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食管在我国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研究认为食管病死率位居全球恶性肿瘤的第五位,临床应予以重视。据报道,在我国食管是导致癌症死亡原因的第四大肿瘤,虽然在治疗过程中,外科治疗方案仍然是对食管进行治疗的有效方案,但是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19%。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对于局部晚期食管的治疗进展,对于治疗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就此进行相关分析,以期待能够为临床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局部晚期食管癌 临床治疗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研局部晚期食管术前放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在2008年4月~2012年8月收治食管患者228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18例采用术前放化疗再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110例直接施行外科手术。结果观察组107例患者肿瘤明显缩小,根治性切除101例,根治性切除率为85.6%;对照组根治性切除76例,根治性切除率为69.1%,观察组患者的根治性切除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姑息性切除率为9.3%,剖胸探查率8.5%;对照组姑息性切除率为14.6%,剖胸探查率18.2%,观察组的姑息性切除率、剖胸探查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63.6%,5年生存率为42.4%;对照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35.5%,5年生存率为20.9%,观察组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放化疗可降低食管肿瘤分期,提高根治性切除率,不增加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癌 术前放化疗 局部晚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比较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首程经病理确诊90例局部晚期食管患者,其中单纯放疗44例2Gy/次,1次/天,5次/周,共35次,7周完成;同步放化疗46例,放疗方法同单纯放疗组,在放疗第1周开始化疗,予“FP”方案,3周为1周期,共2周期。结果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的1、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3.2%、25.0%和80.4%、52.2%;1、3年生存率分别为36.4%、15.9%和71.7%、41.3%;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均为100%。结论同步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相比在不明显增加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的情况下,具有提高肿瘤局控率和患者生存率的优势。

  • 标签: 局部晚期食管癌 同步放化疗 单纯放疗
  • 简介:摘要目前不宜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食管的标准治疗模式是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放疗技术的进展、放疗剂量和放疗靶区范围的异同、同步化疗和免疫治疗等相关问题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是局部晚期食管治疗应关注的重点,本文对此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帮助。

  • 标签: 食管肿瘤 局部晚期 同步放化疗 免疫治疗
  • 简介:原发性食管包括鳞癌及腺癌两种,而食管胃交界处及远端胃癌几乎都属于腺癌。流行病学的研究指出,在过去的三十年,食管及胃交界处的腺癌以及食管腺癌发生率有所增加,而全球胃腺癌以及美国食管鳞癌发生率已有所降低。尽管人们对食管在诊断方法及治疗方式上进行了持续不断的研究,绝大多数患者预后及长期生存仍然不理想。

  • 标签: 晚期食管癌 靶向治疗 食管腺癌 原发性食管癌 食管胃交界处 远端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加氟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的临床疗效和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局部晚期食管患者80例,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和替加氟联合放疗组,按设定方案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并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CR+PR)为92.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CR+PR)为72.5%,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替加氟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疗效由于单纯放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替加氟 放疗 局部晚期食管癌
  • 简介:摘要食管在中国发病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此病早期隐匿,不易发现,一经确诊大多属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目前对晚期食管患者临床多采用放化疗联合的综合治疗,靶向治疗在晚期食管的治疗中应用亦较广泛,中医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同样可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是对晚期食管患者的常用治疗药物的简单归纳。

  • 标签: 食管癌 化学药物 靶向药物 中医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局部晚期食管患者调强放疗(IMRT)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87例接受IMRT及79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老年局部晚期食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并用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接受IMRT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IMRT组完全缓解27例(31.0%),部分缓解60例(69.0%);3DCRT组完全缓解18例(22.8%),部分缓解61例(77.2%);两组近期疗效(CR+P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P=0.232)。IMRT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7.0%、46.0%、23.0%,3DCRT组分别为70.1%、40.5%、10.1%,两组总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P=0.027)。对于接受IMRT的老年局部晚期食管患者,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病变部位、T分期、肿瘤靶区体积、近期疗效均为预后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部位、T分期、肿瘤靶区体积、近期疗效均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IMRT组≥2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0.3%(9/87),≥2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32.2%(28/87),白细胞降低发生率为18.4%(16/87),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为7.0%(6/87);IMRT组与3DCRT组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MRT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食管患者比3DCRT更具优势,尤其是颈胸上段、T1~3期、肿瘤靶区体积≤40 cm3、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者更能从中获益,且不良反应较轻。

  • 标签: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调强适形 治疗结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部晚期食管手术前化疗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152例病例资料进行归类,其中直接手术患者75例设定为对照组,术前接受化疗患者77例设定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直接进行手术,试验组化疗采用DF方案;对手术后效果进行对比,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食管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77例患者,根治性切除81.8%,姑息性切除10.4%,剖胸探查术7.8%,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3.5%、41.7%;对照组75例患者,根治性切除66.7%,姑息性切除13.3%,剖胸探查术20%,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5.1%、22.6%;两组切除率、3年、5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DF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食管围手术期疗效确切,方法简便,可有效提高病灶全切除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癌 DF化疗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尿嘧啶加顺铂(FP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40例局部晚期食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放组和放化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6MV-X射线放射治疗,食管原发灶剂量66~70Gy,区域淋巴结剂量50~66Gy。放化组放疗第1天开始同时给予氟尿嘧啶550mg/m2,d1~5静滴,每天时间大于6h,顺铂25mg/m2,d1~3静滴,每3周重复1次,连用2~3周期。结果单放组和放化组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75%和90%,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1﹑3﹑5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0.0%﹑20.0%和10.0%,75.0%﹑55.0%和25.0%,两组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0%﹑25.0%和15.0%,85.0%﹑60.0%和30.0%,总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步放化疗组的毒副反应高于单纯放疗组。结论同步放化疗可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的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毒副反应增加,但患者能够耐受。

  • 标签: 氟尿嘧啶 顺铂 同步放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局部晚期食管患者68例,研究组38例患者给予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静滴,顺铂30mg/m2,第1-3天静滴,21天为1周期,并行同步三维适形放疗,化疗结束后2周手术。对照组患者30例直接手术。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完全性切除率为94.7%(36/38),对照组完全性切除率73.3%(22/3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5%、55.3%、42.1%和66.7%、30.0%、16.7%,研究组1、2、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食管术前应用多西他赛和顺铂同步放化疗可降低食管临床分期,提高完全性切除率,并且可提高术后1、2、3年生存率。

  • 标签: 食管癌 局部晚期 同步放化疗 外科治疗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福菌素同步放化疗局部晚期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局部晚期食管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采用单纯放疗,放疗总剂量为56~60Gy(1.8~2.0Gy/次,5次/周,5~6周完成),为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放疗同步加新福菌素治疗方案作为实验组;患者接受同对照组剂量的放疗,并静脉滴注新福菌素400μg/d,每周一次,连用5~6周至放疗结束。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远期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93.3%和60%(χ2=9.32,P<0.01),常规放疗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联合治疗组,包括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和消化道反应等(P<0.05)。实验组两年内的生存率为66.67%,对照组为36.67%,存在显著差异(χ2=4.23,P<0.01)。结论新福菌素联合放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食管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轻,生存率较高,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和证实,具有潜在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新福菌素 局部晚期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晚期食管患者采取食管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8例晚期食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食管扩张治疗,观察组行食管支架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结果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优良率94.12%,对照组为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感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对照组为44.12%,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食管患者实施食管支架治疗,是一种安全性高,且有效促进吞咽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晚期食管癌 食管支架治疗 食管扩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晚期食管患者40例,采用食管支架置入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40例患者置入支架均一次性成功,成功率为100%。术后患者吞咽困难明显改善,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晚期食管患者接受支架置入术,使患者进食困难的情况得以改善,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小,手术方法简便易操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存活时间,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食管支架 晚期食管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晚期食管患者治疗中食管支架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晚期食管患者130例,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方法,观察组给予食管支架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情况、肺功能与气促指数指标做观察比较。结果吞咽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气促指数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食管患者治疗中食管支架的应用,对改善患者吞咽情况以及其他肺功能指标等,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晚期食管癌 食管支架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食管患者采取新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局部晚期食管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参照组、干预组,前者直接行同步放化疗,后者新辅助化疗后行同步放化疗。分析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结果干预组总疗效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疗用于局部晚期食管患者中能增强近期疗效,使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改善,值得推荐。

  • 标签: 食管癌 新辅助化疗 治疗效果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局部晚期食管患者分别采用单纯放疗治疗以及同步放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局部晚期食管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研究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单纯放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近期、远期疗效以及放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显著高于对照组(60%),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稍微高于对照组,但是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3年生存率(36%)显著高于对照组(22%),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是消化道不适反应以及骨髓抑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是I级或Ⅱ级,在患者可耐受范围内,但是研究组患者消化道反应(52%)、骨髓抑制发生率(60%)明显高于对照组28%、24%,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食管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单纯放疗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而且也不会造成严重的毒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局部晚期食管癌 同步放化疗 单纯放疗 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