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72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VE)临床特点。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6月诊治的72例重症VE患儿。收集患儿基础信息和病程前驱症状、起病方式和症状体征资料,分析患儿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重症VE患儿以男性患儿(51例)、1~3岁(32例)、4~6岁(29例)、病程在11~15d(40例)为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康复护理效果与施行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运动功能评分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运动功能评分和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实施康复护理有利于其临床症状的改善和运动功能的提高,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标签: 重症病毒性脑炎 康复护理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康复护理对策。方法择取在我院接受重症病毒性脑炎治疗的且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入院的患儿76例,对这76例入院诊疗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按奇数、偶数诊疗的先后顺序分组。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较参照组显著要高,另外研究组的住院时间较参照组显著要少,p<0.05。结论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有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 重症病毒性脑炎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作用。方法选取泾川县人民医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共62例,采取抽签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为31例。对所有患儿进行治疗后,对对照组实行一般护理,对实验组实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患儿恢复情况。结果给予康复护理的实验组患儿的肢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惊厥恢复的时间均少于给予一般护理的对照组患儿,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伤残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作用明显,加快患儿恢复速度,降低治疗风险。

  • 标签: 康复护理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种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102年1月到2012年12月中收治的20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10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解痉,降温,降颅压,改善脑细胞代谢,抗病毒,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性治疗。而对于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和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发热、昏迷以及惊厥消失时间显著的短于对组患者,且治疗组的脑电图以及脑脊液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恢复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高压氧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并进行适宜的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愈61例,好转5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提高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细致、周到的护理对疗效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重症病毒性脑炎 高压氧 患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早期临床表现与识别。方法回顾性分析调查2014年5月至2014年7月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确诊的42例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48h内的早期临床表现。结果48h内神经系统表现、血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EV71阳性、脑电图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出现神经系统表现、血糖升高、EV71感染是手足口病并脑炎的高危因素。

  • 标签: 手足口病 脑炎 高危因素 早期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再将康复护理应用在实验组中,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身体机能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时间更短,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效果比常规护理更好,可以为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措施,展开个性化的康复指导,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加快康复进程。

  • 标签: 康复护理 小儿重症 病毒性脑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通过运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康复护理。结果:疾病康复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14%,对照组为85.71%,P<0.05;患儿惊厥、颅神经障碍、意识障碍以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消失时间P<0.05。结论:对于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运用康复护理有利于加快患儿病情康复、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小儿 康复护理
  • 作者: 周志红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2-17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35期
  • 机构:大庆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运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21年1月-2022年11月期间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78例作为评估对象,并以组间均衡匹配法将其平均分为2组,即常规组与特殊组,每组39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特殊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整体护理效果。结果:经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特殊组的肢体功能、颅脑神经障碍及意识障碍的恢复时间,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在接受常规治疗和干预的同时给予康复护理,能够切实促进其肢体功能、颅脑神经和意识障碍的恢复,有助于疾病康复,是一项值得推广于临床的护理模式。

  • 标签: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康复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康复护理效果与施行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运动功能评分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运动功能评分和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实施康复护理有利于其临床症状的改善和运动功能的提高,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标签: 重症病毒性脑炎 康复护理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中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康复组,每组各34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后,康复组体征及症状恢复时间早于常规组,随访1年后,康复组伤残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这些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中应用康复护理不仅可以使体征及症状尽早恢复,还可以降低伤残发生率,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康复护理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病的特征和发病因素,分析预后信息和影响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份到2017年12月份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20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相关信息、预后和危险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住院、发热、惊厥和意识障碍时间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其中发热、惊厥和意识障碍时间3类因素在两组患者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脑电图异常和头颅MRI异常百分比对比分析显示,与预后不良组相比预后良好组较低,这两类因素各自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患者的发热、惊厥、和意识障碍时间、脑电图异常和头颅MRI异常这5类因素均是影响重症病毒性脑炎发生的关键危险因素。结论多项因素(如惊厥、意识障碍时间、脑电图异常和头颅MRI等)可诱发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发生,应积极预防,防治结合,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临床特点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价值,以探究其护理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患儿,经过两组患儿的家属同意后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除常规护理模式外额外提供康复护理,对两组的患儿在重症病毒性脑炎中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25例患儿接受了常规护理后额外提供康复护理,他们发现其效果更佳(P

  • 标签: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康复护理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给予康复护理对病情的积极影响。方法:取满足选择标准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68例为分析对象,研究时间跨度在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用随机数字表对患儿进行均等分组,各组有患儿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接受针对性康复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康复质量差异。结果:接受针对性康复护理观察组患儿护理有效率评价、肢体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伤残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收治重症病毒性脑炎小儿在积极治疗期间,配合针对性、科学性的康复护理对于提高治疗康复效果以及缩短康复时间等均有积极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 重症病毒性脑炎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6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蛋白含量、葡萄糖含量、氯化物含量、白细胞计数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循证护理,可以获取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 重症病毒性脑炎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用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3月-2022年2月本科接诊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n=68)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有34名,前者行康复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肢体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从肢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上看,试验组分别是(10.47±1.48)d、(17.69±2.53)d,和对照组(16.68±1.96)d、(23.14±3.17)d相比更短(P<0.05)。从家长满意度上看,试验组97.06%,和对照组76.47%相比更高(P<0.05)。结论: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用康复护理,住院时间更短,肢体功能恢复更为迅速,家长满意度也更高。

  • 标签: 康复护理 价值 重症病毒性脑炎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进入我院进行病毒性脑炎的病人作为研究样本样本量为100名作为研究样本,并且按照病人和病人家属的意愿将他们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分别提供常规护理模式和康复护理模式,最后针对他们的临床护理效果,治疗情况,护理满意度等多项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病人的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多项指标都占有比较大的优势,从货币满意度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也可以发现研究组病人占有更大的优势。结论:为小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病人开展临床护理干预操作时选择康复护理,能够整体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在缩短,意识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情况下,提高整体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康复护理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