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型种植支抗技术和口外加强支抗正畸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对患者平均分组,采用微型种植支抗技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正畸,采用口外加强支抗技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正畸,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尖牙间宽度等各项疗效评价指标值均明显更优(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88.00%、4.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64.00%、26.00%)(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中应用微型种植支抗技术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正畸效果,相较于口外加强支抗正畸,微型种植支抗技术有效率和安全性均更高。

  • 标签: 微型种植支抗技术 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法 口腔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对比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支抗口外加强支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60例患者,将其按照时间顺序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其中A组接受微型种植支抗法治疗,B组接受口外加强支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咀嚼效率,治疗后不良反应与上中切牙凸距差指标等。结果经过2年治疗,A组治疗成功率(咀嚼功能恢复,)为86.67%明显高于B组63.33%,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咀嚼效率、上中切牙凸距差指标A组均优于B组,不良反应A组低于B组。结论选择微型种植支抗治疗错畸形,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改善牙周组织保护素、上中切牙凸距差,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予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型种植支抗 口外弓加强支抗 口腔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口外加强支抗和微型种植支抗对口腔正畸患者的矫治效果。方法抽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54例。常规组采用口外加强支抗,研究组采用微型种植支抗。比较两组矫治情况、口腔结构、口腔功能、牙龈情况、牙周炎性微环境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拔牙间隙关闭时间、矫治疗程短于常规组,矫治成功率(94.44%,51/54)高于常规组(79.63%,43/54),P<0.05。研究组磨牙前移位量少于常规组,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压低量、中切牙倾角差大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牙龈指数、菌斑指数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研究组增高幅度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41%,4/54)低于常规组(22.22%,12/54),P<0.05。结论与口外加强支抗比较,微型种植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患者,可缩短矫治时间,提高矫治成功率,改善口腔结构和口腔功能,减轻对牙龈损害,并可将降低牙周炎性反应,提高矫治安全性。

  • 标签: 口腔正畸 口外弓加强支抗 微型种植支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外加强支抗与微型种植支抗两种不同支抗方法在口腔正畸中的矫治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所选研究对象均为口腔正畸患者,为我院口腔科收治,共62例,实验开展前已经征得了62例研究对象的同意,确认符合参与条件。研究开始前,将62例患者随机分配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在口腔正畸治疗时分别使用口外加强支抗、微型种植支抗,每组内分配31例患者,比较矫治效果。结果:观察组中29例矫治成功,对照组中则有25例矫治成功,成功率分别为93.54%、80.64%,观察组的矫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次,检测了两组患者的口腔结构指标,包括磨牙前移位量、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压低量、中切牙倾角差,其中观察组以上口腔结构指标更优,(P<0.05)。结论:对口腔正畸中使用微型种植支抗可显著提高矫治成功率,并改善口腔结构。

  • 标签: 口腔正畸 口外弓加强支抗 微型种植支抗 口腔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外加强支抗与微型种植支抗两种不同支抗方法在口腔正畸中的矫治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所选研究对象均为口腔正畸患者,为我院口腔科收治,共62例,实验开展前已经征得了62例研究对象的同意,确认符合参与条件。研究开始前,将62例患者随机分配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在口腔正畸治疗时分别使用口外加强支抗、微型种植支抗,每组内分配31例患者,比较矫治效果。结果:观察组中29例矫治成功,对照组中则有25例矫治成功,成功率分别为93.54%、80.64%,观察组的矫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次,检测了两组患者的口腔结构指标,包括磨牙前移位量、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压低量、中切牙倾角差,其中观察组以上口腔结构指标更优,(P<0.05)。结论:对口腔正畸中使用微型种植支抗可显著提高矫治成功率,并改善口腔结构。

  • 标签: 口腔正畸 口外弓加强支抗 微型种植支抗 口腔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口外加强支抗和微型种植支抗用于口腔正畸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口腔正畸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数量相等且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传统口外加强支抗和微型种植支抗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口腔正畸治疗效果和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治疗效果和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口外加强支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正畸治疗 微型种植支抗 口外弓加强支抗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微型钛钉种植体支抗口外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接收的82例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为对象,以数字单双号形式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实验组(n=41)和对照组(n=41),其中微型钛钉种植体支抗治疗实验组患者,口外支抗治疗对照组患者。观察分析不同支抗治疗患者后的口腔各正畸指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不同支抗治疗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口腔各正畸指标比较,前者改善程度高于后者;而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是4.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9%(P<0.05)。结论 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相比口外支抗,予以患者行微型钛钉种植体支抗治疗,疗效显著,改善口腔各畸形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舒适性及依从性高。

  • 标签: 微型钛钉种植体支抗 口外弓支抗 口腔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口腔正畸中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和传统支抗正畸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表分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支抗正畸治疗,观察组实施微螺钉支抗种植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P

  • 标签: 微螺钉支抗种植体 强支抗正畸法 口腔正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口外增强磨牙支抗的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前突的患者30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种植体支抗口外支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并通过Pancherz分析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正畸疗程。结果种植支抗组较口外组在覆盖、磨牙关系以及上中切牙位置方面改善明显,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种植支抗组较口外组上磨牙位置更为稳定(P〈0.05),正畸疗程更短(P〈0.05)。结论种植支抗比传统口外支抗增强上颌支抗的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种植体 支抗 口外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口外支抗与种植钉支抗在口腔矫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进行正畸治疗的80例患者,根据支抗类型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外支抗,观察组采用种植钉支抗,矫正治疗后随访9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随访9个月,种植钉支抗的观察组患者的上中切牙凸距差、倾角差显著大于口外支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磨牙位移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钉支抗患者满意度为95%,口外支抗患者满意度为8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矫正治疗中采用种植钉支抗,其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口外支抗,可减小非矫正牙的移位,有效控制磨牙,改善面型。

  • 标签: 口外支抗 种植钉支抗 矫正治疗
  • 简介:摘要支抗控制是正畸治疗的关键,尽管治疗前及治疗中都采取了控制支抗的相关措施,但支抗丧失仍有可能发生。本文就支抗丧失常见的表现形式、原因、影响因素、临床常用支抗方法及支抗丧失的解决办法进行综述。

  • 标签: 口腔正畸 支抗丧失 支抗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支抗正畸移动牙齿的“基石”,任何一种正畸技术都离不开支抗控制,因此支抗技术近几年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种植钉支抗的出现,使正畸矫正器的支抗能力达到了顶峰,使一些过去无法矫治的极端病例今天可以进行有效地治疗了。然而,从错胎严重程度的调查来看,极端严重的病例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寻求正畸治疗的错骀属于中等严重程度,那么对于大多数错胎畸形,我们真的需要最强支抗吗?正畸治疗的终极目标是功能、美观、稳定、健康,只追求其中某一项目标而忽略口腔生理健康会使正畸偏离医学的本质。

  • 标签: 支抗控制 正畸支抗 生理性 讲座 正畸治疗 生理健康
  • 简介:口外作为一种有效的推磨牙往远中装置〔1〕,临床上用来矫治Ⅱ类磨牙关系,达到中性,以矫正由磨牙近中移导致的错畸形。笔者收治了10例Ⅱ类磨牙关系的患者,观察口外疗效,目的在于探讨①第一恒磨牙远中移动的临床变化,效果。②第一恒磨牙移动的实质。③口外...

  • 标签: 口外弓 推磨牙 临床应用 第一恒磨牙 非拔牙矫治 深覆盖
  • 简介:目的探讨远程护理对正畸种植支抗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口腔科行微种植支抗钉植入的青少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口腔科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远程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治疗效果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依从性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0.0%(χ2=8.658,P=0.003);对治疗效果满意度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Z=-2.739,P=0.006;Z=-3.686,P〈0.001).结论远程护理干预能使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种植支抗 正畸 远程护理 满意度
  • 作者: 齐迹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1-11-04
  • 出处:《健康女性》2021年7期
  • 机构:高志远口腔科门诊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支抗钉在口腔正畸种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我们门诊收治的60例口腔畸形患者,按照不同的种植方式分两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接受微螺钉支抗种植治疗,常规组行口外支抗治疗,比较两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更低,两组数据P<0.05比对差异大;研究组病患切牙凸距减小量、切牙倾度减小幅度、磨牙移位距离改善效果更好,两组数据P<0.05为比对差异大。结论:支抗钉在口腔正畸种植中应用的可行性更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且病患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更优,可在后续临床应用中积极推广。

  • 标签: 口腔正畸 种植 支抗钉 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