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实时食道超声心动图在成人房间隔缺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0例成人房间隔缺损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先行经食管二超声心动图检查,而后开展实时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实时食道超声心动图影像学检查显示房间隔总长度、房间隔残缘软边长度等影像学指标以及房间隔缺损检出率(100.00%)均高于食管二超声心动图检查,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经食管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 实时三维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成人房间隔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间隔缺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择最佳诊断方案。方法实验选择我院收治治疗的房间隔缺损患者,总计30例。患者均行TTE、TEE检查,对比不同诊断方法下房间隔缺损缺患者的具体损口、位置、部位、大小等情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TTE与TEE诊断仅在测量缺损口内径上高度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对比,两种诊断方法所得数据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EE、TTE结合,在房间隔缺损的诊断方面价值明显,为临床治疗工作以及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经食道三维超声 经胸超声 诊断价值 房间隔缺损
  • 简介:摘要在产科,二超声通常只对胎儿结构进行切面观察,因而有许多不足。超声不仅可以对胎儿体表结构进行表面重建,还可以用透明成像对胎儿体内结构进行成像,可从整体上对胎儿形体结构进行观察,提高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率,确定不同孕龄胎儿正常及病理形态,因而可从整体上对胎儿形体结构进行观察。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水平较二超声明显提高,尤其是可准确判断胎儿颜面部、脊柱、四肢等畸形,在产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实时 三维超声 产科
  • 简介:患者女,58岁,主诉胸闷胸痛入院。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二常规胸及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上腔静脉入右心房口处可见高回声附加团块,边界较清晰规则,多角度显示均与心房壁延续,且与心房壁呈同步运动,无自主活动(图1A、1B)。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右心房顶部局部附加高回声团,性质待定。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心房 界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实时超声成像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产科行常规检查的孕妇2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孕妇均接受实时超声成像诊断。观察其胎儿畸形诊断情况。结果260例孕妇中,引产或者产后证实畸形胎儿畸形75例,占比28.85%(75/260)。而实施超声成像共检出畸形胎儿71例,诊断符合率为94.67%(71/75),其中漏诊1例,误诊3例。检出胎儿畸形类型包括消化系统畸形18例(25.35%)、泌尿生殖系统畸形4例(5.63%)、胸腹腔积液畸形3例(4.22%)、四肢骨骼畸形11例15.49%、中枢神经系统畸形7例(9.86%)、颜面畸形22例(30.98%)、胎儿肿瘤畸形6例(8.45%)等。结论采用实时超声成像诊断胎儿畸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无创性,并能将胎儿畸形的状况直观的显示出来,因此在孕妇产前检查中十分重要,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实时三维超声成像 胎儿畸形 诊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超声与二超声检查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73位孕妇的产前超声检查。结果检出35例胎儿畸形中,实时超声的检出率为98%,二超声占94%。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对预后的判断及优生优育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三维超声 胎儿 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胎儿实时(四超声心动图的检测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我院妇产科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给予传统二超声心动图检查,而实验组产妇给予了实时(四超声心动图检查,然后对两组产妇的胎儿畸形检出率及错误率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产妇对胎儿畸形的检出率达到了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同时实验组胎儿畸形的错误率仅为5.0%,低于对照组的11.67%,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产妇进行临床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最好为其提供实时(四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不仅可以对产妇的各项指标进行有效的检查,而且还能提升胎儿畸形的检出率,降低错误率,从而确保母婴的安全。

  • 标签: 胎儿 实时三维(四维) 超声心动图 检查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前胎儿四肢畸形实时超声诊断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我院接诊的1568例孕妇,分别采用二超声实时超声对产妇进行产前胎检,记录诊断结果,并与产后随访结果对比,计算准确率。结果1568例产妇分娩结果证实胎儿中有86处存在畸形,二超声诊断畸形检出率为70.9%(61/86),实时超声诊断畸形检出率为93.0%(80/86),实时超声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二超声,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时超声诊断应用于产前胎儿四肢畸形诊断中,具有快速、无创、图像逼真直观且准确率高的特点,可提高胎儿四肢畸形的产前超声检出率,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胎儿四肢畸形 实时三维超声 诊断准确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实时超声测量POP-Q轻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膈裂孔测量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POP1、2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图像,比较不同分度患者盆膈裂孔在静息、收缩、Valsalva状态下盆膈裂孔横径、前后径以及面积。结果POP自然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在静息、收缩、Valsalva状态下盆膈孔测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无症状性与有症状性自然分娩组比较中,静息状态下盆膈裂孔面积P值为0.049<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息状态下盆膈裂孔面积可以作为有、无症状性盆腔脏器脱垂的检测指标,剖宫产及自然分娩对轻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影响不显著。

  • 标签: 盆底 超声检查 实时三维 盆隔裂孔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实时超声心动图(RT3D-TEE)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作用,比较其与食管二超声心动图(2D-TEE)和实时超声心动图(RT3D-TTE)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了2007年6月共12例接受RT3D—TEE、2D—TEE、RT3D-TTE检查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大部分患者经手术证实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将各项检查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异常结构的显示,2D-TEE图像清晰,但仅能提供平面信息;RT3D-TTE受患者声窗影响较大,图像质量欠佳;RT3D-TEE不受胸骨及肺的影响,可以提供心脏及毗邻结构清晰的立体影像,精确判断病变细节。结论RT3D-TEE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可提供全面、清晰、立体的影像资料,具有广泛且重要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实时三维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实时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对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24例患者进行经食管实时超声心动图术中监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或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病变10例,二尖瓣脱垂2例,机械瓣置换术后机械瓣功能异常1例,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1例,室间隔缺损1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心内膜垫缺损2例,法洛四联症2例,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问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左心室流出道狭窄1例,尖瓣闭锁合并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1例,主动脉夹层2例。结果食管实时超声心动图能够在术前清晰显示病变的结构,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术后可即刻通过图像更直观评价手术效果。结论食管实时超声心动图可方便应用于心脏术中监测,为心脏手术术前决策及术后效果评价提供重要信息,补充了常规术中超声应用的不足。

  • 标签: 经食管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外科手术 手术中监测
  • 简介:目的探讨中孕期(20~26周)超声定位胎儿脊髓圆锥及其对于隐性脊柱裂的诊断价值。方法经骨骼模式成像分别对290例中孕期正常胎儿(正常组)和10例隐性脊柱裂胎儿(异常组)的脊髓圆锥进行定位,计数正常组脊髓圆锥末端水平所对应的腰椎椎体,观察胎儿脊髓圆锥的位置在中孕期正常胎儿的分布趋势及两组脊髓圆锥的位置差异。结果282例中孕期胎儿骨骼模式可清晰定位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正常组的脊髓圆锥在孕20~21周可位于L3.5及以上水平,孕22周开始全部位于L3及以上水平,脊髓圆锥的位置与孕周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179X+4.536(R=0.953,P〈0.01)。异常组的10例均位于L3水平以下。结论通过骨骼模式成像可以识别椎体的位置,以此进行脊髓圆锥的定位,隐性脊柱裂的胎儿脊髓圆锥的位置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脊髓圆锥的定位对于隐性脊柱裂的明确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隐性脊柱裂 三维骨骼模式 脊髓圆锥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对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已临床确诊的130例子宫畸形患者,年龄26~42岁,平均年龄33岁。单角和/或残角子宫均经过宫腔镜和/或腹腔镜检查确诊,双子宫、双角子宫、鞍形子宫均经过MRI检查确诊,纵隔子宫经过宫腔镜检查确诊。回顾分析其阴道二超声图像资料。结果阴道超声诊断单角子宫和/或残角子宫11例,双子宫6例,双角子宫7例,纵隔子宫80例,鞍形子宫25例。阴道二超声诊断单角子宫和/或残角子宫5例,双子宫6例,双角子宫6例,纵隔子宫73例,鞍形子宫5例。阴道超声诊断与宫腔镜结果符合率99.23%,显著高于二超声诊断73.08%;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阴道超声图像可以显示不同子宫畸形的宫腔结构及宫底的外观形态,是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无创性可靠方法之一。

  • 标签: 经阴道三维超声 经阴道二维超声 子宫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胎儿畸形产前诊断中二超声实时超声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接受产前检查孕妇94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11月-2020年12月;94例孕妇均接受二超声实时超声筛查,对二超声实时超声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时超声检出率及灵敏度明显高于二超声(P<0.05)。而二超声实时超声诊断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未呈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胎儿畸形产前诊断中,实时超声检出率及灵敏度高于二超声;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二维超声 实时三维超声 胎儿畸形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与二超声造影诊断肝癌转移灶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手术条件的7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2D-CEUS检查和3D-CEUS诊断,对比两种方法对肝内转移灶检出率以及动脉期肿瘤滋养血管显示率情况。结果:77例患者中,3D-CEUS诊断出57例患者存在转移灶,20例患者不存在转移灶,转移灶共计72个,诊断准确率为88.31%,敏感度为89.47%,特异度为85.00%。病理证实,2D-CEUS检查观察到47个动脉期肿瘤滋养血管,显示率为70.15%,3D-CEUS检查观察到64个动脉期肿瘤滋养血管,显示率为95.52%,组间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D-CEUS对肝癌微转移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弥补了2D-CEUS的不足,可以作为提高超声诊断肝肿瘤准确性的新方法。

  • 标签: 实时三维超声造影 二维超声造影 肝癌转移灶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实时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ASD患者封堵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右心室容量及收缩功能。方法应用实时超声对30例单纯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测量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射血分数(RVEF),对比上述参数分析右心室收缩功能。结果封堵后不同时期患者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逐渐降低,射血分数逐渐升高。结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后右心室收缩功能得到改善。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右室功能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时超声成像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500名医院收诊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孕产妇先行常规二超声检测,将检查结果记录好后,行实时超声成像诊断,并记录诊断结果。将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观察500名孕产妇的分娩情况,发现共有畸形胎儿24例,二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2.5%(15/24),而实时超声成像诊断符合率为95.8%(23/24),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诊断符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超声在胎儿畸形检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实时三维超声 胎儿畸形 应用价值
  • 简介:"我们的目标是分级提升,让用户以彩超替代原来的黑白超,以实时彩超取代原来的常规彩超。"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SIUI)常务副总经理刘洪卫这样概括企业现阶段的发展目标。

  • 标签: 三维彩超 超声仪器 汕头市 实时三维 研究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阴道超声、宫腔镜在诊断内膜息肉时的优劣对比。方法将我院120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内膜息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分别进行经腹部妇科、3D-TVS检查及宫腔镜检查,并对种检查与病理结果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85%(34/40);3D-TVS诊断符合率92.5%(37/40);宫腔镜诊断符合率98.5%(3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及3D-TVS对内膜息肉敏感性高于腹部超声,但3D-TVS超声检查为无创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腹部超声 经阴道三维超声 宫腔镜 宫内膜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