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在65岁以上的老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213例老年患者(对照组),与2018年1月在我科开展了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后--2021年6月的347例老年患者(实验组)的临床资料。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小组成员包括主管医师、护士长、专科护士、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药师、营养师及患者和家属,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直至病人康复出院。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肺部感染、疼痛不适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的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多学科 团队 护理 老年患者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术后实施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协作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白内障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作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60例术后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60例于此基础上予以MDT协作护理,对比两组视力恢复水平、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有57例视力提升>0.2,46例>0.3,27例>0.5,分别比对照组的50例、35例及13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评分是(155.88±15.32)分,比对照组的(124.90±20.48)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CLVQOL)是(101.06±10.17)分,比对照组的(84.81±9.17)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后实施MDT协作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视力恢复,并且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白内障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 视力恢复水平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在脊柱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选取于我院接受脊柱骨科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均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脊柱骨科手术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 护理质量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甲状腺围术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2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90例甲状腺围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 SAS评分及 SDS评分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 SAS评分及 SDS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甲状腺围术期患者采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缓解不良情绪,提升护理有效率,改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围术期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1个月后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后与入院时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与入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38%,显著优于对照组6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 食管癌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食管癌手术病人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目标,按按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采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干预的研究组患者护理有效性高,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常规组患者护理有效性低(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对食管癌手术病人具有正向、积极作用,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食管癌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在 PICC 护理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会诊模式的应用实践性 。 方法 :取 50 例 本院( 2 01 9 年 2 月 -20 20 年 2 月 )收治的行 PICC 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回顾病例,根据 PICC 不同护理措施作为分组依据,将 5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5 例。对照组 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会诊模式, 对比 PICC 置管成功率、 PICC 护理技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 。 结果:观察组 PICC 置管成功率高于 对照组 ( P<0.05 ); 观察组 PICC 护理技能评分高 于对照组 ( P<0.05 );观察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 于对照组 ( P<0.05 )。 结论:在 PICC 护理中,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会诊模式 的应用,对提高护理实践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 ,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PICC 护理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会诊模式 PICC 置管成功率 PICC 护理技能评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延续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于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选取接受延续康复护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展开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行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患者行多学科合作团队开展个性化的连续康复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参照组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中更显劣势(P<0.05),在出院后6个月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中,参照组占比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 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施行多学科团队协作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对于改善其生活质量有明显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偏瘫患者 生存质量 多学科合作
  • 简介:摘要目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干预体会。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诊治的84例白内障病患,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应用专科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比对2组病患生活质量、护理后视力恢复情况和住院时间,在研究结束后统计2组病患发生的并发症。结果比对后得知,对照组共计发生18例,百分比42.86,观察组共计4例,百分比9.52,观察组数据均优过对照组。(p值<0.05)。结论将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应用于白内障手术的病患,能缩短病患住院时间,促进术后视力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加以应用。

  • 标签: 多学科团队协作 护理模式 白内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干预体会。 方法:选择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期间诊治的 84例白内障病患,分为 2组,每组 42例,对照组应用专科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比对 2组病患生活质量、护理后视力恢复情况和住院时间,在研究结束后统计 2组病患发生的并发症。 结果:比对后得知,对照组共计发生 18例,百分比 42.86,观察组共计 4例,百分比 9.52,观察组数据均优过对照组。( p值< 0.05)。 结论:将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应用于白内障手术的病患,能缩短病患住院时间,促进术后视力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加以应用。

  • 标签: 多学科团队协作 护理模式 白内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12例心肌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DTB)、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DTB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中可有效缩短DTB时间及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肌梗死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 DTB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我院 201 9 年 1 月 - 20 20 年 1 月接收的 134 例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并依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基础组( 67 例,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入院,行常规护理)与研究组( 67 例, 2019 年 7 月 -2020 年 1 月入院,行常规 + 多学科团队协作 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视力水平。 结果 经护理,研究组患者的视力水平显著高于基础组( P < 0.05 )。 结论 将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用于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可有效促进其视力恢复,效果良好。

  • 标签: 白内障 手术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号"+多学科团队协作(MDT)护理在出院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医院收治的118例出院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1—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和出院后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微信公众号"+ MDT护理,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的脑卒中行为改变问卷、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脑卒中行为改变问卷、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SDS、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脑卒中行为改变问卷、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4.92%(56/59),高于对照组的81.36%(4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公众号"+ MDT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出院脑梗死患者的运动行为情况,提高依从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缓解负性情绪,降低出院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出院患者 微信公众号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干预的具体疗效。 方法: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选取 58 例展开研究,就诊期间为 2018 年 02 月至 2020 年 02 月,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与对照组(常规干预),对比干预前后两组躁狂情况、抑郁、焦虑度。 结果:干预前,两组狂躁程度分值无明显差距, P> 0.05;干预后,对照组、研究组病人躁狂 情况均有所缓和。对照组评分由( 4.19±1.42)降至( 3.27±1.33)分,研究组评分由( 4.23±1.57)分降至( 2.48±1.14)分,干预效果比对照组显著;同时,干预后研究组情绪更稳定, HAMD、 HAMA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期间,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缓和病人躁狂、焦虑、抑郁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度 学科团队协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究在食管癌手术患者日常护理中关于临床护理方式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的有效运用。方法:我院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份在我院临床首次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中9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治疗对象,对其采取电脑随机分组,针对不同组别分别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采取常规形式护理措施的组别对其设定为常规对照组,在采取常规形式护理措施方式上,结合给于相应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干预措施的组别,设定为实验对照组,两组分别拥有45例参与患者。针对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两组参与患者得到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不同组别得到的实际护理效果均存在不同,可发现实验对照组参与患者所得到的实际护理效果优于常规对照组得到的实际护理效果,且上述差异均具有重要统计学事实意义(p

  • 标签: 食管癌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伴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疼痛牵涉致双侧肩背部及双上肢前壁内侧,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随着医疗水平的飞速发展,临床对于护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水准和要求。为了保障患者的临床医疗及护理的效果,改善其预后恢复,为患者搭配了相应的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了最佳的救治模式,在节约医疗资源的同时,也减轻了病患的经济压力。

  • 标签: 多学科协作 急性心肌梗死 围手术期 护理
  • 作者: 陈世耀 黄晓铨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17
  • 出处:《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上海 200032
  • 简介:摘要门静脉高压的病因各异,食管胃静脉曲张类型多样,合并疾病危重,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进展,门静脉高压多学科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从病例讨论中发现问题,总结特点,进一步通过开展临床研究评价内镜治疗静脉曲张的效果,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组织胶治疗的安全性,从失败中总结治疗经验,重视不明原因门静脉高压的病理学检查,对特殊状态门静脉高压的多学科综合诊疗。为门静脉高压患者不同阶段和不同状态的治疗选择提供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实现对门静脉高压患者的风险分层和个体化精准诊疗。

  • 标签: 门静脉高压 多学科团队协作 风险分层 个体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20年3月共计13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设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协作诊治理念进行急性胰腺炎的诊治;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遵照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常规诊治。观察两组死亡人数、轻症急性胰腺炎和中重症急性胰腺炎转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人数、总住院时间、主要并发症(感染、胰腺假性囊肿、腹腔内出血)等。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死亡人数、轻症急性胰腺炎和中重症急性胰腺炎转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能有效提高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水平,是急性胰腺炎诊治的最佳模式。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多学科团队协作 住院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学科团队协作在中晚期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37例中晚期结直肠癌(III期~IV期)患者为主进行回顾性分析,实行多学科团队协作MDT措施,观察患者的诊疗价值。

  • 标签: 中晚期 结直肠癌 多学科协作 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