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很多孕妇在怀孕期间发现自己的腿胖了、脚也大了一号。朝阳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娄晓君副主任医师指出,怀孕期间孕妇下肢出现水肿的情况是很普遍也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尤其是怀孕6个月以后,多数孕妇都可能出现下肢水肿。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怀孕期间随着胎儿不断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引起血液回流,就会导致下肢水肿。水肿部位常出现在双膝以下特别是脚踝。也有的孕妇大腿、小腿也都会出现水肿。

  • 标签: 下肢水肿 孕妇 左侧卧位 怀孕期间 缓解 副主任医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左侧分娩对产妇软产道损伤程度的效果。方法:选取以初产妇者120例进行研究,分组如下:参照组(60例,截石体位分娩)、研究组(60例,左侧分娩)。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阴道顺产率、会阴侧切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分娩球 左侧卧位分娩 初产妇 软产道裂伤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肝Ⅶ段切除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44.8±7.8)岁。根据患者术中体位摆放不同分为研究组(完全左侧90°卧)13例和对照组(30°~60°左侧倾斜)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170.8±60.6)比(220.2±61.1)min]、术中出血量更少[(310.5±80.0)比(400.8±130.7)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因癌细胞广泛转移于术后11个月死亡,对照组2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12和14个月分别因肝功能衰竭和上消化道出血死亡,余者至随访截止时均存活。与传统30°~60°左侧倾斜位相比,完全90°左侧下行腹腔镜肝Ⅶ段切除具有肝周间隙暴露开敞、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的优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左侧腹腔镜手术处理肝右后叶外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6年2月至2020年8月期间采用左侧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肝右后叶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和分析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腹腔积血量、肝损伤分级、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主要并发症等。结果共纳入18例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2例,年龄(41.6±14.4)岁。高处坠落伤10例,车祸伤4例,重物砸伤2例,穿刺性损伤2例。Ⅲ级损伤16例,Ⅳ级损伤2例。腹腔镜下缝合修补术8例,肝部分切除术4例,单纯电凝止血4例,出血血管结扎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发现腹腔积血量(1 528.8±373.2)ml,术中出血量(80.6±16.7)ml,手术时间(88.5±9.1)min,术后中住院时间7 d,术后总引流量(93.8±13.6)ml。并发右侧胸腔积液10例,经保守治疗后恢复,无胆漏,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左侧腹腔镜处理肝右后叶外伤具有暴露好、修复方便、二次损伤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行性及安全性较好。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腹腔镜检查 左侧卧位
  • 简介:目的探讨左侧在巨大胎产妇剖宫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6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巨大胎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17例)和对照组(19例)。麻醉后,对照组产妇采取仰卧并将手术床向左倾斜15~30°,实验组产妇采取左侧。比较两组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体重和1rainApgar评分及产妇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体重及1minApgar评分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实验组产妇低血压发生率11.8%(2/17)低于对照组63.2%(12/19),两组比较,X^2=9.972,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巨大胎产妇在硬膜外麻醉后采取左侧,对于预防产妇低血压发生和保证胎儿的安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剖宫产 巨大胎 低血压 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足月妊娠孕妇左侧下腔静脉、子宫动脉及胎儿脐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0月在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就诊的73例单胎足月妊娠孕妇的超声资料。孕妇年龄20~42(29.34±5.16)岁,孕周37~40.3(39.1±1.0)周。孕妇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观察项目:(1)比较73例孕妇平卧及左侧15°时,于剑突偏右、肝静脉汇入第二肝门处测量的下腔静脉内径和血流最高流速,以及子宫动脉和脐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最高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PSV/EDV(S/D);(2)据超声检查时有无出现仰卧低血压综合征(SHS)将孕妇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分别比较两组孕妇平卧左侧15°时下腔静脉内径和血流最高流速,子宫动脉、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孕妇的年龄、孕次、产次、孕周、体质量指数(BMI)及新生儿体质量等;(3)比较有症状组孕妇平卧左侧15°时下腔静脉内径、血流最高流速。结果(1)73例孕妇左侧15°时下腔静脉内径[1.71(1.59,1.85)cm]大于平卧时[1.37(1.22,1.52)cm],血流最高流速[23.73(20.22,28.59)cm/s]高于平卧时[21.80(19.95,26.62)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7.274、2.108,P值均<0.05);而子宫动脉及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PSV、EDV、PI、RI、S/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73例孕妇中,行超声检查时出现SHS24例(32.87%)。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孕妇平卧左侧15°时下腔静脉内径和血流最高流速以及子宫动脉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孕妇年龄、孕次及产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有症状组孕妇的孕周、BMI及新生儿体质量均高于无症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24例SHS孕妇左侧15°时下腔静脉内径及血流最高流速均高于平卧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302、2.029, P值均<0.05)。结论足月妊娠孕妇平卧时行超声检查时可能会发生SHS,虽然孕妇平卧及左侧15°时,下腔静脉内径、血流最高流速有差异,但是孕妇子宫动脉及胎儿脐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无变化;孕妇的孕周、BMI及胎儿体质量可能是SHS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血流动态学 妊娠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超声检查 下腔静脉 脐动脉 子宫动脉
  • 简介:从传统侧卧摆放方法、侧卧并发症、侧卧用具发展、侧卧改良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国内手术侧卧改良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 标签: 手术体位 侧卧位 手术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侧I-scope气管插管用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能否优化术前麻醉时间。方法2018年3—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拟行ESD的150例早期胃食管癌患者纳入研究,根据SPSS 20.0随机数字分为3组,每组50例。SL组患者左侧,使用I-scope气管插管;SS组患者平卧,使用I-scope气管插管;MS组患者平卧,Macintosh喉镜直接气管插管。主要观察术前非必需麻醉时间(气管插管成功后至内镜手术开始的间隔时间)、气管插管成功的插管次数、相关并发症等并行统计分析。结果SL组的术前非必需麻醉时间为(8.55±2.16)min,SS组为(10.44±2.43)min,MS组为(10.56±3.20)min,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8,P<0.001),SL组明显少于SS组(P<0.001)和MS组(P<0.001),SS组与M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9)。SL组的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96.0%(48/50),SS组为90.0%(45/50),MS组为92.0%(46/50),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1,P=0.627)。患者术后清醒拔除气管导管恢复至返病房期间的咳嗽咳痰、口干、黏膜损伤发生率,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咽痛发生率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75,P=0.028),MS组(38.0%,19/50)高于SL组(18.0%,9/50,P<0.05)和SS组(18.0%,9/50,P<0.05),SL组与S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侧I-scope气管插管用于ESD能有效优化术前麻醉时间。

  • 标签: 插管法,气管内 左侧卧位 视频喉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左侧腹腔镜手术处理肝右后叶外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15例采用左侧腹腔镜手术处理的肝右后叶外伤患者,记录和分析手术方式和时间、腹腔积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  左侧腹腔镜下缝合修补术7例、切除部分肝脏术3例、单纯电凝止血3例、结扎出血血管2例,所有手术都成功完成。腹腔积血量(1526.89±373.56)ml、术中出血量(80.62±16.73)ml、手术时间(88.56±9.14)min、住院时间(7.23±1.37)d、术后引流量(93.86±13.64)ml、出现5例并发症,均为右侧胸腔积液,常规治疗后痊愈。结论   对肝右后叶外伤患者采用左侧腹腔镜手术进行处理,视野好,便于修复,基本不会造成二次损伤,快速恢复,不管是可行性还是安全性均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左侧卧位腹腔镜手术 肝右后叶外伤 可行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头低臀高侧卧策略完成肛肠手术,分析应用成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需要实施肛肠手术,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64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照组在手术中采用常规侧卧,观察组则为头低臀高侧卧,分析手术成果。结果从体位分析上看,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均以观察组较高,即分别为93.8%和90.9%,对照组则为87.5%和72.7%,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手术操作用时的控制上也以观察组更短,即观察组为(30.6±10.3)min,对照组为(50.3±12.6)min。而手术不仅需要服务于患者,也需要服务于主治医生,其操作的舒适度也十分重要。而=即观察组的手术体位策略更符合主刀医生的需求。结论采用头低臀高侧卧实施肛肠手术,有利于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舒适度,对于患者而言可以缩短手术用时,减少不适感,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 标签: 肛肠手术 头低臀高侧卧位 操作用时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头低臀高侧卧策略完成肛肠手术,分析应用成果。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本 科 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需要实施肛肠手术,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 64 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照组在手术中采用常规侧卧,观察组则为头低臀高侧卧,分析手术成果。 结果:从体位分析上看,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均以观察组较高,即分别为 93.8% 和 90.9% ,对照组则为 87.5% 和 72.7%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手术操作用时的控制上也以观察组更短,即观察组为( 30.6±10.3 ) min ,对照组为( 50.3±12.6 ) min 。而手术不仅需要服务于患者,也需要服务于主治医生,其操作的舒适度也十分重要。而 = 即观察组的手术体位策略更符合主刀医生的需求。 结论:采用头低臀高侧卧实施肛肠手术,有利于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舒适度,对于患者而言可以缩短手术用时,减少不适感,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 标签: 肛肠手术 头低臀高侧卧位 操作用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直接前路是理想的髋关节微创手术入路,特征是通过神经肌肉间隙显露髋关节。与其他入路相比,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术后疼痛轻、功能恢复快和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然而,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存在明显的学习曲线和较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将患者体位由经典的仰卧转换为侧卧,旨在秉承直接前路的优点且克服仰卧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侧显露困难的难题。侧卧时髋关节后伸、外旋和内收程度较仰卧明显增加,可以更加安全有效地完成股骨髓腔扩髓和股骨假体的精确植入。侧卧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视角与熟知的后方入路一样,术者无需改变髋臼侧操作习惯。熟悉直接前路解剖和理解技术难点是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卧Frosch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具体方法及优势,为临床工作提供新的选择。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来自武汉市第四医院的1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证实骨折范围累及胫骨平台后外侧。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26~59岁,平均38.6岁。均采用侧卧Frosch入路进行骨折部位的暴露、复位及固定。术后进行规范化的功能锻炼。术后定期随访,拍摄膝关节标准的正侧片,采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结果随访时间(12±2)个月。所有患者的伤口均愈合,无感染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所有病例均有良好的骨折复位并最终骨愈合。HSS膝关节评分为(92±3)分。结论采用Frosch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效果良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