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尿化学分析尿镜检检测白细胞的差异。方法同时用两种方法测定789人份尿液标本中的白细胞,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89人份尿液标本中假阳性43例,假阳性率为18.4%;假阴性81例,假阴性为14.6%。结论尿化学分析仪具有标本用量少、检测速度快、检测项目多等优点,但也易受其它外源性物质或人为因素干扰,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只有两者联合应用,优势互补,才能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 标签: 尿干化学法 镜检法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化学检测的众多影响因素。方法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对尿化学检测中的常见影响因素进行总结。结果影响尿化学检测的因素有尿液的收集、化学试纸的选择和应用、放置时间、维生素C、药物、污染物等。

  • 标签: 尿干化学检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与尿化学检测尿液结果的差异。方法随机收集850例住院病人尿液标本,同时在两仪器上常规检测,以尿液有形成份分析为参照,评价尿化学法。结果尿液化学分析与AVE-764B尿液有形成份分析对红细胞有显著差异(P<0.05);对白细胞检测有非常性差异(P<0.01)。结论化学试带法易受理化因素拢,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操作简便,可对不离心标本进行分析,两者联合使用能够有效而准确对标本进行分析。

  • 标签: 尿干化学 尿有形成分分析仪 白细胞 红细胞
  • 简介:尿液化学分析仪的问世提高了实验室尿液分析的工作效率,但此法易受各种因素干扰,为此,我们同时使用两种方法检测尿液红细胞,以确定尿化学检测的可靠性,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尿液检验 尿干化学法 分析仪 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尿中WBC、RBC结果的差异。方法收集155份尿液分别用尿化学法和显微镜检查进行WBC、RBC检测。结果仪器化学法,显微镜手工,白细胞、为39和32;红细胞的阳性例分别41和33,两种方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对WBC、RBC检测结果总趋势基本一致。检测RBC、WBC时必须结合显微镜检查,以防止误诊和漏诊。

  • 标签: 尿干化学法 显微镜检查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沉渣分析仪、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尿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结果的对比,对其产生的假阳性、假阴性结果进行探讨。方法收集门诊患者新鲜随机尿液600例,分别用尿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液中的WBC、RBC。结果以显微镜镜检结果为检测尿液WBC、RBC的参照标准。在检测WBC时化学分析仪检测较显微镜检测检出率低,沉渣分析仪检测和显微镜检测效果较为一致,在检测RBC时显微镜比沉渣仪分析对红细胞的检测率较高,总的来说,对于红细胞的检测显微镜检测比两种仪器检测检出率均高。结论沉渣分析仪与尿化学分析检测尿中的WBC、RBC快速简便,但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较高,只能最为过筛实验,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必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检验质量避免误诊漏诊,从而给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

  • 标签: 干化学分析仪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尿液分析仪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在尿液分析中的红细胞、白细胞检测结果的差异,探讨尿沉渣镜检的必要性。方法对300份尿液标本在实验室常规条件下,分别进行尿液化学分析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测,并对红细胞和白细胞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检测尿液红细胞和白细胞,两者方法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检测尿液红细胞和白细胞各有优劣,在尿液检测时,尿液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必需相结合才能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尿干化学分析法 尿沉渣镜法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中红细胞与白细胞采取尿液化学分析检测的结果。方法筛选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280份尿液标本作研究对象,予以尿液化学分析检测(研究组),同时对280份尿液标本予以显微镜检查(对照组),同时观察、比对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98份(35.0%)红细胞阳性,182份(65.0%)阴性;109份(38.93%)白细胞阳性,171份(61.07%)阴性;对照组63份(22.5%)红细胞阳性,217份(77.5%)阴性;56份(20.0%)白细胞阳性,224份(80.0%)阴性,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在尿中红细胞与白细胞检测工作中,尿液化学分析检测的检出率高于显微镜检查检出率,但假阴性、假阳性偏高,临床将两种检测方法结合,可大大提升临床检出率。

  • 标签: 尿中红细胞 白细胞 尿液干化学分析法 显微镜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化学分析、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三种方法检测尿白、红细胞及管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年423例住院患者晨尿,分别采用尿化学分析、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三种方法检测尿液中白、红细胞及管型。结果以显微镜检查结果为参考,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白细胞、红细胞及管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3.7%、89.1%、91.8%、91.6%及91.7%,90.5%、89.4%、85.0%、93.4%及89.8%及35.1%、99.7%、92.9%、94.1%及94.1%;尿化学分析检测尿白细胞、红细胞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77.7%、90.3%、91.1%、75.9%及83.2%,94.7%、87.4%、83.3%、96.1%及90.3%,尿化学分析无法检测管型。结论尿化学分析和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各有其优缺点,可起筛选作用。但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尿液标本结果不相符,或者互相矛盾时,应复查显微镜检查

  • 标签: 尿干化学分析法 渣分析仪法 显微镜检查法 白细胞 红细胞 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化学法联合尿沉渣用于尿液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余姚市中医医院门诊行尿常规检验的疑似尿路感染患者200例(2018年1-10月)进行前瞻性研究,采集200例患者的新鲜晨尿标本,分别采用尿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标本进行检测,比较尿化学法、尿沉渣的尿常规检测指标。以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为参照,计算和比较尿化学法、尿沉渣尿化学法+尿沉渣对尿路感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再采用一致性检验,分析尿化学法、尿沉渣尿化学法+尿沉渣与尿液细菌培养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尿化学法、尿沉渣尿红细胞、白细胞、透明管型等指标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62、0.343、0.901,均P>0.05)。(2)20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中,有157例患者经尿液细菌培养证实为尿路感染,其余43例无尿路感染。尿化学法、尿沉渣对尿路感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20、0.081、0.022,均P>0.05),但尿化学法+尿沉渣对尿路感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18%、97.67%、96.50%,均高于尿化学法、尿沉渣(χ2=6.497、6.081、11.923、8.219、4.962、12.858,均P<0.05)。经一致性分析,尿化学法+尿沉渣对尿路感染的诊断结果与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为0.854,而尿化学法、尿沉渣与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均为中等,Kappa值分别为0.642、0.637。结论尿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可提高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有利于提高尿常规检验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 标签: 尿路感染 尿常规 医学检验 尿干化学法 尿沉渣法 诊断 红细胞 白细胞 透明管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尿化学法联合尿沉渣用于尿液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尿液化学检测尿隐血与沉渣镜检尿红细胞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方法对500份新鲜尿化学试带法检测尿隐血与尿沉渣镜检尿红细胞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化学隐血阴性与尿沉渣仪镜检红细胞(RBC)的符合率为97.4%,化学隐血微量与尿沉渣仪镜检RBC的符合率为69.2%,化学隐血(+~+++)与尿沉渣仪镜检RBC的符合率为29.4%。结论只有将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联合检测,才能提高尿液检验的质量。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尿沉渣镜检 尿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手工丽春红S检测尿蛋白的性能验证方案和实验方法。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3-5,结合工作实际,设计验证方案。对手工丽春红S检测尿蛋白的精密度、准确度、分析灵敏度、分析测量范围、临床可报告范围等性能进行验证和评价,并将实验结果与美国强生Vitros350式生化分析仪所检测尿蛋白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尿蛋白含量在0.2g/L、4.0g/L时,手工丽春红S测得日间不精密度分别为6.4%和1.05%;10个标准浓度检测结果与靶值的相对偏差均小于6.4%;检测低限为0.2g/L;生物检测线在0.2~4.0g/L,功能灵敏度为0.5g/L,分析测量范围为0.2~4.0g/L。厂商提供的美国强生Vitros350式生化分析仪日间不精密度CV<2.4%;检测低限为0.012g/L;分析测量范围0.017~0.024g/L。结论建立了临床手工丽春红S检测尿蛋白的分析性能验证方案和实验方法。本研究对规范医学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认可,提高实验室手工检测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性能验证尿总蛋白丽春红比色法干化学法
  • 简介:某些细菌的高浓度菌尿可影响化学尿液分析仪对尿红细胞(潜血)的检测结果,对提高尿液检验质量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 标签: 菌尿 尿液潜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化学检测隐血结果与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尿红细胞符合率。方法对1753位门诊患者的尿液隐血与尿液沉渣镜检红细胞比较分析。结果尿液化学法与镜检存在着差异。结论只用尿液化学法而不用显微镜检查是不可取的,尿中的红细胞还是要以镜检为准。

  • 标签: 尿液干化学法 尿液沉渣镜检 尿隐血 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RBC结果比较。方法优利特-200B型尿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和显微镜检测尿RBC。结果尿分析仪与镜检法测定RBC结果不相符结论尿分析仪不能完全替代镜检,两者应联合应用。

  • 标签: 尿分析仪 显微镜 RBC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尿液检验中应用尿沉渣镜检和尿化学检测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8例需要尿液检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尿沉渣镜检(观察组)和尿化学检测(对照组),并对两组的红细胞阳性率、 白细胞阳性率、尿蛋白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红细胞阳性率、 白细胞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尿蛋白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沉渣镜检、尿化学检验两种尿液检验方法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临床中联合使用两种尿液检验方法,能够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尿液检验 尿沉渣镜检 尿干化学检测 红细胞阳性率 白细胞阳性率 尿蛋白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 合尿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实施尿液检验的价值。方法:对 2018年 3月 -2019年 2月我院门诊接受尿液检验的患者 80例为研究对象,先将 80例样本接受尿化学法检验设作尿组,再将 80例样本接受尿沉渣镜检未能检验设作镜检组, 80例样本接受尿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设作联合组,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检验价值。结果:比较尿红细胞阳性率,尿组稍高于镜检组;比较尿白细胞阳性率,镜检组稍高于尿组;但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联合组,尿液白细胞与红细胞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尿组与镜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联合尿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实施水液检验,检出阳性率更高,检验具有明显优势,联合检验能提高检出率,具有重要检验价值,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尿干化学法 尿沉渣镜检法 尿液检验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