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淮河安徽段某区域采集了3个地表水样和12个地下水样,通过大型溞急性毒性(活动抑制)、微核及SOS/umu试验,分析了这些水样的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结果表明,急性毒性测试中,该区域地表水及大部分地下水的急性毒性均未超过USEPA废水排放毒性的控制要求(0.3TU),有2个位点的地下水样毒性当量为0.31TU,超过限值;经t-test分析,地表水的急性毒性显著高于地下水。SOS/umu检测中,2个地表水样和7个地下水样的结果呈阳性,表现出DNA损伤效应,其诱导率IR在(2.20±0.063)~(3.36±0.067)之间,对应的致癌风险P基本处在10-6~10-7水平。微核检测结果表明,3个地表水样具有较严重的染色体损伤效应,9个地下水样表现为阴性。总之,该区域地表水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相对较高;部分浅层地下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致癌风险处在可接受范围,但仍可能对周围居民的健康产生潜在威胁;而深层地下水没有检测到任何毒性效应。研究为周边居民饮水安全和人体健康提供了基础信息。

  • 标签: 大型溞 成组生物毒性 微核 SOS/UMU 淮河流域
  • 简介: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安徽淮河城乡生活和工业需水量增长迅速,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在此分析了区域水资源条件、开发利用形势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紧张局面的对策和措施。

  • 标签: 水资源利用 形势 对策 淮河流域
  • 简介:详尽收集了1927—1937年安徽淮河初等教育研究的历史资料,在此基础上对1927—1937年安徽淮河初等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认为1927—1937年安徽淮河初等教育虽有所发展,但速度缓慢。主要原因是教育经费拮据,教学规模难以扩大,师资质量不高,以及频繁的自然灾害和混乱的社会环境等。

  • 标签: 淮河流域 初等教育 教育经费 小学教员
  • 简介:文章分别从淮河概述、淮河历次苦难的洪涝灾害、导致淮河灾害的原因和淮河的治理的建议等几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重点阐述了淮河治理存在治标与治本观点。诠释了治标即加固加高大堤;治本,即顺应河流规律,从根本治理淮河

  • 标签: 淮河流域 自然灾害 治理
  • 简介:介绍了安徽淮河平原区第四纪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通过对所采集的1362组地下水水温数据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认为本地区地下水水温西高东低;蒙城、凤台—寿县—长丰一带和界首—亳州、砀山等地是寻找面源型地热资源的有利地区。

  • 标签: 淮河流域 平原 地下水 水温 地热 安徽
  • 简介:该文对明清时期安徽淮域蚕丝业的变迁、官府对蚕丝业的推广及其效果、发展的障碍性因素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和振兴皖北经济战略的实施有所裨益和启示。

  • 标签: 明清时期 安徽 淮河流域 蚕丝业 农业推广
  • 简介:安徽省地处江淮之间,淮河贯穿省境的北部。千百年来淮河水孕育了两岸的人民,淮河泛滥也给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我省淮河的阜南、颍上、霍邱、寿县、风台至今仍由于淮河水造成的频繁的洪涝灾害而未能摆脱贫困。本文拟以受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颍上县为例,对全省淮河贫困县的人口与经济问题做一初步的探讨。

  • 标签: 人口与经济 洪涝灾害 颖上县 霍邱 颍上 经济发展
  • 简介:淮河安徽省部分是安徽省人口最密集和耕地率最高的地区.从经济结构上看.该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仍以农业经济为主。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承担着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淮河安徽省部分31县(市)的经济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从主成分上分析各县(市)竞争力形成的原因.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 标签: 淮河流域 县域经济 经济竞争力
  • 简介:花鼓灯是一种集灯歌、舞蹈、锣鼓与后场小戏于一体,主要流传于淮河的综合性的民间艺术形式。花鼓灯艺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很多流传在淮河两岸的剧种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形成了不同风格特征的推剧、泗州戏、淮剧、花鼓戏等。通过对花鼓灯艺术衍生的微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花鼓灯艺术发展的规律性,使这朵淮上奇葩能越开越香,越开越艳。

  • 标签: 花鼓灯 推剧 泗州戏 庐剧 花鼓戏
  • 简介:试题(2008年高考海南地理卷26题)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完成下列要求。

  • 标签: 淮河流域 洪涝灾害 分蓄洪区 怀洪新河 安徽省 分洪
  • 简介:淮河这一意象在南宋诗词中大量出现并成为文人表达爱国情绪的主要媒介物,但淮河词人及其创作却极其有限,且作品多为骚雅的咏物之作。本文就此分析这一创作现象。

  • 标签: 南宋 淮河 淮河流域 词人 创作
  • 简介:为探索气候变化影响下水文极值的非平稳性和预测方法,建立了水文极值非平稳广义极值(GEV)分布的统计预测模型。利用1952—2010年淮河上游流域累计面雨量和流量年最大值资料、同期500hPa环流特征量资料以及17个CMIP5模式对环流特征量的模拟结果,筛选出对水文极值影响显著的年平均北半球极涡强度指数作为GEV分布参数的预测因子。分析了在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2006—2050年淮河上游流域水文极值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0年以下与10年以上重现期的水文极值在非平稳过程中呈现前者下降而后者上升的相反变化趋势;多模型预测的集合平均在未来情景中均呈现上升趋势,情景排放量越大增幅越大,重现期越长增幅也越大。与极值的常态相比,极值的极端态更易受气候变化影响。

  • 标签: 气候变化 淮河流域 水文极值 广义极值分布
  • 简介:针对淮河环保问题的突出性和绿色会计研究的滞后性,本文在概述绿色会计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淮河绿色会计的初步想法。

  • 标签: 淮河流域 绿色会计
  • 简介:试题(2008年高考海南地理卷26题)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完成下列要求。

  • 标签: 淮河流域 洪涝灾害 怀洪新河 安徽 洪水
  • 简介:通过对淮河地下水资源详细调查,在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其污染情况做出了评价,分析了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地下水污染 调查 对策 淮河安徽段
  • 简介:1基本情况淮河是我省最大流域,其流域面积达880万hm~2,约占我省总面积的52.7%。涉及11个地市的67个县市。流域原有的高程系统较为混乱。曾先后采用过废黄河口零点高程系统及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自60年代初起,水利、地震、地矿、交通、城建、冶金等部门根据自身需要,在流域内也陆续布设了一些三、四等水准路线,但要求不一,分布不均,标石规格、实施方法和高程系统均

  • 标签: 水准网 改造 淮河流域 水准测量
  • 简介:<正>7月29日至31日,淮河政协联谊会第二次会议在金湖举行,来自淮河的河南、安徽、江苏、山东4个省30个县(市)区的政协主席相聚在金湖,交流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体会,共商淮河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大计。淮安市政协主席陈从亮到会致辞。省政协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丁泽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新形势下,以召开淮河政协联谊会为平台,交流政协工作新经验,研究政协工作新情况,探讨政协工作新思路,对于开创淮河兄弟县市政协工作的新局面,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

  • 标签: 地方经济 丁泽 陈从 社会文化发展 日至 人员参观
  • 简介:淮河地处中原,跨今豫、皖、苏、鲁四省以及湖北的少量地域。淮河是先秦货币的重要流通区域。早在北宋年间,淮河出土的先秦货币已见诸于文献记载。沈括在《梦溪笔谈》卷21记载首:“寿州八公山侧土中及溪涧之间。往往得小金饼,上有篆文‘刘主’字,世传淮南王药金也。得之者至多,天下谓之‘印子金’是也”。这是关于安徽寿县出土楚国爰金的记载。

  • 标签: 货币文化 淮河流域 先秦货币 安徽 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