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脓骨髓的CT表现,加深认识。方法搜集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15例化脓骨髓患者的CT资料,并结合病理学知识深入分析。结果急性化脓骨髓6例,慢性化脓骨髓9例。其中发生于股骨8例,脊椎骨3例,指骨3例,胫骨1例。急性化脓骨髓CT表现主要包括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膜下脓肿,骨髓腔内密度增高;慢性化脓骨髓CT表现主要包括骨皮质增厚,骨密度增高,骨质破坏,骨髓腔变窄,片状死骨。结论急、慢性化脓骨髓的CT表现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容易诊断。

  • 标签: 化脓性骨髓炎 X线 体层扫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化脓骨髓术后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骨髓手术的40例急性骨髓病患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参与研究的病患平均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康复护理的分析组,对两组病患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康复优良率进行对比。结果:分析组病患经过康复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低,两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和对比意义(P

  • 标签: 康复护理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脓骨髓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化脓骨髓的患者20例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例化脓骨髓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之后顺利完成,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于急性化脓骨髓的临床一般护理、手术前后护理及心理护理,提高其治疗效果。

  • 标签: 化脓性骨髓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11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急性化脓骨髓X线、CT及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的分析。方法对2006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化脓骨髓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结果急性化脓骨髓在X线平片、CT及MRI检查中,均有特异性的软组织、骨膜及骨的改变,对该病早期诊断和评价临床疗效有较大参考价值。结论X线平片、CT及MRI等影像学诊断急性化脓骨髓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急性 化脓性骨髓炎 影像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慢性化脓骨髓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化脓骨髓患者22例,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经我院的精心治疗,22例患者全部骨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骨髓病灶情况和部位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可有效治疗骨髓

  • 标签: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化脓骨髓置管冲洗引流护理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到2019年3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急性化脓骨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急性化脓骨髓置管冲洗引流疗法,用中心负压吸引器与引流管相连,及时引流出吸引液避免引流液上行逆行感染,同时使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处理,避免病原体感染。治疗后调查统计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置管冲洗引流,干预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效果显著。结论对急性化脓骨髓置管冲洗引流护理,并且同时使用抗生素配合治疗,不仅能够顺利将患者体内的化脓液体引流出,同时可以消除细菌,避免患者临床感染,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置管冲洗引流 总有效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化脓颌骨骨髓临床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为以后化脓颌骨骨髓临床治疗提供一些建议。方法:本文选取 2015年 1月 -12月在我院就诊的化脓颌骨骨髓患者 40例,其中急性颌骨骨髓患者 6例,慢性颌骨骨髓患者 34例,为 6位急性颌骨骨髓患者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及补液的方法为其治疗,对 34例有大块死骨形成致长期不愈的慢性颌骨骨髓患者则采用手术方法,去除死骨,刮除窦道。每例患者痊愈后对病灶牙予以拔除,并为患者拍摄 X片作为记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出现的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目前均已治愈出院,但是其中 1例患者术后复发, 2次手术后痊愈。结论:清除感染,消除致病细菌以及外科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及时行清除病灶及死骨摘除手术对本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临床治疗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化脓骨髓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数据。方法:100例患者参与,均患化脓骨髓,对所有病例开展培养、药敏试验,记录细菌培养结果。结果:100例标本中,阳性标本89例,占比89.00%,阴性标本11例,占比11.00%,最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9例,占比43.82%,第二是铜绿色假单胞菌14例,占比15.73%。药敏试验结果:敏感率从高到低分别是:丁胺卡那霉素敏感率76.40%、环丙沙星敏感率62.92%、青霉素11.24%。结论:化脓骨髓容易滋生很多细菌,需培养细菌,分析致病菌,开展药敏试验,结合药敏试验数据合理选择抗生素搭配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化脓性骨髓炎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临床上,化脓颌骨骨髓是口腔颌面部比较常见的疾病,传统治疗方案为抗及手术摘除死骨,其治疗周期长,花费较大,还可能会出现软组织和骨组织的缺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上应及早解决的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化脓骨髓的中西医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慢性化脓骨髓患者12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结果中医疗效优于西医疗效。结论中西医治疗慢性骨髓各有特色,中医疗效更佳,最好中西医结合,互补不足,提高疗效。

  • 标签: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治疗 西医 中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骨髓患儿脓液中的病原菌分离情况及耐药特征。方法对2011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1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住院的急性化脓骨髓患儿进行回顾研究,收集患儿的骨膜下脓液或骨髓液培养结果,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均采用梅里埃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Vitek。结果(1)共纳入104例患儿,60例(57.7%)为男性。65例(62.5%)患儿中分离出病原菌66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3株(51.0%)、大肠埃希菌3株(2.9%)、铜绿假单胞菌2株(1.9%)、肺炎链球菌2株(1.9%)、人苍白杆菌2株(1.9%)和其他细菌4株(3.8%)。39例(37.5%)脓液未培养到致病菌。⑵在病原菌阳性的患儿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81.5%,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3.4%。金葡菌阳性患儿年龄明显大于非金葡菌感染者(P=0.028),体重明显高于非金葡菌阳性者(P=0.040),且金葡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骨髓具有更高的C-反应蛋白水平(P=0.038)。⑶5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结果显示100%的菌株对青霉素耐药,且仅56.6%的菌株对苯唑西林敏感。菌株对复方磺胺甲恶唑、四环素、克林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1.3%、30.2%、67.9%、69.8%。菌株对呋喃妥因的敏感率为90.2%。所有的菌株对奎奴普汀/达福普汀、利奈唑胺、利福平、替加环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和万古霉素敏感。69.8%菌株为耐三种及三种以上不同种类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菌。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儿童急性化脓骨髓最常见的病原菌,其对苯唑西林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提示临床上经验静脉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急性骨髓患儿时,传统药物苯唑西林、克林霉素不宜作为首选药物。另外尚有39例(37.5%)脓液培养未检测到病原菌,其病原学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儿童 骨髓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MRI和X线于急性化脓骨髓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6年7月诊断的急性化脓骨髓患者90例,分别对其进行X线和MRI诊断,将诊断结果进行分类整理分析。结果常规X线检查90例患者均显示阴性正常;而MRI检查常规序列检查T1加权像显示等信号或者稍低信号,T2加权像显示不规则改变的信号(大部分为等信号或者高信号),低信号的骨皮质边缘可见稍高条状信号;STIR序列下检查显示片状不规则高信号,范围明显于常规序列,软组织病变为模糊片状,骨膜显示为条状高信号;X线灵敏度为38.89%,MRI灵敏度为82.22%,两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统计X线检查花费为(160.1±28.6)元,MRI检查花费为(768.21±108.1)元,MRI检查花费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能有效显示急性骨髓患者软组织及骨髓病变,有利于急性骨髓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但检查费用相对较高。

  • 标签: MRI X线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化脓骨髓通过CT与MRI诊断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性化脓骨髓患者,均通过CT与MRI诊断,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效果差异。结果在诊断准确上,CT为67.5%,MRI为95%,两组差异显著,p<0.05;在诊断满意度上,CT为60%,MRI为92.5%,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化脓骨髓诊断上,MRI诊断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

  • 标签: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CT MRI 诊断效果
  • 简介:本文通过回顾性病例研究报道采用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治疗药物不敏感型化脓椎体骨髓(PVO)的结果。治疗时对颈椎、胸椎和腰椎采用前路/后路清创术且使用器械固定融合脊柱。在2003~2005年间,共有14例PVO患者进行了脊柱360°融合,

  • 标签: 脊柱骨髓炎 治疗药物 化脓性 BMP-2 骨形态发生蛋白 病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