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部热敷加喜疗妥霜涂抹对外周置入(PICC)导管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方法将25例置入(PICC)的患者分配A组(实验组)和B组(对照组)随机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在置管后8小时给予局部热敷加喜疗妥涂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统计两组中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发生率为实验组为7%,对照组为45%。实验证明局部热敷加喜疗妥霜涂抹对预防机械性静脉炎有显著疗效。

  • 标签: PICC 热敷 喜疗妥 机械性静脉炎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方法和疗效分析。方法采用头皮穿刺针内瘘动脉端,尿激酶持续灌注局部溶栓作为首选措施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结果共观察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6.54±17.30)岁。自体动静脉内瘘建立时间3天—5年,血栓形成时间0.5小时—24小时,溶栓成功8例,失败5例,成功率61.5%,尿激酶剂量18—38万u,溶栓成功率与血栓形成时间有显著相关。结论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是迅速、简便、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尿激酶 局部溶栓 自体动静脉内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局部放电的定义局部放电是电气设备绝缘中发生的局部、非贯穿性放电,这种放电一般发生在导体附近高场强区域或绝缘材料中的空气穴中。

  • 标签: 局部放电 设备绝缘 绝缘材料 高场强 电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局部血肿,以延长使用寿命。方法将47例行血液透析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内瘘血管局部血肿发生率。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局部血肿显著减少。结论针对老年患者内瘘特点,实施护理干预,减少局部血肿发生,延长了内瘘使用寿命。

  • 标签: 血液透析 老年 动静脉内瘘 局部血肿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外科短小手术行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时应用静脉局部麻醉中加入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臂丛神经阻滞不全的手外科病人100例,行静脉局部麻醉辅助,随机分为2组A组注入0.5%利多卡因+舒芬太尼10ug混合液15ml。B组注入0.5%利多卡因15ml。观察2组病人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较B组快,麻醉维持时间较B组长,手术开始30分钟后A组镇痛效果优于B组(P<0.05)。术中及术后2小时2组病人生命体征平稳,SPO2正常;除去应用静脉药的病人,其余所有病人均无头晕,耳鸣,头痛等不良反应。结论手外科手术臂丛神经阻滞不全辅助A组静脉局部麻醉方法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手外科手术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时采用静脉局部麻醉中加入舒芬太尼较单用利多卡因的麻醉效果要好。

  • 标签: 臂丛麻醉阻滞不全 静脉局部麻醉 舒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局部外涂在心功能不全患者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静脉穿刺的最佳方法,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本院心内科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共100例需静脉注射的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分别采用普通穿刺及利多卡因进行穿刺部位局部浸润麻醉穿刺两种穿刺法进行静脉穿刺,观察受试对象的疼痛反应、血管组织的损伤变化。结果实验组的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局部外涂既可提高心功能不全患者浅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又可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疼痛,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利多卡因 浅静脉 穿刺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局部应用抗生素对局部细胞的作用,并分析如何能令抗生素在应用的时候对局部细胞的影响最小。方法在Pubmed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进行筛选,主要是找寻1990年到2011年期间所收集来的抗生素对骨科局部细胞作用的有关资料以及相关的文献,在所收集到的文献中筛选与本文论述内容相关的,后者是内容较为接近的,具有较高的水平的40片文献进行综合的分析探讨,简要的阐述抗生素对局部细胞的作用并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探究抗生素对局部细胞的作用。结果如果抗生素的浓度过高的话就会对细胞的存活产生抑制的作用,对细胞的增殖会产生抑制作用,还会对细胞的分化以及代谢产生抑制的作用,只用少数的抗生素会对细胞产生抑制的作用。结论不同的抗生素会具有不同的作用,而功能作用不相同的细胞同样会具有不同的性质,所以这些细胞对抗生素的敏感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当停止使用抗生素后,细胞的各项功能也都慢慢的恢复。对于该怎么解决抗生素对局部细胞的抑制作用就有待我们的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 简介:只有当行为符合某种重罪的中止犯的成立条件,同时构成了某种轻罪的既遂犯时,才能认定为中止犯中的“造成损害”;“造成损害”的行为必须是中止前的犯罪行为,而不应是中止行为;重罪的中止犯因“造成损害”而构成轻罪的既遂犯时,不论轻罪与重罪是何种关系,均应认定为重罪的中止犯;在对“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减轻处罚时,应当考虑与轻罪法定刑的协调关系。

  • 标签: 中止犯 造成损害 定罪 量刑
  • 简介: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周围注射罗哌卡因结合PCA泵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n=30),第一组(A组)术后包括膝关节后关节囊和前侧切口周围组织浸润注射罗哌卡因,结合静脉PCA泵镇痛;第二组(B组)术后仅在前侧切口周围组织浸润注射罗哌卡因,而不注射后关节囊,结合静脉PCA泵镇痛。第三组(C组)术后仅采用静脉PCA泵镇痛。分别在术后2、12、24、48、72小时,以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估患者术后的疼痛水平。结果术后2、12、24、48、72小时A、B、C组评分分别为2.0,2.1,4.9;2.7,2.6,5.5;3.5,3.4,4.6;2.4,2.5,3.8;1.4,1.4,2.8。A组和B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评分较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罗哌卡因和静脉PCA泵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后关节囊可不注射,镇痛效果优于单用PCA泵。

  • 标签: 局部注射 PCA泵 膝关节置换 镇痛
  • 简介:1例59岁女性患者,因高脂血症口服血滞通胶囊2粒/次,3次/d。用药前血清总胆固醇8.43mmol/L,三酰甘油3.8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28mmol/L;丙氨酸转氨酶37U/L,天冬氨酸转氨酶33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46U/L,总胆红素10.9μmol/L。服用血滞通胶囊4周后血脂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γ-GT升高至166U/L,遂停用血滞通胶囊。停药2个月后γ-GT下降至86U/L,3个月后降至59U/L。患者自行再次服用血滞通胶囊4周后停药,肝功能检测示γ-GT159U/L,2个月后γ-GT降至92U/L。

  • 标签: 肝损伤 Γ-谷氨酰转移酶 血滞通胶囊
  • 简介:摘要近年来药物性肝损害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由药物引起的肝病占非病毒性肝病的20%到50%,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机制因药而异,有些药物具有直接毒性作用,由其引起的肝损害是可以预见的,有些药物是由于机体对药物的过敏反应或药物的特异质反应,这些药物仅发生在敏感的个体引起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有一定难度,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患者被误诊或漏诊。探讨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总结丰富经验,取得满意效果,以避免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增多。

  • 标签: 药物 肝损害 诊断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草药引起的肝损害。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要对中草药可能造成的药物性肝病有充分的认识,以免误诊。

  • 标签: 中草药 肝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