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内淋巴的MRI特点,旨在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内淋巴MRI表现,总结病灶的MRI影像学特点。结果11例中8例为单,3例为多发,共14个病灶,病灶靠近中线区或脑表面,其中多发病灶侵及额顶叶白质、胼胝体及基底节区;T1WI呈低或等信号9例,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10例,1例出现坏死及出血,7例病灶周围无明显水肿,2例出现经度水肿,2例明显水肿;增强扫描呈显著团块状或结节状强化,环状强化2例,1例为斑片状强化。结论脑内原发性淋巴多位于大脑深部,明显强化,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但由于其影像表现复杂多样且发病率低,因此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对其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淋巴瘤 脑内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淋巴(PTL)的临床特征及其两种主要病理亚型之间临床表现和生存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1年1月至2022年1月确诊的52例PTL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种主要病理亚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DLBCL)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MALT)]的临床特征和生存情况。结果52例PTL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40例;年龄34~83岁,中位年龄65岁。患者就诊时均表现为颈前肿物。MALT 12例(23.1%),DLBCL 37例(71.2%)(其中双/三表达淋巴5例),B细胞淋巴(不能分类)2例(3.8%),滤泡淋巴(FL)1例(1.9%)。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的MALT和DLBCL患者比例比较[66.7%(8/12)比94.6%(3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5)。MALT与DLBCL患者3年OS率分别为90.9%、73.9%,两组患者的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P=0.024)。结论PTL病理亚型与患者预后相关。

  • 标签: 淋巴瘤 甲状腺肿瘤 预后 临床特征 生存分析
  • 简介:恶性淋巴为一全身性疾病,好发于淋巴结,淋巴结以外器官发病率低,其中以消化道、肺等部位相对多见。乳腺恶性淋巴(breastprimarymalignantlymphoma,BPML)极少见,仅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53%,占恶性淋巴的0.38%~0.70%[1-2]。BPML的病因尚不明确,且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均没有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了8例BPML的临床资料、检查结果和治疗措施,供临床参考。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瘤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回顾延髓淋巴的非典型影像表现复习、归纳总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的MRI特征,提升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的认识,以提高对该病的术前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2021年01月14日在黔南州人民医院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为延髓弥漫大B细胞淋巴1例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患者临床症状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除了延髓区域受累外无其他脏器受累,其他部位无淋巴结肿大,无化疗及免疫缺陷等病史。MRI见延髓左后背侧见斑块影,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T2FLAIR显示较明显,呈稍高信号,累及局部发出的舌下神经,相邻近端增粗,信号改变与区相仿,弥散不受限,增强呈明显强化,周未见水肿带,占位效应不重,MRS提示:脑干左侧旁占位性病变实质部分多体素波谱显示中心区:Cho明显增高,NAA及Cr峰减低,Cho/Cr峰值比=4.27,Cho/NAA峰值=3.7,Cr峰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滤泡性淋巴(FL)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胆囊淋巴的认知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例胆囊FL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68岁女性,因上腹部不适,行腹部CT示胆囊病变,考虑胆囊癌可能,肝脏多发囊肿,行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非霍奇金淋巴,B细胞性,FL,无治疗指征,进行临床观察随访。4个月后行骨髓涂片、骨髓活组织检查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均未见异常,行PET-CT检查示双肺多发结节影,代谢增高,淋巴浸润,余未见明显异常。根据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世界卫生组织分类标准(2016版)诊断为FL 3a Ⅳ期,无治疗指征,继续进行临床观察随访。至2021年8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胆囊FL临床上较罕见,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诊断依靠病理活组织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早期行胆囊切除术,密切随访可获得良好预后。

  • 标签: 胆囊 淋巴瘤,滤泡型 治疗结果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淋巴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22例胃原发性淋巴的CT图像信息,由两位主治以上医师进行诊断,其结果与胃镜下活检及术后病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1例CT术前诊断为淋巴,1例CT术前误诊为胃癌;螺旋CT在胃淋巴中诊断正确率约95.5%;22例胃淋巴病理结果如下,其中12例为弥漫性B细胞性,5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2例为T细胞性淋巴,3例为滤泡性淋巴。结论螺旋CT可准确诊断胃原发性淋巴

  • 标签: 螺旋CT 胃原发淋巴瘤 胃肿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胃肠道是发生结外淋巴最常见的部位。原发性胃肠道淋巴(PGIL)占恶性淋巴的17.5%,占结外淋巴的57%。具有特殊的临床病理分类、病理特征和分期标准。检查中应综合应用超声内镜、胃镜活组织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学和实验室检查等方法,以达到提高PGIL诊断和评估效率的目的。虽然在临床上,PGIL的表现与胃肠道其他癌症相似,但是它与后者在治疗和预后方面有很大的区别,PGIL在治疗中应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预后与PGIL的临床分型、病理类型及对综合治疗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 标签: 胃肠道 淋巴瘤
  • 简介:摘要笔者报道1例罕见的多器官发结外淋巴,男,63岁。CT检查发现胸部及腹部多器官(肺、心包、胰腺、胆囊、脊柱)多发结节或肿块,CT、MRI上病灶形态、密度及信号相似,影像表现具有明显特点。最终经病理确诊为淋巴,治疗后明显好转。

  • 标签: 淋巴瘤 多器官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30例睾丸淋巴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与探讨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自2003年至2014年间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确诊的并有完整临床资料,可进行评估及生存随访的病例30例。收集治疗前每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30例原发性睾丸淋巴进行相关抗体的标记。结果30例患者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24例(80.0%),T细胞淋巴3例(10.0%),Burkitt淋巴1例(3.3%),分型不确切2例(6.6%)。I期和II期的患者25例(83.3%),III期和IV期的患者5例(25.2%)。单因素身存分析显示血清LDH水平≥240U/L(p=0.000),AnnArbor临床分期≥III期(p=0.020),IPI指数≥2(p=0.020)及初次治疗未达CR(p=0.000)的患者预后较差。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初次治疗达CR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睾丸淋巴的主要组织病理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手术切除后行以蒽环类为基础的化疗联合放疗是本病主要的治疗手段。

  • 标签: 原发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 预后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纵隔大B细胞淋巴(PMBCL)是一种发于纵隔的侵袭性大B细胞淋巴,由于其独特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世界卫生组织淋巴肿瘤分类将PMBCL重新分类为一个单独的实体。PMBCL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学特征、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特征等。当前针对PMBCL的治疗方案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R-CHOP和R-EPOCH方案等。放疗对部分患者有益,但也可以导致远期毒性。新药的研发也在不断进行,包括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药物等,治疗后疗效判断和指导下一步的治疗策略主要依赖PET-CT。

  • 标签: 纵隔肿瘤 淋巴瘤,B细胞 诊断 免疫疗法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放射疗法
  • 简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PCNSL,primaryCNSlymphoma)是在脑、脊髓、眼或脑膜发生的非霍奇金淋巴的一种侵袭类型.一般不累及全身。PCNSL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0.5%~2%。然而.在过去20年内.免疫力低下和免疫力正常患者PCNSL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免疫力正常患者PCNSL的平均发病年龄是55岁.免疫缺陷患者通常比较年轻(比如:AIDS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是31岁)。NCCN指南主要针对无免疫缺陷的PCNSL患者。

  • 标签: 原发性颅内肿瘤 诊疗指南 原发淋巴瘤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AIDS患者 PCNSL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对原发性的甲状腺淋巴(PTL)的诊断判断方法进行研究,对比超声法和病理法的效果。方法筛选2016年3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甲状腺淋巴诊断的患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普勒超声扫描仪对患者的病灶处进行扫描,并将患者的病灶进行组织免疫切片的制备。观察所选患者在两种方法下的检测结果和表现的特征。结果在这37例的患者中发现,有15例双侧叶均受累,12例单侧受累,10例峡部受累;超声表现为11例呈单纯弥漫型改变,14例呈甲状腺弥漫性病变背景下合并多发低回声结节型改变,9例呈肿块型改变,3例呈甲状腺双侧叶多发低回声结节。37例PTL中有23例(62.16%)伴周围颈部区域淋巴结肿大。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PTL具有一定特征性的超声影像特点。应该综合的应用这些检测手法,以便使检测结果更加的准确。

  • 标签: 甲状腺淋巴瘤 超声诊断 病理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布妥昔单抗(BV)联合CHP(环磷酰胺、表柔比星、泼尼松)方案治疗间变性淋巴激酶(ALK)阳性的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PC-ALCL)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21年6月收治的1例ALK阳性PC-ALCL患者的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接受CHOP方案治疗1个疗程,BV联合CHP方案化疗5个疗程,疗效良好,创面愈合,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成年ALK阳性PC-ALCL患者表现出很高的侵袭性,可考虑早期积极干预。BV联合CHP方案治疗ALK阳性PC-ALCL安全有效。

  • 标签: 淋巴瘤,大细胞,间变性 淋巴瘤,T细胞,皮肤 间变性淋巴瘤酶 维布妥昔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的临床特征、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收集并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疗的7例胸腺MALT淋巴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7例患者中6例为女性,患者常无明显不适,因体检发现前纵隔肿物就诊。行前纵隔肿物切除,术后病理提示为胸腺MALT淋巴。实验室检查显示全部患者抗核抗体、抗Ro52抗体、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阳性,红细胞沉降率均升高。其中4例有干燥综合征病史。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PET-CT检查并密切随访,截至2019年7月患者生存良好,未见复发。结论胸腺MALT淋巴临床罕见,多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相关,此类患者预后好,若无治疗指征,可密切随访,避免过度治疗。

  • 标签: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胸腺 干燥综合征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淋巴(PGIML)的临床特点、病理性质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1978~1998年收治的53例PGIML临床特征、病理诊断及治疗.结果:53例PGIML中,胃ML38例,肠ML15例,Ⅰ期10例,Ⅱ期33例,Ⅲ期7例,Ⅳ期3例.最常见症状为腹痛、腹胀、食欲低下,有B症状者5例,2例霍奇金病(HD),51例非霍奇金淋巴(NHL).B细胞来源48例,T细胞来源3例.MALT淋巴29例.Ⅰ、Ⅱ期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加化疗,未行手术及Ⅲ、Ⅳ期患者行化疗.随访资料完整40例.Ⅰ、Ⅱ期5年生存率为78.1%,Ⅲ、Ⅳ期为12.5%(P<0.001).结论:PGIML临床表现无特异性,Ⅰ、Ⅱ期患者采用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Ⅲ、Ⅳ期患者采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临床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 标签: 胃肠肿瘤 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