 盐酸特拉唑嗪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 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患者中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 将 2018 年 2 月至 2018 年 10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 患者中的 114 例,经电脑随机法分组为观察组( 57 例)以及对照组( 57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中患者接受 前列摘除手术治疗 。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差异。 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效率显著比对照组要高( P<0.05 )。 结论 临床上针对 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患者采取 前列摘除手术治疗 效果较药物疗法更显著,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摘除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患者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患者5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再在同时期收治的前列增生患者中选取5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并发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从而评价手术方法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并发的发生率为26.0%(13/50),发生膀胱收缩的患者有6例,发生剥离困难的患者有7例,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并发的发生概率为12.0%(6/50),其中发生膀胱收缩的患者有2例,发生剥离困难的患者有4例,观察组的术中并发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的发生率为34.0%(17/50),发生继发性出血的患者有9例,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有4例,发生排尿困难的患者有4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的发生率为14.0%(7/50),发生继发性出血的患者有4例,发生排尿困难的患者有3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并发的发生率高于单纯前列增生患者,所以,需要对前类患者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降低并发的发生率。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慢性前列腺炎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37例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患者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效果显著,通常没有严重的并发出现。结论对于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患者,治疗采用药物和手术相结合,术前口服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和抗生素,术中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术后以胆碱能受体阻滞剂预防膀胱痉挛,做到安全、有效。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慢性前列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患者经外科手术治疗方案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行经尿道前列气化电切术,对照组行开放性前列切除术,结果两组术前IPSS评分、最大尿流量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IPSS评分下降幅度、最大尿流量提高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患者可获得更优应用效果。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慢性前列腺炎 外科手术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应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1年6月-2022年3月作为研究时段,此期间在本院住院手术的120例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统计患者的个人信息后按照双盲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单组设置60名患者。观察组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电切术进行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进行评价确认,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出现了并发症状况,记录所有患者手术后满意状况,评估组间差异,记录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费用、并发、对比手术时间长短。结果:在实验结果中发现观察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来说,等离子电切在时间上略有缩短,但在出血和电切综合以及术后并发,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满意度结果分析,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发生率,对照组更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针对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疗效更优,相较于单极电切来说,等离子电切在时间上略有缩短,但在出血和电切综合以及术后并发等多个方面展现出来的优势明显,值得进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的手术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纳入的60例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二组。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经尿道前列汽化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患者前列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患者前列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汽化电切术效果确切,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慢性前列腺炎 手术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电汽化对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的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68例拟行手术治疗的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的男性患者,依据治疗意愿不同,将选择经尿道前列电汽化术者设为观察组(37例),选择经尿道前列电切术者设为对照组(31例),观察并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24例,有效8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6例;经统计,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49%,高于对照组的77.42%(P<0.05);观察组并发率为5.41%、低于对照组的12.90%(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电汽化是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考虑推广运用。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电汽化 慢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增生(BPH)合并慢性前列(CP)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7例前列增生合并前列的患者行抗生素治疗、前列气化电切(TURP)、物理治疗及手术等综合性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综合治疗方法的应用,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仅15例通过手术治疗,且手术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结论临床中绝大多数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患者通过药物、物理疗法及手术综合治疗能够使绝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控制,延缓病情发展,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症 治疗方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前列增生伴发慢性前列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 将近两年到我院治疗的 52例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将患者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研究两组的临床护理结局。结果 施护后,观察组的临床治愈率、满意率分别是 92.3%和 96.2%,要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 73.1%和 84.6%,有统计学意义( P<0.05)。施护前,两组的 NIH-CPSI症状评分对比相仿( P>0.05),经施护后均出现改善,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 P<0.05)。结论 在前列增生慢性前列患者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取得更显著效果,值得加强普及。

  • 标签: 护理干预 前列腺增生症 慢性前列腺炎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临床手术治疗前列增生+慢性前列的效果。方法:研究于2019.4至2020.5期间对泌尿科住院患者进行选择,患者100例,随机分组,1组内50人,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对照组接受外科开放手术,观察组接受电切术,比较术式疗效。结果:观察组术程用时、术后膀冲、拔尿管等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相比另一组有效率(96%)高,并发率低,P<0.05。结论:前列合并手术治疗方式较多,电切术手术创伤性更小,电切镜经患者尿道置入病灶处,病灶切除率高,并发率更低,术后恢复快。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慢性前列腺炎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手术治疗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的临床价值展开观察、分析。方法:研究期:2019年6月-2021年6月,纳入5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均为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患者,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治疗方案:经尿道前列汽化电切术治疗(观察组,n=25),常规用药治疗(对照组,n=25),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展开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前列症状评分(IPSS)低于对照组患者,最大尿流率(Qmax)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过程中,尿失禁、尿潴留、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4.00%(1/25)低于对照组患者24.00%(6/25),(p<0.05)。结论:针对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患者的治疗,手术治疗方案具有疗效突出,安全性佳的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手术治疗 前列腺增生症 慢性前列腺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的手术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8年7月接收的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患者56例,由确诊先后分组,常规组28例采取药物治疗,实验组28例基于此采取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前列症状改善和并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PSS、NIH-CPSI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IPSS评分、NIH-CPSI评分和并发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的微创手术治疗价值较高,能有效改善患者前列症状,避免和减少排尿障碍等并发的发生,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在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患者中。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慢性前列腺炎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合并前列的良性前列增生的临床特征。方法本文对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患有良性前列增生的16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98例患者合并前列纳入观察组,其余70例单纯良性前列增生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与病程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列体积、PSA水平以及IPSS评分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严重影响着良性前列增生的病情进展,若良性前列增生患者出现前列体积增大、PSA水平及IPSS评分升高现象,可考虑为合并前列,并予以对症治疗。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炎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采用TURP手术治疗的前列增生合并前列症的病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TURP前列增生合并前列症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患者前列感染、白细胞异常、前列液SIgA浓度等均采用Logistic回归方式进行分析是否存在危险因素。结果将术前保留尿管、尿白细胞异常、前列感染、前列液C3浓度等四个因素列入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前列液C3浓度划分为八个等级,结果表明所列入四个因素P值均小于0.05。结论经研究分析后得知,前列增生合并前列症的危险因素和尿路感染、前列感染、激活补体系统存在关系。

  • 标签: 前列腺炎症 前列腺 增生症 补体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良性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150例良性前列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次通过常规检查、前列按摩液细菌培养,以及血清PSA等相关检测,然后给予合并慢性前列者抗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良性前列增生状。结果在本次所选取的150例前列增生患者中,经相关诊断,共发现51例患者合并慢性前列,占34.0%。经前列液细菌培养显示,150例前列增生患者中,18例患者呈阳性反应,占12.0%。经前列液检查,WBC均>10个/HP。其中,7例患者受到大肠埃希菌感染,6例患者受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3例患者受到链球菌感染,1例患者受到肠球菌感染,1例患者受到奇异变形杆菌感染。结论通过良性前列增生采取EPS检查,可对慢性前列作出判断,且便于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最终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的发生率。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慢性前列腺炎 诊断措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手术治疗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采用手术治疗的前列增生合并慢性前列患者72例进行分析,按照双盲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并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指标和临床护理结局。结果:经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价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优质护理,手术,前列腺增生症,慢性前列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轻度前列增生合并前列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水平。 方法:依据入院时间顺序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70例轻度前列增生合并前列患者平均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单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干预,观察组给予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前列症状表现评分、并发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水平。 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前列症状表现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前列症状表现评分(14.4±2.9分)及生活质量评分(10.6±3.5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并发总发生率(2.9%)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为轻度前列增生合并前列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干预的效果较为显著,可明显改善机体前列病症表现,提升生活质量,减少并发发生几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轻度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炎 手术 药物治疗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