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体重指数通气指数、氧减指数、最低血氧、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微觉醒指数的相关性,了解体重指数在诊断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价值。方法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标准体重组、超重组与肥胖组在AHI、氧减指数、最低血氧、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微觉醒指数的差异;用行列表资料卡方检验对比分析三组中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与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差异。结果标准体重组与超重组、肥胖组比较,在AHI、氧减指数、最低血氧中有显著差异(P<0.01),在最长呼吸暂停、微觉醒指数中无统计学差异;超重组与肥胖组比较,在最低血氧中有显著差异(P<0.01),在其他中无统计学差异;对比三组中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与非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人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两对比中,标准体重组与超重组,超重组与肥胖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重与肥胖人群均增加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发病,肥胖人群有更严重的血氧,体重指数与睡眠过程中发生的最长呼吸暂停、微觉醒指数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体重指数 多导睡眠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全科医师进行知识培训以及问卷调查,了解全科医师对于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认知和态度。方法针对2012至2014年来我院进行培训的60名全科医师,进行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知识讲座,并在听取知识讲座的前后,分别填写知识问卷及态度问卷。结果聆听讲座后医师们的知识得分(32.82±21.96)高于听讲座前(87.88±6.93),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多数医师认可打鼾可能是一种疾病,听讲座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听讲座后更认为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需要积极治疗(2.75±1.22,4.73±0.58),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医师们更倾向于选择网络教学的方式获取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相关知识。结论全科医师对于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认知很贫乏,但通过知识培训,能提高他们的认知。同时,全科医师愿意获得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疾病相关知识,网络教学方式是最受欢迎的获得途径。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全科医师 认知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测定老年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38例不同程度OSAHS老年患者和同期单纯鼾症老年患者20例多导睡眠图(PSG),心电图(ECG)、血清IMA、心肌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比较两者之间ECG,IMA、cTnT、CK-MB水平变化及重度和轻-中度OSAHS患者IMA、cTnT、CK-MB水平变化。结果OSAHS组IMA、cTnT、CK-MB水平高于单纯鼾症组(P<0.05);重度OSAHS组IMA、cTnT、CK-MB水平高于轻-中度OSAHS(P<0.05)。结论老年OSAHS患者血清IMA水平升高,并且随OSAHS病情加重IMA平均水平升高明显,提示OSAHS患者合并夜间急性心肌缺血,血清IMA水平升高有助于早期发现OSAHS患者急性心肌缺血,对OSAHS患者合并心肌缺血进行积极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缺血修饰白蛋白 心肌肌钙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症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抽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伴有高血压症,对照组患者血压正常,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通气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最低脉博饱和度和夜间平均脉博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睡眠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症伴有高血压症的患者睡眠呼吸障碍程度和夜间低氧血症更严重,年龄、肥胖和睡眠呼吸障碍的严重程度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症患者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症;高血压;低氧血症中图分类号R766.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29-01

  • 标签:
  • 简介: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类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睡眠打鼾,伴有憋气,晨起头痛头晕,日间嗜睡乏力等症。相当于现代中医的“鼾眠”,中医古籍没有“鼾眠”的病名,有关鼾眠与睡眠、呼吸节律的关系,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防治鼾眠的专法方药也未曾见有记载,而作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嗜睡”及“肥胖”在中医古籍中的记载更为广泛且更具指导性,是中医认识OSAHS的重要基石。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病因 病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患儿120例,全身麻醉后,借助YAG激光切除部分扁桃体或在纤维喉镜的辅助下YAG激光切除部分腺样体。结果94例患者的鼻塞、憋醒、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1例改善轻微,5例无改善,总有效率95.83%。讨论手术治疗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鼻腔扩容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选取在我院进行鼻腔扩容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就患者鼻腔恢复情况展开对比。结果52例患者术后所有患者呼吸暂停通气、低氧血症和嗜睡程度明显改善,鼻塞症状明显减轻,术后鼻腔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提升,差异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扩容术适合治疗以鼻塞为主的轻中度OSAHA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腔扩容术 鼻塞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手术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不同海拔高度对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影响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收集青海地区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患者8例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其后分别在500m、1500m、2300m、3700m和4300m的海拔高度下,对其夜间呼吸情况、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当海拔高度高达4300m时,同海拔高度500m进行比较,其各项指标变化明显升高,且变化显著,P?0.05.结论海拔高度越高,对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影响越大,因此,高海拔高度应受到进一步的关注和重视.关键词不同海拔高度;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影响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60-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确诊的96例患者,并对其进行血压的测量,最后根据患者呼吸暂停通气指数对高血压程度以及危险度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根据呼吸暂停通气指数对其分成三组,即轻、中、重度三组,并命名为实验组、康复组以及对照组。通过将相关数据分析可知,呼吸暂停通气指数的严重程度与高血压程度以及无效关系成正比。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患者发生高血压的机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因此可知其是诱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综合征 高血压 相关性 危险因素
  • 简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andHypopneaSyndrome,OSAHS)是一种在睡眠时上气道部分或完全塌陷引起的综合征,该病并发一系列不良反应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且并发心脑血管意外可导致猝死。过去几十年中,持续正压通气一直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措施。但由于患者的耐受及接受水平不同,研究者们一直在探索一些潜在的治疗方法。随着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发病机制了解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疗法。本文主要目的是描述在口腔科范围内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的口腔压力疗法和一些改进的口腔矫治器,新的手术治疗包括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腭植入手术、电刺激上气道肌肉或神经等。

  • 标签: OSAHS 心血管疾病 口腔矫治器 口腔外科手术 电刺激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SA-18量表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pediatric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4例睡眠打鼾儿童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检查及OSA-18评分,分析OSAHS患儿的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pneahyponeaindex,AHI)与OSA-18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04名儿童根据PSG检查结果分为4组,每组之间OSA-18评分均有显著差异;OSA-18评分与AHI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OSA-18评分与PSG检查存在相关关系,是临床对OSAHS患儿进行治疗前筛查和治疗后随访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儿童 OSA-18
  • 简介:目的随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SAHS)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家访式调查和随访,时间为24年,分析OSAHS组和对照组(无OSAHS组)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肺心病、退行性心瓣膜病发生情况。结果1868例中,男956例,女912例,随访起点年龄53~82(63±6)岁,其中OSAHS组598(32.0%)例,对照组1270(68.0%)例。终点发生心血管疾病比较显示,OSAHS组582/598(97.3%)例,对照组发生932/1270(73.4%)例(P〈0.01)。结论OSAHS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可能性较一般人群高,提示OSAHS与心血管疾病存在相关性,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
  • 简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指睡眠过程中频繁出现的部分或全部上气道阻塞,扰乱儿童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1]。儿童OSAHS是一个独立的临床综合征,在流行病学、病因及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均与成人有很大差异。儿童OSAHS发病率约为2%~3%,最常见于3~6岁年龄阶段的儿童[2]。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张口呼吸、频繁憋醒,伴夜眠不宁、哭闹、遗尿等[3],如不及时干预治疗,往往造成心血管疾病、认知水平障碍、生长发育落后等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可造成儿童在睡眠中突然死亡[4,5]。OSAHS特征性的慢性间歇性低氧(chronicintermittenthypoxia,CIH)类似于再灌注损伤,可导致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发生改变。氧化应激在OSAHS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有关成人OSAHS与氧化应激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对于儿童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就氧化应激在儿童OS-AHS及其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氧化应激 阻塞性 儿童 OSAHS 病理生理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SAHA)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8例OSAH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相同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出院后行常规随访,观察组患者出院后行延续性护理模式,6月后对两组患者嗜睡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嗜睡评分、睡眠紊乱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患者进行院外延续性护理可以显著提高CPAP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OSAHA CPA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心力衰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6月间来我院就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采用同一种气道正压通气设备,对照组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模式进行治疗,对各项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F改善8.5%,对照组改善0.5%,两组左室收缩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模式治疗心力衰竭合并OSAHS患者的左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模式。

  • 标签: 气道正压通气 心力衰竭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