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光学法血小板计数在小红细胞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门诊及住院小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含EDTA-K2抗凝全血标本109份,根据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大小分为3组(MCV<70 fl、70 fl≤MCV<80 fl、MCV≥80 fl),分别采用手工法、电阻抗法和光学法进行血小板计数,以手工法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当MCV<70 fl时,电阻抗法[(341.423±92.312)×109/L]与手工法[(315.162±63.765)×109/L]血小板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法[(320.633±77.014)×109/L]和电阻抗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70 fl≤MCV<80 fl和MCV≥80 fl时,电阻抗法和光学法与手工法血小板计数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分组3种方法的血小板计数结果均呈高度相关(均r>0.80)。当MCV<70 fl时,进一步以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分组,RDW≥17%为异常,电阻抗法[(393.367±85.101)×109/L]和光学法[(365.710±71.033)×109/L]与手工法[(338.142±55.393)×109/L]血小板计数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DW<17%为正常,电阻抗法[(316.342±86.147)×109/L]和手工法[(296.666±63.981)×109/L]血小板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法[(298.863±71.045)×109/L]和手工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MCV<70 fl、RDW<17%时,小红细胞干扰会导致电阻抗法血小板计数结果偏高,应采用光学法或手工法复检;但MCV<70fl、RDW≥17%时,小红细胞大小不均也可影响光学法血小板计数结果,应采用手工法复检。

  • 标签: 光学法 血小板计数 小红细胞 平均红细胞体积 红细胞分布宽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肌肉注射维生素B12与口服甲古胺在治疗由于缺乏维生素B12而导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肌肉注射注维生素B12组42例,B组为口服甲钴胺组38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其疗效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肌肉注射维生素B12与口服甲古胺在治疗由于缺乏维生素B12而导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疗效相似,但是口服甲钴胺治疗方法方便,患者的适应性较好,容易接受。

  • 标签: []维生素B12 肌肉注射 甲钴胺 口服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简介:血液分析仪直方图是血细胞通过仪器计数通道时,经仪器微处理器处理后给出的曲线,其中包含了与仪器工作状态及患者标本有关的信息.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 直方图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治疗原发疾病,去除病因。给予支持及对症治疗,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增加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及含叶酸、维生素B12、铁丰富的饮食,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早期进行预防。主要补充缺乏的物质。由于叶酸和维生素B12作用部位不同,故用维生素B12治疗无效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常可奏效,而用叶酸治疗维生素B12缺乏的患者,则神经系统症状无法改善。

  • 标签: 妊娠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治疗
  • 简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或其他原因致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的疾病。孕妇及婴幼儿是本病的高发人群,近年来老年人患该病有增多趋势。我院1996年至2002年共收治巨幼红细胞性贫血36例,现分析如下。

  • 标签: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临床资料 叶酸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肾性贫血患者经临床检验后 网织红细胞及血液红细胞参数情况。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7月收治的 37例肾性贫血患者作为本次实验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来我院就诊的 37例非肾病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血液网织红细胞参数水平。结果 与观察组比较, 对照组 低散射网织红细胞百分比更低,其他 血液网织红细胞参数百分比更高,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性 ( P<0.05) 。结论 采用网织红细胞与血液红细胞参数检验肾性贫血和非肾性贫血,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准确度,在检验中不会受到机体状态的影响,更适用于判断肾性贫血疾病,能够为早期诊断提供有利依据。

  • 标签: 网织红细胞参数 血液红细胞 肾性贫血 临床检验
  • 简介:运动性贫血是竞技体育中从事高强度训练运动员中的一种常见症状,严重影响着运动员的身体发育和健康,制约着运动成绩的发挥.其发生机理中运动引起红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是运动性贫血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从红细胞膜的结构和红细胞的变形性两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探讨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理,为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运动性贫血 红细胞膜 关系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肾性贫血患者血液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的检验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02月-2021年02月到本院治疗肾性贫血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选取同期入院接受治疗的非肾性贫血患者80例,分析患者血液红细胞参数以及网织红细胞参数。结果:实验组MFR、LFR、IRF参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RET参数指标、HFR参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MCV、MCH参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RBC参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血液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诊断肾性贫血价值较高。

  • 标签: 肾性贫血 血液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参数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洗涤红细胞红细胞悬液在自身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hemolyticanemia,AIHA)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90例AIHA患者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同意后,采取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实现分组,对照组采取红细胞悬液输注治疗,研究组采取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对比两组输注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及整体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均明显提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提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及网织红细胞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AIHA患者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能更快促进患者血液指标的恢复,提升治疗效果,是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AIHA 洗涤红细胞 红细胞悬液 血液指标 有效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其中网织红细胞0者5例,37例红系呈增生减低和重度减低,471[2]徐功敕.37例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析.中华血液杂志

  • 标签: 例分析 儿童纯 再生障碍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 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 患者 红细胞参数与网织红细胞参数 值 。方法 随机 抽取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10 月我院 40 例巨幼细胞贫血 患者、同期 40 例 溶血性贫血 患者为观察对象,对两组患者实施血液检验, 对比 所有观察对象 红细胞参数、 网织红细胞参数值。 结果 巨幼组患者 M CV 、 RDW-CV 、 MCH 均显著高于溶血 组, P< 0.05;两组 MCHC 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溶血组患者 Ret 、 IRF 、 HFR 、 MFR 、 Ret-He 显著高于巨幼组, LFR 低于巨幼组, P< 0.05。 结论 分析 红细胞参数与网织红细胞参数 对鉴别诊断 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 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 标签: 巨幼细胞贫血 溶血性贫血 红 细胞参数 网织红细胞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红细胞参数与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巨幼细胞贫血患者(MA)与溶血性贫血患者(HA)病情鉴定中的判定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和溶血性贫血患者(各35例)作为研究组,35例正常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员红细胞参数MCV、MCH、MCHC、RDW和网织红细胞参数RET%、IRF、HLR%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网织红细胞参数RET%、IRF、HLR%和RDW均高于对照组,且MA网织红细胞参数参数均低于HA(P

  • 标签: 红细胞参数与网织红细胞参数 MA患者 HA患者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参数与网织红细胞参数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我院40例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同期40例溶血性贫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对两组患者实施血液检验,对比所有观察对象红细胞参数、网织红细胞参数值。结果 巨幼组患者MCV、RDW-CV、MCH均显著高于溶血组,P<0.05;两组MCHC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组患者Ret、IRF、HFR、MFR、Ret-He显著高于巨幼组,LFR低于巨幼组,P<0.05。结论 分析红细胞参数与网织红细胞参数对鉴别诊断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巨幼细胞贫血 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参数 网织红细胞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蛋白量(MCH)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检测对小儿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1月至2019年6月300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的3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缺铁性贫血患儿与对照组健康儿童均接受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蛋白量(MCH)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检测,记录研究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上述指标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健康儿童MCV、MCH水平高于研究组缺铁性贫血患儿,对照组健康儿童RDW水平低于研究组缺铁性贫血患儿(P<0.05);研究组缺铁性贫血患儿经临床对症治疗后MCV、MCH检测值均较治疗前提高,RDW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应用MCV、MCH、RDW检测结果诊断缺铁性贫血患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平均红细胞体积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红细胞分布宽度
  • 简介: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humanerythropoietin,rHuEPO)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人工合成的,其生物学活性与自然EPO完全相似。1986年以来临床应用于肾性贫血的治疗,使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摆脱了长期依赖输血的困境,避免了输血带来的风险,但随着rHuEPO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人们也观察到rHuEPO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如血液黏稠度高、高血压、血栓形成几率增加等^[1],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缺铁性贫血组42例,地中海贫血组42例,健康对照组42例,测定各组红细胞容积(MCV)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结果比较红细胞容积,对照组数值大于缺铁性贫血组、地中海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红细胞分布宽度,对照组均小于贫血组,且与缺血性贫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可有效鉴别地中海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