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乳淋巴活检相应的改良根治术对乳腺癌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158例位于内侧象限及乳晕周围乳腺癌患者病例,84例未行内乳淋巴活检,74例行内乳淋巴活检,内乳淋巴活检可改变病理分级。结果84例未行内乳前哨淋巴活检的患者中,有16例发生同侧锁骨上、下淋巴转移,15例肺部转移,74例行内乳淋巴活检的病例,其中有转移18例,无转移56例。结论行内乳淋巴活检的病例中发生转移明显低于未做内乳淋巴活检的病人。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内乳淋巴结 改良根治术 淋巴结转移
  • 简介:前哨淋巴(SLN)是否转移能够反映和预测整个淋巴引流区域的肿瘤转移情况,它与肿瘤的诊治和预后密切相关。SLN活检(SLNB)是临床上确定SLN是否转移最准确的方法,而SLNB成功的关键是定位SLN。目前用于定位SLN的方法主要有蓝染料示踪法、放射性核素示踪法、蓝染料联合放射性核素示踪法、间接淋巴造影法、近红外荧光成像法和光声成像法等。本文就SLN的定位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前哨淋巴结定位 放射性核素示踪法 SLNB 淋巴引流区 定位方法 蓝染料
  • 简介:目的分析前哨淋巴(SLN)阳性原发乳腺癌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NSLN)转移的预测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SLN阳性并接受腋窝淋巴清扫术的患者资料。获取的SLN均按示踪剂浓度排序并测量浸润灶大小。对各种临床及病理组织学因素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纳入单因素分析有意义(P〈0.05)的预测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提示NSLN转移与SLN转移率(P〈0.001)、SLN阴性个数(P=0.02)、染色剂浓度最小SLN转移(P=0.02)、SLN最大转移灶大小(P〈0.001)有关。全部SLN转移者NSLN转移可能性较非全部SLN转移者大;随SLN阴性个数增加,NSLN转移率下降;染色剂浓度越大SLN转移机会越大,浓度最小SLN转移者较浓度最小SLN无转移者SLN,其NSLN转移几率更高;最大转移灶〉2mm者出现NSLN转移可能性比SLN最大转移灶≤2mm者大。结论SLN转移率(P〈0.001)、SLN阴性个数(P=0.02)、染色剂浓度最小SLN转移(P=0.02)、SLN最大转移灶大小(P〈0.001)是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

  • 标签: 原发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非前哨淋巴结转移 预测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哨淋巴活检术在对乳腺癌保乳手术中应用的意义及价值。方法该研究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所选患者均为淋巴阴性,不予以腋窝清扫,对所有患者使用保乳手术及腋窝前哨淋巴活检术。结果对28例患者进行随访3年,术后发现患者无上肢麻木感、上肢肿胀以及运动障碍等并发症,全部患者检查未见腋窝肿大淋巴,更无局部复发情况。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使用腋窝前哨淋巴活检术,可以减少并发症,能够替代腋窝清扫术,在临床可建议应用与推广。但随访病例及时间偏少,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手术 亚甲蓝溶液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90例病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90例患者均行亚甲蓝染色法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术后均行HE染色检查并进行病理结果对照;观察指标包括检出成功率、准确度、灵敏度及假阴性率。结果90例患者中,有86例检出前哨淋巴,检出成功率为95.6%,未有患者出现亚甲蓝过敏反应及其它相关并发症。86例术中冰冻检查结果显示,50例为阳性,36例为阴性;前哨淋巴HE染色病理对照结果显示53例为阳性,33例为阴性,准确度为96.5%,灵敏度为94.3%,假阴性率为5.7%。结论亚甲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具有操作简便、经济适用,疗效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亚甲蓝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纳米碳前哨淋巴活检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使用示踪剂的不同分为纳米碳示踪组和美兰示踪组,各83例,手术切除的前哨淋巴和全部腋窝淋巴进行病理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纳米碳作为示踪剂行SLNB时检出率为100%,明显高于美兰示踪组(p<0.05);纳米碳示踪组的准确率为96.4%,美兰示踪组的准确率为95.9%,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纳米碳示踪组的假阴性率为11.1%,明显低于美兰示踪组(p<0.05).结论纳米碳作为示踪剂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活检,检出率明显高于美兰,是临床上较为确切和可靠的示踪方法,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纳米碳;前哨淋巴活检;乳腺癌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13-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临床与病理分析。方法本组46例研究资料均为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将所有患者作为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病理的研究对象。结果7例浸润性小叶癌患者前哨淋巴为阳性,癌转移率58.33%;9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前哨淋巴为阳性,癌转移检出率为30.00%。两组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哨淋巴是乳腺癌癌细胞转移的首站淋巴,所以观察前哨淋巴能够及时掌握腋窝淋巴的转移情况。前哨淋巴呈阴性的患者可以实施前哨淋巴活检术,其能够大幅度降低术后并发症。

  • 标签: 乳腺癌 淋巴结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蓝染色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美蓝染色法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术,之后所有患者行腋窝淋巴清扫术.对前哨淋巴进行术中快速病理冰冻切片检查,在术后对前哨淋巴和非前哨淋巴均进行HE染色病理检查.结果前哨淋巴检出成功率为98%(49/50),对腋窝淋巴预测的准确率为95.9%(47/49);假阴性率10%(2/20);假阳性率为0.结论本文验证了蓝染法前哨淋巴活检的可行性,良好的可视性、实用价值;不产生过敏及皮肤坏死等毒副作用,且无放射性污染.关键词美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术;临床应用Theapplicationresearchofmethylene-bluestaininbreastcancersentinellymphnodebiopsy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andanalysetheclinicalapplicationofmethylene-bluestaininginbreastcancersentinellymphnodebiopsy(SLNB).Methods50breastcancercaseswerechosenbetweenAugust2011andDecember2013inourhospital,andmethylenebluestainingwasusedinSLNBofbreastcancer.Sentinellymphnodeswasperformedintraoperativefrozensectionexamination.Thenallpatientswereperformedaxillarylymphnodesdissection,andHEstainingwasperformedfortheSLNandnonsentinellymphnode(nSLN)aftersurgery.ResultsThedetectionrateofSLNis98%(49/50).Thepredictionaccuracyofaxillarylymphnodeis95.9%(47/49).Thefalsenegativerateis10%(2/20),andthefalsepositiverateis0.ConclusionOurresearchprovemethGylene-Kebyluweosrtdasininghasfeasibility,visibility,andnosideeffectssuchasallergies,skinnecrosis,andradioactivepollutioninSLNB.Methylene-bluestaining;Breastcancer;Sentinellymphnodebiopsy;clinicalapplication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28-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保乳手术中,应用前哨淋巴活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早期乳腺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在保乳手术中加入前哨淋巴活检术,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2组患者均接受辅助放射治疗、内分泌综合治疗以及化疗。通过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复发率以及美容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手术出血量、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优良率为100%,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优良率(78.05%)。结论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中加入前哨淋巴活检术,能够检查出腋窝淋巴阴性患者,缩小手术范围。避免腋窝淋巴清扫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并且缩短手术时间与拔管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保乳手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哨淋巴(SLN)对早期宫颈癌淋巴转移的预测及对淋巴微转移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80例,其中50例患者利用蓝色染料示踪法进行SLN识别,30例患者利用放射性核素和蓝色染料联合法来对SLN进行识别和定位,对SLN进行抗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联合法SLN的检出率、灵敏性均为100%,假阴性率则为0;检出SLN102枚,单一HE染色没有转移,免疫组化抗角蛋白阳性,检出微转移1例;染料法SLN检出率为90.0(45/50),假阴性率为38.5%(5/13),灵敏性为61.5%(8/13),准确性为95.6%(43/45)。结论SLN能有效预测宫颈癌盆腔淋巴转移。联合法识别的灵敏性较高。给予抗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能让转移淋巴诊断准确性得到有效提升。

  • 标签: 前哨淋巴结 早期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预测 淋巴结微转移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病变徒手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与关键技术。方法:2011年3月—2013年3月对42例不明原因颈部淋巴增大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应用18G或16G组织切割针经皮徒手技术活检。穿刺靶淋巴大小为1.0cm×0.6cm~8.6cm×5.0cm,每例穿刺2~5针。所取组织条能满足病理学定性诊断要求视为取材成功。结果:39例(92.9%)所取组织量能满足病理定性诊断要求。穿刺组织病理学结果:淋巴恶性病变12例(28.6%,其中转移性癌7例、恶性淋巴瘤5例);良性病变26例(61.9%,其中淋巴结核14例、反应性增生5例、慢性肉芽肿性炎4例、组织坏死性淋巴炎3例);性质不确定1例(2.4%)。结论: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徒手活检技术具有实时监视、精准、灵活、微创等优点,在颈部淋巴增大的定性诊断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穿刺活检 淋巴结 徒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淋巴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定位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其中淋巴显像法检测出111例,检出率为86.72%,而蓝染法检测出107例,检出率为83.59%,联合法检测出123例,检出率为96.09%,联合法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蓝染法和淋巴显像法,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检查时,淋巴显像和蓝染法都能准确的定位和识别前哨淋巴,所以运用联合检测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检出率,为临床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准确依据。

  • 标签: 淋巴结显像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蓝染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碳和亚甲蓝染色法行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的成功率;方法以2010年2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97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组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应用亚甲蓝示踪剂,对照组应用纳米炭;观察两组患者活检的检出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及准确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检出率90%(54/60)、准确率90%(54/60)、灵敏度93.5%(43/46)、假阴性率6.5%(3/46)、假阳性率为0,对照组检出率为91.8%(34/37)、准确率86.5%(32/37)、灵敏度92.3%(24/26)、假阴性率7.7%(2/26)、假阳性率为0,两组间相应各项的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纳米碳和亚甲蓝染色法行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的成功率无明显差异,效果均很理想.关键词纳米炭;亚甲蓝;前哨淋巴;活检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05-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声弹性成像在检测皮肤黑素瘤前哨淋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皮肤黑素瘤患者的可疑前哨淋巴入组,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及声弹性成像检查,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结果:最终入组淋巴54枚,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6枚为受侵淋巴、38枚为非受侵淋巴。常规超声诊断受侵淋巴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56.3%、65.8%及63.0%。声弹性成像诊断受侵淋巴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75.0%、84.2%及81.5%。常规超声联合声弹性成像诊断受侵淋巴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1.3%、86.8%及85.2%。声弹性成像对受侵淋巴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P<0.05),与普通超声联合使用后声弹性成像的诊断能力进一步提高,特异度及准确率均显著高于普通超声(P<0.05)。结论:声弹性成像可为皮肤黑素瘤患者前哨淋巴的检测提供更多有用的诊断信息。

  • 标签: 淋巴结 声弹性成像 黑素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浅表肿大淋巴诊断的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超声造影诊断乳癌前哨淋巴(sentinellymphnode,SLN)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筛选乳腺癌手术患者60例,分别行经皮、经乳晕周围皮下超声造影,最后以美兰染色为诊断金标准,评价两种注射诊断效用。结果经肿瘤周围皮下注射与经乳晕周围皮下注射成功率、发现转移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肿瘤周围皮下注射与经乳晕周围皮下注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超声造影诊断SLN效用较高,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均在90%以上,肿瘤周围或乳晕周围皮下注射均可满足需要。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经皮超声造影的方法检测兔VX2乳腺癌前哨淋巴的引流路径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实验选取的20只实验兔全部用接种肿瘤的方法建立动物模型(VX2乳腺癌转移淋巴),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给予SonoVue,通过超声造影显示乳腺癌前哨淋巴造影增强的图像。结果20只建立动物模型的实验兔检测结果为超声造影检测最终检出34个乳腺癌前哨淋巴,包括12个回声增强均匀的和22个回声增强不均匀或是部分有充盈缺损的。病理切片检查的结果是38个乳腺癌前哨淋巴中染色为阳性的有24个,超声造影检出阳性的是21个。结论采用经皮超声造影的方法检测兔VX2乳腺癌前哨淋巴的引流路径明显准确,且此法检出率高,敏感性强,具有较强的优势,是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的方法。

  • 标签: 超声造影 实验兔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染色 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肠系膜淋巴炎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1月到2014年10月收治的共80例肠系膜淋巴炎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分析观察诊断结果。结果80例儿童患者的声像图显示,所有患者腹腔中都可以观察到肿大淋巴(大于两枚),淋巴的最大切面长轴径和短轴径的范围分别为10~25mm和5~12mm,纵横轴长度之比(长轴径/短轴径)大于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中能够观测到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测能够有效的检测出儿童肠系膜淋巴炎,在临床检测中应用非常广泛,具有诊断准确、检出率高的优势,能够为病因分析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准确的依据,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儿童 肠系膜淋巴结炎 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