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危重进行预防压疮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2月 -2019年 2月我院收治的 50例危重,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 25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压疮预防护理,观察两组压疮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危重中加强压疮预防护理,可降低危重压疮发生率,提升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危重新生儿 压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 PICC护理中水胶体敷料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我科 2016年 4月 -2019年 3月时间段内诊治的 50例危重,以随机分配的方式纳入甲组 25例、乙组 25例。即甲组为 PICC常规护理,乙组在甲组基础上使用水胶体敷料护理,比较各组护理效果。结果:甲组皮肤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32.00%,乙组则为 8.00%,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0.05)。乙组机械性静脉炎总发生率为 4.00%、 PICC置管时间为( 24.11±2.73) d,甲组则为 24.00%和( 17.10±1.93) d,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0.05)。结论:于危重 PICC护理期间,水胶体敷料的选择不仅可减少患儿皮肤并发症率,还可预防静脉炎,可推广。

  • 标签: 危重新生儿 PICC护理 水胶体敷料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干预对预防危重肠内营养误吸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接受肠内影响的危重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采用预见性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误吸率与病死率,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患儿误吸率与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P<0.05),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明显高于观察组患儿(P<0.05)。结论针对危重采用预见性干预效果十分理想,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干预预防危重新生儿肠内营养误吸效果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围术期护理在新生危重先天性心脏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对新生手术状况造成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68例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对所有新生患儿进行分组,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4。对两组患儿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包含常规护理(对照组)和优质围术期护理(实验组)。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出院时间以及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儿的出院时间、手术时间等指标和实验组相比明显更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围术期护理应用于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中,不仅可以促进患儿尽快的恢复,还能够配合手术的开展,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和新生住院时间,能够有助于缩短患儿的心功能改善时间与治疗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围术期护理 危重先天性心脏病 临床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护理人员对于新生护理的水平,有效预防新生常见疾病。方法:提出几点新生护理的改进措施,针对新生的几个常见疾病进行预防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结论:为新生和家长营造出安全、良好、舒适的哺育环境,促进新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引入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的新生早期基本保健技术,探讨适合我国的新生早期基本保健服务模式,降低新生死亡率、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新生健康。方法采用临床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实验组按照新生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对2000例新生进行护理和保健,对照组采用传统新生保健模式对2000例新生进行护理和保健,观察新生Apgar评分、母乳喂养、脐带炎症及脱落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新生早期基本保健组与传统保健组相比,新生Apgar低评分率、脐带感染率更低,脐带脱落时间更短,新生第一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更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早期基本保健模式操作方便简单,值得在其他地区推广。

  • 标签: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 体温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新生早期基本保健在新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改善新生健康状况提供有效的证据。方法120例健康足月新生,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新生早期基本保健,对照组采用传统新生护理。比较两组新生体温变化、体重增长、睡眠时间浮动、纯母乳喂养率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体温变化、体重增长、睡眠时间浮动及纯母乳喂养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早期基本保健可以有效保持新生体温与睡眠时间的稳定,促进体重的增加,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维护新生的健康,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 体温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早期初级保健在新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为改善新生的健康状况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方法】将 70例新生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5例。观察组接受早期新生基本卫生保健,而对照组接受传统新生卫生保健。比较两组的新生体温变化,体重增加,睡眠时间波动父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体温,体重增加,睡眠时间波动和父母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父母的护理满意度为 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早期新生护理可有效维持新生体温和睡眠时间的稳定性,促进体重增加和护理满意度,并保持值得推广的新生的健康。

  • 标签: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 护理中 应用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危重新生出诊院前转运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 方法 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及实时记录, 选取 我院急诊科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一年内出诊转运 共 52 例危重新生 转运前、转运中病情观察、急救措施、 护理 方法 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通过细致 及正确 的急救 与 护理 方法 成功将 52 例危重新生 安全 转送回医院,无一例在途中因 病情观察、 急救护理 措施落实 不到位而死亡。 结论 实施正确的急救护理 方法、转运前急救物品、仪器准备充足齐全,转运医护人员有丰富的急救技术与经验,并具备有高度的责任心及应变能力,有利于防止危重并发症发生及预后的影响,大大降低 院前转运 风险,不断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 。

  • 标签: 危重 症 新生儿 院前出诊 急诊转运 急救护理
  • 作者: 刘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四川眉山620010)【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78-021新生儿泪囊炎新生儿泪道炎症是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新生儿泪道炎症是什么,所以一旦宝宝患上这种疾病就担心了。那么,什么是新生儿泪炎?事实上,新生儿泪腺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眼疾病。新生儿泪囊炎可分为急性泪囊炎和慢性泪囊炎两类,其中慢性泪囊炎较常见。新生儿泪道炎症的原因很多,如原发性泪道炎、沙眼性泪道炎、继发性泪道炎、结核性泪道炎等。慢性泪囊炎可并发泪囊脓肿,其特征是眼角肿胀、肿块,新生儿皮肤很薄。反复的泪囊脓肿会导致局部皮肤破裂,形成泪囊瘘,不仅会形成永久性疤痕。更严重的是,它会对婴儿的泪道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新生儿鼻泪管出口有一层膜,在大多数新生儿流泪时,膜会自动破裂(通常在出生后3至4周),然后泪道开始开放。2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可发生在分娩前、分娩中或分娩后,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弥漫性肺损伤和非典型临床表现为特征。大多数新生儿肺炎是由产后感染引起的,称为迟发性肺炎。主要通过与新生儿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后的液滴传染给新生儿。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呼吸窘迫,甚至窒息,严重的病例会因缺氧造成脑损伤,一旦确诊,留下永久性后遗症。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并及时协助氧气治疗和气道治疗,纠正缺氧和电解质紊乱,避免其他并发症。肺炎双球菌,又称肺炎链球菌,是细菌的先锋,通常成对排列直径为0.5至1.5微米。肺炎双球菌是双球菌的一个属,为化脓性革兰氏阳性菌,但老菌常表现阴性反应。在体内形成囊,人工培养后囊逐渐消失,菌落由光滑型变为粗糙型。肺炎双球菌是一种化脓性革兰氏阳性细菌,圆形或披针形,无孢子,无鞭毛。肺炎双球菌兼性厌氧菌,常生活在正常人的鼻咽腔,多数不致病,只有部分致病,引起肺叶肺炎、腹膜炎、胸膜炎、中耳炎、乳突炎和败血症。在显微镜下,肺炎双球菌可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作为抗生素治疗肺炎双球菌感染的眼部疾病,对其十分敏感。脐带是母亲向胎儿提供营养和胎儿排泄物的通道。胎儿出生后,医护人员将脐带结扎,切断脐带,脐带残端将逐渐变干变薄,慢慢变黑。一般来说,脐带在出生后3至7天脱落。脐带前后,如果消毒处理不严格,护理不当,容易造成细菌污染,引起脐带发炎。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新生转入新生室住院治疗的危险因素,降低剖宫产术后新生住院率,减少新生医院感染发生机会。方法收集2016年8月1日—2017年5月30日期间我院502例剖宫产产妇术前、术中、术后相关危险因素,对比分析剖宫产术后新生不同去向与母亲术前、术中、术后相关危险因素关系。结果剖宫产502名新生中有58名新生因疾病入住新生室。术前孕周大小、母亲是否存在感染,术中羊水清洁度、羊水微生物培养结果,术后母亲是否发生感染与新生入住新生室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入住新生室患儿中新生高胆红素血症占67.24%,新生肺炎和败血症占15.52%,早产儿占10.34%,低血糖占3.45%,ABO溶血占1.72%。结论剖宫产术后新生住院受多因素影响,除自身免疫系统变化引起的疾病变化外,低孕周、母亲是否存在感染与新生住院密切相关。

  • 标签: 剖宫产 新生儿 新生儿室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