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上年历史的文化大国,传承中华文化是每位中华人民的责任与义务。古籍是传承文化的一个重要媒介,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都记录在古籍之中,所以图书馆对古籍的保护与利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图书馆在保护与利用古籍时,也出现了不足之处,所以针对其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使古籍在安全、科学的环境下合理利用,并且古籍也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图书馆对保护古籍也做了很多保护工作。

  • 标签: 图书馆 古籍 保护与利用
  • 简介:摘要《本草筌》是日本江户时代学者吉田悟编撰的本草学著作。该书选取李时珍《本草纲目》中53类568种药物进行介绍,间附作者吉田悟自己的阐释和发挥。全书特色在于选取常用药物,重视“华和对照”;精选“集解”“气味”,注重实践应用;结合本土实际,多有个人创见。吉田悟结合日本本土实际情况对部分药物阐发了独到的见解和感悟,表现在详述药物的产地与品质,分析药物的性状及采收,说明药物的鉴别和选择,标注药物的方言俗名,考证药物的和名正误,以及追溯药物的传入变迁。《本草筌》追求简约实用,主要目的在于帮助日本人辨识药物、区分品质等,对本草学知识进行了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阐发,是研究《本草纲目》传入日本后对该国本草学发展产生影响的珍贵文献资料。

  • 标签: 《本草筌》 《本草纲目》 吉田悟 本草学
  • 简介:摘要:纸张作为信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已成为人们生活用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纸张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对纸张的质量要求也有所提高;本文对纸张抗张强度试验技术进行研究,以期望纸张能够保证合格的质量。

  • 标签: 抗张强度 检测试验 技术创新
  • 简介:摘要: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造纸过程中加入纳米材料有助于改善纸张表面特性、力学特性和阻隔性能。基于此,本文立足实际,从核心概念入手,阐述纳米材料改性纸张性能的方法,概括纳米纤维素、壳聚糖纳米粒子、纳米黏土等技术对纸张包装性能的影响。在全面了解相关情况基础上,结合事实论证、理论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提出纳米材料应用的未来展望。期望为后续同类型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纳米材料 纸张性能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蒙医药古籍文献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宝藏,是重要的、宝贵的遗产。因此,医护人员在对蒙医药古籍研究、整理过程中,需要对蒙医药医术进行钻研,保护和传承蒙医药古籍文献内容。本文主要通过对蒙医药古籍文献保护与传承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同时指出蒙医药古籍文献未来传承方向。

  • 标签: 蒙医药 古籍文献 保护与传承
  • 简介:摘要:经过多方咨询和反复试验验证,采用特殊印刷工艺的高光接装纸进行反打可以解决打孔合格率低和变异系数大等问题,而原打孔方式进行反打还需解决一些技术瓶颈问题,本文就激光打孔机采用机械原理设计安装纸张反打装置进行有益尝试。

  • 标签: 激光打孔 降焦 反转机构
  • 简介:【摘要】近视作为一类高发且难以根治的疾病,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中医学历史悠久,早在古籍中就有关于近视的记载,其内容包括病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疗等。该文旨在通过整理中医古籍中关于近视病因病机的认识,进一步总结中医对近视的辨证分型,以期为中医防控近视提供一些新思路。

  • 标签: 近视 病因病机 防控
  • 简介:摘要:现阶段,综合国力的发展迅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提高,书籍是人类发展历程中的光辉点。人类为了交流而产生了语言,为了记录事件而诞生文字,而书籍的诞生更是能将千百年前的事与人重现在当代人的眼前,古籍文献不仅有助于当代人了解古代人的生活习俗、人文变迁,更能通过古籍的记录研究古今气候的变化和历史的发展。

  • 标签: 古籍修复技术系统构建 框架 思路
  • 简介:[摘要] 急慢性湿疹为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超敏性炎症性皮肤病,约占皮肤科门诊量的15%~30%[1]。因皮损有湿烂、渗液、结痂而得名,本病的特点是皮损多形性,潮红肿胀斑片,密集丘疹,丘疱疹,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自觉瘙痒剧烈,反复发作,易成慢性,愈后易复发,男女老少皆可患病。可因搔抓导致糜烂,渗液及结痂,甚至继发感染化脓。

  • 标签:   祖国医学  病因病机  急慢性性湿疹
  • 简介:摘要:民间传说是各民族结合历史经历、生产生活经验,采用夸张等手法创造出来的精神生活财富,是民间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流传在贵州、广西、湖南、湖北等省少数民族地区的猴鼓舞民间传说是重要的中国少数民族口碑古籍,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学价值。通过对流传于苗、瑶、毛南等少数民族民间的猴鼓舞传说进行对比研究,可将其分为“猴子救助”“丛林迷路”“猴子撒泼”等几个类型。深入分析发现其具有故事情节相似性和特定人物差异性、传承变迁性等特点,这些民间传说中所展现出来的相似性是其共性文化因子的集中体现,是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利因素。

  • 标签: 猴鼓舞 民族口碑古籍 比较研究
  • 简介:摘 要:藏文古籍字丁数据集是用机器学习技术进行藏文古籍字符识别的数据基础。传统的藏文古籍字丁数据集采用人工标注方式构建,其中画标注框任务与输入类别名任务因串行进行而耗时较长,并且输入的类别名为藏文字丁,这导致人工标注的方法存在标注时间长和标注门槛高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半自动标注方法:将画标注框和输入类别名两项串行任务并行化,其中由具备藏文输入能力的标注者完成输入类别名任务,其余标注者完成画标注框任务;通过标注框的中心点坐标信息对标注框进行行间排序和行内排序,分割、整合倾斜古籍图像对标注框进行行纠正,排序好的标注框赋予对应的目标类别名,从而整合得到完整的目标标注信息。该方法不仅可为藏文古籍字丁数据集标注缩短时间和降低门槛,而且可为其他文种的古籍文字数据集标注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图像标注 深度学习 藏文字丁 藏文古籍
  • 简介:摘 要:针对目前基于关键词的藏文古籍文献学特征检索需要大量著录人力、专业的辨识能力和缺乏定量标准的问题,本文将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引入到藏文古籍文献学特征检索中,即采用“以图搜图”的方法在藏文古籍图像数据库中检索与模板图像具有相同或相似文献学特征的图像。实验在所构建的5个藏文古籍文献学特征数据集和7种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特征提取算法上进行,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可为在海量文献图像数据库中的文献学特征检索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藏文古籍 文献学特征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 深度学习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古籍资料收藏与储存、检索应用以及有偿服务等方面,简要分析了网络环境对图书馆古籍资料资源共享的促进作用,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古籍资料资源共享的技术应用手段,希望能够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网络环境 图书馆 古籍资料 资源共享
  • 简介:摘要:藏族古籍文献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是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是藏学研究的主要基石。藏文古籍数字图书馆是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丰富和完善我国数字图书馆的体系和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我国藏文古籍数字图书馆学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都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通过及时了解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在探索和建设藏文古籍数字图书馆方面的研究成果,能够加快我国藏文古籍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藏文古籍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当前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 标签: 藏文古籍文献 古籍数字化 数字图书馆
  • 简介:摘要:《古籍修复》是图书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依据图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进程,《古籍修复》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授课,共计72学时。依据《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GB/T 21712-2008》1.、《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WH/T 22-2006》2.等国家与文化行业标准所规定的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要求,合计16学时内容。我校古籍修复专业课程,以实践为主,在动手修复的基础上去理解和强化专业知识认识,培养社会需要的修复人才。

  • 标签: 古籍修复 图书信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古籍治疗早泄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方法检索1949年前历代中医古籍中收录的内服中药治疗早泄的相关文献,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并从中探究古人治疗早泄的学术思想。结果共纳入39部古籍,包括45条方剂,涉及118味中药,其中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有14味,排名前5的中药分别为人参、五味子、山药、远志、白术;药物分类中,多使用补虚药、安神药、收涩药等,用药多温平,药味以甘、苦、辛为主,主要归肾、肝、心经;排名前3的高频药对为山萸肉-人参、人参-山药、人参-白术;得到33个3味药核心组合,4个4味药核心组合。结论中医药古籍记载早泄用药多以肾、肝、心经为主,首要补肾涩精,兼顾益气安神,形成以固肾、宁心、补益气血为基本治法的学术思想,可为临床治疗早泄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早泄(中医) 数据挖掘 古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用药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知识元理论的信息技术分析中医古籍《女科心法》内容,探讨《女科心法》中作者原创思维和隐性知识等学术问题。方法在知识元理论与技术深度标引的基础上,利用MS SQL Server数据库将标引数据读取为逻辑数据,再利用基于neo4j数据库构建的中医古籍知识图谱技术,构建《女科心法》知识图谱。结果《女科心法》共有知识体345个,知识元1 478个,以方名(280个)、组成(275个)、用法(224个)为主;语义类型共有711个,以方剂(232个)、病因病机(221个)、证候表现(125个)、治法(88个)为主;语义关联187个,以辨治关系(172个)为主;语义关联所属知识体类型共34种,以赤白带(16)、闭经(13)、血崩(13)、虚劳(13)占比较高。结论郑钦谕治疗赤白带证重视辨带下质地,并提出“胎前”与“产后”阶段带下病的发病机制与治则治法,同时明确了补中益气汤运用范围涉及经、带、胎、产全周期,体现了郑钦谕对于顾护中焦脾胃、调节升降之气的重视,可为现代临床诊治带下疾病提供参考。

  • 标签: 《女科心法》 知识元标引 古籍数字化
  • 简介:摘要:“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外医学的交流越来越多。中医走向世界,离不开语言的助力。中医古籍翻译,特点鲜明,对术语的准确性要求高,术语统一难度大,翻译工作量大,团队协作十分重要。将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应用于中医古籍翻译,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本文以雪人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雪人CAT) 为例,试论其在中医古籍翻译中的应用特点。

  • 标签: 计算机辅助翻译 中医古籍翻译 雪人CAT
  • 简介:摘要:碑刻文化是汉族独有的文化样式之一,是以石头或石崖为载体的文献,亦称古籍,是镌刻在石头上的文化宝库。透过碑刻文化在地域间的启萌与发展状况能找出区域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演进的过程与规律,对研究区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标签: 黔南州 碑刻文化 民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