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正>自郭璞在《尔雅注》里提出词汇中有“义相反而兼通者”,其间靠义有反复旁通,美恶不嫌同名”之后,训诂学家很重视对训词的研究。十三经的注疏者们多注明训词的正反两义;一些著名的训诂学家,象过念孙、郝懿行、段玉裁、朱骏声等,也都注意吸收有关研究成果,在给字词释义时,都尽力保存训词的正反两义,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专辟一节,论“美恶同辞例”。由于训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复杂,所以从古到今,对一些词的具体解释,包括某词是否属训,存在着不同见解,但这不意味着从根本上否认训词的存在。宋人贾昌朝在《群经音辨》卷七曾说:“经典大体以乱为不理,亦或为理。理乱之义,善恶相反,而以理训乱,可惑焉。若以古文《尚书》考之,似乿、亂(简化为乱)

  • 标签: 反训词 美恶同辞 段玉裁 战国策 古代汉语 说文通训定声
  • 简介:事实“如果”句可分为两类:1.重在表达逻辑推理;2.重在表达非逻辑推理。前者又可分为三类:强调前件的否定命题,肯定前件的否定命题,否定后件。后者也可分为两类:单纯表示虚拟世界,兼表虚拟世界与主观认识。事实“如果”句有语用和语义两方面的功用:1.凸显言者的主观态度;2.描绘事实的虚拟世界。

  • 标签: 反事实 如果 主观态度 虚拟世界
  • 简介: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的不断繁荣,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于是,他们便有了一个伤感的名字——'候鸟'。他们在农村跟随着爷爷奶奶生活,学习上显得孤立无援,他们平时语言积累的欠缺,生活经验的匮乏,在写作文的道路上异常艰难。所以,老师就要及时为'候鸟'们解忧,丰富'候鸟'们的业余生活,增加'候鸟'们的生活趣味,刺激'候鸟'们的感官体验,用心地对其进行写作训练,为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奠定坚实的生活基础。

  • 标签: 农村 留守儿童 作文指导
  • 简介:牧人与山羊《伊索寓言》:有只山羊离开了羊群,牧人要它回来。牧人于是扔出一块石头,不料却打中了山羊的角。他恳求山羊别把这件事告诉主人,山羊回答说:“你真是牧人中最傻的一个,就算我不说,我的角也会声张出去的。”这样看来,想掩盖明显的事实的人,是很愚蠢的。

  • 标签: 伊索寓言 山羊 小羊 回答 事实 掩盖
  • 简介:近十年来,预期标记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受Heine和Traugott的启发,学者们从“预期”的角度重新看待汉语某些词和格式的作用,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语言现象。已有的研究主要围绕预期标记的范围和分类、是否存在预期标记、“预期”与词句辨析、预期标记的源流等问题展开。预期标记体现说话者的视角和态度,语用推理在其演变中起主导作用,这些已经是学界的共识。目前学界对预期标记的界定存在若干误区,这影响到相关研究的水平和深度。

  • 标签: 反预期标记 范围界定 主观性 语用推理
  • 简介:所谓“说”,是指不从事物的正面说,而从事物的反面说,即用反话来透露正面意思的写作手法。“说”运用得当,能收到比正说更强烈的表达效果。下面,结合几篇百字杂文来谈这个问题。先看甘绍华《充满诗意》(《杂文选刊》)2001年第3期):希望工程十年共捐款十八亿多,除港澳台捐十三个亿外,我们才五个多亿,平均在全国人身上每年不到五分钱。说明我们还是很穷的。据报载:我国公款吃喝一年超过千亿,法国上万元的名酒第一消费国就是我们。这又说明我们是很富有的。一位诗人曾写过:祖国啊母亲,你又贫穷又富饶,又伟大又渺小。诗人真是神明,我深深地感到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诗意。一方面是“一毛不拔”的“贫穷”,一方面是挥

  • 标签: 反说 妙用反 巧文
  • 简介:同一个词同时兼有正相反对的两个意义.不仅存在于汉语中,也存在于许多西方语言中。认为一词同时义兼正反会不利于交际,因而是不可能有的,这种看法并不正确。正义反义同词反映了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因而与辩证法有着深刻的联系。上个世纪的训研究是有成绩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把混在训现象中的非训词清理出去。

  • 标签: 反训 汉语 交际 语言 事物 意义
  • 简介:文章通过文本内的排比归纳和文本外的系统类推,揭示了中""表示顺承的意义和用法,并从关联词语的转化作用出发,初步探讨了这一新义新用法的产生机制与过程.

  • 标签: 关联词 顺承与转折 主观视点 转化
  • 简介:文改中的“左”也得新疆塔城教师进修学院孙驭坤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告诫我们,在改革开放中要防右,尤其要防“左”。这是有其深远意义的。在我国现阶段的历史发展中,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科学教育领域,以及各种学术研究领域中...

  • 标签: 传统教学方法 “左” 汉字研究 识字教学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文改
  • 简介:文言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担负着传承文化,打好学生“精神底子”的重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新世纪重构语文教育理念,对文言教学目标作了更为科学的界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中举一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为此,2003年秋季,新编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单元作了相应调整,精选并科学编排了诸多名篇。笔者有幸成为新编教材的实践者。然而,在一年的教学过程中,欣喜之余,有时也不免郁闷:一篇通俗易懂的文言文,教材何以仍要有如此多的注释?教材这种“嚼烂了喂”的做法,是否也是当前学生文言阅读能力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种

  • 标签: 文言文 文言虚词 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 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教育理念
  • 简介:“抱薪救火”这条成语,多数辞书仅说明它的比喻义,而对它的本义却不置一词,不免失之偏颇。有个别辞书,将它的本义训为“抱着柴禾去救火”,这不是“引火烧身”么?以“持取”这一常用义释“抱”,不免有望文生训之嫌。

  • 标签: 辞书 本义 反训 成语 训释 比喻义
  • 简介:从篇章功能角度对两者进行辨析,力求进一步地揭示同属于预期范畴的语气副词"偏偏"和"反倒"各自深层的语义特征和找出制约两者替换的语义条件。"偏偏"和"反倒"在辞典释义中均含有"相反"之义,但不同的是前者强调偏离预期即可,而后者更侧重的是预期的对立面。只有当"偏偏"表示与预期相对立的情况时,两者才可以互换;当"反倒"用于递句式时,也即表示与预期对立面程度更深的结果时,一般不能与"偏偏"互换。

  • 标签: 偏偏 反倒 语气副词 篇章功能 语义特征
  • 简介:“正言若”是《老子》七十八章中的话,原文是这样的:“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旅美华人学者陈鼓应先生在《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出版》一书中解释说:“因此有道的人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配称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祸难,才配做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反话一样。”这是“正言若”的出处和一般的解释。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第二册对“正言若”作了专门探讨,联类分析。中西融通,对其思维与表述的特点作了深入的阐释。

  • 标签: 《管锥编》 屈辱 天下 钱钟书 出处 札记
  • 简介:《老子》中共有28个“曰”字①,多数“曰”字都可作“说”或“叫作”解。如“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十四章)、“是以建言有之曰:我无为而民自化……”(五十七章)之类。但有些“曰”字的意义却比较特殊,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

  • 标签: 因果关系 《老子》甲 “爱” 张松如 《洪范》 老子校读
  • 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谥文,世称韩文公。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发起和领导了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古文运动,创作了一大批散文艺术精品。《进学解》即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它以充沛流畅的气势和精粹生动的语言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进学解”的意思是对增进道德和学业问题的辨析,而关于这篇文章的创作动机,《旧唐书·韩愈传》中有这样一段说明:“(韩愈)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

  • 标签: 《进学解》 “正话反说” 韩愈 对话艺术 “唐宋八大家” 创作动机
  • 简介:拨效应是语言测试对教与学的影响,是语言教学后效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多年来对于拨效应的研究多集中于理论及实证研究,对于拨效应对语言教学影响部分研究较少,而对于英语专业中如何利用语言测试拨效应指导语言教学,发挥其正面、积极作用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文章阐述运用口语测试动态评估体系的拨效应,并提出英语专业口语教学应从学生口语应试观念更新、教师强化听说教学内容、课内外语言训练结合、考核方式过程化以及教师队伍新型化等方面,充分发挥语言测试拨作用,提高考试的积极影响、降低考试的负面影响,调整优化语言教学,推动学生口语有效产出。

  • 标签: 反拨效应 口语产出能力 动态评估 口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