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中国古典戏曲的研究者,每每为戏曲史料匮乏,扼腕欷歔,抱憾不已。对于戏曲史上不少重要的问题,只好阙疑待考,或则管窥蠡测,难成定论。于是,编织在小说中的戏曲描写,特别引人注目。尤其在长篇小说中,更加绚丽多采,举凡剧种、声腔、剧目、曲文、演出,包罗万象,无所不备,这确是一块有待人们深入开掘的戏曲宝藏。《水浒传》、《金瓶梅词话》、《祷杌闲评》、《欢喜冤家》、《弁而钗》、《无声戏》、《醒世姻缘传》、《儒林外史》、《歧路灯》、《红楼梦》、《风月梦》、《品花宝鉴》、《海上花列传》……都为戏曲研究拓开了新的广阔天地。其中,尤以《金瓶梅词话》与《红楼梦》为最。

  • 标签: 金瓶梅词话 红楼梦 戏曲史 演出形式 西门庆 戏曲演出
  • 简介:作为灿烂的元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杂剧艺术在我国戏剧艺术发展长河中行进了整整一个世纪,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以特有的耀眼的光华自立于世界戏剧艺术之林。然而,象自然规律一样,艺术规律也是无情的。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表现为一个历史过程,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生活的演衍不

  • 标签: 戏剧研究 戏曲史 世界戏剧 戏曲理论 戏曲创作 明代戏曲
  • 简介:作为中国第一部研究戏曲发展的系统性专著,王国维先生的《宋元戏曲》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前人评其“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全书以宋代、元代为主要分析对象,既对中国古典戏曲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划定了中国戏曲的分期,又提出了一些戏曲批评的独特理论。王国维先生将中国特有的美学传统与西方的审美思想相结合,把《人间词话》中的“意境”说与西方的“悲剧”理论融入到戏曲研究中,从美学角度提出了中国古典戏剧的批评原则,提高了人们对元杂剧审美艺术价值的认识,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 意境说 悲剧理论
  • 简介:卢前(1905—1951)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学者。他原名正绅,字冀野,号小疏,别署饮虹簃主、碛龛、愧庵、老冀等。1905年3月,他出生在南京城一个书香世家之中。因家学渊源,他10岁能文,十二三岁始好韵语。1922年,17岁的卢前便以"特别生"的身份被东南大学国文系破格录取,后师从曲学大师吴梅先生治曲,成为吴门得意的弟子之一。大学毕业以后,卢前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被聘为金陵大学、中央大学、暨南大学、河南大学、华西大学、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的教授,并担任过《中央日报》的副刊主编。教学之

  • 标签: 明清戏曲 曲学 八义记 吴梅 十种曲 国文系
  • 简介:戏曲出版物比较低迷、戏曲图书市场相对冷落的氛围中,浙江教育出版社与作家出版联合推出由刘文锋、江达飞编著、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印刷精美的《中国戏曲文化图典》,实在是令人欣喜.

  • 标签: 戏曲文化 中国 文化史 浙江教育出版社 述评 形象
  • 简介:<正>前言明周宪王朱有燉(1378—1439)是明代前期创作力最盛、作品数量最多的北曲杂剧作家,所作31种杂剧[1]至今均有原刻本传世,这些原刻本分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有25卷本与22卷本两部,去其重复可得31种完帙)、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傅斯年

  • 标签: 戏曲观 朱有燉 戏曲史 曲论 杂剧创作 杂剧作家
  • 简介:美的追踪———《古代戏曲美学》评介麻文琦从美学视角观照古代戏曲理论发展,能够使理论者拥有一种统摄的力量,使论者的叙述、判断和总结能够超拔于古代戏曲理论的零散状态,因为美学作为一种较为系统的方法论,给研究者爬梳材料、整合观点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面...

  • 标签: 古代戏曲 美学史 戏曲美学 审美意识 戏曲艺术 审美价值论
  • 简介:<正>20世纪是一个新与旧、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交织和冲突的时代。传统戏曲的遭际也是起落跌宕,充满了时代和政治色彩。这一特征贯穿了整个世纪,使它成为时代和政治社会的晴雨表。戏曲的学术研究也经历了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和关注区域。20世纪之前的戏曲研究属于古典研究范

  • 标签: 中国文学史 古典研究 林传甲 政治色彩 中国戏曲史 戏剧学
  • 简介:20世纪戏曲史料掌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00年到1949年为第一阶段,从1950年到1976年为第二阶段,从1977年到1999年为第三阶段。本文通过对20世纪戏曲史料学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梳理和概括论述,既展示了百年戏曲史研究的整体特色,又对我们准确理解和认识20世纪戏曲史料学的价值与特质具有不可或缺的实证意义和导引作用。

  • 标签: 20世纪 戏曲史 史料学
  • 简介:第三节警世戏社二、三班在哈尔滨的演剧活动一、二班的艺术活动警世戏社的班主王凤亭自办了警世头班以后,始终没有放弃再办三个班社的愿望和努力。警世头班离开唐山,一路唱红,王凤亭便托付在评剧艺人中赋有名望的李春盛帮助组建二班。李春盛承接此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营口李子祥班的重要成员挖了过来,又从其他班社邀集到一些颇有影响的艺员,组成了一个近五十人的大班社.1923年,警世戏社二班在唐山正式成立.

  • 标签: 中国北方 流变史 黑龙江 戏曲 播迁 地域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18
  • 简介:王国维《宋元戏曲》则是将中国戏剧(主要是宋元戏剧)视为客观的研究对象加以理性研究,研究中国戏剧,对中国戏剧的研究而言

  • 标签: 宋元戏曲史 戏曲史读 王国维宋元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12
  • 简介:王国维《宋元戏曲》则是将中国戏剧(主要是宋元戏剧)视为客观的研究对象加以理性研究,研究中国戏剧,对中国戏剧的研究而言

  • 标签: 宋元戏曲史 戏曲史读 王国维宋元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7-28
  • 简介:内容提要】王国维《宋元戏曲》是中国戏剧研究的开山之作,王国维将中国戏剧的形成年代确定为宋元,《宋元戏曲》仅仅将宋金杂剧当作中国戏剧的一个

  • 标签: 宋元戏曲史 戏曲史读 王国维宋元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0-01
  • 简介:【内容提要】王国维《宋元戏曲》是中国戏剧研究的开山之作,王国维将中国戏剧的形成年代确定为宋元,《宋元戏曲》仅仅将宋金杂剧当作中国戏剧的一个

  • 标签: 宋元戏曲史 戏曲史读 王国维宋元
  • 简介:明清时期福建繁荣的经济和便利的交通使外来戏曲通过多种渠道传入与流播,不仅促进了福建戏剧创作的繁荣,而且对福建地方戏曲生态的变化和戏剧理论的建构产生了积极影响。

  • 标签: 明清时期 福建 外来戏曲 传播
  • 简介:中国戏曲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如今依旧生生不息、砥砺前行。而第七艺术——电影随着工业和科技时代的来临徐徐晚到。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的《火车进站》标志着电影艺术的诞生。十年后,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伶界大王'谭鑫培拍摄的电影《定军山》又成为中国戏曲电影的发轫之作。从此,古老的戏曲

  • 标签: 创作观念 发展史创作 戏曲电影
  • 简介:<正>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海外乡亲人数众多。为了满足海外乡亲的精神文化需要,福建戏曲从明清时期开始就不断出访海外。一从现存的记载来看,明万历年间已有福建戏班赴东南亚一带演出。明万历年间,姚旅在《露书》卷九《风篇中》记载了福建戏曲在琉球国的演出:"琉球国居常所演戏文,则闽子弟为

  • 标签: 福建戏 曲从 台湾歌仔 明万历 露书 传播史
  • 简介:宋元人为何要并且如何将世代累计的“种种之杂戏”、“种种之乐曲”以及“当时所有之游戏技艺”等要素“综合”成为“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的戏曲?这是王国维戏曲研究做所遇到的“戏剧难题”。陈建森、莫嘉丽在《文艺研究》2008年第1期发表同题文章指出,从审美一艺术发生学视域,在宋元文化生态环境中考察观众的精神需求、审美视界和戏曲的本质、功能,在戏曲艺术生产和消费链中描述宋元戏曲历史生成的轨迹,在剧场交流语境中理解和把握宋元戏曲的演剧形态,方能合理地解答王国维所遭遇到的“戏剧难题”。

  • 标签: 宋元戏曲 历史生成 戏剧史 王国维 文化生态环境 审美视界
  • 简介:著名中国戏曲和中国俗文学研究专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李啸仓同志,不幸因病于1990年10月28日逝世,终年69岁。李啸仓同志曾名李宝德,194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49年投身革命队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部、文化部任编辑,同时在中南部队艺术学院执教;1952年任中央文化部艺术局戏剧处和剧目审定组秘书;1954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月刊编辑、戏曲组组长;1960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曲史研究室副主任、戏曲陈列室主任、院务委员、学

  • 标签: 戏曲史 中国戏剧家协会 中国戏曲研究院 院务委员 中国曲艺家协会 戏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