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缓释片与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3例肝功能受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组(32)例和组(31例),疗程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2、4、6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并同时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6周的PANSS量表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有效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ALT、AST下降程度低于组,前者肝功能恢复到正常例数高于后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对肝功能影响较小。

  • 标签: 帕利哌酮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对强迫症治疗的增效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0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67.5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50%,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帕利哌酮 强迫症治疗 增效作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治疗,观察组给予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BPRS评分、PSP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BPRS分、PSP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BPRS分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PSP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在改善患者社会功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优于

  • 标签: 利培酮 帕利哌酮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归纳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1月期间治疗精神分裂症的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对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奎硫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进行治疗,观察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3.91%,观察组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运用进行治疗,疗效较好,且耐受性强,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及大力推广。

  • 标签: 帕利哌酮 精神分裂症 奎硫平
  • 简介:摘要目的(通用名芮达)与氨磺必(通用名索里昂)均为国际公认的最有效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但是这两种药物研究哪一种对病人更有效、副作用更少。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帕利哌酮 氨磺必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副反应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首发或复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既往服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在2周内停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进入缓释片或片的单药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缓释片进行治疗,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使用副反应量表评定两种药物的安全性,使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针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PANSS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PANSS减分在治疗两周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上,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治疗8周末,两组PSP值均比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缓释片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具有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对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也有很好的效果,该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帕利哌酮缓释片 利培酮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0月间接收的5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6例,用治疗,观察组26例,用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46%高于对照组76.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首发性精神分裂症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故用药相对安全,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帕利哌酮 首发精神分裂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棕榈酸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76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分利培组、棕榈酸组各38例。组采用治疗;棕榈酸组则给予棕榈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时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棕榈酸组患者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和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相似,治疗后1周组上述评分未改善,而棕榈酸组显著改善,在治疗时间达到8周时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棕榈酸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比利培组低,P<0.05。结论棕榈酸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均有一定效果,但其中棕榈酸起效更快,且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棕榈酸帕利哌酮 利培酮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使用与阿立唑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9月收治的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7例患者采用的治疗,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阿立唑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的药物治疗,效果更佳显著,起效较快。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帕利哌酮 阿立哌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双相抑郁障碍经与喹硫平治疗的疗效。方法主要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双相抑郁障碍患者60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根据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喹硫平治疗方法)和研究组(给予治疗方法)各30例。对两组患者跟踪随访1年,对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1)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0%和83.3%,两组治疗总体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0%;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6.7%,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P>0.05)。(3)对照组狂躁症状评分为(3.1±1.3)分,研究组狂躁症状评分为(3.2±1.0)分。两组狂躁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讨论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抑郁障碍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使用喹硫平,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双相抑郁障碍 帕利哌酮 喹硫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应用缓释片与治疗,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用药方案:使用缓释片;对照组用药方案:使用。比较两组的精神分裂症症状、社会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PAN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SP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较相比,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改善效果更好,同时可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帕利哌酮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缓释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5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顺序,以奇偶数法分成缓释片组和盐酸齐拉西片组,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治疗1周、2周、4周、6周和8周分别进行评定。结果缓稀片组有效率65.8%,盐酸齐拉西片组有效率67.5%,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缓稀片组起效快,不良反应低于盐酸齐拉西片组,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缓稀片与盐酸齐拉西片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起效快且不良反应轻微,依从性更好。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帕利哌酮缓稀片 盐酸齐拉西酮片
  • 简介: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等特点[1],多发病于青壮年时期[2],给患者、家属及社会造成巨大痛苦和严重负担[3]。对于该种疾病的研究治疗从未间断过。随着药物研究的进展,非典型抗精神病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运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可[4]。是发展最迅速的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的主要代谢产物,目前认为是通过对中枢多巴胺2(D2)受体和5-羟色胺2(5HT2A)受体拮抗的联合作用介导的.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患者 阿立哌唑 疗效观察 利培酮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分别应用罗匹隆两种药物,比较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应用治疗;对照组41例应用罗匹隆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阳性、阴性症状以及精神病理症状等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泌乳素(PR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体质增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静坐不能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患者精神病症状的改善效果优于罗匹隆,但可能引起PRL波动,导致体质增加,而罗匹隆可能引起静坐不能,均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哌罗匹隆 帕利哌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棕榈酸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社会功能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6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微球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棕榈酸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97%)共3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共22例,且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75.76%)共25例,明显高于观察组(30.43%)共10例,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采用棕榈酸注射液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注射用微球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不良反应少,社会生活功能得到提高。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给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予以利培治疗,观察组予以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6.05%与对照组的81.4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精神病理症状、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并无显著差异,但起效更快。

  • 标签: 帕利哌酮 利培酮 首发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难治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氯氮平联合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时间范围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在我院精神科确诊为难治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为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行联合药物治疗;参照组行单一药物治疗。记录并对比组间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前,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均无差异性,即P<0.05;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PANSS评分、TESS评分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低于参照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难治精神分裂症采用氯氮平联合治疗后,能够改善患者的精神病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

  • 标签: 氯氮平 帕利哌酮 难治精神分裂症 PANSS评分 TESS评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经缓释片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样本: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人数:84人;收录日期: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常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治疗和缓释片治疗,对有效性指标、治疗期间社会功能变化、安全性汇总。结果:临床患者治疗后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社会功能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社会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缓释片治疗后整体有效性与安全性显著上升,且推动患者社会功能改善,稳定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出现不良并发症。

  • 标签: 帕利哌酮缓释片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缓释片与舒必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及6周末,2组PANSS评分与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而且2组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后2组催乳素较治疗前以及2组间比较差异均极有显著性。结论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副反应均优于舒必。服用简单。主要有催乳素升高和轻度的锥外系副反应。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帕利哌酮缓释片 舒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