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病房接受治疗的9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和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结果观察组显效例数为42例,占比93.33%。总有效例数为44例,占比97.77%。对照组显效例数为23例,占比51.11%。总有效例数为31例,占比68.88%。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总有效例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干燥综合征过程中,安全性好并且能够得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在日后治疗干燥综合征过程中长期使用。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风湿性疾病 临床观察
  • 简介:这是第二次到雷什中学了,再次站在学校门口,一切好像都是那么的熟悉。学校没有宽敞气派的大门,只有低矮的围墙,和围墙中间留出的一个可供三四个人同行的缺口。记得去年来的时候很是诧异,为什么自信、开放、好表现的乌克兰人,将自己的学校门面弄得这样的小,而含蓄内敛的中国人却特别注重自己的门面呢?是文化自身的矛盾,还是我根本没看懂这其中的文化?

  • 标签: 帕夫雷什中学 乌克兰 苏霍姆林斯基 教学方法 分班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局部注射曲安奈德配合口服治疗老年人糜烂型OLP的疗效。方法:对34例老年糜烂型OLP患者用药治疗前后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观察临床疗效指标。结果: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有效率91.18%,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CD3+、CD4+T细胞升高(P〈0.01),CD8+T细胞下降(P〈0.01),CD4+/CD8+治疗后上升(P〈0.01)。结论:口腔糜烂型OLP经治疗后,临床疗效肯定,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状态有明显改善。

  • 标签: 老年人 口腔扁平苔癣 T淋巴细胞亚群 曲安奈德 帕夫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地酸乳膏联合阿达凝胶治疗法在寻常痤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寻常痤疮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仅使用阿达凝胶进行治疗,观察组(n=30)使用西地酸乳膏联合阿达凝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70.00%,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地酸乳膏联合阿达凝胶可有效治疗寻常痤疮,且治疗过程中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安全,是寻常痤疮的理想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夫西地酸乳膏 阿达帕林凝胶 寻常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将与羟氯喹联合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 100例,并将其分为各有 50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所有患者羟氯喹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 1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压痛关节计数、肿胀关节计数、晨僵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将与羟氯喹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压痛及肿胀等症状,减少晨僵时间,安全性高。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帕夫林 羟氯喹
  • 简介:工业革命为何没有发生在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中国?这个疑问被李约瑟归纳为如下的两难问题——“为何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科技遥遥领先于其他文明?为何在现代中国不再领先?”——这就是业界称谓的“李约瑟之谜”。日前,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著文.提出独家见解。“我个人认为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原因不在于恶劣的政治环境抑制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创造力,而在于中国的科举制度所提供的特殊激励制度.使得有天赋、充满好奇心的天才无心学习数学和可控实验等,因而.对自然现象的发现仅能停留在依靠偶然观察的原始科学的阶段.不能发生质变为依靠数学和控制实验的现代科学。”

  • 标签: “李约瑟之谜” 林毅夫 中国科技 资本主义萌芽 著名经济学家 中国知识分子
  • 简介:【摘要】目的:患者患有痤疮后为其实施阿达凝胶与西地酸乳膏治疗,观察两种药物使用后的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40例患有痤疮的患者分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地酸乳膏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阿达凝胶治疗。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痤疮症状评分指标和治疗疗效指标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西地酸乳膏治疗痤疮疾病,实施阿达凝胶治疗效果更好,研究有较大意义。

  • 标签: 阿达帕林凝胶 夫西地酸乳膏 痤疮 症状评分指标 治疗疗效指标
  • 简介:教授是著名经济学家,对于许多经济问题,他的见解独树一帜,且言之成理,这在学界已广为人知。而作为经济学家,他对孔子、孟子等古代思想家的学说的见解就很少为人所知。

  • 标签: 林毅夫 经济学家 古代思想家 经济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乌克兰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斯基在雷什中学任教33年,其中26年做校长。一次,上级要调他到教育局做局长,被他拒绝了。他说,“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雷什中学》一书正是苏霍姆斯基沉淀了33年的个人教育经验总结。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世界上有第二位教育家像苏霍姆斯基那样,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两座高山上竖起了熠熠闪光的丰碑。

  • 标签: 《帕夫雷什中学》 访问记 苏霍姆林斯基 朝圣 教育经验 教育实践
  • 简介:我最崇敬、受影响最深的教育家有两位:一位是我国的陶行知,一位就是前苏联的苏霍姆斯基。40多年来,出于对伟人的崇敬到对伟人生前居住、工作乃至身后安息之处的向往,我曾多次考察晓庄学校,拜谒行知墓地——每次都有一种心灵上的震撼和心理上的满充实。自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起,

  • 标签: 帕夫雷什中学 一以贯之 苏霍姆林斯基 80年代 陶行知 教育家
  • 简介:即将来访的波兰总理瓦·拉克邱桂荣应中国政府的邀请,波兰总理瓦尔代马尔·拉克将于今年9月下旬访问我国。这是自1988年以来波兰总理第一次访问中国,对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将具有重要意义。波兰最年轻的总理拉克现年35岁,1959年9月5日出生在波...

  • 标签: 夫拉克 团结工会 波兰经济 私有化 联合政府 犯罪团伙
  • 简介:约翰·伊日记是荚国日记中一部巨著。它实现了出色的记事功能,作者不但兴趣广泛,而且通过敏锐的观察力展示出一幅独具特色的绘卷,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但缺乏日记文类所特有的私密性与即时性特点,读者所看到的伊是他塑造出的威严、虔诚的自我形象,因而这部日记实际上更接近于回忆录。

  • 标签: 日记 圣徒传记 回忆录 道德教化 真实自我
  • 简介: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说过这么一句话:谁能正确解释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谁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全世界经济学家中,最有资格正确解释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理所当然是中国经济学家。这些年来,有这么一位“海归”派学者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解决世界上最复杂、最艰深的经济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中国经济问题。

  • 标签: 中国经济 林毅夫 米尔顿.弗里德曼 诺贝尔经济学奖 改革和发展 经济学家
  • 简介:20年以来,已经习惯于每天早晨7点起床,凌晨12点后离开办公室。他不知疲倦地体味着学术研究的乐趣。“中国现在发展很快,有那么多事情可以做。所以我每天都很充实,没有时间感到疲惫。”说。这位1952年出生于台湾宜兰,并在1979年冒死从金门泅渡回大陆的学者,在北京大学获得政治经济学硕士后,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舒尔茨之邀到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4年后他的博士毕业论文《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被誉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1986年,又到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做了一年博士后研究工作。1987年,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从西方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家。11年前,他负责组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担任该中心主任至今。最近,开始研读“十一五”规划中有关中国农村的发展战略,撰写的一系列论文重提他呼吁多年的“新农村建设”运动。他的同事卢锋教授说:“让读‘十一五’规划,我们一起读。”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中国农村 北京大学 城乡差距 基础设施 中国经济
  • 简介:在台湾有个妻子,叫陈云英。1978年,得知丈夫突然“失踪”,甚至可能去世的消息,身怀六甲的妻子陈云英遭受重大精神打击,终日以泪洗面。然而,内心倔强的陈云英始终不相信丈夫已经去世,即使家人都以为已不在人世,还立了的牌位,但她坚持“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因为她想起丈夫不久前曾跟他说过的一句颇有些神秘的话。

  • 标签: 林毅夫 陈云 丈夫 妻子 去世