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组织工程方法体外构建口腔黏膜模型。方法选用人牙龈为组织来源,分别培养人牙龈上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在transwell小室以胶原为培养基质,分别进行浸没培养和气液分化培养。结果组织学检查发现,经此方法体外构建的口腔黏膜结构类似于正常口腔黏膜。结论在口腔黏膜固有层构建当天接种牙龈上皮细胞,经过3天浸没增殖培养和10天气-液界面的分化培养,可以获得良好分化的口腔黏膜模型。

  • 标签: 口腔黏膜 三维体外构建 胶原
  • 简介: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是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后,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又称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1963年Gell和Coombs根据反应发生的速度、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将超敏反应分为Ⅰ、Ⅱ、Ⅲ及Ⅳ型。口腔黏膜常见的超敏反应性疾病包括药物过敏性口炎、血管神经性水肿、多形性红斑等。药物过敏性口炎(allergicmedicamentosastomatitis)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敷贴或局部涂搽、含漱等不同途径进入超敏体质者机体内引起的皮肤黏膜超敏反应性疾病。

  • 标签: 超敏反应性疾病 口腔黏膜 ALLERGIC 药物过敏性口炎 血管神经性水肿 组织细胞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另一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研究发现,加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明显强于对照组优质护理干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鼻咽癌患者实施有效的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适合大力推广。

  • 标签: 鼻咽癌患者 护理干预 放疗 口腔黏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鼻咽癌放疗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整体护理干预,即除常规护理外,还需要把注意力放到病人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上。比较两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结果经护理,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分级情况为Ⅰ级7例、Ⅱ级27例、Ⅲ级2例、Ⅳ级0例,而对照组口腔黏膜分级情况为Ⅰ级1例、Ⅱ级12例、Ⅲ级17例、Ⅳ级7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显著,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放疗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非常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鼻咽癌 口腔黏膜反应 整体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口腔扁平苔藓(orallichenplanus,0LP)及口腔鳞癌(oralsquamouscarcinoma,OSCC)患者口腔黏膜组织中微小RNA-590(miR-590)的表达,探讨其在口腔黏膜细胞癌变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间锦州市口腔医院收治且经病理学确诊的OLP患者32例(OLP组)和OSCC患者28例(OSCC组),所有OLP患者均为初诊且经病理学确诊取材,OSCC患者均为术中病理确诊后开始取材。另选择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组受试者口腔黏膜组织中miR-590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SCC组患者的miR-590相对表达水平(2.75±0.78)最高,OLP组的相对表达水平(1.96±0.52)次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O.77±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CC组与OLP组的miR~590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常对照比较,miR~590的表达在OSCC和OLP组中显著升高,miR-590可能参与了口腔黏膜细胞癌变过程。

  • 标签: 微小RNA miR-590 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鳞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对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9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研究组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其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出现Ⅲ度、Ⅳ度口腔黏膜损伤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Ⅰ度黏膜损伤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Ⅱ度口腔黏膜损伤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期间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程度,值得临床推崇。

  • 标签: 鼻咽癌 同步放化疗期间 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将综合式护理干预应用实践于头颈部肿瘤放疗者中对其口腔黏膜反应的防治功效。方法 :本研究择取 2017年 7月 -2018年 6月于我院以放疗为疾控策略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者 100例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工具平分,获得等量( 50例)综合式护理组与普通式护理组,对上述两组头颈部肿瘤研究样本接受差异化防护后在口腔黏膜炎发生比例与护理满意率的差异度施行比较分析。 结果:综合式护理组干预口腔黏膜炎发生比例显著较普通式护理组为低,护理满意率显著较普通式护理组为高,( P < 0.05)。 结论 :将综合式护理干预应用实践于头颈部肿瘤放疗者之中,具备可靠的口腔黏膜炎发生风险降低功效与护理满意率提升功效。

  • 标签: 综合式护理 头颈部肿瘤 化疗 口腔黏膜反应
  • 简介:目的制备枸橼酸芬太尼口腔黏膜贴片,并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直压工艺制备枸橼酸芬太尼口腔黏膜贴片,以片剂外观性状、崩解时限、酸度、溶出度及离体口腔黏膜稳态渗透速率等指标评价处方的合理性。结果采用直压工艺,以15%无水枸橼酸和21%碳酸氢钠为泡腾剂,以10%无水碳酸钠为pH调节剂,以甘露醇为稀释剂,以羧甲基淀粉钠为崩解剂组成的处方而制备的片剂,制剂质量特性与国外上市品Fentora一致。结论所拟定的枸橼酸芬太尼口腔黏膜贴片处方合理。

  • 标签: 枸橼酸芬太尼 口腔黏膜贴片 处方 渗透速率 溶出
  • 简介:趋化因子是一类能诱导免疫细胞向特定组织部位浸润和集聚的细胞因子,其功能行使由趋化因子受体介导,上皮细胞是分泌趋化因子的主要细胞之一。与上皮细胞相关的趋化因子及受体相互作用参与了口腔黏膜疾病炎症的发生与发展,可促使某些口腔慢性炎性疾病向鳞癌转变。

  • 标签: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上皮细胞 口腔黏膜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外用治疗口腔黏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口腔黏膜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冰硼散治疗,观察组采用曲安奈德外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8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黏膜病采用曲安奈德外用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曲安奈德 口腔黏膜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白介素11氧气雾化吸入在化疗所致口腔黏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由化疗所致口腔黏膜患者40例,按照随机平行的原则将这4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20例患者在0.9%生理盐水漱口后采用普庆合剂含漱,观察组的20例患者给予白介素11氧气雾化吸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化疗后口腔黏膜程度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0例患者中治愈1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20例患者中治愈6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介素11氧气雾化吸入在化疗所致口腔黏膜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够阻止口腔黏膜进一步加重,值得推广。

  • 标签: 白介素11 雾化吸入 化疗 口腔黏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伴牙周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伴牙周病患者中选择符合研究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的100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2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同时对照组加以使用泼尼松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丹参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菌斑指数以及张口度,结果提示观察组所得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伴牙周病患者加以使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所得效果更为理想,患者康复效果更佳,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伴牙周病 临床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疼痛护理干预对乳腺肿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在2017年3月-2017年8月入住我院并经医生确诊为乳腺肿瘤需要手术的62例乳腺外科的女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62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与后期的护理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使用疼痛护理方法。护理之后比较患者术后焦虑度、伤口恢复情况和术后疼痛感。结果疼痛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焦虑度低、伤口恢复情况好、疼痛感降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肿瘤术后患者中,疼痛护理临床应用价值优于普通护理。因此适用于临床方面的推广。

  • 标签: 疼痛护理 乳腺肿瘤 术后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口腔溃疡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口腔溃疡患者90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口腔护理与饮食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口腔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恢复进食时间、治愈口腔溃疡的时间和进食达标率。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治愈口腔溃疡的时间为(4.11±1.28)d,恢复进食时间为(2.65±1.38)d,进食达标率为主食96.97%、蔬菜90.91%、水果93.94%、鸡蛋牛奶90.91%、肉类87.88%。对照组45例患者治愈口腔溃疡的时间为(7.91±2.23)d,恢复进食时间为(7.12±1.36)d;进食达标率为主食27.27%、蔬菜45.45%、水果39.40%、鸡蛋牛奶51.52%、肉类21.21%;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护理具有保持口腔卫生、抗菌、止痛、加快修复黏膜上皮细胞和保证其完整性等优点用口腔护理与饮食干预的结合可以有效快速地提高口腔溃疡的治疗效果,让患者的营养达到均衡。

  • 标签: 口腔护理 饮食干预 口腔溃疡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喷雾法对手术后需要禁食水的患者口腔黏膜湿润度的影响及使用意义。方法 从 2016-11至 2017-11我院进行手术治疗且需要禁食水的病人中随机抽取 180例患者,从其中随机抽取 60例病人以棉签沾湿口唇并将其结果作为甲组,再随机选择 60例选择漱口法作为乙组,最后 60例选择喷雾法作为丙组,对比不同组之间的临床成效。结果 丙组患者的口唇及口腔黏膜情况评分等都与甲组、乙组有差异,同时丙组患者的口腔黏膜改善率与甲组、乙组相比有明显区别,以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有手术后需要禁食水的患者,为保持合适的口腔湿润度,选择喷雾法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推荐临床在术后禁食水的患者中应用。

  • 标签: 术后 口腔黏膜湿润度 喷雾法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雾化治疗口腔黏膜糜烂型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口腔黏膜糜烂型扁平苔藓患者中选取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后分别给予其常规治疗和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比较,研究组糜烂面积与疼痛程度小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治疗总有效率97.1%则高于对照组的82.9%(P<0.05)。结论口腔黏膜糜烂型扁平苔藓采取雾化的方式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雾化治疗 糜烂型扁平苔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4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租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予采用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改善疼痛的效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最大限度的改善了肿瘤患者的疼痛情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疼痛护理中,可有效缓解癌性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肿瘤 疼痛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标准化口腔护理在放化疗癌症患者口腔黏膜炎及牙龈炎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分组对比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共计72例放化疗口腔黏膜炎及牙龈炎癌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研究组36例,实验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采用标准化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评估两组患者在放化疗时、放化疗当日、放化疗14天后的口腔黏膜级别。结果研究组在放化疗当日后、放化疗14天后的口腔黏膜级别差异情况较实验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放化疗口腔黏膜炎及牙龈炎癌症患者进行标准化口腔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放化疗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患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标准化口腔护理 放化疗癌症 口腔黏膜炎 牙龈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患者,并根据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口腔黏膜病损面积与张口度及不良反应情况予以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比观察组的93.33%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病损面积与张口度的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口腔黏膜病损面积与张口度均有一定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口腔黏膜病损面积与张口度,减少不良反应出现。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