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同时转移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2016年4月21例胃癌同时转移患者行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行肝脏R0切除分为R0切除组(11例)和非R0切除组(10例),对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RO切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5%,27.3%和27.3%;非R0切除组分别为48.0%,0和0(P=0.044)。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2月和5.9月(P=0.008)。对R0切除组生存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Bormann分型(P=0.004)、区域淋巴结受累(P=0.010)与患者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无明显独立预后因素,可能与Bormann分型与淋巴结受累存在交互作用(P=0.031)有关。结论:基于胃癌D2切除联合肝脏R0切除的多学科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胃癌 肝转移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同时结直肠癌转移是指结直肠癌确诊前或确诊时发现的转移。与异时转移相比,同时转移患者的预后更差。同时转移因需要面对原发灶和转移灶,所以在治疗方式和手术顺序上具有多样,故在保证患者生存获益的前提下,合理的选择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从同时结直肠癌转移的定义、不同病灶状态的策略选择、手术顺序的选择、最新手术技术的进展等方面做一综述和回顾,同时分享本中心的治疗经验。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同时性肝转移 治疗选择 手术策略
  • 简介: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高居不下,其中20%以上的患者在诊断时即发现转移灶。同时结直肠癌转移患者的肿瘤生物学行为较差,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但手术时机的选择、术前术后辅助放化疗方案的制定等问题均无高级别证据给予定论,我们提倡多学科团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根据原发部位和内病灶的严重程度、是否引起症状及患者一般情况等因素综合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 标签: 结直肠癌肝转移 外科治疗 辅助放化疗 个体化治疗
  • 简介:目的遴选同时结直肠癌转移的危险因素,为预测和早期诊断转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367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型、肿瘤家族史、是否合并肝炎肝硬化、有无合并肠梗阻、术前癌胚抗原(CEA)和CA19-9、原发肿瘤部位和大小、分化程度、肿瘤侵及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等19项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发生同时结直肠癌转移56例.占同期结直肠癌患者的15.3%。在发病年龄、是否有肠梗阻、是否有盆腔转移结节及肿瘤浸润深度方面,转移和无转移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结肠癌右叶转移瘤者明显多于左叶,而左侧结肠癌转移瘤多分布于全叶。当术前CEA大于22.1μg/L时,患者发生转移的可能增加。结论结直肠癌同时转移与患者年龄、是否存在肠梗阻、盆腔有无转移及CEA水平存在密切关系。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同时性 临床病理特征 因素分析 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大肠癌合并同时转移的外科治疗措施与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为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录的25例大肠癌合并同时转移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依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制定最佳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案,通过资料回顾分析,总结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病情均得到显著的改善,治疗有效率高达100%,且术后1年存活率较高,但是患者在手术应激操作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伤口感染、腹水等并发症,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结论 大肠癌合并同时转移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患者的病情,确保取得最佳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需要加强外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 标签: 大肠癌 同时性肝转移 外科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产甲胎蛋白胃癌(α-fetoprotein-producinggastriccancer,AFPGC)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特殊类型胃癌,其生物学行为与普通胃癌明显不同,具有分化程度差,高度侵袭如容易发生脉管侵犯、淋巴转移、肝脏转移等,预后极差的临床特点。

  • 标签: 肝转移 同时性 fetoprotein 高度侵袭性 甲胎蛋白 脉管侵犯
  • 简介:本研究旨在评估结直肠癌孤立、肺转移手术切除的有效。共有256例患者因结直肠癌转移接受了切除术.其中31例患者伴同时或异时的肺转移。93.5%(29/31)的患者在切除术后发生肺转移,随后接受了肺叶切除术:6.5%(2/31)的患者在确诊转移时已发生同时转移,并接受了分期的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

  • 标签: 结直肠癌肝转移 肝肺转移 同时性 手术效果 肝切除术后 肺叶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时结直肠癌转移(sCRLM)术后早期复发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sCRL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限制立方条分析,探索复发出现的早晚与远期预后的关系,依次行单因素Cox、多因素Cox分析验证6个月作为早期复发定义界点的可行。随后应用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及XGBoost机器学习的特征变量选择算法,综合排名临床病理变量对6个月内早期复发的重要度,并按综合排名顺序依次将变量引入逻辑回归模型,观察逻辑回归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根据ROC下面积、赤池信息准则、贝叶斯信息准则筛选最佳变量组合,将其纳入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进而筛选出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随后对独立危险因素中的治疗因素行逆概率加权(IPTW)方法分析,在降低协变量的标准化均数差的条件下进一步确认治疗因素对sCRLM患者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结果共纳入228例sCRLM患者,随访2.10~108.57个月,男性142例,女性86例,年龄(55.89±0.67)岁。在170例(74.6%)复发患者中,限制立方条分析确定无病生存期(DFS)与总生存期(OS)的风险比(HR)满足线性关系(P<0.05),且在所有患者中,Cox分析发现6个月作为早期复发的时间界点具有显著的可行(HR=3.405, 95%CI: 2.098~5.526, P<0.05)。所有患者中93例(40.79%)出现早期复发,早期复发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无早期复发患者(HR=3.405, 95%CI: 2.098~5.526, P<0.05,5年生存率分别为14.0%、52.0%)。六种机器学习算法联合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确定淋巴结清扫数量>22个(OR=0.258,95%CI: 0.132~0.506, P<0.05)是早期复发的保护因素,而转移癌数量>3个(OR=4.715, 95%CI:2.467~9.011, P<0.05)和术后出现并发症(OR=2.334, 95%CI: 1.269~4.291, P<0.05)是早期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IPTW分析法在充分降低协变量混杂影响的条件下经因果推论证实淋巴结清扫数量>22个是DFS的保护因素(IPTW HR=0.4887, P<0.05),且也是术后早期复发的保护因素(IPTW OR=0.29, P<0.05),但与OS无关(IPTW HR=0.6951, P>0.05)。结论sCRLM术后6个月作为早期复发定义界点具有显著可行,早期复发患者的长期生存差,sCRLM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是淋巴结清扫数量、转移癌数量和术后并发症。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同时性肝转移 预后 早期复发 危险因素 机器学习 因果推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同时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7月-2010年7月收诊的122例结直肠癌伴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ox回归模型研究其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6个单因素预后分析,转移灶数目、肿瘤分化程度、术前CEA水平影响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前CEA水平、转移灶数目为2个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只有对结直肠癌伴转移患者进行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才能改善预后,延长患者存活时间。

  • 标签: 结直肠癌 肝转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生同时结直肠癌转移(synCRLM)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 172例原发性结直肠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 946例,女1 226例;年龄为(63±12)岁,年龄范围为21~97岁。观察指标:(1)一般资料分析。(2)临床病理资料分析。(3)synCRLM影响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剔除肿瘤分化程度、肿瘤长径、病理学T分期、病理学N分期缺失数据后进行synCRLM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3 172例病人中,≤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分别为15例、82例、342例、774例、965例、759例、235例。青岛市病人2 972例,烟台市病人172例,威海市病人28例;2 972例青岛市病人中,市南区422例、市北区658例、黄岛区457例、崂山区144例、李沧区188例、城阳区205例、即墨区252例、胶州市221例、平度市255例、莱西市170例。(2)临床病理资料分析:3 172例病人中,结肠癌1 639例(左半结肠癌972例、右半结肠癌667例),直肠癌1 533例;腺癌2 981例,黏液腺癌165例,印戒细胞癌10例,其他类型(类癌、鳞癌、管状腺癌等)16例;高分化腺癌162例,高中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2 338例,中低分化腺癌80例,低分化腺癌396例,缺失191例;肿瘤长径<4 cm 708例,≥4 cm 1 957例,缺失507例;病理学T分期T1~T2期486例,T3~T4期2 169例,缺失517例;病理学N分期N0期1 563例,N1~N2期1 062例,缺失547例;synCRLM阴性2 895例,阳性277例;无糖尿病2 799例,合并糖尿病373例;无脂肪2 931例,合并脂肪241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2 989例,阳性183例。(3)synCRLM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肿瘤长径、病理学T分期、脂肪、HBsAg是影响原发性结直肠癌发生synCRLM的相关因素(χ2=7.400、7.577、7.111、4.513、12.125、5.686、5.919,P<0.05);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移酶(GG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癌胚抗原(CEA)、CA19-9是影响原发性结直肠癌发生synCRLM的相关因素(优势比=1.101、0.807、1.002、1.017、1.023、1.027、1.012、0.686、1.169、1.007、1.004,95%可信区间为:1.048~1.156、0.678~0.960、1.001~1.004、1.011~1.024、1.016~1.031、1.011~1.044、1.009~1.015、0.541~0.869、1.047~1.306、1.006~1.008、1.003~1.004,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HBsAg阳性、AST、GGT、TC、CEA、CA19-9是影响原发性结直肠癌发生synCRLM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503、2.492、1.018、1.007、1.301、1.005、1.003,95%可信区间为:1.038~2.178、1.443~4.304、1.003~1.034、1.003~1.011、1.112~1.522、1.003~1.006、1.002~1.003,P<0.05);淋巴细胞、ALT、TG是影响原发性结直肠癌发生synCRLM的独立保护因素(优势比=0.777、0.983、0.602,95%可信区间为:0.608~0.993、0.966~0.999、0.421~0.862,P<0.05)。结论男性、HBsAg阳性、AST、GGT、TC、CEA、CA19-9是影响原发性结直肠癌发生synCRLM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细胞、ALT、TG是影响原发性结直肠癌发生synCRLM的独立保护因素。

  • 标签: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肝转移 同时性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前医疗卫生系统大力推进多学科会诊,同时结直肠癌转移(sCRLM)的肝脏手术时机是专家讨论的重点,相同的sCRLM病例在不同的医院或者同一医院配比不同的专家,都有可能达成不同的治疗方案,一方面体现了多学科会诊的个体化诊疗特色,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目前sCRLM客观评估工具的缺失。本研究旨在对目前sCRLM常用评分工具作一综述,并探讨转移病灶同期、分期手术的最新临床报道与争议,以期对该领域的临床实践有所启发。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 评分工具 预后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同期切除在治疗同时左侧结直肠癌转移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同期切除的同时左侧结直肠癌转移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全腹腔镜组、全开腹组及杂交术式组。比较三组间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短期转归及长期生存。结果共9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全腹腔镜组29例,男性21例,女性8例,年龄(57.8±1.6)岁;全开腹组28例,男性18例,女性1例,年龄(57.3±2.0)岁;杂交手术组39例,男性27例,女性12例,年龄(55.3±1.8)岁。全开腹组的转移灶两叶分布比例高于全腹腔镜组及杂交手术组(均P<0.05),余临床基线特征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腹腔镜组、全开腹组及杂交术式组间手术时间分别为(241.5±12.9)min、(209.3±10.7)min及(234.9±12.4)min,中位出血量分别为200.0 ml、300.0 ml及200.0 ml,中位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0 d、9.0 d、9.0 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开腹组患者的开始排便时间长于其余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全腹腔镜组、全开腹组及杂交术式组分别为31.0%(9/29)、39.3%(11/28)及35.9%(14/39),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腹腔镜组、全开腹组及杂交术式组的1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3.0%、85.0%和94.0%,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2.0%、81.0%、74.0%;1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0.0%、52.0%、55.0%,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6.0%、30.0%和3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左侧结直肠癌转移全腹腔镜同期切除在手术安全及近期转归中略有优势,且不影响远期疗效。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同时性肝转移 腹腔镜 同期切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同期手术策略在同时结直肠癌转移中应用的安全和有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到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根治手术的121例同时结直肠癌转移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术后并发症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腹腔镜组79例患者,其中女性30例,男性49例,平均年龄61.5岁;开腹组42例患者,其中女性15例,男性27例,平均年龄63.2岁。两组人口学特点、结直肠原发肿瘤部位、基因检测情况、转移灶大小、多发转移灶比例、术前肿瘤标志物水平和新辅助化疗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2%(12/79),开腹组为23.8%(10/4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2.9%、44.4%,开腹组分别为42.5%、2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1年、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0.6%、41.2%,开腹组分别为44.7%、19.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同期手术策略应用于同时结直肠癌转移安全有效,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不增加并发症,具有相同的肿瘤学效果。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同时性肝转移 同期切除 腹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转移灶切除术治疗同时低位直肠癌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描述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例同时低位直肠癌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多学科团队讨论决定行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转移灶切除术.先经腹腔完成转移灶切除、血管离断和淋巴结清扫,以及中上段直肠系膜的游离.然后经肛入路完成下段直肠系膜切除,以及直肠和肝脏切除标本的取出.观察患者术中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及随访情况.术后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月.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360min,术中出血量约为170mL,术中未输血.患者术后无尿潴留、骶前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9d出院.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直肠隆起型高分化腺癌,大小为5.0cm×5.0cm×1.5cm;组织中可见高-中分化腺癌转移,转移灶大小为1.5cm×1.0cm×1.5cm,各切缘阴性.TNM分期为Ⅳ期(pT3N0M1期).术后门诊随访1个月,患者生命质量良好.结论经腹经肛入路为同时低位直肠癌转移患者提供了新的手术入路和切除方式,近期疗效较好.

  • 标签: 直肠肿瘤 肝转移 经腹经肛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 简介:目的:对比结直肠癌同时转移患者原发灶和转移灶同期切除与分期切除的近远期疗效,探讨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65例行根治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同时转移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其中同期手术者46例(同期组),分期手术者19例(分期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同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均明显低于分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9%和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组和分期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1%、53.9%、35.5%和92.9%、55.3%、36.2%,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9.3个月和42.2个月;1、2、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0.3%、23.7%、12.5%和51.2%、24.2%、13.2%,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14.5个月和16.5个月,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原发灶淋巴结状态(OR=3.283,95%CI1.473~6.485,P=0.002)、术前CEA水平(OR=3.182、95%CI1.293~6.102、P=0.003)、复发后是否有机会根治切除(OR=3.863、95%CI1.763~7.674、P=0.001)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而同期还是分期切除并非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手术时机不影响同时结直肠癌转移患者的预后,但同期手术可以缩短总体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具有一定的优势。

  • 标签: 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 同期手术 分期手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同时结直肠癌转移患者同期手术的术前危险度评分体系。方法收集上海长海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3月行同时结直肠癌转移同期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随访其复发和生存状况,统计分析不同临床病理指标的患者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Cox分析中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指标,每项危险因素计1分,按总分不同将患者分为不同组,分析每组中位生存时间、中位无病生存时间。结果共纳入234例患者,其中男性126例,女性108例,年龄(57.4±10.8)岁,中位生存期44.85个月,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7.3%、55.2%、22.9%。其中原发肿瘤位于右半结肠、术前癌胚抗原≥200 ng/ml、多发转移瘤、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上4项每项各计1分,将患者分为低危(0~1分)组和高危(2~4分)组。低危组(n=174)和高危组(n=60)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3个月和29个月,低危组和高危组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21.34个月和8.48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本研究结果初步构建了针对结直肠癌同时转移患者的愈后预测评分体系,以期对该类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同期手术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射频消融(RFA)治疗同时结直肠癌转移患者前后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变化,评价RFA治疗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及其疗效、预后.方法:选取同时结直肠癌转移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式和时间不同,分为同期手术切除组和分期RFA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并记录临床病理特点、随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年后局部复发率及新生转移率、中位生存期、3年存活率.结果:1)免疫功能变化.两组术前CD3+、CD4+、CD8+T细胞数及CD4+/CD8+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CD3+无明显变化(P>0.05),CD4+及CD4+/CD8+比例均下降,CD8+T细胞数均上升,提示两组均降低了患者机体免疫力,但分期RFA组较同期手术组CD4+及CD4+/CD8+比例下降幅度小,CD8+T细胞数增高幅度小,提示分期RFA组对患者机体免疫力影响较同期切除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期RFA组择期行RFA术后1周(即首次术后1个月)CD3+无明显变化(P>0.05),CD4+T细胞数及CD4VCD8+比例均上升,CD8+T细胞数目下降,增强了该组患者免疫力及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分期RFA组术后CD4+T细胞数目及CD4V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同期手术切除组,CD8+T细胞数显著低于同期手术切除组(P〈0.05).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期手术切除组高于分期RF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9%vs18.2%,P<0.05).3)1年后局部复发率同期手术切除组低于分期RFA组(7.14%vs14.89%),新生转移率同期手术切除组高于分期RFA组(17.39%vs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结直肠转移瘤患者分期行RFA治疗临床效果满意,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一定程度上保护和改善了患者免疫功能,延长了患者生命.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肝肿瘤 同时性肿瘤转移 分期射频消融 免疫功能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