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有关的尺寸,目前人们最熟悉的,据专家分析也是出现年代最早的文字记录,是曾跟随郑和多次下西洋的马欢在《瀛涯胜览》一书里所描述:“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还有《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二》所记,郑和“造大舶,

  • 标签: 紫禁城 郑和 尺度 文物考古 明朝 中国
  • 简介:郑和船长44丈4尺,宽18丈的数据在不少古籍中出现过,如此大的郑和是否存在过?这是国内外史学界和造船界长期争议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的课题。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五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这一尺度是可信的,无论是从造船历史

  • 标签: 郑和宝船 史学界 古籍 船长 观点 归纳
  • 简介:关于郑和的尺度和船型,经过近20多年来的讨论,意见渐渐趋于一致:多数学者认为,郑和的长和宽正如《明史》上记载的,长44丈4尺,宽18丈;郑和的船型,多数学者认为是福船型,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是沙船型。本文仅对郑和船型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 标签: 郑和宝船 学者 《明史》 意见 一致 个人
  • 简介:华灯初上。一辆橄榄绿的警车在宽敞的马路上行驶,它的后面紧跟着一辆白色的救护车。救护车追着警车,仿佛是在进行比赛。警车上戴着大盖帽的方警探对司机说:“救人要紧,让救护车超过去!”不一会儿,救护车、警车相继在科技馆门口停下。原来,科技馆里发生了意外:巡

  • 标签:
  • 简介:从上世纪初人们开始研究郑和下西洋问题以来,郑和就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焦点。而且,对郑和的探讨早已超出了史学界的范围,成为历史、造船、航海等学科的诸多学者专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此,笔者不揣简陋,对郑和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就正于大家。

  • 标签: 郑和 册封舟 船型 明朝 文物考古 宝船
  • 简介:1.郑和尺度及船队规模的文献依据记录郑和下西洋船队数、尺度及下西洋官兵人数的文献首推《明史·郑和传>。

  • 标签: 郑和宝船 明朝 船队规模 文献史料
  • 简介:对大型,国际知名学者伯希和、李约瑟、寺田隆信等都有肯定性评价。上个世纪40至80年代,我国管劲丞、周世德、杨樵等学者曾有质疑。对此席龙飞与何国卫于1982年撰文《试论郑和》与之应对。1983年九江会议以后,郑鹤声、郑一钧、庄为矶、庄景辉、邱克、文尚光、洪长倬、章巽等学者都有论辩。在1985年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时更复原出船模型。到上个世纪90年代,美籍学者苏明阳“新估计”出是6000料。对此何国卫等有新的论著与之应对。在2005年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前后研究又有新的进展。

  • 标签: 郑和宝船 考古 遗址 研究进展
  • 简介:南京是郑和的第二故乡,也是郑和下西洋的始发地.2005年举行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之后,南京又决定制造仿明代郑和.原郑和是大型木船,现在要仿制当然也应是木船.但这种高质量的造船巨木从何而来呢?经了解只有产自马来西亚原始森林的木材最为合适.南京钧龙置业公司是的制造厂.去年3月份就已派人去马来西亚采样.经过艰苦的寻找和检测其木材的硬度,密度.耐水性等16项指标后才找到和确定了合适的树种.如,巴劳木硬度最大,可用来做“龙骨”,山樟木抗拉、抗扭曲,可做的外舷板,青皮木在水中可100年不腐烂,可用于的吃水线以下的部位.这样品格优良的木头要在深山老林里经过繁杂的“望闻问切”,又要求没有空洞、虫蛀等才能被选中.这样的巨木砍伐后运输也相当困难.首先要经过海运至张家港,然后通过长江运到南京,再转运到船厂.运载这样的巨木不但对运木的车辆要求高,而且还只能在深夜缓缓而行.正常车辆半小时的路程,它要走一个半小时以上.所以仿制郑和的巨未来之不易,但只有用它才可以仿制出酷似600年前的郑和.人们正期待着这仿制的郑和早日露真容.

  • 标签: 郑和宝船 仿制 南京 郑和下西洋 马来西亚 第二故乡
  • 简介:郑和下西洋是早于外国人所称“大航海时代”的人类创举,在1405至1433年的28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航行29.6万公里,远航至东南亚、印度洋、红海、东非等区域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比欧洲航海家迪亚士、达·伽玛、哥伦布等人的“地理大发现”要早80到100多年,在中外交流史、航海史和造船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学术大师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称郑和为“海上巨人,国史之光”。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以及江泽民同志都充分肯定郑和下西洋是对外开放的。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宝船 地理大发现 江泽民同志 邓小平同志 航海家
  • 简介:时间飞驰,转眼距郑和率船队下西洋已602年,郑和一生伟大业绩及开拓精神一直鼓舞着全国人民。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术界开展了对郑和一生的事迹活动进行研究,数十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直接史料的缺失,以致有些问题至今尚不能解决。例如当年下西洋船队中的,其尺度、船型至今在学术界存在争议。分歧如下:

  • 标签: 郑和船队 宝船 开拓精神 80年代 下西洋 学术界
  • 简介:明代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因其承担着多种任务,故而由不同种类的海舶组成,由于种的不同,绝不会是一种船型,应该有尖底的福船型,也有平底的沙船型。但是对郑和的船型和尺度,学界争论不休,在此笔者试用较可信的史料来分析、研究,提出浅见。

  • 标签: 明代 “郑和下西洋” 船型 尺度 船种 郑和宝船
  • 简介: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有人提议应建造一艘郑和,并按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航行路线走一遍,重走郑和路,重现郑和雄姿,这当然是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可是建造郑和却非易事,于是郑和究竟有多大,应该如何复原。再次提上日程,因为这是一个必须逾越的程序。

  • 标签: 宝船 尺度问题 技术分析 郑和下西洋 复原模型
  • 简介:一、引言借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的东风。复原研究郑和。不仅能正确评价历史。保护历史遗产。而且具有政治、外交、文化、科技和经济方面的多重意义。众多包括了史学界和造船界的学者和专家对郑和的复原作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郑和宝船 匹配关系 出土 遗址 船厂
  • 简介:哈尔滨工程大学博物馆坐落在校内的启航活动中心阳光大厅,是我国首个高校船舶博物馆。博物馆以船舶的发展史为主线,以海运、海洋、海防、核能运用为方向,辅以"十大名"全面介绍船舶发展史、船舶科技史,重点展示我国船舶工业在船舶运输、海洋开发、海军装备及核能应用等方面的重大成果,形成集收藏、展览、教育、研究、宣传等功能为一体,是校内外人士来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必参观之处。

  • 标签: 核能应用 海洋开发 海军装备 宝船 科技史 满载排水量
  • 简介:从1405年至1433年,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活动,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 标签: 郑和 航海家 宝船 世界航海史 军事 西洋
  • 简介:在分析《明史》关于郑和下西洋及其的记载文字后,重点论证了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大型的数量、出现时间及其历史存在的可信性,得出的结论是大型的历史存在仅是个例,它首次出现在第四次下西洋。注意到《明史》具有高度综合概述的史书撰写特点,有助于对其作出合理的解读。

  • 标签: 明史 郑和下西洋 郑和宝船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