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古镇广场上有一个小戏台,市粤剧团隔三差五的就在这里演出。古镇人吃过晚饭后,扛个小板凳,三五成群的结队聚到广场上去看戏。粤曲在古镇有着比骑楼更悠久的渊源。

  • 标签: 古镇 美食学 小吃 饮食文化
  • 简介:1落水河电站大坝爆破声刚停,迟可东就在第一时间打电话向周宏报告。明知道是自己找骂,却不能不报。“你们是怎么搞的!”周宏闻讯大怒,在电话那头厉声斥责,“为什么事先不跟我通个气!”迟可东检讨:“对不起周书记。我可能考虑不周。”“什么考虑不周!”

  • 标签: 故事 鱼类 打电话
  • 简介:为了解决家蚕中系原蚕对人工饲料极不适应问题,提高现行主推蚕品种中系原种的人工饲料摄食性,苏州大学和大丰蚕种场联合协作,以家蚕品种菁松A系和菁松B系为选育素材,采用系统育种法和高选择压技术,经6个世代的系统选拔,显著提高了各品系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2016年春季大丰区蚕种场对该选育系杂交原种的人工饲料适应性进行了检测,并进行了小规模繁育试验,结果表明:选拔系的饲料适应性显著好于对照,为提高现行推广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的选育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 标签: 家蚕 人工饲料 菁松原蚕 繁育
  • 简介:摘要鱼类增殖放流站选址是鱼类增殖放流站工程建设的前提,是关系到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场地面积、地质、水源、交通及运行管理等多种因素,仔细研究工程选址的各种制约因素,采取科学的比选方法,最终实现科学合理的鱼类增殖放流站选址。

  • 标签: 鱼类增殖放流 选址 比选方法
  • 简介:摘要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开始了淡水养鱼,淡水养鱼发展到现在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古代淡水养鱼的品种和环境都比较单一,养殖技术也比较差,选择的鱼也多为鲤鱼这样成活率高对生活环境条件要求较低的鱼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养鱼技术越来越高端,养鱼的品种也越来越丰富,淡水养鱼的产量也在快速增多。通过改善淡水养鱼条件,让鱼类更好的适应淡水养殖环境,在国家对养殖业的大力支撑下,我国的淡水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淡水养鱼技术进行分析介绍,希望能给淡水养殖户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 标签: 淡水鱼 养殖技术 探究
  • 简介:鱼类免疫应答可以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但固有免疫发挥主要作用。固有免疫对病原体的识别是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与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的相互结合实现,这与哺乳类相似。但为适应水生生活,鱼类固有免疫对PAMP的识别范围更广,免疫应答的启动条件更低。固有免疫的效应细胞主要是单核/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具有吞噬和杀伤功能,还可分泌多种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介导发生炎症反应。适应性免疫中,T淋巴细胞通过抗原提呈细胞分解吸收抗原,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类分子递送到细胞表面才能识别。B淋巴细胞分泌产生以免疫球蛋白IgM为主的抗体分子,而发挥抗体中和作用及免疫调理作用的IgG在鱼类中比较少见,说明鱼类抗体的免疫功能还处于较低水平。本文综述了近二十年内鱼类免疫应答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为进一步了解鱼类免疫应答机制提供参考。

  • 标签: 鱼类 适应性免疫 固有免疫 免疫应答
  • 简介:水霉病(Saprolegniasis)是由霉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鱼病,最常见的病原体是水霉属和绵霉属的一些种类.水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池塘养殖业中一种严重的鱼类流行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水霉病 鱼类 防治 真菌性鱼病 霉菌感染 一年四季
  • 简介:2014年7月、10月和2015年1月、4月,对会仙湿地的鱼类多样性各进行了一次调查和采样。在会仙湿地共鉴定到鱼类30种,隶属于5目11科26属;各季节的优势种明显不同,2015年4月的优势种为鲫(Carassiusauratus)和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giurinus),2014年7月的优势种为高体鳑鲏(Rhodeusocellatus)和叉尾斗鱼(Macropodusopercularis),2014年10月的优势种为鲫,2015年1月的优势种为鲫和短须鱊(Acheilognathusbarbatulus);2014年7月与2014年10月的物种数差异显著(p〈0.05);2014年7月,湖泊与河流中鱼类的物种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p〈0.05);鱼类群落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7月的鱼类群落与其它季节明显不同(p〈0.05);2014年7月,湖泊中鱼类的物种数、个体数和生物量都比河流中的少,而2015年1月,这些指标都是河流中的较大,可以推测,会仙湿地鱼类在7月多在河流中生活,1月则多在湖泊中生活。

  • 标签: 鱼类 生物多样性 会仙湿地
  • 简介:黑龙江流域地处我国高寒地区,地理环境和鱼类区系组成特殊,形成了许多特有的名贵经济鱼类,为我国的渔业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本文简要概述黑龙江流域的鱼类资源、黑龙江省渔业发展现状,以及主要经济鱼类的养殖状况,分析讨论黑龙江鱼类的生物学种质特点,以及目前名优鱼类的市场需求,并针对黑龙江鱼类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 标签: 黑龙江 鱼类 养殖 开发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水宝宝玩具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旨在为水宝宝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以及鱼类毒性试验等方法对水宝宝玩具的化学特性和鱼类毒性效应进行评价。结果红外光谱检测结果显示水宝宝的主要成分为聚丙烯酰胺,鱼类急性毒性试验中,100.00mg/L剂量组稀有鮈鲫鱼全部死亡,96hLC50位于10mg/L~100mg/L之间。结论水宝宝的主要成分为聚丙烯酰胺。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水宝宝玩具具有一定的鱼类急性毒性。应改进其生产工艺,保障环境安全。

  • 标签: 水宝宝玩具 鱼类 毒性效应
  • 简介:2016年11月对南阳市内乡县的鱼类资源开展调查,共收集鱼标本43种,隶属于7目10科36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72.72%,其次是鲈形目和鲇形目,均占总种数的6.82%,鲑形目2种占总数的4.54%,锵形目、合鳃目和刺鳅目各1种,均占总种数的2.27%。

  • 标签: 内乡 鱼类资源 生态类型 物种多样性 区系复合体
  • 简介:摘要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改变了河流的水文情势,从而对水生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利影响。本文结合湘江流域某大型水库规划设计阶段对工程建设带来的水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和鱼类保护措施规划,对水利枢纽工程开发过程中采取的鱼类保护措施进行了研究。总结了鱼类保护措施体系的规划和措施设计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以期对于类似工程的鱼类保护措施规划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湘江流域 水利枢纽工程 生态环境影响 鱼类保护措施
  • 简介:2016年11月对南阳市镇平县的鱼类资源开展调查,共收集鱼标本46种,隶属于7I/113科37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67.39%,其次是鲈形目和鲇形目,分别占总种数的14.89%和6.38%,鲑形目2种,占总数的4.25%,颌针目、合鳃鱼目各1种,各占总种数的2.13%。调查结果显示镇平县的鱼类在生长习性、繁殖和栖息地的选择上呈现多样化特征,有些区域鱼类资源量受到生境条件的影响。

  • 标签: 镇平 鱼类资源 生态类型 物种多样性 区系复合体
  • 简介:2012年9月对太子河流域39个采样点的鱼类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特征进行野外调查,并运用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鱼类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共采集到7目35种鱼类,鲤形目为优势种类,各采样点鱼类个体数量平均值为164.97尾,香农维纳指数平均值为2.56,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82,物种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1.38。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影响鱼类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总氮、河宽和溶解氧,太子河流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

  • 标签: 太子河流域 鱼类 环境因子
  • 简介:转基因作物潜在的健康和环境风险一直以来颇受争议,转基因作物加工成动物饲料后可能会诱导动物产生免疫应激反应,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鱼类是水生脊椎动物的代表,已广泛应用于水环境的监测,但目前转基因作物对鱼类的饲用安全性研究还相对较少。文章基于转基因作物作为鱼饲料原料对鱼类生态毒理学效应的研究现状,综述了转基因作物对鱼的生长表现、生理生化、脏器功能及发育、组织病理以及行为活动等方面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转基因作物 鱼类 生态毒理学 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
  • 简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黄鳝Monopterusalbus、鲫Carassiusauratus、鲤Cyprinuscarpio、乌鳢Channaargus、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和虹鳟Oncorhynchusmykiss等7种常见食用鱼的食用品质价值,对其17种氨基酸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建立鱼类食用品质评价模型,构造综合评价函数计算综合得分并排序,来反映该种鱼类的食用品质。结果显示:虹鳟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鲫,而黄颡鱼排在最末。通过主成分分析模型建立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和新的评价方法,为鱼类营养价值评价提供更为准确、客观的方法。

  • 标签: 鱼类 氨基酸 主成分分析
  • 简介:为掌握渭河支流一沮河的渔业资源现状,保护珍稀鱼类资源,本研究组于2012年8月采用样方法对陕西黄陵沮河上游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和多样性分析。本次调查共收集鱼类标本16种,分属2目3科16属。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共12种,占鱼类品种75.00%,鳅科3种,占18.75%,鲇科鱼类1种.占6.25%。结果表明底栖鱼类最多,占总种类数的56.25%。从食性上分析,杂食性鱼类最多,共12种,占75.00%;肉食性和植食性鱼类各2种,分别占12.50%。淡水定居型温水鱼类较多,也存在少量冷水鱼类

  • 标签: 陕西黄陵 沮河上游 鱼类资源 多样性
  • 简介:通过开设鱼类学课程实习周,将课堂开设在水产品市场,进行鱼类种类鉴别、鱼体解剖以及鱼类剥制标本制作,进一步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 标签: 鱼类学 课程实习周 创新能力
  • 简介:2016年6月19日~30日对渭河流域周至段鱼类资源与其栖息环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有鱼类有2纲(硬骨鱼纲和辐鳍鱼纲)4目(鲤形目、鲈形目、鲶形目和鲑形目)6科(鲤科、虾虎鱼科、鲿科、鳅科、鲑科和鲶科)17属18种,其中优势种为拉氏鱥Phoxinuslagowskii与鲦Hemiculterleucisculus;常见种为红尾荷马条鳅Homatulavariegata。鱼类资源多度状况与水质差异显著相关,在渭河与黑河交汇处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各样区种类分布较为平均,但群落数量差异较大。总体而言,渭河流域周至段鱼类组成较为简单,鱼类资源呈下降的趋势,丰富性程度不高。

  • 标签: 渭河流域 周至县 鱼类多样性 水质 鱼类栖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