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送检地下水型为HCO3^--SO4^2--Ca^2+-(Mg^2+)型,酸碱度为中性、水介质属氧化型(Eh=640my)、低矿化,样品水中各项水质分析项目为,K^++Na^+,Ca^2+,Mg^2+,Fe^3+,Cl^-,SO4^2-,HCO3^-,CO3^2-,NO3^-,OH^-;所对应分析值为0.670×10^-3,1.200×10^-3,0.400×10^-3,1.79×10^-3,0.036×10^-3,0.88×10^-3,2.074×10^-3,10^-5.863,0.035×10^-3,10^-7.07。

  • 标签: 地下水 Eh值 HCO3^- 应用 计算 析出
  • 简介:考虑到手套箱系统的主要污染核素为^239Pu,^241Am,^3H和U,其中^239Pu,^241Am属α长寿命极毒核素,很容易产生放射性气溶胶。在手套箱系统退役过程中,手套箱系统的拆除解体前后均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去污,最大限度的减少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文中根据可剥离膜去污技术、电解去污技术、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导电机理以及超声波去污技术,针对镅污染手套箱拆下部件的污染情况和材质特点,采取单独使用和组合使用的方法进行相应的去污技术研究。

  • 标签: 去污技术 污染情况 手套箱 系统 ^239Pu ^241AM
  • 简介:提出了一个核污染传播的分层模型,通过对核污染事件发生后,核污染物外围大颗粒的抛射与重力降落、放射云内小颗粒的沉降和放射云的膨胀扩散等传播方式的研究,给出了放射性核污染物传播的范围和污染程度,为核泄露事件发生后,核污染的防治提供了一种参考依据。

  • 标签: 核泄漏 核污染 传播模型 核污染防治
  • 简介:电法修复是目前治理石油污染土壤的主要技术之一。文章研制了“电法修复石油污染土壤装置”,并进行了电法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实验。通过模块化的土壤处理室和电极室的组合,在污染土壤中产生不同电场。电解液循环控制系统实现了电解液pH值的自动中和,保证了电法修复土壤过程的持续进行。实现了电极电压、电场电压、温度等参数的自动测量、处理及显示,减少了实验误差,提高了实验精度。实验表明电法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效果良好,除油率达到了85%以上。

  • 标签: 石油污染土壤 电法修复 实验装置 实验
  • 简介:采用显式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对内部近距离化爆作用下花岗岩洞室的损伤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考虑了炸药空气结构之间的流固耦合作用以及花岗岩材料本构模型的高应变率、高静水压和损伤效应。结果表明,在内部近距离爆炸冲击作用下,该洞室围岩损伤具有时空特征与结构层次特征:首先,爆心截面附近岩石受压产生材料损伤,损伤范围随装药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其次,爆炸冲击波在洞室端部会聚,反射超压显著增大,引起该处岩石的材料压缩损伤;最后,随着洞室侧壁位移与端部位移的先后增大,在侧壁与端部交界处产生撕裂,在侧壁形成平行于轴向的裂缝,且随着药量的增加,两处裂缝将逐渐扩展、贯通,结构破坏风险随之增大。本工作可为硬岩中抗爆结构设计及相关工程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爆炸力学 损伤机理 花岗岩洞室 内部强爆炸 ALE2D
  • 简介:神光Ⅲ原型装置运行过程中空间滤波器和终端光学组件保持在10^-3Pa的真空条件下,其中使用的各种润滑脂和密封圈中的有机物饱和蒸气压浓度和自由程增大,造成膜层污染。光学元件表面膜层在污染后性能退化,对装置激光通量、能量效率、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均会产生严重影响。

  • 标签: 神光Ⅲ原型装置 污染过程 光学元件 真空系统 控制 空间滤波器
  • 简介:针对传统电动力学修复污染土壤技术存在的不足,在介绍电动力学技术修复机理的基础上综述了相关的改进技术。大量研究表明:实验装置添加工作液循环系统、工作电极布置形成非均匀电场、土壤中添加改良剂或表面活性剂、修复过程中调节pH值等技术改进均可提高电动力学修复效率;采用原电池代替电源的方法可达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电动力学修复技术与其他修复技术联合可扬长补短。未来研究中应加强不同性质土壤的电动力学修复机理研究,以便较少破坏土壤结构和有机质;加大与其他修复技术联合方式的研究力度。

  • 标签: 污染土壤 电动力学 修复 改进技术 机理
  • 简介:研究目的:通过比较沉积物运移的不同标准,经选优得出更高精度的标准。创新要点:使用更少的参数和分情况来获得高精度的设计标准。研究方法:1.按状态将下水道中沉积物分成两类:没有沉淀的沉积物和沉淀的推移质;2.利用已有设计标准的方程,运用非线性回归和MINITAB软件,得到不同情况下的最佳方程式;3.用实验所得的值对各方程预测值进行验证,比较各方程式的预测精度。重要结论:1.本文提出的方程式可以预测不同情况下的沉积物运移;2.相比于其它标准,本文提出的方程式形式简单、所需参数少和参数估计简单,并且预测精度更高。

  • 标签: 沉积床 推移质 沉积限制 沉积物 下水道
  • 简介:1.相比于传统的煤矿开采方法,煤炭地下气化的适用范围更广,但同时也可能引起地下污染和地表沉陷。2.前苏联在煤炭地下气化方面拥有一段很长的研究和使用历史,由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前苏联的研究相对比较封闭,所以对其研究成果的综述目前仍然很有价值。3.综述了不同煤层参数(如煤层深度、倾斜度、高度、宽度、含灰量和地质剖面等)和气化燃烧相关参数(如岩土材料导热性、热损耗、热冲击和体积变化等)与地表沉陷的相关性研究。

  • 标签: 煤炭地下气化 地表沉陷 岩土材料热性能 煤矿开采 苏联煤田
  • 简介:在治理某些被有毒物质污染的场地时,为了尽量减少二次污染,最大程度地缩减污染废物量,需要对地表一定深度内的污染砂土进行精确收集。针对现有路面铣刨机在戈壁地貌砂土收集方面的不足,研究了戈壁松散砂土的地表探测、铣刨深度误差控制、提高铣刨鼓一次性收集率等关键技术,研制了用于戈壁地貌砂土收集的实验装置。野外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在连续起伏的戈壁地貌条件下,实现了污染砂土的等厚度收集,一次性收集率大于97%,收集深度误差在±4mm之内。该铣刨收集装置相关技术及设备可用于类似工况的采矿或场坪污染治理工程。

  • 标签: 地形探测 松软砂土 深度控制 铣刨收集
  • 简介: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对某地下钢管道-混凝土-围岩结构的抗爆炸冲击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混凝土结构模拟采用Holmquist模型、Malvar模型和RHT模型;对花岗岩结构的模拟则根据实测数据拟合了Holmquist模型参数。理论分析比较了3个模型的特点,并结合实际工况要求得出结论:1)Holmquist模型和Malvar模型、RHT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混凝土结构在爆炸载荷下的损伤效应,但Holmquist模型更适用于模拟压缩损伤,后两个模型模拟拉伸损伤更为合理;2)须根据实际工况和工程目标对各模型预测的损伤分布结果进行判定、取舍,获得更为准确信息;3)对混凝土材料性质未知或知之甚少的典型工况,可使用多个本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能够快速、全面地把握结构响应特征。

  • 标签: 固体力学 损伤效应 数值模拟 地下结构 本构模型 混凝土
  • 简介:基于地下强爆炸诱发出的具有独特性质的非线弹性摆型波的试验和理论证据,系统开展块系岩体中的非线性摆型波特性在核试验核查中的应用研究.利用自主研发的试验仪器,成功模拟出块系岩体介质中低频、低速的变形波——摆型波,并通过试验揭示了冲击扰动作用下非线性摆型波产生的力学机理与传播规律,同时还研究了由摆型波传播诱发岩块的不可逆位移、动力滑移失稳的条件.通过构造冲击扰动下岩块振动的等效振动能量表达式及变分原理,提出了摆型波传播的特征能量因子,利用特征能量因子临界阈值界定了地下爆炸不可逆位移范围.结合卫星侦察等爆炸后效应监测手段,可对地下核爆炸的当量和埋深进行有效评估,为地下大当量核爆炸试验核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 标签: 摆型波 冲击扰动 地下核爆炸 核试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