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鉴别双重对比超声造影对周围病变的检出能力。方法以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来我院检查的62例周围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水对比超声、双重对比超声检查,对其病灶检出率和清晰显示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病灶检出率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双重对比超声造影对周围病变的显示能力要明显优于胃肠水对比超声(P<0.05)。结论胃肠水对比超声和双重对比超声造影皆能提高对周围病变的检出率,同时双重对比超声造影对周围病变的清晰显示能力要明显优于胃肠水对比超声。

  • 标签: 水对比超声 双重对比超声 壶腹周围病变
  • 简介: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病情进展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筛查及诊断方法的研究众多,

  • 标签:
  • 简介:我一直相信,教育的本质是打造一个美好的生命。只有触摸到灵魂的教育,才是真教育。在班级中,总有那么几个孩子令班主任头疼。他们或许聪明能干,善于表达,乐于分享,但性格乖张,脾气倔强,好面子,经常与人发生矛盾。这类“像雾像雨又像风”的孩子,我们该如何下手,如何春风化雨?如何消除情绪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像雾像雨又像风”,这不是一个孩子不可把握的个性,它只是一个孩子高举的无奈旗帜。让我们提供一处温暖的港湾,让心灵迷失的孩子不再寂寞地流浪.

  • 标签: 偏提 壶不开 提壶
  • 简介: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证之一,且随糖尿病的进展而加重,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和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笔者通过查阅文献、临床资料整理,现就DPN从中医病因病机、辩证分型和治疗方面进行探讨。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病因病机 辩证分型 治疗
  • 简介:赵孟为春秋后期的晋国青铜器,本文通过对其铭文的考释,认为“介邗王”者乃赵孟,故器主当为赵孟。黄池之会时,赵孟为晋侯遇吴王之介,吴王赐赵孟以金。赵孟以邗王所赐之金做,用作祠器。

  • 标签: 赵孟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下肢动脉彩超、双下肢踝臂指数(anklebranchialindex,ABI)及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U)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呈正相关(P<0.05),与尿微量白蛋白(MAU)呈正相关(P<0.05)。结论有周围血管病变及尿微量白蛋白(MAU)升高的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更高。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周围血管病变 双下肢踝臂指数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特点以及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h血糖检测。结果:全部患者神经电生理异常率81%,其中运动神经异常率67%,感觉神经异常率76%;腓神经传导异常率71%,F波异常率62%。病程超过10年神经电生理检查异常率96%,且神经电生理异常情况和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h血糖水平有关。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手段,特别是联合神经电生理检测更有利于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积极良好的控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保持血糖稳定,有利于疾病的控制。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电生理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糖尿病(DM)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都非常高,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s),作为糖尿病较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感觉神经、自主神经及运动神经等神经系统,产生感觉或/及运动障碍,更有严重致残的可能。研究表明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与DPNs的发病率密切相关,糖尿病病程越长,越容易出现代谢紊乱和血管改变,其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也就越高。DPNs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肉体和精神损伤,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更好地了解和诊断该种疾病,通过合适的干预手段进行早期治疗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式进行综合总结概述。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s)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部彩超在诊断腹部及胰头占位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腹部及胰头占位性病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行腹部彩超检查,均经过手术或病理确诊,分析腹部彩超检查的准确率。结果经与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腹部彩超检查有胰头癌患者27例,准确率为87.09%(31例),有胰腺假性囊肿患者5例,准确率为100%,有胰腺腹部癌28例,准确率为85.71%(24例)。结论对于腹部及胰头占位性病变患者,行腹部彩超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胰腺 壶腹部 胰头 病变 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传统开及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腹部妊娠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输卵管腹部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再次宫内孕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腹部妊娠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提高了再次宫内孕率,值得我们日后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传统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输卵管壶腹部妊娠
  • 简介: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16a2,b1)是具有非治愈性因素存在的胃癌,即属于StageⅣ胃癌,5年生存率徘徊在10%上下.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廓清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以来,无论在手术技术,手术适应证,淋巴流向的解剖学及临床研究,一直是热门探索的问题,几经变革,时至今日,对于其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价值已初步形成共识.由于外科手术技术层面系能够完全切除的StageⅣ胃癌,辅以术前以化学疗法,可改观其预后,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廓清再度倍受关注.近年的高级别循证医学的临床研究证明StageⅣ胃癌中非治愈因子仅主动脉周围淋巴结16a2,b1转移阳性,系统化疗后手术技术做到R0,能够获得良好的长期生存效果.对此,包含外科切除手术的综合性治疗成为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16a2,b1)胃癌的第一选择,标准治疗.

  • 标签: 胃肿瘤 外科手术 化学疗法 辅助 淋巴转移
  • 简介: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致病因素多为糖尿病患者忽视治疗或错误治疗所致,临床症状多为运动功能异常、肢体感觉异常等,下肢症状通常比上肢症状严重。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大关联,可影响其发生与发展,因此进行代谢控制可有效防治该疾病。基于此,本文将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为核心,探讨近几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治疗 研究 进展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的患者100例,按照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为两组,DM组:2型糖尿病无神经病变组50例;DN组: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50例。使用比利RS-SCAN鞋垫式足底压力平板式测试系统测试各组研究对象足跟内侧、足跟外侧、足弓、第1~5跖骨头、拇趾、第2~5趾共10个部位的动态压力变化。结果:DM组与NC组患者足底各部位峰值压力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N组患者足底M2,M3,M5,MF峰值压力与DM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为左右足M2,M3,M5峰值压力增高,MF峰值压力降低。结论:相比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足底部分区域的压力异常,因此对此类患者应尽早检测足底压力变化,以便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为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

  • 标签: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足底压力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2例,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 20例,采用肌注甲钴胺 500ug一日一次治疗,两组常规治疗糖尿病。结果: 2周治疗后,治疗组:显效 31例、有效 10例、无效 1例,有效率(显效 +有效) 97.6%,显效率 73.8%;对照组:显效 8例、有效 5例、无效 7例,有效率(显效 +有效) 65%,显效率 40%。结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 标签: 穴位注射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各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从代谢及神经营养等方面分析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并阐述了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法。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包括代谢紊乱、血管损害等。给予患者调节代谢类药物、血流改善剂、降糖类药物及抗氧化应激类药物治疗,效果值得肯定。结论应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病情给药,提高疾病的治疗有效率。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发病机制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周围感觉神经之间受损的表现情况。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分析其运动神经、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正中神经、交感神经的皮肤反应测定水平。结果100例患者中神经的综合反馈异常率为60%,下肢综合资产率为40%,异常情况随着病程的增加逐步增加。病程大于3年的糖尿病患者,双下肢神经异常率为40%。结论胫神经H状况的反射程度较高,周围神经病变较为敏感,总体下肢神经病变重于上肢的病变问题。

  • 标签: 糖尿病自主神经 病变 感觉神经
  • 简介:摘要我们根据糖尿病患者不同的患病时间,以10年为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不同病程的三组。10年以上是Ⅰ组,1年至9年的是Ⅱ组,1年以下是Ⅲ组。分别对这三组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周围神经病变总异常率是63.3%。Ⅰ组患者异常率是90.9%,Ⅱ组患者异常率是65.6%,Ⅲ组患者异常率是36.0%。胫神经H反射异常情况是Ⅰ组最高,Ⅱ组其次,Ⅲ组最低。尺神经f波异常情况与胫神经H反射异常情况相同,即Ⅰ组最高,Ⅱ组其次,Ⅲ组最低。

  • 标签: 肌电图 神经传导异常率 周围神经病变 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