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这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其实可以帮助我们思索硬与软的辩证关系。过去,我们想象中的金融系统是强大无比、坚不可摧的,没想到,一次危机就证实了它貌似强大,其实不堪一击。相反,那些看起来柔软的事物,有时却能焕发出极为强大的力量。

  • 标签: 文化 金融危机 金融系统
  • 简介:尽管全球经济仍然存在隐忧,但随着最坏时刻的过去,政府和私人投资者的视线逐渐转到对危机后经济的观察,“后危机”的用语开始流行。

  • 标签: 全球经济 私人投资者 危机时代 金融机构
  • 简介:从表面上看,目前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确陷入了两难境地:继续扩张性政策,可能会进一步助长通胀预期,并引发一系列新风险;如果贸然转向紧缩性政策,难免会伤及并不牢固的经济增长基础。下一步何去何从,如何在保持刺激经济政策与抑制资产价格泡沫间保持一个适度的平衡,成了让政策制定者头疼的问题。

  • 标签: 扩张性政策 平衡 宏观经济政策 资产价格泡沫 政策制定者 经济增长
  • 简介:我们知道,世界经济运行是周期性波动的——从扩张到繁荣,再到紧缩,乃至衰退,而企业有效防御经济风暴并在经济复苏后成功崛起的能力,往往取决于它对客户、人才、流程、产品以及营利能力的管理水平。

  • 标签: 后危机时代 企业 清晰 经济运行 营利能力 周期性波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刚开始我们以为市场竞争就是市场竞争,自由的和光明正大的,现在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而是基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遏制,它是一个整合的博弈,是意识形态、文化、政治、军事整合的博弈,他们(欧美)思考和我们的思考不一样,他们的大集团布局看到的是10-20年之后的变化,他们搞垮苏联,谋局几十年,不费一枪一弹,他们为什么要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家搞垮,是因为他们天生恐惧共产主义的理论,担心他们积累的财富被分掉。所以他们整体布局,遏制中国发展成为顺理成章。

  • 标签: 经济博弈 后危机时代 政治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市场竞争 共产主义
  • 简介:爆发于2008年下半年的全球金融风暴,不但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也使得企业投资风险提高及资金调度紧缩,甚至造成关厂,因此企业对国内外投资都停止或延缓,虽然部分企业认为不景气是投资的好时机而增加投资,但毕竟只是少数,各国的整体投资仍然是大幅减少,不仅本国的投资减少,来自国外的直接投资(FDI)也明显衰退。

  • 标签: 投资分析 后危机时代 企业投资风险 东亚 全球金融风暴 2008年
  • 简介:本文在全球化金融危机背景下、提出汉语民族话语权问题,深刻揭示英语全球化与尴尬的汉语教育、汉语科技话语权以及网络汉语权所面临的空前危机。纵观世界各个民族语言的兴衰更替历史,阐述了汉语母语教育权与汉语话语权对国家与民族的巨大影响,提出应把汉语母语话语权放至与国家、民族主权以及政治、经济自主权等同等重要的地位,应大力加强全民汉语母语教育、全面提升汉语母语话语权地位。

  • 标签: 后危机 话语权 国家战略
  • 简介:次贷危机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尤其受到关注。在当前美元仍处于国际货币体系核心地位的形势下,世界各国亟需在现有金融框架下积极探索引人制衡美元的新机制。对国际货币体系加以控制和改善,符合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利益。

  • 标签: 美元 浮动汇率 储蓄率
  • 简介:危机地方科技立法的创新对地方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地方科技立法进程和规制模式存在差异,地方特色、保障性、监督机制及科研成果界定机制普遍匮乏。各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细化和完善国家科技立法;加强科技法规的创新力度,明确低碳经济在科技制度中的地位;注意地方科技立法的区域特色,突出与本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结合。

  • 标签: 后危机时代 低碳经济 地方科技 立法创新
  • 简介:摘要自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以来,一场爆发于美国短期信贷市场,继而蔓延到房市、股市、债市、汇市、期市的金融危机正席卷全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日趋明显,直接或间接造成一些外向型企业倒闭或裁员,大批农民工返乡。开放型经济并不发达的湖南为化危为机,提出了“弯道超车”的发展理念,积极参与泛珠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取得了较好效果。

  • 标签: 后危机 泛珠合作 湖南
  • 简介:台商投资大陆范围更广部分台企携巨资回流美林全球财富管理与凯捷顾问公司发表的报告说,受金融危机影响,截至2008年底,台湾"富人"减少18%,降至5.8万人,财富总值下降24.8%,缩减至1760亿美元。在2009年5月台北举行的″2009金融海啸高峰论坛″上,台湾多位经济界人士在提出应对金融海啸策略时,

  • 标签: 后危机时代 台港澳 备战 华商 财富管理 金融海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尤其是对世界与中国的就业造成巨大冲击。中国政府通过4万亿的一揽子宏观经济调控与就业政策,实现了中国经济"V"字恢复,积极化解了巨大的就业冲击。经济企稳向好、平稳恢复的趋势渐为明朗,后危机的中国就业问题再度成为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宏观经济问题。分析和研究后危机中国就业的经济阶段、性质与特征,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已是一个迫切而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 标签: 后危机时代 就业 特征 战略
  • 简介:爆发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仅对世界各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破坏,而且对其政治、文化以至整个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后危机,金融危机的破坏性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失,西方社会以至整个世界都在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时期。与这种调整相适应,思想观念也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期”。金融危机在更深的层面上既是一场思想文化危机,也是资本主义现代性内在矛盾的一次总爆发,还是一场价值观的危机

  • 标签: 后危机时代 文化矛盾 价值重构 金融危机 2008年 社会生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中国奶业发展史上最为羞耻最大的事件。莫过于是发生在2008年的三鹿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若以此丑闻作为分水岭来划分近期的中国奶业发展阶段的话,我们将2008年9月之后称之为中国奶业发展的后危机

  • 标签: 中国奶业 三聚氰胺 发展史 分水岭 事件 鹿
  • 简介:中印两国货币合作进程已开启,但进展缓慢。尽管中印两国存在进一步推进货币合作的可能性,但目前深入推进中印货币合作的条件尚不具备,并且还面临系列制约性因素。为此,从近期看中国应以中印货币合作的现有成果为依托,进一步强化中印两国的经济、货币联系;加强中印之间的信息交流,求同存异,增强互信,为中印货币合作的深入推进创造条件。

  • 标签: 中国 印度 货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