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海南儋州海花填海规模较大,工程实施引起洋浦海域水动力环境改变,进而影响海床冲淤演变的变化。本文利用Delft3D数值模式建立了洋浦海域二维嵌套水沙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基础上,模拟了海花实施前后海床冲淤演变和潮流变化。由于洋浦海域含沙量较低,附近沙源少,海花实施后附近海域海床淤积幅度较小。由于小铲礁南侧水流动力增加,小铲礁南侧和洋浦航道局部为冲刷。

  • 标签: 海花岛 海床冲淤影响 数值模拟
  • 简介:本文引用明、清时期航海史料中有关钓鱼、黄尾屿、赤尾屿的记述,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论证钓鱼等岛屿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

  • 标签: 钓鱼岛 归属 中国 航海史料
  • 简介:清初迁界禁海,衢山因悬处外洋,官府难以有效管控,而被长期委弃封禁。然而,衢山及其周边丰富的柴薪、土地、渔业资源,吸引大量流动人口进入衢山,冲击着国家的封禁体制。清中期以后,国家对衢山的政策从厉行封禁到封而不禁,最终主动推进展复。在此过程中,潜赴、移住衢山的人口出现定居化倾向,水利设施修复,土地开垦推进,定居聚落出现,寺庙等公共空间形成,衢山逐步从荒岛贼穴发展为烟户繁庶的海岛社会,并在展复后升科编户,被纳入以编户齐民为主体、由地方士绅领导的新的地域秩序。

  • 标签: 衢山岛 海洋政策 外洋岛屿 地域秩序
  • 简介:本文采用MIKE21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了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的潮流形态和含沙量,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模拟计算了围填海工程后辐射沙脊群海域的潮流和含沙量变化。结果显示工程对潮流和含沙量的影响主要出现在工程区附近。围填海工程使原本以弶港为中心呈扇形辐聚、辐散的潮流格局有所改变,形成东沙西侧南北向和高泥南侧东西向的两条潮流通道,并在一定程度上分割了条子泥南北两侧的水体。工程后含沙量的变化与平均流速的变化基本一致,在流速变大的东沙西北侧和高泥南侧海域,含沙量显著升高;在流速变小的条子泥南北两侧、东沙东侧及西南侧,含沙量显著降低。

  • 标签: 辐射沙脊 围填海 潮流 含沙量 数值模型
  • 简介:用AHP和德尔菲法评价浙江海洋生态安全,显示浙江海洋生态安全呈波动上升趋势,生态安全状态一般,海洋生态还存在很多安全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海洋活动强度过大、过度的海洋资源开发、环境污染严重和海洋管理体制不健全。结合浙江海洋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认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协调,市场行为主体与政府监管之间关系的协调,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协调构成浙江省海洋生态安全机制。

  • 标签: 浙江 海洋 生态安全 影响机制 AHP
  • 简介:海岛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对海岛旅游地进行生态安全评价,有助于优化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管理。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海岛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综合指数法和熵权法分析2015年浙江省和福建省的10个县域和市域海岛旅游地的生态安全水平。实证结果表明:从现状评价看,各海岛旅游地的生态安全水平总体较低,浙江省的生态安全水平总体上高于福建省,其中舟山市的生态安全水平最高;从影响因子看,各海岛县的环境压力较大,经济状态较好,其次是环境状态和社会状态,环境响应较好;海岛旅游地生态安全状态与海岛面积、海岛面积占地域面积比重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 标签: 海岛旅游地 旅游生态安全 影响因子 PSR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