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用放射免疫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探讨这两种方法检测甲状腺自身抗体的临床差异,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取正常人和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各32例,分别用化学发光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人组和患者组的血清TPO-Ab,TG-Ab和TM-Ab,分析其统计学差异。结果无论是微粒子化学发光还是放射免疫,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患者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的正常人,化学发光的特异性优于放射免疫,但是敏感性不及放射免疫。结论化学发光检测甲状腺自身抗体的综合性能优于放射免疫

  • 标签: 桥本氏甲状腺炎 TPO-Ab TG-Ab TM-Ab 化学发光法 放射免疫法
  • 简介:摘要放射免疫RIA在生物检验上最常使用I-125做为标定物质,标定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比较放射免疫与酶免疫EIA的灵敏度与专一性及各中优缺点。酶免疫放射免疫是临床常使用的免疫化学法。但前者不需使用到放射性物质,所以广泛被使用,酶免疫中的异相酶免疫ELISA的测定有很多种,有测定抗原的抗体夹心法,有测定抗体的间接法。酶免疫分析EIA优点试剂稳定,且沒有放射性物质的放射危险,缺点是酶免疫使用的介质有毒或会致癌,故放射免疫分析RIA优点是检体中不具放射性,沒有內在背景干扰,具极高灵敏度(1pg/ml),缺点是试剂不稳定,另有辐射污染,废弃物的善后。

  • 标签: 放射免疫法 酶免疫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人体血浆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效价的检测,分别采用放射免疫、酶联免疫,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进行比较。方法研究对象为来自国家临检中心乙肝表面抗体质控品2份,来自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的线性参比品的国家标准品3份。分别采用放射免疫、酶联免疫对其血浆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效价进行检测,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于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的3份参比品、国家临检中心2份质控品乙肝表面抗体效价的检测,分别采用放射免疫、酶联免疫的检测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样本浓度值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5;对于1-400号高抗血浆、401-800号低抗血浆、801-1000号普通血浆乙肝表面抗体效价的检测,分别采用放射免疫、酶联免疫的检测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样本浓度值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5。结论对于人体血浆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效价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不但检验成本低、操作简单快捷,而且特异性强、准确度高,对血液制品行业乙免原料血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效价的筛查具有重要的意义,非常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放射免疫法 乙肝表面抗体效价
  • 简介:<正>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lloassag简称RIA)是1960年首先由YaIou和Berson创立的一种体外超微量分析方法。它是将具有高灵敏度的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与高度特异性的免疫化学技术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几乎一切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都可用这种方法进行测定。由于它内在的特点,具有很大的潜在力和生命力,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

  • 标签: 放射免疫分析法 运动员 高灵敏度 胞内信使 体育界 放射性核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化学发光免疫(CLIA)较放射免疫(RIA)的优越性。方法此研究共讨论108例血清样本,均为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间住院及门诊患者,用LIAISON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和放射免疫计数GC-911-r测定其血清AFP,并进行精密度实验、对比实验、线性实验、回收实验。结果RIA方式检测回收率为90.5-108.3%,平均为95.7%,线性实验为5ng/ml-401ng/ml;CLIA方式检测回收率为92.1%-107.5%,平均为97.1%,线性实验为2ng/ml-939ng/ml。CLIA线性关系和回收率明显较好。对比分析实验直线回归性分析,r=0.994,此两种检查方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值、中值、低值的精密度实验表明CLIA有较好重复性。结论测定AFP指数,建议可根据实际状况采用RIA或CLIA方式,此两种检测方式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一定相似,但CLIA方式安全性、精密度、准确性更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电化学发光免疫放射免疫对甲状腺激素的检测效果。方法利用两种方法分别检测血清TT3、TT4、TSH、FT3、FT4,并进行均值、相关性、精密度和准确度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的均值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T3和FT4检测结果的两种方法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1);ECLIA对各指标测定的平均批内及批间变异为1.69%和3.68%,均低于RIA的3.35%和5.04%;对两种方法的回收率作t检验,t值为7.13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CLIA的准确度优于RIA。讨论ECLIA的精密度、准确度均优于RIA,适合于临床应用。

  • 标签: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放射免疫法 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磁性微粒子放射免疫分析的优越性。方法采用磁性微粒子放射免疫分析与常规放射免疫分析,对甲状腺激素进行性能评价。结果两的相关性良好。结论磁性微粒子放射免疫分析检测T3、T4临床测值较常规放射免疫分析无显著性差异,而实验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磁性微粒子 放射免疫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放射免疫与电化学发光免疫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了解两种方法的检测特点及两者对癌胚抗原(CEA)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同时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放射免疫分析对15份血清标本的CEA含量进行检测,应用SPSSV11.5软件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无差异(P>0.05),其相关性良好,但稳定性、灵敏度、精密度、检测速度等电化学发光免疫均显著优于放射免疫。结论电化学发光免疫是一种工作效率高,检测结果稳定、可靠、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

  • 标签: 放射免疫分析法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癌胚抗原
  • 简介:原发性肝癌是目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中90%为肝细胞癌(HCC)。多数HCC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而手术、放化疗、介入治疗等临床常用治疗手段对中晚期HCC的疗效不甚理想。放射免疫治疗(RIT)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治疗HCC的新方法,以具有靶向结合能力的单克隆抗体(McAb)为载体,通过耦联放射性核素来特异性杀伤目标肿瘤细胞。其中^131I标记的McAb因其物理特性优良且具有高度靶向特异性,在HCC综合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131I标记的McAb介导的肝癌RIT取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131I 单克隆抗体 肝癌 放射免疫治疗 放射性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放射法(IRMA)与放射免疫(RIA)检测癌胚抗原的结果可比性与试验方法的优越性。方法采用免疫放射法与放射免疫两种方法测定188份标本中癌胚抗原的含量。结果免疫放射法与放射免疫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好。结论免疫放射法是一种较好的试验方法。

  • 标签: 免疫放射放射免疫癌胚抗原
  • 简介:1前言放射免疫分析是一种体外超微量分析方法,它是高度灵敏的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与高度特异的免疫化学技术巧妙地结合的产物,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精密度好等优点。灵敏度一般为10-9~10-12g/ml的水平,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的出现与应用,放射免疫分析的检测灵敏度有可能提高到10-14g/ml,甚至10-17g/ml的水平。所以,放射免疫分析及其相关技术已成为生物学、核医学、基础医学以及临床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检测手段,在药理学、免疫学、法医学、病毒学、核农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多种学科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被测物质由激素扩展到几乎一切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随着放射免疫分析的广泛应用,生产厂家把放射免疫分析中所使用的放射性标记物、标准品、结合试剂、分离剂和缓冲溶液等有关材料组装在一个盒内,只要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就能在体外定量测定人、动物及其它生物

  • 标签: 放射免疫分析 分析试剂盒 放免分析 标准化 质量控制 分析标准
  • 简介:摘要放疗作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具备免疫调节作用。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在特定肿瘤中已经显示出良好的疗效。目前的研究多关注放疗的剂量分割或放疗与免疫治疗的时序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放疗靶区对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以及肿瘤组织微环境的影响,及其与免疫治疗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被重视。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癌等靶区范围较大的肿瘤患者,其放疗一般采用常规分割模式,其联合免疫治疗时靶区大小、计划设计等的设置便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就常规分割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可行性和靶区优化策略的理论与设想进行阐述。

  • 标签: 靶区优化 肿瘤/放射疗法 肿瘤/免疫疗法
  • 简介:放射免疫分析(RIA)是一种超微量的分析方法,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甚至过失误差交错于实验过程中,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当放免药盒、放免测定仪处于正常状态时,出现上述误差关键性的因素就取决于实验人员的操作技术与素质。如何培养与提高实验操作人员过硬的技术水平,高等医学院校检验医学生在校的基础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放射免疫分析 实验教学 操作技术 高等医学院校 检验医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两种方法RIA(放射免疫方法)和TR—FI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在胃镜消毒中氧化电位水(EOW)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原性破坏力的测量精度。方法试验以HBsAg阳性病人用后所污染胃镜作为消毒前对照,经去除有机物处理后EOW分别浸泡60秒和90秒,胃镜表面涂抹采样,分别用EIA和TR—FIA检测HBsAg。结果发现作用时间为60秒的标本中有4例测定值在临界值范围,TR—FIA检测为阳性,但RIA检测却为阴性;作用90秒的结果,两者检测均为阴性。完全相符。结论RIA方法检测EOW对HBsAg抗原性的破坏力的检测存在假阴性的情况,TR—FIA较之更为精确。并且建议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延长消毒时间以保证消毒效果。

  • 标签: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氧化电位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胃癌患者血清HMGB-1水平检测中应用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的效果。方法对98例胃癌患者血清HMGB-1水平使用ELISA进行检测,同时对血清癌胚抗原(CEA)含量用电化学发光进行相关测定,同时,与40例胃良性病变者及40名正常者进行相关的比较。结果血清中HMGB-1检测在胃癌早期患者中和传统肿瘤标志物CEA对比,有良好敏感性(70.6%)与准确性(74.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血清HMGB-1水平检测中应用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根据检测血清中HMGB-1的含量来明显的提高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水平,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胃癌
  • 简介:目的探讨放射免疫显像(RII)在食管癌分期的应用.方法(1)LSAB法测定组织切片和抗人食管鳞癌单抗G9的反应;(2)125I标记G9,在荷食管癌裸鼠腹腔注射125IG9后的连续3d内,测定各主要组织、器官的放射性;(3)食管鳞癌术前经纤维食管镜在原发灶周围黏膜下注射131IG9后行RII;(4)对清扫淋巴结行放射性测定.结果(1)LSAB显示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呈阳性,正常食管和淋巴结阴性;(2)125IG9在裸鼠体内分布显示,肿瘤组织的放射性计数均明显高于其它器官/组织;(3)镜下注药48h时RII在食管旁纵隔、贲门旁、胃小弯旁出现散在的细点状放射性浓集,浓集区域所清扫的淋巴结中,包含有转移淋巴结;无浓集区域,未发现转移淋巴结;(4)全部有转移淋巴结的放射性比活度均比无转移者高,且均数高出两倍多.结论(1)单抗G9能选择性定位于食管鳞癌细胞膜;(2)125IG9在荷食管癌裸鼠有肿瘤组织导向作用,显像效果良好;(3)用131IG9在食管鳞癌行RII,对转移淋巴结有定位作用,可作为cTNM分期的选择手段.

  • 标签: 放射免疫显像 食管肿瘤 淋巴结转移 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放射免疫和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状腺激素的方法学比较。方法对我院2010下半年到2012上半年收治的100例儿童住院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且每组都有50例血清标本,试验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儿童甲状腺激素,对照组患儿采取放射免疫法测定甲状腺激素,观察比较放射免疫与电化学发光检测甲状腺激素(FT3、FT4、TSH)的线性范围、相关性与精密度。结果试验组线性范围宽于对照组,精密度高于对照组,其之间差异非常显著(P<0.05),且放射免疫检测与化学发光检测结果中都有一定的相关性(r=0.988)。结论在临床对儿童甲状腺激素检测中,应用放射免疫与电化学发光检测检验效果存在一定的不同,但是电化学发光检测的方法更简单,且其线性范围宽,具有很好的重复性,精密度也高,较放射免疫更适合在临床中采用,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 标签: 电化学发光法 放射免疫法 方法学比较 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溶血对抗原夹心法检测HIV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模拟前后对照实验,收集24例HIV抗体阴性献血员血清,将每份血清均分为2份,将其中一份人工溶血为游离血红蛋白<60mmol/L,60-110mmol/L,>110mmol/L三组,每组均为8份,所有血清均加入同等剂量的HIV强阳性血清,搅拌均匀后,采用抗原夹心法对溶血前后HIV抗体进行检测,统计分析溶血及不同溶血程度对HIV抗体的影响。结果24份HIV抗体阴性的非溶血和溶血样品的前后A值(吸光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溶血对抗原夹心法检测HIV抗体无明显影响。

  • 标签: 溶血 双抗原夹心法 HIV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原夹心法检测HIV抗体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抗原夹心法对HIV抗体进行检测,分析在不同血清、不同孵育方式、不同血清量、不同孵育时间及显色终止后不同时间段比色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对HIV抗体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不同血清量、不同孵育时间及加终止液后不同时间段比色。结论抗原夹心法检测HIV抗体时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血清量减少、孵育时间缩短及加终止液后的比色时间延长等。

  • 标签: 双抗原夹心法 HIV抗体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