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痱子,又称汗疹或红色粟粒疹,好发于婴幼儿、儿童、产妇、肥胖者和体质虚弱者。多见于夏季的炎热天气,当人体大量出汗和空气中湿度大时,汗液浸渍皮肤使汗腺暂时堵塞,并挤入周围组织而引发汗腺周围炎症。痱子好发于皮肤皱褶部,如颈、腋、腰、腹股沟等。只要气候稍转凉爽,数日后症

  • 标签: 皮肤瘙痒 局部麻醉药 痱子 老年性瘙痒 冻伤
  • 简介:目的:分析肋间动脉灌注化疗起局部皮肤坏死性反应的原因与防治.方法:1997年2月~2002年12月,作者对胸膜转移性肿瘤采用肋间动脉灌注化疗或加栓塞,其中11例患者出现胸部皮肤局部坏死性反应.结果:给予静脉滴注激素、丹参、低右等药物治疗及表皮热敷的方法,均恢复正常.结论:局部皮肤坏死性反应是血管性介入治疗中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术者应高度重视,及时发现,有效治疗.

  • 标签: 皮肤坏死 肋间动脉 灌注化疗
  • 简介:目的研究局部皮瓣在面部皮肤手术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83例面部皮肤肿物患者,切除后设计局部皮瓣进行缺损修复,观察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修复效果。结果除5例出现伤口分泌物或浅表溃疡外,其余均1期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到71例,恢复效果均较满意。结论局部皮瓣是修复面部皮肤手术缺损的理想选择。

  • 标签: 局部皮瓣 修复 面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临床30例PICC置管术后,使用“3M敷料(3MTegadermhP9546HP10cmX11.5cm)”引起局部皮肤过敏反应的患者护理过程的描述与分析,对PICC置管术后使用“3M敷料(3MTegadermhP9546HP10cmX11.5cm)”引起的局部皮肤过敏反应的患者进行及时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术后局部皮肤过敏的患者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PICC静脉置管 皮肤过敏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面部注射美容造成局部皮肤出现并发症的治疗方式。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时间段,2018年12月至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局部冷冻治疗太鲜花皮肤病的临床护理方法,为加快患者康复提供有效支持。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间收治的 47 例 局部冷冻治疗苔藓化皮肤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 24 例,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 23 例接受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苔藓化皮肤病消退面积,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实验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自我保健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在 局部冷冻治疗苔藓化皮肤病患者护理期间,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取得满意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局部冷冻 苔藓化皮肤病 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面部注射美容致局部皮肤并发症的救治。方法:选取 2019 年 9 月~2020 年 9 月我院收治患者 50 例,对其进行专业化治疗。结果:治疗前后,患者治疗满意度及疾病状态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面部注射美容致局部皮肤并发症进行专业化治疗,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同时减轻医患之间的矛盾。

  • 标签: 面部注射美容 局部皮肤并发症 救治手段
  • 简介:目的探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基底细胞癌(basalcellcarcinoma,BCC)切除后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基底细胞癌患者在全麻或局麻下,行皮损扩大切除,根据缺损的大小、部位、深度采取各种局部皮瓣修复创面,术后观察皮瓣成活及外观。结果62例面部皮肤缺损,皮瓣修复成活良好、美观,达到了较理想的效果。结论通过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基底细胞癌术后皮肤缺损,结果满意,瘢痕不明显。

  • 标签: 皮瓣 面部 基底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Ⅰ期清创缝合术治疗皮肤脓肿的疗效。方法皮肤局部脓肿136例,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二组各68例,分别采用Ⅰ期清创缝合术及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比较创面渗出情况、换药次数、疼痛程度、脓腔愈合时间及瘢痕情况。结果Ⅰ期清创缝合术治疗皮肤脓肿较对照组术后创口渗出少,换药疼痛轻,换药次数少、愈合时间短、瘢痕细小。结论Ⅰ期清创缝合术治疗皮肤局部脓肿明显优于切开引流换药的疗效。

  • 标签: Ⅰ期 清创缝合术 皮肤脓肿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局部皮瓣在修复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面部皮肤缺损患者50例,按照面部缺损情况,根据切除后皮肤缺损位置和大小,合理设计局部推进和旋转等皮瓣修复创面。结果经过修复后,50例患者的皮瓣均成活,没有1例出现坏死或并发症。患者治疗前MESS评分为(14.52±3.25)分,治疗后MESE评分为(8.63±1.36)分,患者治疗前、后ME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面部皮肤缺损治疗,切除面部病损,选择合适局部皮瓣,对皮肤缺损创面进行修复,可防止皮片移植、直接缝合出现的畸形或瘢痕,手术后瘢痕不显著,未发生收缩变形,具有良好美容效果。

  • 标签: 局部皮瓣 面部皮肤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局部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20年 1月—2022年5月,对于收治的面部肿物、瘢痕、外伤等致面部缺损患者9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面部缺损部位、面积等,设计局部皮瓣修复,并对其进行了1年的随访,以评价其愈合情况,面部的外观和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在96例创面中,Ⅰ期愈合94例,切口线条模糊,伤口愈合后外观良好,2例未能获得一期愈合的患者,在采取适当的措施后,均获得了完全的愈合,没有出现切口不良、外观异常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1年,94例病人术区皮瓣颜色与周围皮肤无明显差异,病人对修复效果满意;有2例病人因手术瘢痕较长表示不满意。结论:应用局部皮瓣进行面部缺损的修补,不仅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美学效果。

  • 标签: 皮肤缺损 局部皮瓣 修复 效果
  • 简介:糖尿病本身不引起局部红肿,但糖尿病患者容易患有其他疾病而出现红肿。糖尿病患者皮肤容易反复出现疖肿或痈等感染性疾病,足癣可继发细菌感染,均可出现红肿。糖尿病足时,可出现夏科氏关节.可伴有关节红肿。糖尿病患者有时合并痛风,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另外合并外伤时可出现红肿。

  • 标签: 糖尿病足 局部红肿 局部皮肤 患者 关节红肿热痛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致肿瘤患者PTCC局部皮肤过敏的主要原因,探讨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42例肿瘤患者PTCC局部皮肤过敏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患者过敏的原因和护理措施。结果导致患者局部皮肤过敏的原因较多,如置管前未进行身体评估,饮食不当、导管刺激或患者没有做好自身皮肤卫生等。本组42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局部皮肤过敏情况均得到改善,无1例患者出现严重过敏症状,护理满意率高达97.6%。结论应分析肿瘤患者PTCC局部皮肤过敏的原因,对症下药,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过敏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肿瘤患者 PTCC局部皮肤过敏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甲腔肿物切除后引起的耳甲腔皮肤缺损,通过耳前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缺损的手术方法。对8例耳甲腔肿物切除后,采用耳前局部皮瓣修复。效果满意。结果8例耳甲腔肿物切除后,耳前皮瓣修复,皮瓣成活好,缺损修复满意,无耳甲腔变形,外耳道狭窄。结论耳前局部组织转移皮瓣修复耳甲腔缺损皮瓣成活率高,无外耳道狭窄发生。色泽接近耳甲腔肤色。供皮区瘢痕小切口蔽可避免耳甲腔变形狭窄。

  • 标签: 耳前局部皮瓣 耳甲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